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笛

2024-08-30 03:33:51 作者: 打野茄子
  初步搞定了遊戲工作室的事情後,靳霄的生活恢復了正規。

  每天上學下學,晚上偶爾會回自己家裡,有時候在宿舍里,不知不覺間,又是一個月過去。

  天氣已經漸漸變得有些涼了,街上很多人已經換上了長袖長褲,但對於靳霄這樣的北方學子來說,鵬程十一月的氣溫,其實還是很宜人的。

  比如說靳霄吧,他就一點都不覺得冷。

  最近一段時間,他去長笛社的次數逐漸多了起來。

  畢竟他是社團的一員,一直不去總不是一回事兒啊,為此他還專門買了兩支笛子,一竹一木,竹笛是紫竹的,木笛是海黃的。

  當他在長笛社裡拿出這兩支笛子的時候,小小的社團還稍微轟動了一下,無它,主要是這兩支笛子的價錢實在不便宜,每一支的價格都在三萬以上,兩支笛子都快七萬塊錢了,雖說在如今這個年代七萬塊錢實在不算什麼,但只是初學者就買這麼貴的,靳霄的豪氣大家算是體驗到了。

  至於說竹笛和木笛哪個好,其實這個真的不好說。

  根據竹子粗細長短的不同及表現性能的差異,竹笛主要分兩類:「梆笛」和「曲笛」。梆笛管身短、管徑細,發音高亢、明亮,適於演奏歡快、明朗、奔放的曲調。曲笛則管身長、管徑粗,發育渾厚、甜潤,適於演奏江南絲竹等風格的樂曲。

  木笛演奏時音調準確,音色優美,音質獨特。另外,它還具有演奏和製作容易,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但是這種便宜的吹起來很不好,要吹起來好的話,價格又很貴,這也是為什麼靳霄直接花好幾萬買笛子的緣故。

  當然了,木笛還是相對比較少見的,大家更習慣的還是竹笛。

  竹笛在我國,也是有流派劃分的。

  最常見,是按時間劃分的,也就是「傳統派」和「現代派」。

  在竹笛的藝術表現形式上劃分為「傳統派」「現代派」,這兩種表現手法雖然風格不同,但是相互補充,為竹笛藝術的傳承均做了重要的貢獻。儘管如此,竹笛在發展中仍然因為現實因素的限制而出現很多問題,本文也就此類問題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歷史的國度,在華夏的傳統文化不斷發展進化的今天,音樂藝術可謂是眾多文化發展中璀璨的一朵浪花。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便有了很強的藝術表現形式,他們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發現藝術的絕妙之處,尤其在中國的南方地區,盛產竹子,竹子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竹子可以取暖,可以製作生活用品。

  當我們的先人們發現竹子可以經過一些粗淺的加工製成發出聲音的樂器的時候,竹子便真正走進了中華文明中藝術的歷史舞台,並且通過這項藝術表現形式給更多的人們帶來了生活上的趣味性,增添了人們在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枯燥生活中的一抹色彩。

  據相關史料記載,竹笛在我國的發展擁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可謂是歷史悠久的一種樂器。在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進步,竹笛無論是在形式上與內容上,還是在演奏者的表現手法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都隨著時代的進步增添了很多與時俱進的元素,這也使得竹笛在藝術領域的影響力漸漸增強,給越來越多的竹笛愛好者不同的藝術感受,也給越來越多地發現美、展現美的竹笛追逐者更多的品味,這在現實生活中,調節人們煩悶的心情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從竹笛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華夏自古代開始並對藝術的欣賞與追求擁有自己獨特的要求,我們的先人在走向藝術這條道路上同樣也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


  竹笛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也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若從在賈湖古文化遺址發現的20多支骨笛算起,她已經八千歲了;既使從西漢時期笛子由骨制開始轉為竹製算起,她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然而,竹笛藝術流派的形成,也就是近幾十年的時間。

  華夏竹笛的兩大主要流派:南派笛和北派笛。

  早在我國古代的宋元時期(公元10世紀至14世紀),竹笛的形態和製作方法已趨於穩定,並且開始大量廣泛運用於曲藝、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中。元末明初發源於南方的崑曲和明末起源於北方的梆子腔,其伴奏的主要樂器都有竹笛。人們將用於崑曲伴奏中的竹笛稱為「笛」或「曲笛」,對用於伴奏梆子戲的竹笛謂之「梆笛」。相比較而言,「曲笛」的笛身較粗而長,音色淳厚、圓潤。「梆笛」的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

  「曲笛」和「梆笛」的劃分成為以後我國竹笛的兩大派別——「南派」和「北派」產生的實踐基礎。

  明、清時期,竹笛開始逐漸擺脫以伴奏、合奏為主要角色的地位,日漸進入主奏的領域。二十世紀,竹笛獨奏藝術表演形式達到了空前的發展階段。1953年,著名竹笛演奏家馮子存先生成功地獨奏了《喜相逢》、《黃鶯亮翅》等樂曲,並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從此,竹笛正式被確立為近代獨奏樂器。而這正是竹笛流派產生的先決條件。

  二十世紀中葉,隨著竹笛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其藝術流派開始逐步形成。「南派」和「北派」是最早形成的兩大竹笛藝術流派。其後出現了融合南北兩大流派特點的「中原派」和風格獨特的「浙派」。以「北派」馮子存、劉管樂、王鐵錘,「南派」陸春齡,「浙派」趙松庭與「中原派」孔建華為代表的四大流派,將竹笛獨奏藝術表演形式的發展推向了高峰。

  就以南派笛子的代表作之一——《江南春》為例。其中的笛子部分是由南派笛大師陸春齡先生吹奏的。從中不難發現,南派笛音色明亮、飄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派笛音色雄渾、高亢。

  《喜相逢》是北派笛子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已故北派笛子大師馮子存演奏。由於產生的地域及作為流派產生基礎的說唱、戲曲、合奏等藝術形式的風格迥然不同,竹笛南北兩派的藝術特色對比十分強烈。二者風格迥異,韻味獨特。

  北派笛流行在廣大北方地區。

  竹笛擅長演奏梆子戲曲音樂,二人台音樂及山歌小曲等。北派笛聲高亢嘹亮、風趣熱情,擅長模擬戲劇唱腔與自然聲響。流行在江南水鄉的南派笛,用以演奏南方戲曲音樂、江南絲竹、江南小調等。

  除流行的地區不同外,南派笛子和北派笛子在音樂的表現力方面也大有不同。

  南派的演奏是以「曲笛」為載體,而曲笛的整體音域較低,這就使得樂曲較穩鶯而含蓄,音色醇厚圓潤、典雅、秀美;而北派的演奏是以「梆笛」為載體,整體音域較高,所演奏出的音樂也就較高亢、明亮。南派的演奏自由、飄逸,音調豐厚圓潤,柔美流暢,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節奏較為舒展、平穩。樂曲情緒頓挫有致,抒情委婉,賦予歌唱性。而北派的演奏則雄渾、蒼勁,旋律跌宕起伏,節奏活潑跳動,樂曲情緒粗獷豪爽、熱烈奔放,賦予戲劇性。整體比較來看,南派樂曲的演奏力度偏柔和,而北派樂曲的演奏粗獷有力。

  另外,由於南北兩方樂曲風格的不同,南北兩派笛子在演奏技術、技巧的運用上也迥然不同。南方民間音樂的風格比較清新秀麗,笛曲即從中脫胎而出。南派笛子常使用的指法技巧有顫音、疊音、震音、打音。


  這些技巧的應用正體現了南派笛子的風格特點。而在氣息的運用上,南派笛子也講究柔韌而有彈性,好比是打太極拳。南派笛子大師陸春齡先生曾比喻為「氣如箭擊鋼板,不燥不虛,講究分寸」。同理,北方民間音樂的風格比較豪放、直率,從中而生的笛曲也具有熱情奔放的特點。北派笛子常使用的技巧有吐音、滑音和垛音。

  這些技巧將北派笛曲的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運氣上,北派講究厚重沉穆,勢如破竹。聽說當年北派笛子大師馮子存先生收徒,先要求學生吹破笛膜再談其他。馮先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向他的學生強調氣息爆發力的重要性。

  不難看出,竹笛藝術的南、北兩派在風格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派各自形成並各自發展,互相併無太多的影響和交流。但南、北兩派笛藝的產生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後期湧現的許多新興笛藝流派都脫胎於這兩大流派。這兩大流派奠定了華夏竹笛藝術的兩大基本格調——華麗典雅和質樸奔放,後世以傳統手法創作的笛曲之特色均側重於其中的某一點或是將二者相融合。

  無論南派笛還是北派笛,它們都以其獨特、優美的音色和韻味以及豐富多彩的演奏技巧,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喜悅,都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華夏竹笛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呈現了很多形式,其中有很多表現手法對於今天的竹笛發展都有很多的啟發,但是在快速發展中也存在由於速度快而形成的一些弊端,「欲速則不達」這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在今天仍然擁有合理的內涵,針對目前出現的問題,有必要做出一些調整,希望通過一些微觀層面的調整能夠對我國竹笛的發展盡一份力量。

  首先,在人們思想意識層面,要加強竹笛愛好者對竹笛歷史方面知識的普及,還要加強一些對竹笛有興趣的年輕有為的青年愛好者對竹笛的理解,這樣可以使得華夏竹笛的發展後繼有人,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其次,加強竹笛與西洋樂器之間的交流,多舉辦一些國家研討會,增進不同樂器之間的理解,使更多熱愛音樂的人群能夠在溝通中產生新的思想,能夠讓更多的音樂成分得到發展的空間,為華夏竹笛的前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將竹笛作為一門普通的樂器進行大力推廣,使其走進更多教育系統的音樂課堂,在竹笛的教育中,從小孩抓起,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讓更多的孩子在學習竹笛演奏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將來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

  竹笛經過古代與現代的發展進程,逐漸形成了兩種派別,這兩種派別的產生主要是與地理環境、生態氣候以及人文狀況相關聯的,因此,竹笛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有所變化。首先分成了南北兩派,但隨後,在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的過程中又形成了很多混合的流派,這也是新時代新竹笛發展的必然趨勢,對竹笛的形成與竹笛的進一步發展都會擁有巨大的現實意義與理論意義。

  這些都是在加入長笛社之後,社內師姐教給靳霄的。

  因為鵬城地處南方,所以長笛社裡教授的,基本上都是南派的技藝。

  其實在靳霄看來,分南派北派真的沒太大意義,平白做了一個劃分而已。

  只分藝術流派就可以了,何必要分南北呢?

  不過這和他關係倒也不大。

  他之所以在劃分複雜的音樂社團中選擇長笛社,只是因為他喜歡長笛的那種歷史韻味。

  笛,在華夏古代的文字記錄中,已被古人寄予了治國安邦的神聖願望,笛的文字理解與《樂記》中所表達的音樂思想似乎一致。《風俗通》有云:「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長尺四寸,七孔。」《樂書》:「笛之滌也,可以滌盪邪氣出揚正聲,七孔,下調,漢部用之。蓋古之造笛,剪雲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所以滌盪邪氣,出揚正聲者也,其制可謂善矣。」可見笛的「滌盪邪氣」或「滌邪穢」內涵,與古代宮廷雅樂的功能殊途同歸。因此,在我國古代,笛的存在、笛的演奏與應用,在宮廷雅樂樂種中,均有明顯而突出的位置。

  唐代李謨吹笛藝術傳奇記載以及「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的詩句,均說明了笛演奏在宮廷或民間音樂生活中的不可缺少和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

  在8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華夏笛在自己的土地上發展、衍變到現代的相對完善與相對定形,其間已融人了無數人的心血和勞動。咫尺竹管,無數的演奏者、作曲家、樂器製作家,在它上面精雕細刻、苦心孤詣,使華夏的笛藝術以極其鮮明而光彩的個性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華夏笛它從古到今流動出的樂波,曾把千千萬萬百姓的耳朵,規範在具有華夏民族特色的社會審美習慣之內。它從原始時代就開始吹響,一直吹到了當代,它其中蒼涼的音調,永遠在促使每一個華夏人客觀而清醒地認識自身。

  這就是靳霄所憧憬的笛的歷史韻味。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