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497章 南美驚變(第二更,求訂閱)

第1497章 南美驚變(第二更,求訂閱)

2024-12-25 18:51:15 作者: 小魚的命運
  第1496章 南美驚變(第二更,求訂閱)

  「什麼!」

  在得知定價的瞬間,張森這位大眾公司的副總經理,就失聲驚叫道:

  「我的天啊,你們確定嗎?」

  「是的,已經定下了,3500盧布!」

  古謝夫的回答,讓張森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形容內心的震撼了,無論如何他都不相信一輛只能賣1000盧布的汽車居然可以訂到這麼一個高價。

  受到來自俄羅斯式的震撼之,好一會,他才說道:

  「部長先生,你應該知道,我最初的建議是1200盧布,我認為這個價格是符合你們國情的,也有利於汽車工業的發展,畢竟,我們並不是製造奢侈品,汽車只是工業品而已,只有充分普及了,才能進一步推進技術的發展。而價格是推動汽車普及的第一因素。」

  不得不說作為外國投資人,他對於作方是極其負責的,並不僅僅只是把生產線和汽車技術賣給他們而已。

  「我知道,所以,我們最初的打算是1300盧布,可是……」

  古謝夫用一種極其無奈的語氣說道:

  「最終的決定權並不在我的手中!他們認為價格太低的話,可能會拉低汽車的檔次,而且不利於人們的奮鬥。」

  最後他有些無奈的聳了一下肩膀,好像也認同了這個道理,其實這更多的只是一種接受罷了。

  只能說米哈伊爾有些保守了,在另一個世界,幾年後當引進義大利菲亞特的拉達汽車投產後,他們定下的價格是每輛7000盧布!

  而也正因如此,VAZ成為了蘇聯生產的最先進轎車,更是很多蘇聯百姓的終極轎車夢,有了VAZ轎車等同於實現了他們的終極夢想。當時蘇聯百姓訂了一輛VAZ後等個一年才交車是常事。

  而現在,也不過才3000多盧布而已,簡直保守到了極點!

  其實,這也正是蘇聯經濟體制的特點,非市場經濟國家商品價格也是人為制定的,很多時候都是背離本身的價值,這樣的經濟體制有沒有競爭力,無從知曉。但是價格上嘛,肯定是一言難盡的。

  也正是在這一刻張森感受到了什麼是來自蘇聯的震撼,他的心裡翻騰著一個念頭——震撼!

  不過,其實這也是蘇聯人了解蘇聯人,如果不把價格定高點,又怎麼能夠體現出來它的先進性,並且成為蘇聯百姓的終極轎車夢想呢?

  幾天後,帶著這種震撼,張森踏上了歸途,在返回的長安的飛機上,他不時的在紙上書寫著。

  「……就是說,一輛3600盧布的轎車按官方匯率算下來就是4000美元。同時期,大眾的「Charites」轎車在歐美市場賣多少錢?

  最新款式的價格在1800美元到2000美元一輛!」

  用鉛筆在這個數字上面狠狠的畫了兩道,然後張森說道:

  「真的很難想像啊。他們居然賣出了比美國還要貴出一倍的價格。」

  相比於這樣的高價蘇聯人的收入是遠遠不如美國人的,可即便是如此又怎麼樣?

  他們仍然可以把一輛汽車賣出天價來,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很長時間,你這款汽車都會受到市場的歡迎,因為在這個市場上壓根兒就沒有比他更好的汽車了。


  甚至這款汽車還會成為高級的代名詞。至少相比於蘇聯製造的那些汽車而言,它在技術上以及可靠性上都是遙遙領先的。

  經理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助理馬鵬程就跟著說道。

  「是啊,件事兒簡直就是有些不可思議。一輛老款的轎車居然能夠賣到這樣的高價。」

  話音稍微頓了頓,馬鵬程像是想到什麼似的,說道:

  「哎,這麼算起來的話,真的非常可惜呀,如果這座工廠是一座合資工廠的話,那麼我們在這裡賣一輛車所獲得的利潤,差不多是在其他市場上的十幾倍。」

  助理的話讓張森點了點頭,不可惜的說道。

  「是啊,這麼說起來實在是太可惜了,就像咱們在海外的工廠,每輛車的利潤並不比在本土生產高多少,可是在俄國……」

  提著俄國的同時他又加重了語氣,用充滿可惜的語氣說道:

  「可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俄國。」

  才是最讓人可惜的地方,儘管他們和俄國人進行了合作,但是這間工廠完工之後和大眾就沒有任何關係了。

  「是啊,即便是我們到匈牙利去投資,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

  這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會開出這樣的高價。

  不過儘管如此,來自俄羅斯的震撼仍然讓他們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個他們過去從不曾意料過的市場。

  這個市場或許是封閉的,但是如果能夠打進去的話,那麼肯定能夠獲得極其豐厚的利潤。

  就這樣飛機一路向著南方飛去,十幾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了長安國際機場。

  和普通乘客一樣,通過本國人通道經海關檢查後,張森和馬鵬程幾人就回國了,在馬鵬程和其它幾名職員乘車離開後,張森則坐著他的司機開的「Charites」轎車駛離機場的前門。

  「Charites」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張森這會只想回到和平大飯店公司長期包房裡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個熱水澡,然後吃一頓餐廳送來的晚飯。再美美的睡上一覺,然後再乘飛機返回東寧。

  長安只是中轉而已。

  坐在車上的張森身子向後仰著,他點燃了一根香菸,一邊抽著煙,一邊看著車外,很快,汽車就進入市區,在進入市區後,他則說道:

  「一會有賣報亭的話,停一下。」

  當汽車開到路邊的報亭停下後,司機立即下車按他的吩咐買了兩份報紙,然後遞給他一份晚到的《長安晚報》。報上最新消息欄里有一則消息進入了他的眼帘。那則消息是刊登在第二牌的中間的。

  看到這個新聞後,張森不禁愣了愣,接著又一連讀了幾遍。

  晚報上的消息看不太分明,上面的內容說的是巴西。

  一個南美洲的國家。

  消息的標題是:

  巴西發生軍事政變。

  就在他看又一次看著新聞的時候,一個念頭開始形成了。換了別人;對這則新聞視若無睹,畢竟,那裡是遙遠的巴西,可張森並非那樣的人,他是一個商人,總能在很多事情中看到機會。

  其實,看到機會的並不僅僅只有他。


  3月31日,里約熱內盧槍聲大作,巴西軍人終於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傾向於蘇聯古巴的古特拉原政府。右翼軍人政府上台,和所有的政變軍人一樣四處抓捕「異見人士」。

  換照有些術語來說,就是——一夜之間巴西處於白色恐怖之中。

  當整個國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的時候,在美國大使館裡,美國大使和中情局的官員在那裡開起了香檳。

  「為了我們的成功,乾杯!」

  在乾杯後,大使說道:

  「現在,我們很慶幸,巴西又一次重新回到了自由世界的懷抱!」

  是的,相比于越走越遠,不斷朝著古巴方向走去的古特拉政府,這場軍變終於把這個國家拉了回來。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這都是一場勝利,一場屬於美國人的勝利。

  作為美國駐巴大使林肯·戈登在放下酒杯的時候,說道:

  「好了,現在這裡情況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現在勝利來的問題,就是權力的交接了。」

  說罷,他看著中央情報局派來的威爾森,問道:

  「威爾森先生,你認為將軍他們會交出權力嗎?」

  「大使先生,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巴西是一個沒有軍事傳統的國家,我相信卡斯蒂略·布朗庫將軍,在局勢穩定之後,肯定會把權力交還給民選當局的,當然,現在這裡的局勢還離不開他以軍人。」

  在威爾森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底氣是十足的,畢竟巴西這個國家和其他的南美國家不同,他並沒有軍事傳統。

  這種所謂的軍事傳統實際上是軍人統治國家的傳統。在南美國家中這很正常,也正因如此,軍事政變是層出不窮的。

  但是巴西自從巴西帝國被推翻之後,巴西合眾國就像美國一樣,雖然兩黨爭執不斷,但是軍隊一直處於中立狀態。

  在這個有著優良傳統的國家,軍隊又怎麼可能在政變之後掌握權力呢?

  當然了,那些政客們也絕對不會容忍軍隊那麼乾的。

  「確實,沒有軍隊的彈壓,古特拉和他的支持者們,是不可能輕易交出權利的,所以,就現階段來說,這裡的局勢還離不開軍隊。」

  林肯·戈登大使想了一下,然後說到:

  「嗯,安排一下,我們之間見個面。」

  他所說的我們當然是他們之前已經選擇好的那位巴西總統了。

  雖然美國已經表示了對這場軍事政變的支持,但是他們並不支持。巴西在軍事政變之後變成軍政府。

  所以除了那位參謀長之外,他們還選擇了一位政客,至於總參謀長不過只是工具人罷了。

  工具人當然應該有工具人的覺悟了。如果他沒有這方面的覺悟的話,那麼就——幫助他提高覺悟。

  「好的,我會安排一下。」

  威爾森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但是如果是你現在和他見面的話很有可能會引起將軍的不滿。」

  聽著威爾森的提醒,林肯·戈登想了想說到:

  「沒有這個必要,一直以來都是他們需要我們,如果我們表現的太過於重視他們,那麼,這些巴西人肯定會忽視我們的利益。」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戈登的語氣中充滿了美國人的那種自負。

  這種自負是其實所有美國人身上都有的,畢竟現在大漂亮,可是藍星第一。

  在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的言語之中難免的會流露出這樣的自負。

  「好的,我明白了。」

  隨後威爾森就安排起了大石和那位候選人之間的見面,只不過有些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大使去見那位候選人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的是,在大使館外一直有軍方情報機構的監視著。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卡斯蒂略·布朗庫將軍的指控部之中,面對這個意料之中的消息,卡斯蒂略·布朗庫將軍將沒在慌張,他只是默默的思索了一會,然後說道:

  「準備汽車,我要去一個地方……」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