首頁> 歷史軍事> 五千年來誰著史> 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

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

2024-08-30 02:02:59 作者: 漢風雄烈
  氣候溫暖的交州又到了旱季轉雨季的時候了。閱讀

  伴隨著雨季的到來,這地方同時間進入了一年中最是炎熱的月份。

  連著好幾日,大大的太陽懸掛在天空,無論是土人還是新老移民,通通被明媚的陽光沐浴著,天空蔚藍,陽光耀眼,整個天氣就仿佛是大晴天一樣。

  外人是不會理解這地兒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太陽雨的。她每每以最快的速度來來去去,就像戲弄你一樣。

  鴻基港。交州中部一座新開發的港口。

  隨著鴻基煤礦的開發,交州的經濟再次找到了一個新的增長點。雖然這還遠沒有到工業時代,煤炭的價值和運輸帶來的經濟效益,遠不足於變成某地的經濟支柱。

  但鴻基煤礦的煤炭資源實在太豐富了,也太容易開採了。

  大片的煤田礦區,只需要輕輕揭開表面覆蓋的那層泥土,你便可以露天開採。

  容易開採,煤礦品質又高,儲量還巨大,更靠近海岸,便於運輸,那即便是在眼下的時代也依舊能把煤炭產業做的紅火。

  同時鴻基港也是一座兵港,大批的從海外藩國撤出來的『僱傭兵』,被安置在這裡恢復精神,然後再調配各地戍衛。同時這裡還匯集了不少本地和嶺南的土兵。

  當僱傭兵是挺能掙錢的事兒,所以大家要輪著來。軍隊從來都是共享主義盛行的,吃獨食可要不得!

  街道上不少士兵正巡視著。

  時不時的還會有人被士兵檢查詢問一番,氣氛雖算不上嚴峻,但也有了一絲緊張的氣氛。

  因為交州軍再次輪換的時間要到了。

  吳哥等國不是傻子,肯定會派人來探查的。

  因為接下的時間乃是雨季,而能在雨季里征戰的隊伍,肯定不會是大批的北地漢軍,更多的是交州嶺南的土兵。

  可眾所周知,宋軍在交州本地徵召的土兵,數量並不是太多。

  那究竟有多少本地土人願意吃這口戰爭飯,能籌集多少人馬,不到最後時刻來臨,就算是徐徽言他也說不準。

  坐鎮交州多年,徐徽言的威望在土人中是比較高的。

  如今大批匯聚到他手下的土人,不管是交州本地的,還是嶺南來的,縱使性情粗野,彼此間可能還有舊日的冤讎,可在他的手下,卻都能保持軍紀。

  大宋在交州也一樣設有土官,雖然數量不多,體量更比嶺南土官們要小。可這些土官卻半點也不怕嶺南的土官。

  而這些交州的土官所帶來的兵馬,配合著宋軍本身所有的那點本地土兵,再加上嶺南來的各部土兵,那就是接下的幾月時間裡吳王、許王所能僱傭到的所有僱傭兵了。

  事實上現在吳王、許王所面臨的局勢較之開始時候已經大大好轉了。

  吳哥人近乎是默認了他們對彼處的占領,之前的交手中吳哥軍已經品嘗到了大宋鐵拳的厲害,他們依之為長城的象兵,在藥粉和強弓勁弩面前變得那麼的不堪一擊。

  幾次正面會戰的失利就讓蘇耶跋摩二世明白了最終的結果。

  戰鬥力不如人,那戰事就是拖延的再久,又能有什麼起色?

  橫豎宋人占據的都是吳哥王朝的偏僻之地,距離吳哥王朝的精華之地還有不短的距離,蘇耶跋摩二世還能暫時鬆一口氣。

  或者說那西面的蒲甘王朝(緬國)和東方的占城各自分擔了吳哥王朝的一部分壓力。

  區區一個吳哥王朝可容不下兩個大宋藩王。按照封國之前的定義,吳國雖然是在暹羅中央平原落腳,但它的主要進攻對象卻不是東面的吳哥,而是西邊的蒲甘緬國。

  而在後世的湄公河三角洲落腳的許王趙棫,則在擊敗了吳哥軍的征討後就把眼睛看向了北面的占城。

  緬國是個好地方,雖然東西北三面都是山嶺丘地高原,但中南部的沖積平原,足以讓千萬人繁衍生息。更別說緬國還與天竺接壤!

  趙桓對天竺之地的王公們可是一千個一萬個羨慕嫉妒恨,那地方簡直他夢寐以求的天堂。

  當然,趙桓從不奢望自己能獨吞天竺的好處,但他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借著大宋開發天竺的東風分上一杯羹。

  至於說宋軍在未來時候會不會向天竺開進,趙桓是根本不擔憂的。依照他對趙構的『認知』,他甚至覺得自己根本就不用等待。

  保不准他的大吳國還沒有吃下蒲甘呢,宋軍就已經殺進天竺了。


  在幾次會戰中擊敗了吳哥王朝的征討軍後,趙桓根本沒有大肆的向吳哥王朝的精華地帶進軍,而是調轉頭來不住的兼併自己西方的部族族群。

  蒲甘王朝已經幾次派出密使前往吳哥,與蘇耶跋摩二世商議結盟的事情了。其邊界各鎮也嚴陣以待,防禦著吳軍必然會來的進犯。

  趙棫這裡與趙桓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兵鋒捨棄吳哥,以占城暗助吳哥為由,大軍指向占城。這在某種意義上一樣是安撫了吳哥人!

  雖然占城國已經幾次派出使臣來汴京哭訴了。

  可趙構在把趙桓他們分封海外的那一刻,就已經把臉抹下來裝進了褲兜里。

  現在中南半島的局面是,吳哥王朝與吳許兩藩國漸漸平息了戰事,戰鬥的矛頭已經轉向了蒲甘和占城,後兩者能不能抵擋的住吳國和許國的兵馬且不說,只說此次大宋在中南半島的開拓,那都已經能鼓掌歡呼了。

  不過蒲甘也好,占城也罷,兩國一個地域廣闊,一個立國持久,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勝利。

  畢竟藩國不是本國,吳國和許國論起實力來,可都談不上國富民強。之所以兵勢犀利,那是因為背後有趙宋在使力氣。

  但本國的助力不是沒代價的,短短的時間裡,趙桓、趙棫可不已經把手裡的財富給花去了大半了?如果他們自身不能儘快回血,那來自母國的助力很快就會跟他們說拜拜了。

  而吳國、許國的兵勢勁頭自然就會風光不在。

  所以眼下的這次僱傭兵調換,對於兩個藩國來說都至關重要。因為這極可能就是二藩國最後的機會,如果他們不能把戰爭燃燒到富饒的『敵境』,在接下的幾個月里取得長足的進益,僱傭兵就要一去不復還了。

  對於尋常的土兵來說,那種結果也就這樣,他們只是失去了一個掙外快的機會。可這對兩藩王的影響,對徐徽言本身的影響,卻是極大地。

  徐徽言的任務可不只是單純的為藩國提供僱傭兵啊,利用這個機會,徹底的吃下占城,才是他真正的功勞所在。

  要不然,只搞僱傭兵就只是他的本職工作。

  軍人啊,有戰功,軍卒將領才能升官發財,才能錦衣回鄉。

  徐徽言也不願意一直待在交州嶺南啊。他也想去西北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