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勢盛大的黃巢,乘勢攻克了沂州、濮州。】
【不過突如其來的這波強化,是有副作用的。】
【此時黃巢軍兵強馬壯,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朝廷眼中的頭號反賊。】
【朝廷下令討賊聯軍把工作重點調整為打黃巢。】
【一時間,各路討賊聯軍紛紛向黃巢的方向集結。】
【面對唐軍的圍剿之勢,黃巢當機立斷,向大唐求降。】
【接到黃巢的請降書,唐僖宗很開心,當即決定任命黃巢為右衛將軍,下令讓其率眾前往鄆州,解除武裝,交換人馬。】
【朝廷隨即開始著手準備交接的相關事宜,各路討賊軍也逐漸的放鬆了警惕。】
【然而,就在這時,黃巢卻突然單方面的毀約了。】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攻宋州、汴州,侵擾衛南、葉縣、陽翟等縣,然後向東都洛陽挺進。】
【朝廷這才意識到中了黃巢的計。】
【東都洛陽是皇帝的第二個家,也是朝中百官的第二個家。】
【那裡有他們的豪宅和美妾,可萬萬丟不得。】
.......
扶蘇有些咂舌,忍不住驚嘆。
「真是狡詐!」
黃巢竟然先假意投降,待唐軍放鬆警惕之時,又大舉入侵。
嬴政聞言,只是輕笑一聲。
「呵呵......」
「兵不厭詐!」
他經歷過多場戰爭,一眼就看出來這是黃巢的緩兵之計。
......
【朝廷迅速做出反應,調動河陽兵、宣武兵、昭義兵共同前往洛陽駐守,原本駐守在荊州、襄州的部隊也被調往支援,調義城軍3000人駐守重要關隘。】
【這麼多人馬突然聚集於東都附近,軍糧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皇帝下令,讓商人富戶「主動」借糧,並承諾借的多的給個官當。】
【可惜沒人主動借,朝廷只好讓他們「被動」借了。】
......
李世民不禁感到有些無奈。
怎麼大唐的官職,這麼廉價嗎?
朝廷每每行事,都要許幾個官職出去。
......
【面對整裝待旦的東都守軍,黃巢來了個急轉彎。】
【他調轉方向,長驅南下,接連橫渡天塹長江,攻陷虔州、吉州、饒州、信州等地。】
【朝廷傻眼了,又上黃巢的當了。】
【黃巢軍一路南下,先是在贛省劫掠一番,隨後轉而向北,進攻宣州。】
【宣州攻不克,黃巢也不執著,轉戰浙東,8月攻克杭州,9月攻克越州。】
【自此,黃巢的「大迂迴戰術」宣告成功了。】
......
儘管黃巢身為起義軍的領袖,但李世民卻不得不承認一點。
黃巢在統兵征戰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在這場戰鬥中,黃巢先是假意歸降,接著威脅東都洛陽。
再以洛陽為餌,千里南下奔襲,成功化解了大唐各鎮聯軍對黃巢形成的包圍之勢。
在南下的過程中,黃巢軍又一路劫掠,招兵買馬,實力也不斷的壯大。
此戰術還頗有華夏後人迂迴作戰的風範。
李世民心中再次升起一種預感。
恐怕要不了多久,黃巢的軍隊就會進入全面進攻的階段,一路北上,直指長安城。
......
【黃巢利用千里大迂迴成功晃過唐軍,南下開始劫掠杭越地區。】
【眼看富庶的杭越地區即將失守,朝廷緊急召開了會議。】
【宰相盧攜建議,應調遣前西川節度使高駢前往平叛。】
【一看盧攜推薦了自己人高駢,王鐸自然也不願落於人後。】
【王鐸推薦了他自己。】
......
永樂年間。
朱瞻基相當無語。
高駢出身於名門渤海高氏,是名將高崇文之後。
一生可謂是戰功赫赫,平党項、御吐蕃、擊南詔。
如果不是晚年的那些迷之操作,高駢絕對能在名將榜上有一席之地。
盧攜推薦高駢,也並不無道理,總比之前的宋威強上許多。
而王鐸此時竟然是自薦領兵。
黨派之爭已經到了要自己親自上陣的地步了嗎?
......
【小皇帝心情大好,乾脆他倆都給任命了。】
【於是,高駢被任命為了鎮海節度使,前往潤州。】
【幾個月後,王鐸被任命為荊南節度使、南面行營都統,調往江陵。】
【我們先來看看高駢這一路的情況。】
【高駢剛到潤州,就對黃巢發起了猛烈的攻勢,他派出的是麾下大將張璘。】
【張璘驍勇善戰,打的黃巢節節敗退。】
【黃巢不得已向西開闢山路700里,被迫進入了閩省。】
【可此時軍威正盛的高駢,卻沒有對黃巢乘勝追擊。】
【因為高駢在等待朝廷的表態,他打了如此勝仗,朝廷得給他加官進爵。】
......
李世民的臉色氣得鐵青,雙手緊握成拳,重重的拍在龍椅之上。
「又是如此!」
他怒吼著,聲音中充滿了無盡的憤怒與深深的無奈。
「這已經是第幾次了?」
為何每個將領都不會乘勝追擊?
為何每次都會給黃巢可乘之機?
高駢在等待之時,黃巢無疑會抓住這個機會,重新整頓軍備,恢復元氣啊!
朝堂上的官員並沒有給出回應,他們的心中同樣充滿了憤怒。
這個時期的大唐武將,個個有勇有謀。
在戰場上,他們一旦抓住機會,就會痛打落水狗,不給敵人留下任何喘息的餘地。
打了勝仗,朝廷自然不會虧待他們,會給予應有的封賞和榮譽。
何必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非要來一招挾恩圖報?
所以,他們真的完全理解不了高駢的這種做法。
這跟直接放棄這場戰役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