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彈幕彈出。
「勸退穿越幻想!」
「突然感覺古代好苦。」
「代入感很強,我感覺我已經要餓死了。」
「不用說古代,雜交稻推廣之前我們都沒有真正每天都吃飽過!」
......
各朝古人都忍不住流了眼淚。
他們一生勤勉耕作,在田裡幹了一輩子的活,可結局仍然是餓死。
這些年來,沒有人敢偷懶,可是依然落得如此下場。
這世道,何其不公啊!
......
李世民輕輕拭去眼角溢出的淚水,他剛剛也狠狠代入進去了。
他絕不希望自己的子民過這樣的日子。
所以,他上位之初就定下了「輕徭薄賦」的政策,實行租庸制。
租庸制下,「租」是每家每戶每年上交的糧餉,「調」是每年要上繳的布匹和綢緞數額。
「庸」則是每家每戶可以用糧草和布料,來替代兵役。
如此一來,便可不奪農時,確保農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生產。
較為寬鬆的賦稅政策,百姓才有生產的積極性。
當然,僅有這些還不夠,吏治的清明同樣至關重要。
否則無論百姓多麼勤勞,生產再多的糧食,最終還是進了他人的口袋。
......
洪武年間。
朱元璋就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太懂吃不飽餓肚子的感覺。
所以他才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
最樸素的願望,便是讓百姓能吃飽。
可是以大明糧食如今的產量,養活這麼多人口,談何容易。
每年還是會餓死不少人。
想到這裡,朱元璋有些沮喪。
不過片刻之後,他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天幕可是透露過,大明出現過有玉米、紅薯、土豆這些高產植物。
待他派人尋到,大明必定會有轉機!
在各朝古人一陣難受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李白為他寫詩,為他奔現,為他做不可能的事。】
......
看到這個標題,李白瞬間腳下一滑,差點摔倒。
杜甫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李白,酸溜溜的開口:
「太白兄,仔細腳下。」
李白仿佛沒聽見杜甫的話,一臉大驚失色,惶恐不安。
此人是誰?!
他為其寫詩?
他還為其做不可能的事?!
後人此言何意?是在調侃於他嗎?
怎麼聽上去有種讓人菊花一緊的感覺?
他最是張狂自傲,能說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種話。
又怎會輕易為他人行不可能之事?
李白心中驚疑不定。
難道自己未來還向權貴折腰了?
想來想去,他也想不出自己未來會做出何事。
只好停下腳步,看向天幕。
......
【他斥資200萬,換了李白一首詩,成為了史上第一個靠「打賞」而千古留名的人。】
【他本是李白的鐵桿粉絲,一生沒有寫過一首詩,卻讓世人皆知。】
【他又是一個騙子,騙了李白為他奔現,翻車現場很是慘澹。】
【一句話總結就是,你我本無緣,全靠我充錢。】
【他就是李白筆下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汪倫。】
......
杜甫疑惑的眼神向李白掃去。
太白兄豈是那種為金錢折腰,輕易為人作詩之人?
杜甫看著李白神情不對,可還是忍不住問道:
「太白兄,此人你可認識?」
李白心中同樣疑惑。
畢竟,他自己也還算有錢,絕不是為了錢向人屈服的人。
更何況,詩中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意思,兩人交情匪淺。
可若是此人和自己關係好,又何需花錢買詩?
於是,李白搖搖頭,老實回答道:
「不識。」
說罷,兩人又一同疑惑的看向天幕。
......
【我們在上學時就背誦過《贈汪倫》,還以為李白和汪倫的關係鐵得不得了,結果其實是汪倫把人家李白給忽悠了。】
【他倆一生也就僅僅見過一次面,根本就不熟。】
【李白當初在唐朝的地位可高了,紅得發紫的那種。】
【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少粉絲,汪倫也是其中一個死忠粉。】
......
杜甫不由自主的點點頭,一臉崇拜的看向李白。
太白兄的地位,可不就是太高了嗎?!
他自己就是李白的鐵桿粉絲。
能和李白一同拜訪名川大山,簡直是他做夢都沒想過的事情。
他本來對汪倫騙了李白很是氣憤,可看到後人說汪倫是李白的死忠粉,他突然就不生氣了。
都是李白粉絲,能對李白有什麼壞心思呢?
......
【彼時,在皖省黃山的一個寧靜小鎮上,汪倫做著並不引人注目的小小縣令。】
【在大唐帝國的歷史長河中,他也只是默默無聞的一員。】
【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沒有輝煌的戰功或豪傑之名,他僅僅是一位平凡的官員,盡職盡責的管理著這個小小的縣城。】
【一日,汪倫正在處理日常政務。】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封信上,這封信來自遠方的一位名震天下的詩人,他就是李白。】
【李白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
【他的詩篇傳遍大江南北,深受人們的喜愛。】
【汪倫對李白的名聲早有耳聞,於是他決定親自寫信,邀請李白到涇縣一游。】
【汪倫在信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樓。】
【果不其然,李白被信中的描述深深吸引,決定要親自前往涇縣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