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布局開始

2024-10-02 15:57:10 作者: 見月明
  第457章 布局開始

  提起孟子大家先想到的是什麼?

  義。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孔孟的仁義思想,可以看做是儒家的核心所在。

  但是,如果將孟子和朱元璋聯繫在一起,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答案是,民貴君輕。

  曾經因為這句話,老朱一度將孟子攆出了文廟。

  雖然後來又將孟子請了回去,但雙方之間的矛盾人盡皆知。

  所以目前大明有個潛規則,在官方場合儘量避免提到孟子。

  實在避不開,也要儘可能淡化『孟子』本身的存在。

  說白了,只提思想,不說思想來自於誰。

  自大明周報創刊以來,大多數先賢都被單獨點評過,唯獨孟子沒有人敢碰。

  原因大家都懂。

  現在突然出現大量關於孟子的文章,只要不傻都知道是什麼原因。

  這是在試探朱元璋的底線。

  自方孝孺和解縉重提,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沒有遭到老朱的打擊,很多人就產生了一些想法。

  醞釀了這麼久,某些人終於忍不住,開始做進一步的試探了。

  相關文章發表之後,朝廷依然沒有任何表示。

  文人群體都喜笑顏開,形勢真的變了,我們的好日子來了。

  已經有人忍不住提前開始慶祝。

  有些穩重的,則已經做好了繼續試探的準備。

  看看太上皇的底線到底在哪。

  對於這種情況,方孝孺卻充滿了擔憂。

  就算太上皇的想法有所改變,可你們也不能像今天這樣騎臉輸出吧?

  換成任何君王,都無法忍受權威被挑戰。

  更何況是乾綱獨斷的洪武皇帝。

  恐怕要不了多久,打擊就會接踵而至。

  自己率先重提『公天下』思想,真追究起來少不了被清算。

  那些人恐怕不只是為了試探太上皇,還想藉助此事來打擊自己,從而打擊唯物學。

  他知道,自己被別人利用了。

  可事情已經由不得他。

  與之相反的是,解縉非常高興。

  當陳景恪詢問他的看法時,他樂觀的表示,這才是真正的尊崇先賢思想。

  太上皇是心懷天下的君主云云。

  陳景恪嘆息一聲,說道:「朝廷準備派人去南洋擔任督學,指導監督各藩屬國的文教工作,我準備舉薦你擔任此職。」

  解縉的表情頓時僵住了,過了好一會兒重歸平靜。

  竟然沒有任何抱怨,也沒有抗議,而是說道:

  「為了保住我,你沒少花費心思吧?」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以你的學問和能力,擔任南洋督學綽綽有餘。」

  「況且太上皇、太子都十分器重你,讓你去南洋,也是不想你被人利用。」


  「希望你能理解他們的苦心。」

  解縉面露感激之色,朝皇宮行禮道:「臣必不負太上皇、皇上、太子厚望。」

  然後他擔憂的道:「希直兄不會受到牽連吧?」

  陳景恪說道:「放心,孰是孰非太上皇心裡非常清楚,就算要懲處某些人,也不會牽連到你二人。」

  「否則也不會讓你去南洋擔任督學了。」

  「而且等你走後,將會由希直兄擔任翰林院學士兼周報總編輯。」

  解縉也不是腐儒,馬上就從這個任命察覺到了異常,追問道:

  「太上皇對儒學不滿?」

  陳景恪自然不能告訴他真實意圖,只是道:

  「是的,太上皇對儒生的保守多有不滿,準備動一動。」

  「讓你去南洋,也是因為你和儒家關係密切,不想你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解縉果然被誤導,想到了第一期國家計劃,完成度低的讓人無法直視。

  應該是這一點,引起了太上皇的不滿。

  畢竟老朱做事向來雷厲風行,這是有先例在的。

  再加上朱標掌權期間,選拔培養了大批新式官吏。

  老舊官僚不退,新式官吏就無法上位。

  在他想來,太上皇應該是準備快刀斬亂麻,完成新老交替。

  甚至他還想到了另外一點,陳景恪的大同世界。

  一旦發表必然會遭到其他學派的抨擊。

  自己和陳景恪的私交雖然很好,畢竟是儒生身份。

  更何況,現在掌管大明周報的大多都是儒生。

  到時候報紙很可能會成為,批判大同世界的主戰場。

  現在自己退出,儒家『叛徒』方孝孺掌管大明周報,接下來再將核心成員換一遍。

  大明周報就會變成鼓吹大同世界的地方。

  對此,解縉沒有任何其他想法。

  他是儒生不假,卻不是腐儒。

  對那種保守派官僚,也確實多有不滿。

  陳景恪的大同世界他看過,確實很優秀,至少比目前的各派更適應大明的需求。

  他和方孝孺之所以敢重提『公天下』思想,就是受到大同世界的影響。

  這麼優秀的學問,就應該推行天下。

  太上皇採用雷霆手段,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他反而很感激老朱,在這種時候將他調到南洋,避免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對於解縉的反應,陳景恪心中有些羞愧。

  欺騙朋友實在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即便有足夠的理由。

  不過他心中也不禁讚嘆,解縉才是真正的儒生。

  儒家思想能引導華夏上千年,不是沒有原因的。

  ——

  很快第二次試探來了,有人公然打出了這樣一個標題:

  天之立君,本以為民。

  裡面的內容也一點虛的都沒有,起手就是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


  可以說,這簡直就是照著老朱臉上抽大嘴巴子。

  就連最樂觀的人,都有些發怵。

  讓你們試探,不是讓你們直接騎臉啊。

  這下可完了。

  果不其然,對於這篇文章老朱直接破防了,當著群臣的面訓斥了解縉。

  如此不忠不孝的反叛文章,竟然能出現在大明周報上,要你們何用?

  然後不顧群臣求情,將解縉發配南洋擔任督學。

  同時下令,對大明周報編輯部進行審查,務必將這些無君無父之輩全部踢出去。

  聽到這個處置結果,群臣反而鬆了口氣。

  老朱方才那表情,還以為他要大開殺戒呢。

  沒想到只是發配南洋……

  等等,南洋督學?

  這好像是個肥差啊。

  一手建立南洋的文教體系,等於將自己的影響力擴散到整個南洋。

  以後南洋的文人見了他,都得喊一聲大宗師。

  這是多大的影響力?

  再過幾年攜大勢重回中樞,少說也得是禮部侍郎級別的。

  如果能讓皇帝滿意,禮部尚書乃至入閣都有可能。

  這哪是發配,這分明是重用。

  太上皇這是老糊塗了啊。

  當然,只有傻子才會認為老朱糊塗了,大多數人都認為老朱還是惜才的。

  扔到南洋那種艱苦的地方是處罰,擔任督學是磨鍊。

  可以說是危險與機遇並存的地方。

  有些人只看到了危險,覺得不值。

  有些人則看到了機遇,有機會入閣,這樣的機會哪怕豁出命都值。

  但不管怎麼說,此舉再次幫解縉揚了名。

  目前他可謂是自宋濂、劉伯溫等人之後,名氣最大的大儒了。

  另一邊,朱雄英悄悄對陳景恪說道:

  「老爺子這氣不像是假的,你寫的這篇文章殺傷力確實大啊。」

  陳景恪不確定的道:「不會吧,這不是太上皇讓我寫的嗎。」

  「還讓我寫的犀利點,這樣他發怒才合情合理。」

  朱雄英幸災樂禍的道:「那你也不能專門戳老頭子的痛處啊。」

  「等著吧,他肯定收拾你。」

  陳景恪不禁縮了縮脖子,不會吧,老朱應該沒這么小氣吧。

  是的,這篇文章出自陳景恪之手。

  目的就是打亂儒生們的計劃,同時給老朱創造一個發怒的機會,不露痕跡的對大明周報編輯部來一次大換血。

  至於這麼做會不會將儒生們給嚇住,讓他們不敢往道德制高點上爬。

  完全不用擔心。

  權力就是最好的誘餌,即便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危險,依然會有無數人為了那百分之一的可能前赴後繼。

  更何況,就算他們慫了,大不了再寫幾篇文章引領一下。

  只要他們對權力還有渴望,就不可能逃得掉。


  朱元璋表現的非常生氣,根本就沒有給解縉預留多少時間。

  旨意下達的第三天,吏部就將所有的手續給辦好了。

  言外之意非常明顯,趕緊滾蛋,一天都別耽擱。

  於是,解縉在離新年只有十天的情況下,帶著隨從踏上了前往淡馬錫的船。

  這天近千人來為他送行,陳景恪和方孝孺自然也來了。

  只不過他們兩人沒有露面,而是在遠處目送解縉的離開。

  等船消失在江面,方孝孺轉頭說道:

  「說吧,你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陳景恪不動聲色的道:「還能做什麼,替換一批守舊官吏。」

  「打壓一下儒家,為我的大同世界推行創造條件。」

  「這些縉紳應該都和你說過了吧,還問我做什麼。」

  方孝孺嚴肅的道:「縉紳雖然學識淵博,為人也很聰慧,然還是太方正了。」

  「以太上皇的性情,想做這些根本就不會如此拐彎抹角。」

  「他會直接下令去做,根本不會管別人反對與否。」

  「現在他兜了這麼大一個圈子,必然有更大的謀劃。」

  「啪啪啪……」陳景恪不禁鼓掌道:「希直兄自從放棄恢復周禮的念頭,是愈發的聰明了。」

  「事情果然瞞不住你。」

  方孝孺絲毫不為所動,追問道:「你們到底要做什麼?」

  陳景恪笑道:「其實本來也沒打算瞞你,因為這件事情必須你……準確是說大明周報配合才行。」

  「本來我還想著,如何開口說與你聽,不成想你竟然看出了破綻。」

  方孝孺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他。

  陳景恪笑了兩聲,感覺無趣,就聳了聳肩說道:

  「走,去我家再詳細說與你聽。」

  於是兩人就來到安平侯府,陳景恪下人全部離開,未經允許不可靠近。

  才與方孝孺說出了最終目的。

  「……這次的目標是孔家和儒家。」

  「嘶。」方孝孺倒吸一口涼氣,道:「你們……想過後果嗎?」

  陳景恪說道:「所以要做好萬全準備。」

  「軍方的調動已經開始,確保不會發生動亂。」

  「只要亂不起來,儒生的反抗就毫無用處。」

  方孝孺下意識的問道:「打壓儒家之後呢……」

  話才說一半,他陡然醒悟過來,不敢置信的道:

  「太上皇竟然如此相信你?」

  顯然,他也想到了用大同世界替代儒家。

  可正因為明白,才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倒不是他覺得大同世界有問題,而是這部書還未發表,沒有任何的基礎。

  沒有人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兜住底。

  萬一兜不住呢?恐怕會引起巨大的動盪。

  這是歷朝歷代的君主,都不願意見到的。


  你見過哪個得國的君主,希望國家產生動盪的?

  都是通過各種手段,力求讓國家安穩。

  朱元璋雖然雷厲風行,可他的目的也是讓國家穩固。

  現在這般激進,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極度信任陳景恪。

  相信他的大同世界能兜底。

  這種信任,太不可思議了。

  陳景恪也在暗暗觀察方孝孺,見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大同世界上,心中暗喜。

  很好,一點都沒有關心孔家和儒家,顯然在內心裡他已經徹底擺脫了儒家標籤。

  是個不錯的盟友。

  事實上方孝孺對孔家確實不怎麼感冒,他最早就是要求恢復周禮。

  周禮的創造者是誰?

  周公啊。

  甚至儒家最早讚頌的聖人,一直是周公。

  這就好比,基教是耶穌創造的,但他們信仰的神靈是上帝。

  儒家也是如此,孔子創造了儒家,他們歌頌的聖人是周公。

  直到唐宋時期,孔子在儒家的地位才超過周公。

  作為矢志復興周禮的方孝孺,最尊崇的自然是周公。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就反孔子。

  他並不反孔子,還很尊重孔子,只是對孔家不感冒而已。

  說白了,孔子是孔子,孔家是孔家。

  他向來分的很清楚。

  後來他開創唯物學,正式自立門戶,對孔家就更無所謂了。

  朝廷要滅孔家,他一點意見都沒有。

  打壓取代儒學,他也一樣沒有意見,時代發展的趨勢而已。

  唯物歷史學早就揭示了這一切。

  陳景恪也正是因為明白他的想法,才讓他來接替解縉掌管大明周報。

  但猜測歸猜測,此時親耳聽到方孝孺的保證,他還是很高興的。

  於是說道:「太上皇不只是要對官僚體系大換血,思想界也是一樣。」

  「不只是我的大同世界,你的唯物學一樣是受益者。」

  方孝孺搖搖頭,說道:「你的辯證法思想讓我明白了,單純的唯物論其實有失偏頗。」

  「現在我正在想辦法對這方面進行完善。」

  「在完善之前,是無法承擔引導華夏文明重任的。」

  「若不用儒家,只有你的大同世界才有希望接過這個重任。」

  「所以……」

  說到這裡,他鄭重的道:「我這裡你放心,會全力配合你們。」

  「但我希望,你們對儒家只是打壓而不是徹底消滅。」

  陳景恪露出笑容,說道:「怎麼可能,儒家引導華夏思想上千年,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骨子裡。」

  「更何況,我的大同世界,就是基於儒家思想推陳出新得來。」

  「真徹底消滅儒家,大同思想也同樣無法存在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