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以為大理寺在地方上的機構在審案時會不會受到同級官府的干預,並不在大理寺地方衙門的級別上,而是要體現在《官律》的職責約定上,所以,他主張在道一級設立大理寺分寺,主官定正五品,在府一級設立大理寺支寺,主官定從六品(直隸州為正七品),在散州和縣設立大理寺常駐法庭,主官為正八品(縣為從八品)。【Google搜索】
孫傳庭剛想說什麼,一名司值內侍走進來報告道:「皇爺,殿試的考卷送來了。」
這是要讓朱由崧決定前十的名次,於是,朱由崧便停下與孫傳庭、張國維兩人的交談,拿起送來的考卷觀看,一邊看,朱由崧一邊命令道:「去從第四百二十卷至第三百二十卷、第三百十九卷至第二百二十卷、第二百十九卷至第一百二十卷、第一百十九卷至第十一卷中各取五捲來!」
取這些考卷,並不是朱由崧信不過馬士英、錢謙益及一眾同考官的判斷,而是要看看這些考生是怎麼回答自己擬定的《富之教之,本固邦寧》的主考題,也是要看看考官們是怎麼抉擇考生答案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 換源app】
「富之」、「教之」出自《論語·子路篇》,這段是這樣寫的:「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後來這句話發展為了「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荀子卷十九·大略篇第二十七》也有「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的說法,《漢書·食貨志》深刻為「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說白了,就是富裕了什麼都好吧,而在今次考試中,則是朱由崧在問更定稅制的理論依據。
而「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句,孔安國在《尚書傳》解釋為「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當然,孔安國搞的《古文尚書》一直受到質疑,認為是偽書,但截止到朱由崧當政,這並非是士林公認,所以朱由崧用《古文尚書》出題,並非是不可以的。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將「富之教之、本固邦寧」聯繫在一起,就是向世人宣告德化並不是國家發展的唯一支柱,求富、重教並舉才是國家安定的基石,進而引申為,國家要變法求富,請貢士們給出理論上可以讓世人接受的解釋。
由於自己加量了,所以朱由崧閱讀的速度很快,可以說一目十行,在這種速度下,又是沒有句讀之分的文章----目前翰林院和國子監已經根據朱由崧的旨意,要求庶吉士和監生使用句讀來分割文章了,但要改變整個士林的習慣,還要一段較長的時間----肯定不可能看的很詳細,所以,朱由崧只能看重點,覺得某句寫的好,就做個標記,然後遞給孫傳庭和張國維看,通篇沒有亮點,就直接放棄,饒是如此,粗看一遍,也花了大半個時辰。
等粗粗看完後,朱由崧把不喜歡的文章退了回去,然後清點了一下留在手中的考卷數量。
在發現入眼的僅有七份後,朱由崧跟身邊的內侍交代道:「依照剛才的順序,再各抽三捲來!」
內侍去還卷抽卷了,朱由崧則從孫傳庭和張國維那拿來他們看完的幾篇文章,重新讀了起來,讀了兩篇後,朱由崧又粗看一遍新送來的十二份試卷,又從中抽出了兩份他認為值得看的細看起來。
等把全部留下的九份考卷看完後,朱由崧搖了搖頭:「雖有一兩句雄言,但通體誇誇其談者甚多,務本求實者不過寥寥!」
孫傳庭笑道:「陛下,貢士未經仕途,不知道為官之難、國家之艱,因此只能炫耀文字,這是可以理解的,當年,臣等也是這麼過來的!歷練一番自然會有改觀的!」
「但願如此吧!」朱由崧只能矮子裡挑大個的,在九份考卷中,挑了一份。「就定此子為甲首吧。」硃筆落下,己丑科狀元頭銜便落到湖北黃州士子彭佑文的頭上,接下來朱由崧繼續欽點了榜眼、探花、傳臚,這才放下了筆,向一旁內侍交代道。「拿回去交給馬先生,剩下的幾分提到第五名至第九名之間。」
內侍捧著考卷退下了,朱由崧便跟孫傳庭、張國維繼續討論起地方官制改制的草案來······
按下朱由崧這邊不說,內侍把考卷拿回到馬士英等人考官處,馬士英以降的一眾考官的臉色都不好看,這是因為,考官們推薦的前十名中,只有三人依舊留在前十的位置上,其餘七人統統被朱由崧降到了十名以外,並且狀元卷還是當初前十名中的第八、榜眼卷還是當初前十名中的第六,由此可知,朱由崧對考官們的判定是有不滿的。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其他考官也就算了,但主考官馬士英和副主考錢謙益此刻就有些坐如針氈了,沒錯,到了他們的位置,聖眷是非常重要的,可很顯然,在這次會試中,他們揣摩上意是揣摩錯了!
所以,馬士英不得不叫做送卷的內侍:「侯公公,陛下有什麼話要交代嘛?」
只是少監的侯蓬笑著對馬士英道:「回馬老先生的話,皇爺說雖有一兩句雄言,但通體誇誇其談者甚多,務本求實者不過寥寥,所以只能矮子裡拔大個了!」
馬士英聽明白了,原來朱由崧全部都不滿意,但又不能全盤否定了會試和殿試結果,所以,才選了幾分合眼緣的;因此,馬士英聯想起了,朱由崧對大學士、各部院主官是不是也大多不滿意,只能無奈湊合呢?
馬士英想事的時候,侯蓬悄然退走了,而邊上的錢謙益苦笑道:「元翁,多想無益,還是準備放榜吧,貢生們還等著呢!」
馬士英點點頭:「是要放榜,對了受之,陛下前幾天說了要再廷推一名大學士的,你琢磨琢磨,或許有機會!」
啥?馬士英不是不想多一個分權者嗎?琢磨現在突然同意了!
答案並不複雜,馬士英不能判斷,殿試結果是不是朱由崧對自己的敲打,所以,為了不失了聖眷,他也只能同意內閣增員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