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管齊下的經銷網絡
花掉了幾十萬,林嶺東才感覺屁股不癢了,滿意的回到房間。
將鑰匙扔給楊嬋,讓她自己去提房。
第二天一早,便帶著阿尼爾和柯伊拉拉,搭乘航班直飛哈爾濱。
於早上9點到站。
剛下飛機,便感覺天空格外的高,雲層很清晰,黑河他去過很多次,可哈爾濱還是第一次來,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也僅限於寒冷而已。
這邊緊靠西伯利亞,又挨著蒙古大草原,寒流長驅直入沒什麼遮擋,導致氣溫很低。
據說,比北極還低!
現在是8月份,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可林嶺東卻絲毫沒感覺到熱,反而挺涼爽,耳邊總有微微的風聲。
航站外,鐘樓和石質建築,還保留著沙俄時期的種種痕跡,滿滿的異域風情,要不是眼前清一色的黃皮膚,會令人產生錯覺,不論是氣溫還是建築,更偏向歐洲多一些。
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你好林總,這麼快就過來了。」
航站樓外,劉定新租了輛大奔,迎接到林嶺東3人。
「不早了,你這邊搞得怎麼樣了?」林嶺東坐進後排便問。
劉定新回道:「一切順利,商標已經搶注了,辦公室的地址還在考察當中,又新招了幾個人在做市場調查,還是挺令人振奮的,這邊的內銷渠道十分健全,消費能力非常強勁,我們的產品選擇東北發展,一定會大獲成功,我有充分的信心。」
林嶺東點頭道:「我也有,渠道方面呢,你調查清楚了麼?」
「基本上清楚了。」
劉定新顯然是早有準備,將一份列印紙拿了出來,林嶺趕緊打住:「用說的吧,隨便聊聊就行,字眼太多了看著頭疼。」
「好的,那我簡單的介紹一下。」
將文件握在膝蓋上,劉定新想了一番便說道。
「可行的,有四種零售渠道。」
「第一個當然是鄭百文,他在哈爾濱擁有兩座直營大賣場,一個在西大直街電器市場,一個在外道口家電市場,兩座合起來總共有3400平的銷售面積,渠道商基本覆蓋HLJ所有的國有百貨,總數可能超過100家小型賣場,家電的價格較低,口碑也很好,交給他們銷售,能夠快速的鋪開銷路。」
「可弊端也很大。」
「他們只接受獨家代理協議,供貨的利潤較低,平均不到20個點,壓款也很厲害,跟他們合作必須要準備大量的流動資金。」
林嶺東微微點頭:「繼續說。」
劉定新又道:「這裡我需要介紹一下,鄭百文的區域分銷渠道,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個國營企業,鄭州百貨公司,和鄭州的鐘表文化用品公司合併而成,於87年改組,率先轉變為家電賣場。」
「他們的優勢在於,榜樣的力量。」
「他是國營轉制而來,各大報刊媒體積極報導,所以他聯營的優勢極強,HLJ的百貨公司跟他是聯手的,下屬的各市縣地區,只要是國營百貨公司都有他的小型賣場,拓展市場非常的方便,下沉的力量極強,他們的優勢是普通企業不能比擬的,哪怕是大型財團也很難辦到。」
「就我的意見來說,我強烈建議聯繫鄭百文,獨家代理,獨家包銷,這對我們的發展將起到強大的助力。」
林嶺東笑了笑,跟他接觸不多,時間太緊,用人很隨性,他有靈感就用了。
具體的能力怎麼樣,還不清楚。
今天看來,這人還是挺靠譜的。
對品牌和製造這塊兒,林嶺東不太在行,可銷售就回到他老本行了,他一輩子都在搞著銷售的事,鄭百文是個現象企業,不可複製。
劉定新也說得沒錯。
鄭百文的成功,還真就是榜樣的力量。
零售行業當中,有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大市場制度,商超連鎖制度,城市綜合體制度。
大市場制度,類似農貿市場,綜合批發市場,等自由市場。
商超連鎖,重在連鎖兩字,要完成連鎖擴張可不容易。
城市綜合體,簡單來說就是萬達廣場,將各大類型綜合起來,集購物娛樂人流和主體建築複合商圈。
這是市場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
但很可惜,在過去幾十年的國內,這些制度通通不是。
國內採用的是供銷社制度,日用商品包銷包購,定額定量,在家用電器方面,大件商品方面,採用的是百貨公司制度,省市縣三級百貨公司,縣級的行政單位為基礎設置一個百貨公司,想買電視洗衣機,通通得去百貨公司。
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百貨公司壟斷家電產業所有的銷售權力,銷售資源,連廠家都沒有銷售資格,制度陳舊,服務差,離開櫃檯概不負責,價格還高居不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服務可言。
改開之後,零售行業迅速轉變為大市場制度,在省會城市建立大型的家電批發市場,商家們自由交易,小型經銷商紛紛崛起,在各大縣份盤下一個鋪面,簡單裝修,就可以銷售家電。
日用商品方面,則大規模採取三級經銷商的分銷制度,設立省市縣三級分銷,銷售掌握在企業手裡,培養自己的經銷渠道。
短短几年,國內的各大百貨哀鴻遍野,被紛紛架空,破產的破產,倒閉的倒閉,關門的關門,連貨源都搞不到,搞得一片狼藉。
國內的各大百貨,紛紛的尋求轉型。
這時候,鄭州百貨積極改革,在國外吸收先進經驗,微笑服務,貨品三包,主動降價,適應市場競爭,竟在零售行業競爭激烈的鄭州,殺出一條血路,被國內各大媒體一報導,市場就炒熱了起來。
其餘各省市地區的百貨公司都號召起來,學習鄭百文的先進事跡。
被譽為:「國企改革的一面紅旗!」
國內的情況,一旦涉及到學先進,就會形成一股旋風,各大百貨公司紛紛改革,攜手聯營,鄭百文的家電賣場,就順理成章的鋪進了各個省份。
在各大百貨公司,開闢有自己的銷售櫃檯,甚至包下一整層樓作為鄭百文的家電賣場,這種速度是很可怕的,民營企業10年做不到的事,他短短兩年就辦到了,付出了極低的資金,就鋪開了全國市場,創造了國內零售界的奇蹟。
可以這樣說,只要他願意,哪裡有百貨大樓,哪裡就有鄭百文。
更可怕的是,他不僅搞零售,還搞批發,不到10年時間邁進巔峰,97年最鼎盛時,鄭百文控制了40多個全國性的家電營銷網絡,每個網絡可帶動50個以上的大型批發網點,年銷售高達76億,長虹便是鄭百文一手帶起來的,一個專事生產,一個專事銷售,短短10年便制霸全國。
但是很可惜,98年就一夜垮塌,上市搞得一塌糊塗,陷入了造假風波,2000年勒令退市,董事長直接抓去坐牢,2002年被三聯兼併,重組上市,之後被黃光玉的國美收購,這一宗收購案也讓黃光玉身價大漲,三次蟬聯全國首富。
可杯具的是,沒過多久也被抓去坐牢了!!
就很意外的樣子!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目前來說,只要搭上鄭百文,的確是條捷徑。
有郭老闆的產能做後盾,他只需要鋪夠貨物,在找足夠的促銷人員,在對方的賣場搞推銷就可以了,快速的占領市場。
對方破產還有好幾年,林嶺東先知先覺,可以提前退出。
這波順風車是肯定要搭的。
林嶺東點頭道:「幹得不錯,條件呢?你打聽過沒有?」
「打聽過,我花了些錢,找一個本地的電視品牌市場部的人員,了解了一下,條件有些苛刻。」
「第一個,必須廠家和鄭百文簽訂獨家協議,一旦向他供貨,則必須將批發和零售權通通交給他們,意味著,我們將失去批發市場,失去中小型經銷網絡,還同時失去代理權。」
「第二個,是利潤點的問題,鄭百文有強制要求,要求廠家出示嚴格的製造成本,他們要嚴格核實,廠家的單機利潤固定在30個點,定價權也在鄭百文手裡,我們連定價權都沒有。」
「第三個,是結款的問題,押5結5,還有半年的帳期,合同金額5000萬起步。」
林嶺東:「what fuck?」
劉定新有些尷尬:「不好意思林總,他這個要求是很過份,他們現在發展良好,基本不考慮中小廠家,跟他們合作資金壓力會非常巨大。」
林嶺東卻忽然笑了。
意思說,他只能拿到銷售價的一半,還要半年之後才能拿到,哪個廠家能承受這樣的資金壓力?
可對他來說,卻搞不好是件好事。
門檻這麼高,可以在短期之內屏蔽掉低端對手,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上鄭百文,這才是亂搞,大企業也沒什麼人有他這麼大的魄力,敢於壓上所有身家,就圖這品牌影響力,也是值的。
只不過,資金壓力確實很大。
一旦自己的其他產業出什麼問題,現金跟不上,很可能被鄭百文給活活拖死。
總之有利有弊。
他也終於知道,為什麼鄭百文會這麼快的盛極而衰,跌落谷底,壓錢很正常,有帳期也很正常,可強制利潤,還押一半的貨款,說句不好聽的,把廠家當仇敵對待,為了自己的資金雄厚,占用商家的資金,一旦經營不利,肯定是牆倒萬人推的局面,萬人討債,不完蛋才怪。
劉定新又趕緊說:「這只是傳統家電的政策,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之類,這些產品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他們這樣做也是情有可原的,提高門檻堵住質量的口子,新產品肯定有例外,條件還可以談,我會加快速度和他們聯繫。」
林嶺東點頭道:「跟我想到一堆了,這方案可行,你跟他們抓緊聯繫,爭取到一個最優的合作政策,押3結7,帳期壓到3個月我就可以接受,地推和GG我們自己負責,合同一年一簽,退出時必須付清全款,按這個去談吧。」
劉定新欣喜道:「好的好的,其實利潤方面你不用擔心的,這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剛上市有一段時間的暴利期,成本多少還不是我們說了算麼,他們30個點,我們做到100個點也很輕鬆,成本方面我們有絕對的優勢,晶片是自己的,與鄭百文合作可以嘗試一下,快速鋪開全國市場,就憑這份知名度也是穩賺不賠的。」
「不錯,去談吧。」林嶺東繼續點頭。
劉定新初來乍到,很快就獲得老闆的賞識,興奮得臉膛通紅:「請相信我,產品的區域口碑很重要的,像這樣的大件產品,有著嚴格的市場區分,地方上認可了一個商品,口口相傳,互相介紹,就是好賣,占據了前期的銷售底量,至少在東北市場上,我可以保證沒有其他品牌可以和我們競爭。」
林嶺東笑道:「不用解釋,這個我多少也懂一些,放手去談吧,另一個方面呢,不走鄭百文,你有把握搞起來嗎?」
劉定新毫不猶豫的點頭:「我也有,而且是很有把握。」
「說來聽聽呢?」
「說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你看一下這個。」
劉定新翻開文件的第一頁,上面有各種數據,快速跳過,指著最後標示著CPI這一欄。
「我來的第二天,就去拜訪了哈工大的一位統計學教授,了解到本地的經濟狀況,這是他們連續三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三年保持2%以上的高速增長,我已經在擴充人手,爭取在短時間之內,把家電類的主要消費指數搞出來,每年總結,方便制定企業策略。」
林嶺東眼神一亮。
這個話,是真把他打動到了,對劉定新的好感大增,意味著,他的風險意識很強,已經在建立資料庫,市場細微的變動,都可以提前察覺到。
同時期的對手,幾乎沒人能注意到這個。
「可以,這個我很支持,你放開手腳去搞,薪水方面你儘管開,先搞個市場分析部出來,人員你自己安排。」
劉定新大喜過望,有一份工作就很難得了,老闆還肯聽自己的意見,還給自己一個分析部,這可造價不菲,有幾個老闆創業初期就肯拿出來?
一個都沒有!
老港商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暴發戶,沒有人會注意這個,都是拼命的省錢,拼命的撈錢,拼命的壓縮預算,恨不得一個人做10個人的工作,這個老闆卻不一樣,他內心的抱負終於可以施展出來了。
劉定新恨不得站起來鞠上一躬,吞了一口唾沫說道:「謝謝林總,時間太緊,還缺乏很多細節上的考量,但總體的經濟形勢,請你相信,一定是強勁且健康的,通脹率也在正常的範圍之內,這完全是一個新興市場,不論怎麼做,我都有充分的信心做好這件事,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林嶺東笑道:「你儘管放手去辦就好了,繼續說。」
「另外,我還準備了兩套方案。」
「第一套,我將他命名為創新計劃,放棄與鄭百文的合作,去尋找大型批發商,拉攏中小型經銷商,建立自己的三級經銷制度,將產品快速鋪開,然後幹掉經銷商,轉加盟經銷,進一步轉型,發展直營店,形成一個三管齊下的經銷網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