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開窗理論
對於賈璉的判斷,林如海信了一大半。當初皇帝拋出內閣增補的魚餌,釣的多少人成了翹嘴。
如此美味的魚餌,林如海差點沒忍住咬上去。承輝帝還特意把沒有動作的林如海叫去,暗示了一番。
現在林如海初步整頓了督察院之後,事情卻遲遲沒有下文。
看似這個夏天事情很多,人心很煩躁,實則一直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老了,還沒一個小年輕看的明白。」林如海忍不住自嘲,黛玉在旁道:「父親不必泄氣,眼下的內閣陛下並不滿意。父親總憲督察院時間也不長,沒必要如此心急。時間拖個一年半載的,反倒對父親更為有利。」
林如海聽罷頗為詫異:「何出此言?」黛玉道:「陛下最終目的是要有能做事的臣子在合適的位子上。這點看看此前的張、孫、李三相便知。父親只需安於本職,有了成績自然能入陛下法眼。倒是那些上躥下跳的人,陛下未必能看的上。」
林如海聽了沒有表態,而是先看看賈璉,見他笑而不語,忍不住問:「璉哥兒以為如何?」
賈璉微微沉吟後開口道;「陛下如何想的固然很重要,但是內閣在滿朝文武中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更為重要。」
林如海聽懂了,微微頷首以示認可,黛玉沒聽懂,東張西望的,沒人解釋她也不問。
賈璉回家後,黛玉才走到林如海跟前請教:「父親,璉哥說的我沒聽懂。」
林如海寵愛的摸頭殺,語氣和藹的解釋:「你不懂是正常的。本朝內閣的形式,延續自前明,但又有所不同。太祖當初削弱了內閣的權力,形成一個法理上君權無限,實際操作中君權、內閣、勛貴三者之間的平衡。這麼做的原因,那個時候開國勛貴的權勢占了絕對上風,前明以文馭武格局不在,甚至內閣制度都是太祖以個人權威推上去的。」
「太上皇年間,內閣權力大漲,在太上皇的縱容下,甚至一度壓制了勛貴。當時的政壇,大體上是文官擠壓勛貴的權力空間。當今登基後,延續了此前的格局,文官步步緊逼,勛貴則死死的抓住兵權以抗衡。看似下風,實則旗鼓相當,或者說勛貴的後裔們失去了血性。因為李逆一案,勛貴集團的力量再次被嚴重的削弱。如果形成內閣一家獨大的局面,假以時日必定難以改變。這也並不符合皇權的利益。」
見黛玉聽的認真,林如海欣慰的繼續:「內閣增補大概是會過的,但,文官很難獨占兩個增補名額,至少要分出去一個給軍方。具體是誰,看陛下的意思。總之今後無論內閣如何變化,都少不了軍方的一席之地。自秦漢以來,君權與臣權之間的爭奪就一直存在。大體上開國之君憑藉個人威望,都能掌握全局,越往後傳,君權越弱。以為臣權,包括了天下士大夫以及勛貴。生長於深宮的守成之君,幾乎沒有機會去培養個人威望。」
聽到此刻的黛玉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麼,抬頭看著林如海問:「今上呢?」
林如海微微搖頭,沉吟一番:「總的來說,氣運罕見的強,政治手段也屬一流。今上登基以來,先整頓了內閣,接著整頓財政,整頓勛貴,如今又要整頓吏治了。今上所為,一樁樁一件件,都不是好辦的事情,但卻有驚無險的都挺過來了。本朝有此明君,中興有望。」
嗯,這評價就很高了。至少比太上皇要高,有點直追太祖的意思。
「那璉哥呢?父親覺得他如何?」黛玉的問題很突然,林如海頓時陷入了思索狀,好一陣才搖頭:「我看不懂,他的招法總是似是而非。很多時候覺得他太過魯莽了,但結果總是能還算不錯。當初賈家迫於皇權的壓力,放棄的兵權,現在又漸漸的能觸及了。很不簡單!」
父女二人的議論,賈璉自然是不知道的。
時間進入七月後,第一件大事就是由內閣建議,陛下認可的預算制度執行細則出台了,刊印之後傳往全國,明年一月起,正式實施。
此事造成了巨大的反響,今後花錢要先說明都有哪些地方要花錢。對於京官而言問題不大,但對於外官則比較不爽了。尤其是州縣一級的官員,他們的財政權力受到了極大的約束。事情已經成了定局,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只能上奏摺反抗一下內閣,表達一下不滿情緒,會哭的孩子由奈吃嘛。為了今後的預算能順利通過,先哭再說。
七月三日,左都御史林如海上奏陛下,稱治國之本在於吏治,吏治優劣看監督。各省各道御史,不能整天呆在辦公室,應定期下去,傾聽百姓的聲音,監督基層官員。另請增設一個新的不定期的臨時機構,從全國隨機抽調御史,不定期的突擊巡視各省,監督各級官員是否存在問題。
這份奏摺造成的反響劇烈,幾乎等於在明晃晃的表示,對過去監督部門的不滿,以及今後必須加強對官員的監督,防止御史與地方官勾結。
身為總憲,卻表達了對所有官員的不信任,在這個重視道德的時代,屬於非常嚴重的指控了。
又是財政預算制度,又是要加強監督,這個官怎麼如此難當啊?
這一次跳出來的官員就多咯,不單單是外官反對了,京官也都反對。京城的報紙上很多人在大做文章,各種暗搓搓的陰陽怪氣,什麼文官之恥,無度媚上,毫無士大夫的氣節等等,都是衝著林如海去的。
林如海根本不帶怕的,親自下場寫文章,在《民上報》發表署名文章,跟各路噴子對線。
京城如此熱鬧,賈璉卻毫無吃瓜的興趣,他現在的注意力在研發司。讓阿讓和歷道行的研發有了新的成活,實驗室內弄出了硫酸,正在進一步謀求一個量產的工藝。對於賈璉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大事。只要解決了火帽,後發槍就不遠了。
那麼,配套的材料以及金屬加工的工藝,成為了能否實現火帽槍的關鍵。一旦有了火帽,結合新的加工工藝,先搞定火帽槍。
火帽,無疑是槍械發展史上里程碑的事件。
對於賈璉而言,朝廷里的紛爭,哪有搞火帽重要呢?現在都是在實驗室里搞這些東西,一旦需要量產了,賈璉還要出城去選址建廠。
事情不要太多了,賈璉是真的開始忙碌了。
針對林如海的奏摺,承輝帝果斷的召開內閣擴大會議,文武官員,三品以上,在京者一律列席。
這次會議,第一天就發生了鬥毆事件,別看反對林如海的人很多,支持者也不少的。朝廷就是這樣,官員也是什麼人都有。反對者指責林如海破壞官場秩序,要藉此事搞政治傾軋,畢竟林如海的政敵也不少的。支持者則認為,林總憲的建議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的好。早就看那些官場蟲豸們不爽了,工作不積極,貪污腐敗,生活墮落,個頂個的是把好手。
別看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口舌之爭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拳腳相加水到渠成。
好在都沒動傢伙,一場會議開下來,大臣們鼻青臉腫的散會。事情自然是沒談成的,下一次會議繼續。
賈璉知道這事情還是耳報神夏剛找上門來,喝著賈璉的龍井,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通報。
「真沒看出來,林大人動起手來,還是個狠人。把李馳按在地上,連著打了十幾拳,踹了七八腳。郭衍去拉架,也吃了兩下王八拳。精彩,太精彩了!」看到賈璉並沒有目瞪口呆,而是非常淡定,夏剛有點不解,這都不能讓你激動一下?
賈璉在心裡默默的想,這算個屁啊?內閣打架會議打架不是基本操作麼?聯合國上脫掉鞋子敲桌子的都有。
講道理講不過,那可不得動手麼?總之不能讓你的計劃得逞,給你攪黃了再說。
「沒想到吧?岳齊也列席了,並且下場幫著林大人擋拳頭了。不是他護著林總憲,說不得林大人要吃大虧。」
聽到這話,賈璉總算是臉上有了表情,輕輕的放下茶杯,問一句:「都有哪些人對我姑父下手了?」
夏剛頓時激動的臉都紅了,我說嘛,怎麼會無動於衷呢?這不是沒說到點子上麼?
「率先開口反對的是次輔梁閣老,李馳附和。林大人站出來與兩人辯論,梁李二人沒辯贏,刑部的王大人出面幫腔,導致現場失控。率先動手的也是刑部尚書王大人,由此展開一場混戰。總的來說,從人數上看,林大人這邊吃虧了,從結果看,林大人這邊因為岳齊的加入,贏了。」
賈璉看著面前的地板發呆,口中自言自語:「梁道元,李馳,王剛,這是嫌最近日子太舒坦了不成?」
夏剛親眼目睹賈璉找來紙筆,一會兒就的寫了一份彈劾,轉頭遞給夏剛:「幫忙送到陛下案前,最近有要緊的事情顧不上,忙完了再說。」
達到目的的夏剛拿著奏摺就走,見到夏守忠後,把事情說了一遍,夏守忠聽著都嘖嘖稱奇:「看來是真有要緊事情,不然不能錯過這場大戲。」
「會不會是在看風聲?」夏剛疑惑的表達了一句,夏守忠嫌棄的看看侄兒道:「賈璉做事靠譜,做人幫親不幫理。你啊,還是學著點吧。」
丟下一句話,夏守忠連忙進宮,見了承輝帝後,奉上奏摺:「聖人,您看看這個,剛拿到手的。」
承輝帝默默的看完後,看了一眼夏守忠那張滿是褶子的老臉道:「狗奴才,難怪這麼積極。」
夏守忠一臉忠誠道:「聖人,奴才覺得,賈大人言之有理。以文官來監督文官,那不是左手打右手麼?再說了,這些年龍禁尉也就剩下京城這麼一塊地盤了,其他地方都在苟延殘喘。以前內庫沒錢,如今內庫充裕,聖人也該露出爪牙了。」
承輝帝猶豫了一會道:「送內閣吧!」
如果說林如海的奏摺是放了一枚小砸炮,賈璉的奏摺就是端著AK在掃射。
內閣各位大臣還在頭疼林如海的奏摺時,表情還算能控制的住,看到賈璉的奏摺後,直接全體破防了。
「無恥豎子,此前明故技也!」孔照的鬍子翹起來了。
「娘希匹,此乃復辟東廠,不,是西昌!」梁道元忍不住爆粗口。
「賈璉過了,過了,太過了。勛貴後人,果然無法一條心啊。」李馳似乎想到了什麼,語氣還算溫和。
【還得是賈大人啊,這馬屁拍的,我不如也。】郭衍的心聲!
【吵吧,看看吧,把賈璉勾出來了吧?我就知道,遲早的事情。】潘季訓的無奈。
咚咚咚,孔照敲桌子,別的事情他能裝高深,這個事情根本沒法裝,必須旗幟鮮明的反對。
「讓人謄抄一遍,發給京中三品以上大員過目。」孔照可不願意內閣單獨抗雷,肯定要把所有人拉下水的。
下班時候,賈璉不緊不慢的出門,看見大門外站著一百多人,都是文官,各個表情猙獰的看著賈璉。
「出來了,出來了!」有人大聲喊。
「賈賊,無恥狗賊!」沖在最前面的一個官員在吶喊。
站在門檻上的賈璉果斷的退回去,躲過一隻迎面飛來的鞋子。
上百人往前沖,大門及時關上,被堵在門外的人群憤怒的打砸大門,用拳頭,用腳踹,用石頭,還有人捧著一攤火油,狠狠的砸門上。
一個火把丟在大門上!瞬間點燃了上面的火油。面對熊熊大火,眾人都往後退,有人忍不住喊:「是哪個蠢貨放的火?」
這個問題無人應答,剛才雞飛狗跳的,也沒注意到是誰砸的火油罈子,誰丟的火把。
BBB,四處都有哨音呼應,此起彼伏。
五城兵馬司大隊人馬殺到,為首的簡人達大聲喊:「有人縱火要燒死賈大人,一隊人救火,其他人把案犯都給本官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