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功高難封
遼東諸郡的設置對於如今的大隋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華夏大地的疆土已經很久沒有擴張過了。
朝廷對於遼東支郡的安排也很簡單。
這裡太過於貧瘠了,京都之中根本沒有人願意來這裡,而這裡既然已經成了大隋的領土就不能夠不讓大隋的人來管轄。
於是,朝廷商議了許久之後,終於決定了從這一次戰功顯赫的眾人中尋找兩三位來管轄遼東支郡。
御書房中
楊堅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奏疏。
他第一次體會到了一些「左右為難」的感覺,畢竟這一封奏疏是此次隋高之戰中所立下功勞的人員名單,這其中的許多人員他根本不了解,但卻能夠簡單的將他們進行一個分類。
「陳臨安、李世民不行。」
楊堅嘟囔著說道:「這兩個人的功勞太大了,而且還是陳氏以及李氏的人,若是讓他們留在遼東支郡,等於是將遼東支郡送到了李氏的手中,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兩大世家也不會同意的。」
李淵在這一場戰爭勝利之後,便氣急敗壞的上了一道奏疏表示,自己的兒子簡直是太不懂事了,竟然瞞著他們去參軍,這樣的孩子他壓根都不想要了,讓楊堅懲戒。
話語中雖然全都是「嫌棄」,但楊堅卻並不會真的這樣認為。
這明顯是「保護」。
相對於李淵的「嫌棄式保護」來說,陳氏那邊的就沒有什麼動靜——但這也正是楊堅更加忌憚、更加憤怒的原因,李淵的勢力雖然已經很龐大了,但卻依舊害怕自己,因此要上一封奏疏,但陳氏顯然就沒有這個顧忌。
他們一點動靜都沒有,顯然是不在乎楊堅想做什麼,或者說堅定的相信楊堅不敢做什麼。
楊堅真的不敢做什麼事情麼?
是的,他真的不敢。
所以楊堅將陳臨安以及李世民的名字都在名單上劃掉了,之後的名字也讓他一個個的划去。
其餘的人不是關山的人,就是當地一些豪強世家的人,這些人若是成功上位遼東支郡,那麼樂子就真的大了,他將徹底失去對於遼東五郡的支配。
最後,千挑萬選的。
楊堅終於選擇出來了三個人。
「仲長孫、祿臨、諸葛雲」
他看著身旁的人開口道:「去讓黑衣衛的人好好查一查這三個人看看他們的背後有沒有什麼黨派勢力、與當地有沒有什麼糾纏。」
新的遼東支郡郡守便從這三個人中選擇一個了。
而剩下的兩人便會成為「遼東支郡郡丞」以及「遼東支郡刺史」。
遼東支郡
勝利的喜悅陽光灑滿了整個遼東,無數的人開始歡呼雀躍,其中以那些無辜的高句麗百姓為主,他們慶祝著高句麗王的死去,也慶祝著自己的新生。
遼東支郡暫時的首領「關山」派遣士卒、衙門的官差等給這些可憐的高句麗百姓講述著大隋對待百姓的政策,這些高句麗的百姓們聽得很認真,且聽完之後都感慨著大隋的「好」。
是的。
高句麗王統治時期,對待這些百姓的措施比現在更加殘忍與恐怖。
遼東支郡,某處高山之上。
仲孫謝、祿維宏、雲長歌三人站在山上,看著遠處浮現出來的無數霧靄,眉宇中都帶著些沉靜。
「大哥,我們留下的人手收到消息,那位正在調查你我三人的背景,顯然是那位陛下想要用我們了。」
雲長歌咧開嘴一笑,他的臉上帶著些許肆意的笑容。
「他顯然是查不出來什麼的,畢竟咱們「從小到大」的生長痕跡大多數都是真的,後面的一些「虛假」也是真真假假的摻和在一起。」
「等到黑衣衛的審查結束,咱們便真的有落腳的地方了。」
仲孫謝微微點頭。
「遼東支郡這裡雖然看似貧瘠,但卻也正是因此,沒有人會跟我們爭奪。」
「在這一場戰爭中,你我的能力已經得到了體現。」
「遼東支郡這種地方想要設立,他的掌管必須是一位武將出身的人,只有這樣才能震懾宵小,陛下必然會從有功之人中選擇。」
「除了那些陛下不能用、不敢用的人之外,咱們便是最好的選擇。」
他低著頭,看向腳下無盡煙霧的懸崖,輕聲道:「咱們可以在這裡積蓄力量,然後給大隋、給楊堅緻命一擊。」
仲孫謝眉宇中閃爍著強大而又冷冽的光芒。
「待到時機一至,咱們便可以動手了。」
他從來沒有忘記過那個下著大雨的夜晚,也沒有忘記躺在地上的那具萬歲帝的屍體。
既然楊堅可以殺死萬歲帝,那麼他們就也可以殺死楊堅。
那個夜晚,無數的護衛腦海中都激盪著一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開皇十五年。
春。
朝廷於原高句麗之地設立「遼東支郡」,遼東支郡歸屬於遼州行省管轄。
又因為遼東支郡的複雜性與獨特性,所以朝廷沒有選擇從別的地方調撥官員前來,反而是選擇從在這一場戰役中立下功勞的人當中選擇這個郡的長官。
而遼東支郡下屬的諸多府縣官員,便由遼東支郡統一進行「恩科」考試,繼而選拔,當然了——今歲大隋的官員若是有想要前來這裡當縣府長官的也同樣可以申請。
最後,朝廷任命了遼東支郡的長官——郡守仲長孫、郡丞祿臨、刺史諸葛雲。
而對於在這一次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其他諸多功臣們,則是等到他們回了京都之後在進行封賞。
行軍路上
李世民騎在馬背上,慢悠悠的跟著大軍緩緩朝著京都的方向走去,他看著身旁的陳臨安說道:「七郎,你做什麼這樣一副表情?」
「咱們現在立了功,回去之後,老爹他們應該不會拿我們怎麼樣吧?」
陳臨安則是長長的嘆了口氣,他十分憐憫的看了一眼什麼心理準備都沒有的李世民說道:「你啊,就是太年輕。」
明明兩個人都是差不錯的年紀,但陳臨安卻總是看起來帶著些「老持穩重」。
他看了一眼遠處已經開始隱隱約約能夠看到模樣的京都,湊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不知道你家裡是個什麼樣子,但我兄長麼.呵呵。」
「這次回去之後,在城外大多數人都看到的地方,我兄長一定不會對我怎麼樣,但一旦回到府中.」
陳臨安痛苦的閉上眼睛:「要我說,還不如留在遼東支郡呢,那裡雖然貧瘠而且冷了點,但總歸是能好好活著的,也自由自在的。」
「唉——」
他長長的嘆了口氣。
李世民正準備說什麼的時候,遠處的洛陽城已經露出了他恢弘的真面目,在城門口,皇帝、群臣都已經在那裡準備好迎接了。
陳臨安利落的翻身下馬,走到了關山的身旁。
他小心翼翼的藏著自己的身體,但最後卻在抬起眼睛看人群的時候,與陳若瀚的目光對視了。
只是對視這一眼,陳臨安下意識的覺著自己的手都在疼。
對於他來說,年少的時候父親管的還是比較少的,一直以來都是陳若瀚管著他,都說長兄如父,對於陳臨安來說,陳若瀚比他老爹還要可怕。
因為面對陳湛的時候,他只需要裝個可憐,或許還能夠逃過一劫,但陳若瀚可不吃這一套。
陳若瀚也並不會揍他什麼的,但陳若瀚有更加巧妙的辦法收拾他。
拙身樓的書籍很多,而拙身樓中的書籍卻是時時更新的,有些時候一些太過於古舊的書籍原稿需要做一定的「保護措施」,所以就不能夠擺出來了。
那麼這些書籍怎麼讓現在的子弟看呢?
答案是手抄。
或許有人會說「不是已經有了印刷術麼?」
如果讓陳臨安聽到這句話,一定會發出悲鳴的感慨,他會告訴這些人,印刷術只能夠印刷一些有副本的書籍,但有些書籍他是沒有副本的!
印章和模子想要做出來,就一定是要有「參照物」的。
參照物怎麼來?
手抄。
抄完之後,有了副本了,就可以印刷了。
不過也沒有多少人會將這些孤本印刷出去,哪怕是陳氏這種藏書大戶也是一樣。
這些「孤本」中就包括了許多陳氏先祖留下來的「手稿」以及「雜談」、「雜記」,這些書籍不能夠由下人小廝來抄,因為上面的內容很重要。
陳氏歷來都有專門的子弟去抄錄。
陳臨安仰起頭,他悄悄的給陳若瀚比了一個數字「十」,意思是將拙身樓中的孤本書籍抄錄十本,這事兒能不能了結。
看著陳若瀚溫和的笑容,陳臨安下意識的抖了一下,繼而一咬牙,用口型說了一個「二十」,這是他的極限了。
一本書要想抄錄下來,那至少是需要小半個月的時間,而二十本書.恐怕陳臨安這次手都要抄斷了。
陳若瀚眉宇中的「危險」神色這才緩緩的消散,他看著陳臨安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而在陳臨安和自己的兄長討價還價的時候,李世民也僵硬的看到了人群中站著的那個男人。
這個男人臉上帶著「溫和」而又「猙獰」的笑容,手還在下意識的比劃著名,像是拿著一根馬鞭一樣.
李世民下意識的覺著身上有些疼。
而前方,楊堅的「政治作秀」已經到了最後一步,他宣布明日朝會上會對此次戰役中立下功勞的人進行封賞。
聽到「封賞」兩個字,陳若瀚與人群中的李淵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和疲憊,這也是他們最近這段時間疲憊的原因。
陳氏還好說,他們接受得了任何封賞,他們也受得起。
但李氏卻不一樣.
李氏如今已經到了「國公」這個位置上了,他還能夠怎麼繼續更上一步呢?
再上一步便是「王」了。
自當年劉邦與天下英雄約定了「金刀之盟」後,大漢、大虞包括如今的大隋,都沒有封賞除了陳氏之外的異姓王的舉動。
李淵並不覺著自己能夠突破這個「底線」。
那麼迎接他的會是什麼?
功高難封功高難封啊。
李淵第一次覺著,自己或許已經走到了當年那個溫暖的下午里,自己老師所說的「人生轉折點」。
與李淵有一樣複雜心情的還有楊堅。
他的確是如同李淵所想的一樣,不知道該怎麼封賞李氏,畢竟李氏如今的權勢已經很大了。
李淵被封為節度使、加拜太原郡守,加上隴西的勢力已經幾乎成為了隴西實際上的掌控者,他甚至還兼任一個國公的位置!
這個國公的位置可是世襲傳承的!
獨孤伽羅出現在楊堅的身後,為他按著肩膀,臉上的笑容十分輕柔。
這年獨孤氏的日子並不算太好過。
楊堅成為皇帝後沒多久,就開始了對獨孤氏的打壓,而一個女人在深宮中的地位是和前朝「娘家」的地位相互關聯的。
沒有了強大的獨孤氏,獨孤伽羅自然不可能如同原本的歷史軌跡一樣,與楊堅並稱二聖。
但以獨孤氏的勢力,也不可能出現所謂的「後宮不可干政」這樣的行為。
獨孤伽羅的聰慧也讓楊堅警惕的同時較為放心,他還是比較喜歡在某些事情上詢問一下獨孤伽羅關於朝政事務的意見的。
「陛下,您在煩惱什麼呢?」
楊堅靠在椅子上,任由獨孤伽羅為他拿捏著肩膀,將自己心中的「擔憂」如數說出,之後才看著獨孤伽羅問道:「你覺著,此事應該如何處理?」
獨孤伽羅心中思緒轉動。
這個問題表面上看說的是「李氏」的問題,實際上何嘗不是楊堅對於獨孤氏處理辦法的一種思考?
李氏與獨孤氏
處境何其相似。
她心中百轉千回,最後笑了一聲:「臣妾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
「不過麼,臣妾倒是覺著,這二郎是二郎,李家是李家。」
「封賞二郎又不意味著封賞李氏。」
「陛下大可以封賞這二郎一個侯爵,之後順理成章的讓二郎開府令居不是麼?」
「這也是一件好事。」
獨孤伽羅神色轉圜,低聲道:「二郎這樣的文武奇才,將他與李氏隔開,才是一件好事不是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