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巨輪組建
陸山最近比較忙,不是技術這邊有新的突破,而是現有的組織架構已經不足以應付日漸龐大的事業了。
目前陸山擁有伴矽公司,澤夢公司兩家全資公司,極越和神船是合資的。
只要有三個子公司就能成立市級和省級的集團公司。
全國級別的集團公司則需要5家控股子公司。
除此之外就是註冊資本總和超過一個億就能成立全國性質的集團公司。
陸山如果想成立全國性質的集團公司,其實已經徹底成熟了,澤夢還分為科技和能源兩個板塊,把公司給明確了就可以。
為此,陸山召集了這幾家公司的主管開了會,聽一聽具體的經營狀況。
「去年一年伴矽的利潤為21億元。」張凱峰想了想,隨後補充了句:「利潤來源有兩塊,一塊是內存、存儲條,一塊是主板。由於主板是後半年才開發成功,所以在去年對利潤的貢獻只有20%。但進入新的會計年份之後,主板的對利潤的貢獻度高達60%……」
「嗯!」陸山點點頭,伴矽給計算機公司供貨,規模很大。
剛才說的只是公司經營的利潤,而神船那邊給的股權分紅還沒算進去,但是那部分其實比整個公司的經營更多。
以後要是擴大生產,能供應更多的電腦公司,那麼神船分紅才有可能比公司經營利潤要低。
聽到盈利21億元,其他公司的總經理都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陸山笑笑:「不用這個表情,伴矽公司盈利高,但是成本也高,每年需要的設備更新,技術疊代都要花很多錢。加上生產流程長,高中低技工以及一線工人的工資開銷都很大。」
其他人想想也是,伴矽人如今多了起來,這麼一分下來,誰更滋潤還不一定。
鄭愷歌這時候被點了名,他開口了:「極越在去年的盈利總額為2.2億元,其中GG收入為1.6億元,網絡諮詢業務收入為0.6億元。」
陸山點頭表示肯定。
極越公司發展到現在,也就三十多人,主營就是極越網站的安裝維護。
這玩意主打的就是免費,哪怕以後在眾多國產手機上安裝了,也是免費的。
所以前期的來源就是GG費,甚至以後GG費都是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
現在極越公司開始發展諮詢業務,主要內容就是指導其他公司怎麼建立網站,怎麼運營,收取諮詢費,還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比如幫助一些公司搭建在線平台。
在未來,極越的發展方向就是流量,資訊,慢慢變成一個綜合性的平台。
類似於某音,B站,谷歌還有某寶這樣的集合體。
如今扶持那些博主,以後就有可能是主播,UP主,提供優秀的資訊,方便人們娛樂學習。
極越還將是陸山的喉舌,爭奪輿論高地的重要手段,就算這個平台不掙錢,陸山也一定會養著。
陶博這時候開口了:「澤夢科技去年的利潤是3.8億元,安全業務這一塊的利潤是2.7億元,網絡服務利潤是1.1億元。」
澤夢科技在安全業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國字號的各個部門都紛紛下單,這2.7億元只是目前的利潤,後續還有多期工程等著安排。
也就是說,光是目前這些訂單,就足以讓澤夢科技盈利10億元以上!
澤夢科技提供的安全服務無與倫比,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想要,但陸山還是根據重要性來安排。
澤夢科技目前已經有員工50多人,這麼點人真心不夠的。
因為澤夢以後發展的方向就是網絡技術,安全只是一方面。
澤夢科技在以後會構建超級伺服器,為許多公司提供伺服器租賃業務,同時解決一些計算機方面的數據問題。
發展模式類似甲骨文。
如今澤夢科技已經可以出售完整程序架構,有需求的公司拿過來修改一下就能形成自己內部的系統。
拓撲半金屬半導體的突破,讓陸山構建超級伺服器的設想有了眉目。
但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一起努力構建,也需要大量的人維護。
別忘了,澤夢科技還有可可助手這個內容,所以人工智慧這一塊也不能落下。
所以才說澤夢科技很缺人。
最後,澤夢下屬負責能源和石墨烯電池的張磊民說話了。
他有些侷促,畢竟澤夢能源才剛開張,只能說收入,盈利絕對不用想。
那些科技含量超高的設備都是陸山掏錢買的,就那兩萬多塊電池,能有啥效應?
「目前收入是160萬,額……」張磊民都不知該怎麼說下去,陸山柔和的笑笑,讓張磊民結束了陳述。
電池五個一組,銷售給神船的價格是400元,含淚掙200元一組,以後成本下降,掙的還更多。
眼下就這麼點規模,但是未來可期,這絕對是個萬億級別的產業,張磊民用不著那麼緊張。
石墨烯的應用從民用到武裝,想不掙錢都不可能。
張磊民感覺真的太不好意思了,單位沒盈利,自己的工資還老高老高的,年底甚至還給了年終獎。這樣的老闆沒的說。
陸山開始盤算起來,自己跟江州大學合作成立的自然科學研究室,以及上頭交給他的新材料研究院,不太適合歸入集團公司。
自然科學室雖然是陸山的,但是名義上還是掛在江州大學管理體系之下,納入某個集團公司名下實在有些不對頭。
維持原狀,保持一個合作的姿態就行了。
培養出來的人優先服務於陸山的企業,得到實際就行了。
江州那個新材料研究院就更不提了,這本身就是國家的機構,要是陸山把它併入自己的集團,隔天就會被罵上熱搜。
新材料研究院本身就是陸山跟國家的中間橋樑,陸山可以用資源,可以練自己的人和科技就夠了。
經過仔細思考,陸山決定成立奇點集團,目的自然是為了致敬奇點實驗室,這是自己這一世的關鍵。
集團下屬一個總部,三個獨資公司和兩個合資公司。
三個獨資公司分別為伴矽公司,澤夢科技公司新成立的焓熵能源。
所謂的焓熵能源其實就是把澤夢能源公司改名過來,還是張磊民與梁文平在一內一外的管著。
合資公司就是極越公司和神船公司,暫時沒有變化。
總部又分為若干部門,就跟外面的集團公司差不多,暫設人事部,財務部,法務部,市場部,大家的職能看名字就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部同時肩負起市場調查與宣傳的責任,兼顧公關職能,應付不良輿論的威脅。
人事部門工作也很重要,招聘的方式不能死板,招收人才不能設定單一的模式。陸山會做最後的把關。
法務與財務部的工作就相對單一,循規蹈矩就行。
重要崗位方面的安排也有了。
喬薇薇擔任集團副總裁,負責總部的業務。
澤夢總經理是陶博,羅宣依舊是副總經理。
以後主攻網絡技術,ai,超級伺服器,安全服務等內容。
產品暫時為澤夢防火牆與coco智能助手。
焓熵能源ceo是張磊民,副總是梁文平,主要業務就是石墨烯電池技術,主攻能源類的技術突破。
伴矽公司的總經理是張靈溪,副總經理是張凱峰和劉文杰這兩位。
伴矽公司專職半導體產業,新材料這一類。
極越的總經理是鄭愷歌,他是陸山的老部下了,管理這家公司陸山能放心。
極越是喉舌,是輿論利器,必須要有個放心的人來主持。
馬麗娟是副總,主要負責市場開拓。
根據陸山的估測,接下來極越有的忙。
國產手機已經開始井噴,極越的預安裝量爆炸上升,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接手機的業務。
試想一下全世界人都需要手機,那就明白極越以後會有多忙。
神船作為「外來戶」,陸山不會對它進行太多的干涉,吳軍統領全局,自己去弄就行。
陸山除了當奇點集團總裁,兼任自然科學研究院以及江州新材料研究院院長。
集團公司暫時設立在石墨烯工廠這邊的辦公樓,大樓並不高大,也就簡單的五層樓,陸山沒空爬樓梯,總裁室就放在二樓。
一樓是市場部,三樓人事部,四樓財務部,五樓法務部。
樓層內部還有很多空間,以後再有部門成立或者有新人進來,那再說吧。
實在不夠就再建大樓,這也是遲早的事情。
集團公司的晉升分兩條線,管理是C級,從1級到10級,搞技術的是T級,從1級到20級。
級別越高,數字越大。
在陸山這裡,相同情況下,搞技術的工資永遠比搞管理的要高。
如果此人兼顧管理和技術,那就能領兩份錢。
比如說一個科研組長,明顯就是研究團隊中的小領導者,那就可以多領一份管理補貼,但不能領足額的管理崗位工資。
而如果一個領導參與某個實驗項目,為項目提供支援,也能領一份研究補貼。
但是有成果分紅的時候,給的分紅比例並不會很高,這玩意不是看職位大小,得看具體的貢獻。
陸山這麼做就是要多勞多得,實實在在的做事才有高收入,不能光靠資歷,職位就比別人領錢多。
資歷和崗位不是沒有用,基本待遇肯定會高一些,但並不足以讓人眼紅,獎金才是大頭。
具體的工資待不參考江州的工資待遇,因為那些是給普通工人的參照的。
T1級別的起步工資就高達1.5萬元每個月,五險一金足額,管理c1級別的工資是1.3萬元每個月起步。
如果此人是T1技工,同時又管著人,相當於幹了C1的活,那就按照T1來領取基本待遇,然後再有一部分管理補貼,也叫管理崗位補貼。
其他的以此類推。
每一級別的提升都是10%,基本工資,獎金,福利都按這個比例上升。
所以這麼一看,做技術的更有出路,不過管理類崗位會有一部分崗位工資,所以會稍微縮小一點差距。如果眼紅人家做技術的,那就別干管理了唄。
最後,陸山想出了股權獎勵方案。
陸山拿出自己在極越公司10%的股權和神船5%的股權放入集團公司的期權池。
用於獎勵集團公司高層和所有員工,級別越高肯定就獎勵越高。
就算一個人級別沒怎麼變,工作年限上來了,或者在工作中有重大貢獻,就能作為加分點獲得更多的期權。
離職的時候,期權要還給公司,公司按照離職回收時候的市場價值來購買。
這種期權不許隨意買賣,如果買賣必須通過董事會的同意。
有陸山在,絕對不能通過,他不是聖母,今天賣一點,明天賣一點,要是有人惡意收購,那就容易出現一個大股東。
這些期權都是陸山自己的,即便極越和神船是合資公司,他作為最大股東,這麼做也沒有問題。
此外,極越公司本身就是陸山用於融資的窗口,以後投資者想參與陸山的商業板塊,只有通過極越。
所以這也是釋放一個信號讓外界明白。
在陸山的計劃中,極越公司是會上市的,以後相關的資金會源源不斷的進入。
這麼期權拋出去,就跟釣魚打窩撒的餌料一般,看著挺多,其實沒有什麼。
不影響整個集團公司的股權分布,也不影響核心科技公司的股權,陸山把控一切。
所以也就能看出陸山的思路來了,涉及製造業的,絕不輕易上市,不輕易放開股權。
極越是網際網路公司,有一定的開放性,所以才有這個待遇。
製造業是陸山的立足之本,也是國家的立足之本。
假設放開股權,外面的資金進來了,到時候科研路線就不一定是自己說了算。
世界很複雜的,資本往往又嗜血,看看世界上那些大的科技公司,很多都不再追求科技創新,反而在如何掠取普通人的財富上想辦法。
打個比方,後世某寶玩大數據,目的是讓商品精準推送給客戶,更過分的是,消費能力不同的用戶,看同一商品的價格竟然不一樣,純純的殺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