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金睛一掃,自然識得那便是地藏王菩薩,他座下者正乃是異獸諦聽,若伏於地,便能識周天之物。
孫悟空也知地藏王立下宏願「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心中對其也是尊敬,便拱手作揖,道:「菩薩,老孫這廂有禮了。」
地藏王連忙閃身躲避,口稱:「不敢不敢,貧僧不過方外之人,如何受得大聖之禮?」
孫悟空卻道:「菩薩身具大慈悲智慧,卻願以此身永駐阿鼻,雖受千萬生靈之拜亦是應當,如何受不得老孫之禮?」
地藏王菩薩卻不再執著於當受禮或不當受禮,他畢竟方外之人,又有宏源於心,只一心渡蒼生脫苦海,於世間禮法、人事交際全不存於心上。
孫悟空也知如此,心中也暗暗佩服。
地藏王菩薩雙手合十,說道:「貧僧方才見大聖一路神光而來,竟將這枉死城中、奈何橋下一眾怨靈度化,實是功德無量!」
孫悟空心中不解地藏王之意,便說道:「菩薩謬讚了,俺這般金光雖能度化怨靈鬼魅,然而只解其恨,只消其冤,卻難改其心,難渡苦海!」
孫悟空也知地藏王菩薩為大智慧大慈悲之人,決不會行無謂之舉,如此來尋自己,必定有事想說,他就索性先找缺陷,否則若待別人揭短,他怕反手給人一棍。
地藏王菩薩面色不改,只說道:「大聖過謙,如此光照萬里,度化無邊怨靈,實屬大造化大功德,雖不能度其劣根,然萬靈之心本就難測,要渡之又談何容易。」
孫悟空細細思索地藏王菩薩言語,他雖已成齊天大聖,卻仍舊記得後世之說,雖說多半皆是妄語,然小心總無大錯。
然而,孫悟空想來想去,總也難測地藏王菩薩真意,便直接詢問道:「哪裡及得上菩薩渡蒼生之願,老孫這裡尚應了觀音菩薩之言,便不作停留。」
地藏王菩薩卻道:「我也聞得大聖曾言要佑那取經人一遭,然此事不急,貧僧此來尋大聖是為有事相詢。」
孫悟空笑道:「菩薩說笑話了,俺老孫雖修行不足千載,卻也早聞菩薩大名,也知菩薩身具大慈悲、大智慧,更為蒼生之願而舍佛陀尊位,墮於苦難極惡之地,俺老孫多大年歲,敢說回應菩薩之問?」
地藏王菩薩卻似不曾聽到孫悟空之言,只說道:「大聖於貧僧之願有何觀感?」
聽到地藏王菩薩這般說話,孫悟空心中也自疑竇叢生,他雖自視甚高,卻也知曉自己於佛理之上的見解遠不如諸位菩薩佛陀,如何能得地藏王親口相詢?
孫悟空略微思考,便道:「菩薩許下宏願自然甚為慈悲,然而度盡蒼生談何容易,一心之善惡非止於本身,尚且要受各種制約,所以萬靈之心皆因世事變幻而難測。」
孫悟空話未說盡,然地藏王菩薩智慧何等高遠,自然能解其中之意。
天地浩大,三界浩渺,其間更是孕育無數生靈,一眾生靈皆有造化、皆有機遇,所以生靈便各有不同,善者未必不惡,惡者亦未必不善,即令地獄之中能暫渡罪孽,然而亡者終不免輪迴,若經輪迴後者皆未可知。
或經歷一遭重惹罪孽,再墮地獄,若真如此,則雖有滔天法力,又如何渡的盡眾生?如何清的空地獄?
此般言語,地藏王菩薩自然知曉,他說道:「我亦知之,然經我度化之生靈,則惡根盡去,不遭毒手,不遇疴障!」
孫悟空也明白地藏王菩薩的意思,知道經他度化之生靈與一般的度化不一樣,那些生靈將會受到庇佑,再經輪迴之世將不受苦難,不遭小人。
但是,孫悟空的想法卻有不一,他心中更相信陰極陽生、否極泰來之說。
於是,孫悟空便與地藏王菩薩敘說自己見解,地藏王菩薩自也樂意傾聽,時而卻又提出反義,以至面紅耳赤,摩拳擦掌暫且不提!
https://
旁邊閻羅王等人倒也見多不怪,甚至吩咐了諸位鬼差守著,各自回了殿內執行公務。
原來,十殿閻羅與地藏王菩薩毗鄰,也曾見過如此情景,畢竟這三界雖大,如地藏王菩薩這般身具大智慧、大慈悲者卻不曾有幾個,所以這般人物每次見到都要好好論上一番。
說是論道,其實也就是各抒己見,畢竟修為到了這一層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且每個人對於自己的道都是堅信不疑,所以說來算是論道,其實也就是互述見解,畢竟道已定,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改旗易幟。
說來也是好笑,這些個大能們明明就知道對方不可能說服自己,也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對方,卻偏偏見面就要論上一番,而且毫不相讓,只爭得面紅耳赤,更有甚者大打出手……
這道理十殿閻羅都能懂得,偏偏那這個站在三界頂點的一群人就是樂得如此,如那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論將其來直接開打,甚至連玉帝詔令也不聽,直撞塌了撐天之柱方才罷休,如今被逐出三界之外,各於一界,若想再度吵鬧怕是要等到下個一次天開地劈之時了……
十殿閻羅不曉得大佬們的做法,他們自然也不願多想,畢竟他們掌控三界生死之事,也是有得忙的,比如那個姓章的踩死一隻螞蟻,減壽一個時辰,又比如那姑娘救了一條生命加壽一日,事情真挺多的……
地府一番談論,事實證明再謹慎的猴子也不如菩薩那般養氣功夫,談到後來猴子甚至有拿出如意金箍棒之心,也就是他尊敬地藏其人,不曾真的發作,但也不歡而散。
孫悟空一路筋斗雲,重回雙叉嶺中不提。
地藏王菩薩卻摸了摸諦聽腦袋,說道:「這齊天大聖果是佛性甚足,他日當成佛陀,度世間一切苦噩。」
諦聽卻道:「我看未必,那猴子方才惱怒異常,我觀他心頭之火氣沖雲霄,右手不斷放在耳朵上,欲捏那鬥戰之兵。」
地藏王一愣,背後竟生起一陣涼意,轉而笑道:「如此方才有趣,佛有萬相,見心見性,若都是一般,則雖有佛陀三千又有何用?」
諦聽卻道:「菩薩,那猴頭否定您的道,您便當真不惱?」
地藏王菩薩搖搖頭,緩步走向翠雲殿,口中仍道:「不惱不惱,我欲聞他之道,欲尋同行之人,答案既得,又有何惱?」
……
不提地藏王菩薩如何作態,孫悟空一句筋斗雲回了雙叉嶺中,終究撫平了心緒,他坐於樹梢之上一陣方才笑道:「看來老孫終究修行未到,那菩薩問的普通,問的真誠,俺老孫又何必動氣?」
孫悟空越發想那一番談論,心中越發好笑,那一番談論固然衝擊了他的「道」,然而卻也讓他有所收穫,也於其道知之更清……
「所以這才是論道麽,老孫這番倒真是著相了!」孫悟空笑了笑,掏出如意金箍棒。
道理他都懂,然而心中的憤怒同樣不是假的,畢竟本是心猿一隻,哪裡忍得這般之氣,方才能忍住沒將翠雲殿給翻了已是極限,這會兒哪裡能忍,便使個神通進了六耳獼猴夢境……
孫悟空方才離開,卻有九天玄女現身,她望了眼五行山處,聲音清冷,只說道:「天地萬物,唯道不負,倒也難為你了。」
玄女雖是恰巧經過,但畢竟神通非凡,頃刻間便知前因後果,倒也不曾多言,她早知地藏之道,更知悟空之道,也知其道不同,論將其來,雖然會有摩擦,然所謂「道」便正是與碰撞中逐漸清晰。
玄女捏了個手印,正欲做些事情,突生感應,只將目光放至遠處,說道:「這名喚薛仁貴的倒也大膽,竟將個禍亂世間的青龍放開,也罷也罷,終究是命數使然、該有此劫。」
玄女言畢,便乘風而過萬里,到了天蓋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