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嚮往的生活> 第17章 過年準備

第17章 過年準備

2024-09-01 18:02:57 作者: 湖邊的小豆豆
  第17章 過年準備

  老話說,三翻六坐九爬,說的就是小嬰兒大致的成長過程。

  寶寶們基本上三個月的時候會翻身,六個月時能獨立地坐起來,九個月左右學會爬行。

  不過這當然是根據個體差異有所不同的,加上還會與孩子是不是吃得足夠有營養,家長的教育訓練程度的深淺也是十分相關的。

  古明妍的身體裡住著個成年人的靈魂,自然不用大人督促著才會進行翻身之類的練習啊什麼的。

  有空了她自己就會多加練習,動動手動動腳的,對於能夠早日自己獨立行動,也是十分渴望了。

  有了意志的指導,加上上輩子對身體運用的下意識里的經驗,古明妍讓現在自己的這幅新生的身體學習起這些動作來,進度還是很快的。

  不過她也不敢讓自己顯得太過特殊了,也就遵照著時間差不多的一點點表現出來而已。

  而且為了不讓寧榮薇和古建國錯過她成長的每一個環節而感到遺憾,她基本上都會選擇在他們回古家村的時候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每次古明妍又掌握了什麼新技能展示給他們看的時候,可以看出古建國兩口子還是很高興的,對於自己沒有錯過小女兒每一個小小的成長過程中的進步,兩口子很是滿足。

  吃吃睡睡的日子過得飛快,在古明妍在差不多六個月的時候學會了坐的同時,也迎來了她這輩子第一個農曆新年。

  這時候農村里對過大年那可是相當的重視的。

  早在年前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畢老太太就指揮著古老爺子還有幾個兒女,讓他們幫著置辦年貨了。

  家裡有隊上秋里分的糧食,再加上部隊上年下給的補貼,糧食什麼的到是不缺的,只不過需要去城裡的糧店用錢票把糧本上的供應給領回來就是了。

  說起這個買供應的事兒吧,那就不得不說說這年頭為什麼農村人都那麼羨慕城裡人了。

  這不光是因為城市戶口找工作的時候機會遠大於非城鎮戶口的人,而且主要還是因為城裡人都是吃供應糧的,每個人都有最低的供應標準,就算是有的沒有工作的,那也能有基本的供應。

  從新生兒到成年人,按照規定逐年增加相應的供應,不像農村人那樣沒有基本的保障,只能靠著下地掙工分賺口糧,就這還得看老天賞不賞飯吃呢。

  但是,這也不是說城裡人就一定比農村人吃得更飽。

  只是由於計劃經濟時代,糧食緊缺,如果不統籌限量供應,就會使得有的人吃不上飯。

  只有統一規劃限量供應,才是解決家家有飯吃的最好的辦法。

  這年代的供應本是一個厚紙殼本,中間的紙頁是12個月的供應表格,封面上印著《城鎮居民糧油供應證》的字樣。

  供應本上第一頁是家庭人口和每人每月粗糧、細糧、豆油的供應量。

  春節時還會有黃米、大米、葵花、芸豆等偶爾會供應。

  這些都在這個供應證上被印的清清楚楚的。

  因為算是城市居民生活的根本所在,每個月一發工資後,買供應糧油就是一家人的頭等大事。

  這個年月,糧油少,錢票也少,如果不及時把糧油買回家,錢一旦花完,就沒有糧油吃了。


  買糧油幾乎是一家子人都出動,把一個月的供應糧油全買回來。

  計劃經濟時代,發工資幾乎都是同一個日子。

  於是,每到這個時候,城裡的糧店副食品店總是擠滿了人,排號賣糧的隊伍擠擠茬茬的,就像是一條長龍似的,很是熱鬧。

  每年過年的時候那就更誇張了。

  每年的臘月十五前後,糧店屋裡屋外像唱大戲一樣,人們都側著身子來回擠,趕著買過年用的東西。

  時冬臘月,豆油凝了,還得在油桶下面墊幾塊磚,燒木頭柈子,把豆油烤化了再賣。

  每當這時,糧店屋裡總是煙燻火燎的。

  領完糧油後,都在糧店院兒里系好口袋繩,把豆油瓶裝進帆布拎兜里,然後,大人背重的,小孩扛輕的,就這麼一路扛回家去。

  凡是城鎮戶口的居民都吃供應糧,農民靠土地自給自足。

  那時候農村人最羨慕的就是吃上供應糧的人。

  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供應糧店是肚子不餓的保障。

  其實,按照供應本上供應的糧食量,是不夠每個人一日三餐吃飽飯的。

  夏秋季節還好說,有青菜、瓜果,實在買不起了,還有榆樹錢、野菜、大頭菜根等可以挖來參合著吃。

  可要是到了青黃不接的時節,野外光禿禿的,一口吃的也找不到,家家秋天儲存的土豆和冬天買的豆餅都成了最好的副食了。

  這個時候也沒人會計較什麼好吃不好吃了,只要能填飽肚子的,那就是好東西。

  這個年月,供應糧分粗糧和細糧兩種,粗糧有高粱米、苞米茬子、苞米麵;細糧有白面和小米。

  不到春節或是想國慶、勞動節這樣的特殊節日,那是不大會供應大米的。

  喝苞米餷子粥和吃高粱米飯、苞米麵大餅子就是家常便飯了,平常人家是很難很難吃到大米飯的。

  古家二老的戶口已經遷到了生產隊了,所以他們才能參加勞動賺取工分,隊上也會給分糧食。

  只是部隊上平時還是會補貼點錢票給他們,逢年過節時也會有些特殊的供應可以領取。

  所以二老也是有自個兒的供應本的。

  但是因為這年代好些東西不是你的供應本上有,就能保證一定能夠保質保量的被你給買到,這還要得碰巧趕得上糧店什麼的有供應才行呢。

  古家小姑在百貨公司上班,百貨公司所在的地方算是城市的中心主街了,那裡不僅有百貨公司,像是國營飯店,糧油店,副食品店,供銷社,郵局什麼的也都聚在那一塊兒街區。

  古丹華又是做這個工作的,自己也是當家的主婦,跟糧油店的工作人員時常接觸,平時百貨公司有什麼瑕疵品要處理的她也會提前給人家捎信兒,有來有往的相互便宜。

  所以古家買供應這件事兒好多時候都是她在幫著張羅,跟認識的朋友打好招呼,提前把自家的那份留出來。

  雖然不是每次都要找人幫忙吧,不過在一些要緊的時候,比如節假日和年關前,還有平時來了什麼稀罕的物資的時候,那這些關係和人脈都是能起到大作用的。

  老古家的年貨就在古老爺子一趟趟進城,還有孩子們每次回來時都會捎帶點兒,就這麼慢慢的給置辦齊全了。


  這年頭,農村普遍面臨溫飽困難的問題,平時家裡幾乎天天都是紅薯、玉米粥、紅薯面饅頭和麵條就著鹹菜糊弄肚子,只有到了春節,才能勉強吃上回白面饅頭(收穫的小麥絕大部分繳了「公糧」,供應給了城市人口)或者肉餡兒的餃子這樣難得的好飯。

  所以農村里對於過年這件事兒,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那都是十分期待的。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小孩子憧憬過年,還因為這時候他們能有「新」衣服穿了。

  過年前,家裡的母親會把全家的被褥和衣服翻新一遍,拆一些舊棉被和棉衣,把裡面的棉花捶打一下祛除灰塵,把棉被棉衣的里表洗一下,縫製成「新」的棉衣棉被。

  於是乎,過春節孩子們就算是有了所謂的新衣新帽穿了。

  由於天氣冷,古家都是把拆洗的被褥衣服什麼的放在主屋燒炕的房子裡慢慢烘乾的,所以這拆洗工作就開始的早,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

  好在古家村靠著大山,不缺柴火燒,畢老太太又是和善人,不會去計較燒柴多了浪費。

  所以冬天裡她和陳紅春漿洗衣服的時候都是兌了熱水的。

  家裡要燒炕,灶上常年的溫著水,冬日裡不管是用來喝還是洗漱做飯洗衣的都是極好的。

  可別小瞧了這點兒熱水,它能讓人在寒冷的冬日裡少受好些罪,少生好多病。

  尤其是對家裡需要操持家務的女人來說,這一點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除了拆拆洗洗之外,過年當然還少不了要進行大掃除。

  畢老太太是個乾淨利索的小老太太,平時家裡就被她打掃的十分乾淨整潔。

  這臨近年關,那更是不遺餘力的以著近乎是洗房子的程度在打掃了。

  桌椅板凳,床上地面這些自不必說,連平時不太清掃的房梁都要站在梯子上整個的灑掃一遍。

  當然了,這活兒是兒子們回來幫著給乾的,老太太也上了年紀了,可不敢叫她這麼的爬高上低的。

  除了房間裡,前院中庭和後院也都被畢老太排著全部給收拾了一遍。

  古家的院子裡鋪的都是大青石磚,說來平時就經常灑掃,不像別家的土路那樣刮個風下個雨的,就會弄得滿院子塵土飛揚泥濘不堪的。

  里里外外的都收拾乾淨了,就到了過年的重頭戲,也是華國人自古都看重的——吃。

  這個年月不像後世那樣經濟發達,交通通訊便利,商業繁榮。

  對於年貨和過年期間的食物完全可以不用提前準備。

  反正就是大年三十兒的時候,超市也都還開門營業呢,一點兒用不著擔心準備不充足會大年下的餓肚子。

  但回到這幾十年前的現下,這時候過年那真的是要提前準備好整個正月要吃的食物的。

  因為這時候過年大家統一的都放假了,城裡的糧油店、供銷社、國營飯店什麼的都停業了,要是不自家自個兒準備好了,那就只能餓肚子了。

  而且華國人還十分講究要過個好年,就是就算是辛苦了一整年,大年下的也要儘量吃得好,否則將來的一年就會吃苦受罪,還不吉利。

  華國人的團圓文化和好吃這是出了名兒的,大年下的一家子聚在一起,都會儘量做些好吃的來慰勞過去辛苦的一年。


  準備吃食,那就少不了肉。

  這年頭想吃牛肉羊肉基本不太現實,就是條件好點兒的人家,過年能殺只雞買點豬肉的,城裡的遇上供應了,能弄來條魚的,這都能算的上是過了個好年的。

  城裡買豬肉靠供應,得提前得了消息連夜的排隊去買。

  農村人家吃肉一年也就大年下這麼一回。

  村里養著任務豬,交了公家的那份後能留下個一兩頭的給各個生產隊,等到過年的時候,殺了按照工分給各家分肉。

  殺年豬、殺豬飯,這一年代文種田文里必不可少的重要情節就在古明妍的身邊真實的上演著。

  可惜她奶考慮到她太小,不好看那血腥的場面,就沒帶她去瞧熱鬧。

  加上她現在也吃不了肉,她也就剛長出了兩顆小乳牙,勉強吃點雞蛋羹到頭了,就更別說殺豬飯了。

  所以,到了村里殺豬那天,古老爺子和陳紅春都去幫忙了,自家大堂哥也跟著他的一群玩伴兒(據說是叫鐵柱、土墩兒什麼的……)瘋跑著去看熱鬧了,家裡只剩下她跟畢老太太大眼兒瞪小眼兒。

  老太太為了照顧她也不能去吃殺豬飯了,只讓大伯母陳紅春給她帶回她的那一份來家裡吃。

  農村年下殺豬一向是傳統,有句話是「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這句話體現了農民對於殺豬的期待,標誌著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

  有句老話說得好「百菜白菜鮮,諸肉豬肉香」,殺年豬用的豬是村民們養了一年的豬,肉質是後世超市里賣的普通豬肉比不上的。

  殺豬是不會浪費掉豬的每一個可用部分的,豬血、豬腸、豬的內臟都是不會浪費的,得用來製作殺豬宴。

  把豬下水和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跟蔬菜土豆什麼的一鍋亂燉,加上調料入味兒,在這年頭就是頂好的殺豬飯了。

  殺了年豬後主要要進行分肉,各家各戶依照公分領屬於自家的那部分。

  這年頭家家缺少油水,都想要肥肉多的部分,那這就要看這家人跟分肉的人的關係好壞了。

  像是古家這樣的人家,在村里地位高,又跟大隊長家是親家。

  故而雖然家裡只能靠老兩口和大兒媳陳紅春的工分,能分到的肉不多,但都是油水較足的部位。

  只是只這些肉過年是不夠的,所以每年老太太都會讓兒女們盡力的去淘換。

  這時候也不計較他們是不是從黑市上弄回來的了,反正只要東西好,能給大家過個好年的就行。

  年下計劃要吃的肉之外,畢老太太還會分出一部分肉給做成臘腸臘肉,這些有的是要給在部隊的大兒子古建黨寄去的,一部分是要給些重要的老領導老戰友走禮用的,再有就是給平時饞肉的時候或是每月聚會上給家人添菜的時候備著的了。

  在置辦完年貨,打掃完衛生,分完豬肉後,就到了過年最後準備吃食的工作環節了。

  習俗講究:「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按著這裡的習俗,到了年二十九,老太太就開始帶著大兒媳婦蒸饅頭,炸丸子、麻葉什麼的了。

  由於沒有足夠的油,炸貨也不能多做,只保證能給大家能解解饞便罷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