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三省

2024-09-04 13:36:00 作者: 作家qyFqWh
  不過也有彌補看不到自家噴氣機的東西,那就是隨後緊跟著的「喀秋莎」火炮還有T54坦克,前者就不用說了,號稱「薩丁的管風琴」!

  這東西簡直就是大規模陸戰中的大殺器,後世流行著一句話「窮則精確打擊,富則火力覆蓋!」而這個火箭炮就是陸戰中的活力之王。記住本站域名

  它可不緊在二戰中大顯身手,在前幾年的半島戰爭中也是威風赫赫, 就說文明於後世的上咁嶺戰役中,已經有一百二十門喀秋莎火箭炮裝備的21師簡直就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短短几輪攻擊,就造就了百分之七十的美韓聯軍的傷亡,再次提醒,請不要用小米加步槍來形容支援軍,已經有抗日神劇了,咱們就別弄抗美神劇出來了,這是侮辱誰呢?

  而後者, 那就更不用說了, 在咱們國內也是大名鼎鼎,59式坦克嘛,各種魔改型號簡直是多的數不過來,直到他穿越過來的時候,很多59的魔改型號還在服役。

  其實一開始咱們想要仿製的並不是T54,而是T34,因為T34從北面的半島戰爭開始,已經大規模的在國內的部隊中裝備了,前前後後裝備了有小2000輛。

  而且為了方便維修,當時毛熊還把不少T34的生產設備運到了咱們這邊,再加上這幾年國內基礎類的重工發展,前兩年的時候已經有了小規模生產T34的能力了。

  不過在後來玉米曉夫來華的時候,帶來了T54坦克的全套生產設備和設計圖紙,有更好的選擇誰還願意用舊的呢,所以今年初開始建立617廠,準備T54坦克的國產化生產。

  很多人對咱們建國後幾年的武器裝備其實是有誤會的,特別是陸軍的裝備, 和世界最先進的一波差距並不是太大。

  那些天天說著武器裝備差,全靠人抗的是諷刺誰呢?諷刺自己,肯定不承認,那是侮辱對手?說句不好聽的,侮辱對手和侮辱自己又有啥區別呢?

  算起來,現在陸軍的裝備和鷹醬那邊的差距,應該算是今後幾十年最小的時期了,鷹熊對峙還沒開始幾天,兩個超級大國也沒撒開腿的開始各種舉國之力爆科技。

  裝備上的技術差距並不是特別大,5字開頭的裝備其實是接近或者說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只不過生產力上的差距卻還是鴻溝,質量能湊乎但是數量跟不上。

  等這些坦克過去,又有一些自行火炮駛來,後面還有一些卡車牽引著的火炮,整個閱兵式也就結束了。

  現在的自行火炮和坦克很像,一般的的老百姓很難分辨出它們區別,小衛旁邊的一個大人就是,煞有介事的跟自己的孩子科普正在駛來的的ISU-122自行火炮是啥型號坦克呢, 別說,這腦子轉的挺快, 把型號編的還是像模似樣的。

  等最後幾輛牽引火炮駛過,全部的閱兵式也結束了,不過這也代表著慶祝遊行活動才剛剛開始,說起來也巧了,這時天空中下的雨也漸漸小了起來,要不可有那些慶祝的人群可有罪受了。

  這還不光是受罪的問題,要知道很多女性被雨一淋,衣服就那啥了,這可不好,很不好,非常滴不好!

  看著舉著祝福標語拿著鮮花的人們走了過來,街道兩邊頓時也熱鬧起來,剛才閱兵式的時候大家還是略微有些拘謹的。

  國慶慶祝遊行的人群也大約分成四個大部分,在最前方的肯定是工人組成的方隊了,浩浩蕩蕩的十多萬人,這麼多人集體的活動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很震撼人心。


  當然了,前面還有儀仗隊,舉著慶祝國慶的花牌,光引導前行的彩旗就有上千面,還有穿著各個民族特色服裝的人士。

  但是工人方隊還不是人數最多的,要論人數多,還得看學生方隊。

  這邊也不光是學生,還有老師,小學、中學、大學,零零散散的加起來有15萬人以上,而且嘛,這個方隊還是最亮眼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女老師,青春洋溢的女學生,可不是前面那群工廠里油膩的老爺們可以比的。

  另外還有合作舍社員組成的方隊,不光是農業合作舍,還有手工業合作舍,人數也挺多,一次來算的話可以列在第三席。

  再有的就是國家各個機關的工作人員,京都嘛,一個國家的政至中心,全國各地的發展、規劃、總結都是由此開始,又到此總結,所以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那是真的多。

  他們和嬸子這類的街道工作人員可不是一回事,雖然同在京都生活辦公,大家也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但是一個屬於地方,一個歸屬中央。

  至於哪個工作好,那就看個人理想是什麼了,分具體的情況,各有各的好處吧。

  但是要問小衛的話,他還是覺得嬸子的位置比較好,雖然很多時候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很累,但不像一些地方那麼複雜,至於前途,他們家在這方面還都算比較佛,知足者常樂嘛。

  其餘的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方隊,像是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組成的,他們都是來自不同的研究所、實驗室還有大學。

  文藝工作者組成的表演方隊,這裡面其實很多人都不是職業的從事文藝工作的,只要有才藝的都可以上。

  就像是街道裡面的組織的才藝表演之類,踩高蹺、扭秧歌、敲鑼打鼓都能算的上,其實算了一下,這一批的人數也挺多,只不過沒有組織到一起,分布的比較零散,不是很顯眼。

  這些不同的方隊也有著自己各自的特色,拿工人方隊來說,口號就是「向國際水平進軍」之類的,這些人身著的衣服也最為整齊,清一色藍色工裝,而且來自不同工廠的工人們還帶著自己工廠生產的工業產品。

  嗯,大部分是模型,比如說生產火車頭的,總不能把火車頭給弄到這裡扛著走吧,還有無軌電車,這玩意在這邊也開不了啊,抬的話更別說了,不現實,所以帶來的都是模型。

  不過做的很真,大小好像也是一比一仿製的,下面裝著軲轆,做成了類似花車的樣子。

  也有把實物給帶過來的,就比如說周叔他們單位,一個廠房還沒建成的農機廠,都開了20輛手扶過來,每台手扶還都裝上了車廂和收割設備,這樣更加顯眼,在一眾重工大廠中狠狠的露了一把臉。

  倒也不光是他們那個農機廠把機器帶來了,慶祝遊行當中最多的就是拖拉機和相關的改進型號,不要說還不能正式生產啥的,這不是快了嘛,而且改進生產也是生產,就像是那些被人群圍著的牽引式聯合收割機、推土機和挖掘機。

  要說現在的各種工程機械和農機都帶著拖拉機的影子,基本上都是以拖拉機為地盤打造的。

  在小衛前世,因為地理原因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大眾接觸最多的還是小手扶,都以為拖拉機是「突突突突」的小單缸,但實際上大部分拖機的發動機其實都是多缸的,而且馬力一個比一個大。

  就像是大街上正駛過去的那台煤都生產的挖機,認真來說這東西其實應該算是鏟機,因為它是正挖而不是倒挖的。


  結構上也比較簡單,就是加大加強了拖機的底盤,再在前加上一個吊臂,傳動方式也是滑輪,簡單來說就是槓桿、滑輪還有鋼索組成的一個省力裝置,結構和以後的礦用電鏟差不多,不過這個還很簡陋,連迴轉裝置都沒有。

  至於以後常見的液壓結構的挖機,現在有倒是有了,但是應該還沒大規模普及,至少他沒在國內見過,可能是有技術、成本還有耐用性各方面的原因吧,雖然他不是很懂,但是液壓裝置怎麼看也比滑輪槓桿裝置高大上。

  細說起來,在現場上的這些工業產品,大部分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本都是來自於東三省。

  無論是汽車、拖機還是蒸汽火車頭,甚至是之前的各種火炮和沒有機會出場的噴氣機,十有八九都來自於東三省,可以說現在的東三省占據了高端重工的半壁江山。

  就像「共禾國長子」,這個是非常牛逼的稱號,它是來形容誰的呢?第一個就是冰城,因為這是第一個打下來的大型城市。

  第二個來說就是陽沈,別說別的,援助的156個重點項目中,有六個都在陽沈,看著不多,但是都很重要,飛機、工業母機,這些是不能按數量來算的。

  至於第三個,也是最廣為他前世大部分人所知的,那就是才生產出「解放」汽車的一汽的,至於為什麼會廣為大家所知,嗯,這是個問題。

  而這三個城市分別位於遼、吉、黑,它們又都位於東三省,還不光是這三個城市,比如說鞍鋼、本鋼還有煤都鋼鐵廠,無論是從規模、技術、實力或者是產量哪個方面來說,都甩現在的石鋼八條大街,還是拿156項目來說,東三省差不多占了有1/3。

  如果把傻柱他們軋鋼廠放在東三省的話,基本就是他前世的時候把一個資產上億的富豪放在鵬城,喂,聽說你挺有錢的,家裡有幾棟樓啊?

  這時候的東三省無論是工業也好,還是其他的各方面也罷,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是真牛,至於是啥原因,主要還是之前小日本是想把東三省打造成另外一塊國土,甚至後面還有遷都的想法。

  持續十多年的建造,東三省本身的資源也相對豐富,再加上小日本當時各方面的科技和管理都算是比較先進的。

  而且因為國內其他地區連年的戰亂,東三省卻相對安寧,很多老百姓逃往了那邊,所以也不缺勞動力。

  大量人口湧入關外,雖然聽起來有些諷刺,但是這個卻是現實,抗戰的的這些年,東三省的人口增加了一半,但是在那個飯都吃不上的年代,這種舉動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不過小日本投降之後,打過來的毛熊基本是把能拆的都給拆走了,偽滿時期打下的工業基礎也被破壞的七七八八。

  之後幾年就不說了,雙方都沒有時間去修復,等到了北面大勢已定的時候,才算是開始著手修復東三省的工業。

  不過整體的進度還是相對緩慢,不過隨之到來了半島戰爭,毛熊也下定決心搞援助,當時國內確實沒有其他的地方好選。

  東三省之前的機器雖然被拆的差不多了,但是鐵路網在,廠房也在,附近有資源而且離毛熊還比較近,相比較的話,比其他地方都合適。

  就這樣,一五期間的國家投資,1/3都花在東三省,各種人力物力也是可勁兒的輸出,這可不光是錢,還有來之不易的機會。

  從老張父子到小日本的偽滿再到咱們一五期間,東三省確實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工業數據就不說了,一堆堆非常牛逼的數字,比如說鋼鐵產量之類的要占據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類似這些的還有很多,就不細聊了,還是說說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拿春城和京都來比較。

  嗯,還是拿便便來說吧,咱就和便便槓上了,春城的城區裡面基本上已經普及了抽水馬桶了,就這一點,就不是京都能比的上的。

  而且各種城市規劃也比較合理,道路交通的建設也要比京都要來得好,暖氣這種東西更不用說了。

  不過在以後,也就是小衛穿越過來的時候,東三省確實落敗了,其中的原因很多,也有很多陰謀論,到底有沒有,不做評論。

  但在他看來也就是地緣問題,張家父子在位的時候,夾雜俄日中間,左右逢源,加上還有大豆這個創匯的利器。

  之後小日本占領期間,就更不用說了,當時東三省算是為數不多安定的地方,毛熊忙著守家顧不上這邊,小日本也算是別無選擇,只能押寶在這邊。

  再往後TG也是,東三省也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後面關係破裂了,這些優勢也權變成劣勢了,甚至在關係正常化之後,也只能說是沒了劣勢,但也沒啥優勢,總的來說比較稀鬆平常。

  家國天下,管理的要點不一樣,親情、規矩、利益,不可能做到全面顧及,而且東三省之後雖然有些落敗,但是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