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國運之戰,是民族存亡之戰,抗倭戰爭。】
【自從倭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華夏就被迫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洪流之中。】
【國土遭受重創,大片領土淪陷於敵手。】
【在這危難之際,我黨領導的武裝,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堅持長期抗戰,有效牽制了半數以上的倭軍,支援了整個亞洲的反法西斯戰爭。】
【隨著漂亮國、毛熊國兩個大國加入對倭作戰,亞洲的抗戰形勢迅速發生逆轉。】
【漂亮國領導盟軍直接打到了倭國的家門口,又在倭國丟下了兩顆核彈。】
【與此同時,毛熊國軍向盤踞在我東北的倭軍,發起了強大的攻勢。】
【華夏戰場上,八路軍、新四軍和國軍向倭軍發起了最後一戰,倭國被迫投降。】
【此戰,華夏順利收回了淪陷地,而且華夏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這一次戰爭,華夏不僅堅守祖國陣地,捍衛了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還獲得了漂亮國、毛熊國等大國一起進入五常的機會,成為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
【華夏人民靠十四年的艱苦抗戰打出了國威,也打出了國際話語權。】
此時,密密麻麻的彈幕相繼彈出。
「十四年抗戰,太令人絕望了!」
「請記住這些數字:華夏軍民傷亡總數超過3500萬,930餘座城市相繼淪陷,42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倭寇公然違反國際法,對18個省的百姓使用化學武器,高達2000多次,以極不人道的方式造成了華夏軍民嚴重死傷。」
「不敢看,根本不敢看這十四年的抗戰歷史。哭死了,想像不來先輩們是怎麼扛過來的。」
「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血海深仇,永世不忘!」
「所以我們沒有資格替先輩原諒倭國!」
「每一個華夏人都應該看的紀錄片——淞滬會戰。」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走丟在東京。」
......
密密麻麻的彈幕,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如重錘般敲擊,讓各朝皇帝感受到了當時的絕望和無力。
華夏後人總說,這段歷史,不會忘,不能忘,也不敢忘。
這對於後世來說,是血淚交織、屍山血海的悽慘記憶,對於他們來說,則是長鳴不息的警鐘。
對於他們這些皇帝來說,雖然不是發生在他們的朝代,但又何嘗不是國恥!
倭國表面謙卑,其實狼子野心,覬覦華夏之心從未熄滅。
一朝蟄伏,蓄勢待發,只為等待時機重創華夏。
華夏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會有大型的戰爭。
可是那都是內戰。
而倭國,卻是外敵!
給華夏造成深重災難的外敵!
外敵入侵,利炮之下,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其痛更深,其恨更長!
歷史,是最深刻的清醒劑,也是最厚重的史書。
抗戰十四年,華夏後人用血肉之軀換回勝利。
但歷史的傷痕猶在,歷史的教訓也還歷歷在目!
此時,各朝皇帝對倭寇的恨意,無疑達到了頂峰!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瞬間攥緊了拳頭,額頭的青筋暴起,胸中怒火熊熊燃燒。
對倭寇曾對金陵城犯下的滔天罪行,他銘記於心,一刻不曾忘懷。
在此之前,燕王朱棣主動請命,誓要率領大軍征討倭寇。
此刻,朱元璋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憂慮。
不知朱棣是否已順利抵達倭國,又是否能順利應對那狡猾多變、陰險狠毒的倭國人。
但很快,朱元璋心中的憂慮閃過,很快便被一抹決絕代替。
燕王朱棣,若是連倭寇都收拾不了,還是未來的永樂大帝嗎!
他知道,朱棣這一趟攻打倭國,絕非易事,會耗時許久。
或許久到,他能想明白大明的未來,到底是交給地位穩固但是身體欠佳的皇太子朱標,還是未來的永樂大帝朱棣。
短暫的思考之後,朱元璋的眼神再次變得堅定而決絕。
大明的未來,在此刻,當然是在太子朱標身上。
......
嬴政已經不似之前那般憤怒,畢竟他已經安排好了徐福出海尋找倭國。
而不管徐福有沒有尋到倭國,徐福都難逃一死。
儘管如此,嬴政的面容依舊凝重,思緒萬千。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是自古以來,王超更替的道理。
雖然他身處兩千年之前,卻仿佛能預見後世的風雲變幻。
華夏舉全國之力,歷經十四年的艱難抗戰,終於將倭寇趕出國土。
這一次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華夏作為勝利方不同的是。
華夏本次的獲得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直接進入五常,成為了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
「五常」、「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些後世的概念,嬴政不知道。
但是能和漂亮國、毛熊國這樣的後世強國,一起加入這個組織,嬴政猜測這個組織在後世一定是有著頂級話語權的存在。
可以說,經此一役,華夏國內儘管依舊積貧積弱,但是國際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
而如此大的勝利,在沒有統一的華夏面前,就是巨大的誘惑,必然會引發各方勢力的紛爭。
嬴政微不可察的嘆了一口氣。
華夏,怕是要陷入內戰了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