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第一莽夫> 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

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

2024-09-03 07:26:34 作者: 朕聞上古
  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

  美洲,是肯定要去一趟的。

  湯昊意外來到了這個大明王朝,親眼目睹了底層百姓生活之艱難困苦,總得要為他們做一點什麼。

  他自問自己不是什麼聖母君子,但若是連一點憐憫善心都沒有的話,那與畜生何異?

  歷史上,大明王朝的糧食產量低得令人髮指。

  北方一個青壯的男人,耕種一畝地,能得麥兩百多斤,因而,一戶人家倘若想要維持溫飽,若是不耕種三五十畝地,這一戶幾口人,怕是難以果腹的。

  南方的水稻產量則高一些,可高的也有限,不過是四五百斤而已,一戶人家,沒有十畝水田,想來也無法維持生存。

  這樣低得令人髮指的產量,又隨著小冰河期的來臨,如何能養活大明數千萬人口,於是乎,流民開始出現,隨著流民越來越多,內憂外患之下,這龐大的帝國最終會轟然倒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大明中後期,早熟稻種植才真正開始在中國深入推廣,這被稱為一次農業革命,後世一些學者的觀點認為,這是世界範圍內最驚人的變革之一。

  早熟稻最早是北宋真宗時期由占城傳入福建,但還未廣泛栽種,到了明代中後期,才在南方普遍種植,尤其是促成湖廣地區轉變成為最重要的糧食輸出地區,形成「湖廣熟,天下足」的格局。

  而稻米也是自此成為明代人的主要食糧,按大明科學家宋應星的估計,占據了七成的份額。

  早熟稻推廣之後,在明代南方,一年二熟已經是最普遍的情況(不是的倒很少見),甚至有些地方是一年三熟,這樣糧食產量才得以提升了不少。

  這東西,湯昊已經命人去占城找了,找不到就順便滅了占城,沒什麼好說的。

  提前一步推廣種植早熟稻,儘可能地提高大明王朝的糧食產量,不知道可以挽救多少條人命。

  至少,湯昊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聽到什麼百姓易子相食的慘劇!

  否則,他良心難安!

  但這些都不能徹底解決大明缺糧的問題。

  除非能夠抵達美洲,將土豆、玉米、花生、番薯這些高產糧食作物帶回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橫跨太平洋,理論上能做到,順北太平洋暖流可以到達美洲,但是風險很大!

  在這茫茫大海上面,船隊甚至要經過大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煎熬折磨,才能夠找到陸地補給!

  而且大明水師從未走過這條航路,也根本就不知道具體航線以及這條航線上面會遭遇到什麼困難,颶風、海洋、礁石等等,可以說什麼都不知道,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會導致船隊全軍覆沒!

  雖然說,橫跨太平洋,確實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後世考古學者在關島、夏威夷等地發現了與新石器時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極高的古人遺骨,並且頭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風俗的痕跡,可見早在數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擴散到這些地區。

  論及技術問題,首先是海船的遠洋航行能力。

  中國傳統海船,一直以來有著不具備遠洋航行能力,這其實只是刻板印象。

  從唐代開始,中國海船已經可以脫離海岸,進行一定距離的遠洋航行,比如唐代賈耽所著《廣州通海夷道》,記錄了一條從廣州經南洋、印度洋到西亞和東非的航線,其中從珈藍洲(今尼科巴群島)西行十餘日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就是一條橫渡印度洋的遠洋航行。

  而後到了宋代,遠洋航行能力進一步發展,南洋西洋航線大多是遠洋直達,如《嶺外代答》記載「廣舶四十日到藍里(今班達亞齊)住冬」,其他有藍里到顧臨(進印度馬拉巴爾)三十天,顧臨到大食六十天,皆是遠洋直航的航線。

  而現在的大明王朝,則是遠航船隊的巔峰時期,不論是體量還是航線,都足以滿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導航技術,大航海時代的導航技術不像後來那麼複雜,橫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緯度航行法,大明已經掌握的牽星術,就是一種簡單的測緯度方法。

  所以橫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緯度,剩下來的交給洋流和西風帶便可,實際上即使不會測量緯度,只要能在倭國以西找到西風帶,橫渡太平洋也不是什麼難事。

  從倭國橫跨太平洋抵達美洲,確實是充滿了可行性。

  但是這其中需要經歷的艱難險阻,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的清楚的!


  沒有航線,沒有海圖,不清楚沿途的狀況,更不知道那片神奇大陸究竟在哪兒,無論是任何一個大小細節,都可能會覆滅整個船隊,致使所有人全都葬身於魚腹之中!

  這才是真正的危險所在!

  可這也是湯昊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

  當然,在他出海前去探尋神奇大陸之前,大明內部的隱患必須先解決掉。

  湯昊看向安國。

  「戰爭並非只能動用武力。」

  「錢糧戰爭,資源戰爭,才是上策。」

  「就好比當年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可是取得的戰果寥寥。」

  眾將聽後全都沉默著點了點頭。

  第一次是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第二次是永樂十二年,明軍在忽蘭忽失溫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朱棣大勝詔告天下。

  前二次北征意義重大,打殘了韃靼部落,又打廢了瓦剌部落,鞏固大明朝的邊防、打擊蒙古殘餘勢力,對於穩定北方邊境的局勢,是具有非常積極意義的。

  可是後面三次,純粹就是無用功了。

  第三次是永樂二十年,朱棣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所部,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台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

  第四次是永樂二十一年,朱棣再次親征阿魯台,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

  第五次是永樂二十二年,韃靼部再次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

  結果是什麼?

  糧食都被送去前線了。

  民夫都被抽調去運輸糧草輜重了。

  青壯也全都拉到戰場上面打仗去了。

  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如此一來,天下百姓自然怨聲載道民怨四起,可謂是苦戰事久矣!

  所以說,朱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也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五次北征已讓國家陷入崩潰的境地,國內的矛盾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而仁宣二宗之所以罷兵息民,全力收縮戰線發展民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以大明王朝目前的社會生產力,確實經不起三代雄主的折騰!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

  「戰爭不是目的,咱們不能為了打仗而打仗!」

  「如果有更好的方式,不戰而屈人之兵,難道不好嗎?」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