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395章 395.該不會真有人以為兵多將廣就能平推西岐吧?

第395章 395.該不會真有人以為兵多將廣就能平推西岐吧?

2024-10-11 03:33:32 作者: 殆火
  第397章 395.該不會真有人以為兵多將廣就能平推西岐吧?

  沒有人知道申公豹和狴犴說了什麼,畢竟貓科動物有著自己的一套語言體系。

  總之,狴犴退走了。

  如果狴犴的體型能小上一些,子受倒也不介意養在宮裡當貓擼,反正也沒人知道,還能借著貓科動物的踩奶天性給自己踩踩背,這東西肯定勁大力足。

  可狴犴不僅個頭大,還是神獸瑞獸,那必須得快點趕走!

  後世牢獄大門上的虎頭形裝飾就是狴犴圖像,但你想掛在我刑部大殿的門上?不好意思了,那是真的連門都沒有。

  這是子受今天一天之中最快樂的事情,他覺得,總算解決了一個危機。

  不過玄都化名鬼谷子,高蘭英小名高三,敖丙、敖烈通通改姓李以掩人耳目,套馬甲開小號,在大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幾天後,城外老比乾的莊子裡多了一個叫比岸的年輕人,據說特意是來投奔的遠房子侄。

  其實比干不姓比,和子受一樣姓子,叫子干,只是因為封地在比才有這麼個稱呼。

  但這不是問題,後世的比氏都把比干尊為得姓始祖,子姓比氏,在封神世界裡沒必要計較這些細節。

  比岸在比乾的薄面下,走關係入了刑部,張大這瞎眼的壓根就看不出問題。

  次日一早,子受便迫不急的上朝了,有些心力憔悴。

  群臣紛紛震撼,昨日已有朝會,按常理推斷,三日後紂王才會再次上朝,但今天卻依然來了。

  子受對此十分無奈,三日一朝久了,變得理所當然,不過是偶然一次的連續上朝,竟成了勤政。

  但他不得不來。

  「諸卿,昨日自南方來了十多萬百姓」

  費仲開口就是一頓馬屁亂飛:「陛下殫精竭慮,為了百姓不惜日夜操勞,聖王之風啊!」

  尤渾也跟著吹捧:「陛下聖王之風!」

  其他正直的臣子倒不覺得是吹捧太過,在昨日的萬民渡江來投、囚徒悔悟之後,紂王確實擔得起聖王之稱,便紛紛表忠心道:「陛下為了流民一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臣等願為君分憂!」

  子受嘴角抽了抽,他確實是日夜操勞,也確實殫精,但所為的並不是流民的事,而且那事兒也不能讓別人分擔。

  他輕咳兩聲:「既然如此,諸卿有何辦法安置?」

  群臣一愣,如何安置?

  哎呀,還真沒想過,昨天只是將流民們匆匆安置在帳篷里,現在多半還是人擠人睡著,十多萬人可不是個小數目。

  第一次入朝的張山連忙道:「陛下,臣也不曾想到百姓們竟如此心慕聖恩,本來一開始只有幾百人,沒想到數目越來越多,最後變成了這十數萬人,臣……臣……」

  他只想著將十多萬百姓帶到朝歌,便能體現出紂王的英明神武,讓四方之民仰慕,可這其中問題多多。

  看到群臣有些束手無策,子受大義凜然道:「這十數萬百姓慕名而來,滿懷希望,昨日卿等都看見了,他們衣衫殘破,鬚髮皆亂,其中有無數如那王老五一般的人,他們這一路跋涉,又有多少艱辛?!」

  「諸卿可曾想過,一旦不能妥善安置,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這個後果相當嚴重,人們報以希望來到朝歌,不僅沒看見希望,還被一把推入深淵,絕望的人們可是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這種風險便是子受也不敢冒,指不定當場就有人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呼,闡教眾人再藉機來一手此乃天意進行打擊報復,到時候怕是連鹿台自焚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對於這些流民,子受的想法是竭盡全力接收,哪怕損耗國力,為此再融掉幾個老祖宗的青銅禮器,抄幾個貴族的家,也在所不惜。

  養著這些流民,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昏庸,因為這是件不可取的事。

  崑崙公就曾評價過,說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問題在於打了勝仗,俘虜太多,消化不了,被姬發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自己這邊經過兩次叛亂,一次被入侵,俘虜已經多了一堆,雖然有人在北地修建長城二期工程,有人在擴建朝歌,有人在挖礦修路建沿途驛站,但總的來說,幾近飽和,問題多多了。

  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沒有人敢頭一個回應,要是聞大爺在還好,可大爺南征去了,朝中的百官之首是商容,可他是個文官,還因為昨天在淇水河畔站了一天,受了些風寒,被強制休沐了。


  眾人半天拿不出個辦法,張山覺得流民是自己帶來的,得負責,他絞盡腦汁道:「不如將他們充入軍中?陛下本來就打算解救諸侯手中的奴隸,為何不將流民也充入軍中呢?」

  魯雄一聽,直接拿出兵部尚書的身份來壓人,連聲道:「張將軍此舉不可!那些流民都是難民,素質極低,魚龍混雜,雖說他們也是因為受了兵災,無法生計,我也知道朝廷不安排他們,難免會生出禍端,但每招一批這樣人充入行伍,國庫的負擔就要更重一些,卻不會增加多少戰鬥力,於國不利!」

  立時便有戶部的摳門官員附和道:「魯將軍說的極是,如今國庫雖有了民間田賦補充,貴族也答應繳納田賦,卻依然算不得富裕,若要將流民充軍,糧餉方面也有不少問題。」

  子受眼睛亮了起來,崑崙公說的沒錯啊!人一多,朝歌消耗不了,問題就來了!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

  裁軍。

  強漢只有四五十萬的正規軍,漢武征匈奴時,最多也不會超過七十萬。

  盛唐疆域雖然遼闊,但人口稀少,也就四五十萬正規軍,安史之亂時一個潼關戰敗折損十萬人就導致兵力不足了。

  大宋時期,八十萬禁軍教頭雖然就是個武警教練,但兵力確實多,帳面上最高有一百二十多萬人。

  明朝則更為恐怖,常備軍一百七十萬,明史上更有著二百八十萬的驚人記載,就是充數騙餉的情況也比較多。

  至於商周時期,按照歷史來看,牧野之戰周武四萬五,紂王十七萬,不過封神世界不是歷史,原著中多次提及西岐有六十萬大軍,這個數目極為駭人,這可只是西岐一地啊!

  如果按照牧野之戰4.5:17的算法,大商算上朝歌和各地的兵馬,得有兩百多萬。

  子受作為一個昏君,自然沒去管過大商兵力也多少,也弄不明白咋養活這麼多人的,甚至整個大商人口有多少,他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裁軍的詔令一下,這麼多的士兵通通失業,肯定會有問題。

  「不如裁軍,將朝歌現有兵馬裁撤,只留下娘子軍與奴隸軍,再將流民徵兆入伍,這樣,便能解決流民的問題。」

  子受學的是大宋,大宋帳面上軍隊多,其實就是因為將流民徵召入伍,據網絡歷史專家統計,大宋對外戰爭勝率高達七成,可實際上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難說。

  何況他比大宋還多了一步,將原有有過戰爭經驗的正規軍直接給裁了。

  果不其然,話音落下,朝堂立即就沸騰起來了。

  魯雄直接站出來大呼不可:「陛下莫非要置大商安危於不顧?難道忘了叛亂之事?」

  許多武將紛紛站出來指責,將流民充入行伍,雖然弊端很多,但如果真的有必要也不是不行,可裁軍就太荒謬了。

  內憂外患之際還裁軍,這不是動搖國本嗎?

  子受倒是態度堅決,該不會有人以為百來萬大軍就能平推西岐吧?原著里西岐那六十萬大軍,鄔文化一個人就干翻了二十萬啊!

  但他堅決的態度,讓朝中文武更加激憤。

  感冒了,今天少一點點→_→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