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唐皇李世民
「多謝陛下。」
玄奘平靜道:「昨日來此地,這茶水,貧僧已經喝過了,沁人心脾,的確好茶。」
玄奘雙手合十,說話的聲音很輕,不卑不亢。
唐皇李世民聞言,微微一笑,道:「哦?」
「還請高僧海涵,昨日,的確是有要緊的事情處理,無法脫身。」
「陛下日理萬機,為天下蒼生造福,卻是無需向貧僧解釋什麼的。」
玄奘從始至終,一直雙手合十,面色無喜無悲,好似根本沒有因為面前坐著的是唐皇李世民而有任何心理上的改變。
對於這一點,唐皇李世民十分心上,臉上帶著微笑,輕聲道:「玄奘法師,聽聞你來長安,已有兩年了?」
「回陛下的話,確有兩年。」
玄奘輕聲道:「兩年前,貧僧已是走投無路,到了長安門前,被長安守門軍士所救,撿了一條命。」
對於這件事,唐皇李世民自然是十分清楚。
不光是玄奘到達長安之後的事,即便是玄奘之前的事,唐皇李世民也是極其清楚的。
作為人皇,唐皇李世民想要知道任何人的情況,都只是一句話的事。
「法師,這兩年,你覺得大唐長安,如何?」
唐皇李世民雙目微眯,拿起桌上的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
他這樣說話的語氣,好似對這的是自己的心腹大臣。
這樣的話,他和另外的人都沒有說過。
現在長安的情況,唐皇李世民心知肚明。
長安雖富足,但卻也經不起這麼多假和尚和民間對佛法崇尚的浪費。
唐皇李世民已經有了想法,要麼就摒棄整個佛道,壯士斷腕,讓人間恢復平靜。
要麼,就要找一條能夠和佛道完全契合的發展路線。
今次他找上玄奘,也是因為這個問題的阻撓。
如果當今高僧,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佛道,卻還有什麼存在的理由嗎?
玄奘聞言,雙手合十,輕聲說道:「阿彌陀佛,長安富庶,百姓富足,可見我大唐富足,國泰民安。」
玄奘說完這些,唐皇李世民不由一些失望,但他面上卻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拿起茶杯,輕輕的喝茶。
「不過……」隨後,玄奘話鋒一轉,繼續道:「長安之內,奢靡成風,尤其是對佛家的崇拜,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狀態。」
「佛門本是清淨之地,並不是這些世俗之人攀比的地方。」
「但現在,在長安,很多達官貴人,居然都以給寺廟捐獻多少銀錢作為攀比的高低。」
「貧僧卻覺得,這種攀比之心,對於僧侶,對於佛祖,都是一種褻瀆。」
玄奘說話的聲音不卑不亢,但這聲音傳入唐皇李世民的耳中,卻讓他微微一愣。
這些事情他當然知道,而且他都知道玄奘說的是誰,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
只不過唐皇李世民沒想到,這樣的話居然會在玄奘的口中說出來罷了。
唐皇李世民微微皺眉,看向玄奘,道:「高僧,可有解決的辦法?」
玄奘聞言,微微一笑,道:「阿彌陀佛,陛下言重了。」
「玄奘只是一屆沙彌,每日青燈古佛為伴,卻如何會這手段。」
「陛下若有此心整治此事,還請另找高人吧。」
玄奘的話說完,唐皇李世民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玄奘說出了他心中想說的事情,但卻並為給他解決的辦法。
其實玄奘自己也知道,自己說出這些事情來,唐皇李世民真的不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不光唐皇李世民沒有,其他任何人都沒有。
即便是整治了如此做的人,後面的人還會繼續效仿。
而最終想要根治此事,恐怕即便是將佛道全部消弭,也絕對無法根治。
因為這樣的事情自從人間人族出現就有,一直持續道現在。
「玄奘法師,此次寡人找法師出來,還是想聽聽法師對整個大唐,長安和佛法之間關係的見解。」
唐皇李世民看著玄奘,雙目微眯,道:「佛家之道,已在整個大唐根深蒂固,佛道的動向,關係到整個大唐的民生。」
聽到唐皇李世民如此發問,玄奘略微沉吟。
這件事他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從來沒有和任何人探討過。
隨後,玄奘開口,輕聲道:「陛下,佛道佛理,和整個人間,並不衝突。」
「佛家講究普度眾生,崇尚善意,行善事,做善人,方能登極樂世界。」
「長安,乃是我大唐都城,也是整個佛法傳揚的核心,長安在所有民眾的心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這和有沒有佛法,沒有關係。」
「陛下問貧僧的問題,貧僧並不知怎麼回答。
貧僧只是一個修習佛法之人,一心只知道青燈古佛罷了。」
「若陛下非要問,貧僧也只能說,現在傳揚到整個大唐的佛法,看似是有極大漏洞的。」
「佛法之中描繪了安樂世界,描繪了極樂世界,但卻並未教導如何走入這樣的世界。」
「若陛下心中也想著這樣的極樂世界,恐怕貧僧,不能給陛下一個答案了。」
說完,玄奘雙手合十,沖唐皇李世民恭敬行禮,輕頌佛號。
唐皇李世民聞言,微微皺眉,輕輕的喝了一口茶,隨後看向玄奘,輕聲道:「世人都說,玄奘法師是高僧,佛法高深。」
「今日一見,卻並未感覺如此,玄奘法師,你且不是浪得虛名吧?」
玄奘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陛下謬讚,玄奘一屆凡夫俗子,如何稱得上高僧。」
「只不過在對佛法的理解之上,有一些和他人並不相同的想法罷了。」
「世人口中高僧,玄奘確不敢當。」
唐皇李世民聞言,道:「法師能夠說出如此話語,也足夠稱得上是高僧了。」
「卻不知法師日後,打算如何?」
「是打算繼續留在長安,還是打算回洛陽去?」
玄奘聞言,卻是輕輕嘆氣,看向面前的唐皇李世民,輕聲道:「陛下,貧僧心中,有一空洞。」
「這空洞,修行佛法越久,就越大。」
「時至今日,已是無法彌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