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威嚇
關羽聽到鄒夫人的話,卻是微微皺眉,第一反應是人心散了。
要說支持漢南國最鐵桿的,關張兩家肯定是當仁不讓,所以無論劉禪做什麼,關羽即使心有不滿,也斷不會和其對著幹。
所以張家拒婚的態度,便顯得尤其突兀,關羽皺眉道:「當初兩家選一個王后,張家的態度就不怎麼積極,現在的大王雖然不如大哥文韜武略,但多少也是劉氏子嗣,張家為什麼看不上?」
鄒夫人眼神一閃,欲言又止,只輕聲道:「且聽說當初王上更中意咱們家女兒,想讓張家女郎做側妃,也許是因為這等緣故,張家心裡有所不滿。」
關羽點頭道:「這麼做確實不妥,換做咱們家女兒去做側妃,我心裡也不舒服。」
「既然張家如此想,咱們也不好說什麼,但當前這個時機晉帝南下,王上派我過去,完全是虛應故事,靡費功夫。」
「想到夏侯惇還沒有被打退,我卻將時間浪費在這等雜事上,實在是荒唐。」
鄒夫人想到當初自己在宛城的經歷,神色複雜,出聲道:「妾也沒有料到,當初那位年輕的凶虎,竟然成了晉帝,還即將統一天下,成了最後的的贏家。」
關羽把眼一瞪,「什麼叫一統天下,現下不還是三國鼎立?」
鄒夫人見說錯了話,連忙閉口不語,關羽見狀,語氣稍稍緩和了些,「婦人莫談國事,免得牽連無謂的事情。」
「不過現下確實是漢南最為艱難的時候,即使大哥復生,也是不好破局。」
「我和徐丞相政見不合,但他為了延續漢南的努力,卻是做不得假的,所以我雖心有不滿,也不會和他唱反調。」
「唯獨和魏國和談一事,卻是和大哥當初立國初衷相悖,他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才將我支開。」
「我去南昌出使這段時間,你當閉門不出,隨時派人探聽城內風聲,若有變故,當緊守宅邸,等我歸來。」
鄒夫人一驚,「長沙會有變故?」
「夫君說的如此鄭重,難道會生亂嗎?」
關羽搖頭道:「尋常來說不致如此,但不知為何,我總隱隱心裡有所不安。」
「所以我也是在猶豫,咱們女兒雖未到出嫁年齡,是不是趁勢將其送入宮中,方是安全之法?」
鄒夫人卻是沒有插話,關羽思索片刻,說道:「算了,等我回來再說。」
接下來的日子,徐庶一邊操持劉禪登基稱帝,一邊嚴加盤查劉禪身邊的近侍,在宦官之中,又抓出了幾個收了魏國賄賂的奸細。
雖然收穫不小,但讓徐庶有些挫敗的是,他最想抓的晉國奸細,卻是一個都沒有查到,這讓他不禁懷疑,是晉國奸細隱藏的太好,還是晉國根本沒有在劉禪身邊安插眼線?
徐庶其實沒猜錯,袁熙根本就沒有在劉禪身邊安插校事府探子,一是在劉禪身邊的內侍都是宦官,很難安插訓練有素的暗探,二是若是事情敗露,反而會給對方留下口實。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漢南國這邊並沒有需要經過晉國非常想要打探的消息,而一般的情報搜集,通過商隊商行,以及暗地倒向晉國的官員,就足以完成了。
而徐庶想要和魏國私下和談這種機要事情,即使不通過隱秘渠道,也能通過情報分析得出,當初長沙暗探首領得出這種判斷的依據,就是徐庶私下接觸魏國使節暴露,以及調回關羽這種舉動,就足以得出正確的判斷,自然是不需要再宦官中下功夫了。
袁熙從鄴城出發,坐船到達壽春的時候,恰逢漢南方向傳來消息,說劉禪已經稱帝,國號季漢。
據說當初徐庶建議直接稱漢,但是最後有些官員上諫,說有漢禪讓魏晉之舉,直接稱漢已經不合適了,於是思量之下,折衷換了季漢的名字。
而劉禪稱帝之舉,也給漢南朝堂帶來了暫時的繁榮,荊益甚至江淮士族,不乏有趕去長沙,以為擁護的。
彼時前來迎接的陸遜,向袁熙報說這個消息時,原以為袁熙會動怒,沒想到袁熙只是淡淡一笑,說道:「漢南國倒是有些魄力,這樣一來,反而顯得我這次南下有些多餘了。」
陸遜出聲道:「晉國境內,也多有士人去投漢南的,要不要追責他們所在家族?」
袁熙擺手道:「不用,他們也是兩邊下注,何況也確實有些感漢室之恩的,若是對苛待他們,天下也會有不滿的聲音。」
「他們這些人也影響不了大局,就讓他們去吧,天下一統,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陸遜道:「但劉氏稱帝就像魏國一樣,在名號上和陛下平起平坐,其也很難會在和談中向大晉讓步了。」
袁熙思索片刻,點頭道:「伯言說的沒錯,我還是太過高估談判的作用了。」
「戰場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說到底還是我暫時不好向季漢用兵,對方看準了這一點,才會做這些功夫。」
「如此一來,咱們便先將季漢的事情放一放,對魏國動手好了。」
陸遜一怔,隨即明白過來:「荊州?」
袁熙微笑,「伯言果然聰明,季漢後勤乏力,讓出了房陵上庸,既然如此,那就該輪到我們了。」
「魏國想通過打通這一線進入荊州腹地,給我造成麻煩,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龐士元臨死前的的反撲如此猛烈,竟將曹真和半數魏軍主力都坑進去了。」
「眼下上庸的夏侯尚不過萬餘兵馬,面臨入冬根本無法出兵,卻是給咱們留出一個好機會。」
「不然他們要是春夏打下房陵,江淮還真有些麻煩。」
陸遜反應過來,「陛下想從江淮出兵,在冬天把魏軍出路全部封死?」
袁熙點頭道:「沒錯,我先前就有這種想法,如今聽到劉禪稱帝,這個想法便完全成形了。」
「如今雖然入冬,但去淮水上游依靠的是蒸汽船,冬天氣缸不容易過熱,反而更有利於行軍,只不過多耗些煤炭而已。」
「以壽春的戰備程度,半月內調動兩萬兵力和輜重,應該不成問題吧?」
陸遜忙道:「平日遜便時刻準備,只要十天,不,五天便可以召集兩萬訓練好的兵士,以及百條蒸汽船用來運兵!」
袁熙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便好,我把蔣欽徐盛撥給你,甘寧則是去防備季漢那一路生變。」
「今冬未必要打敗魏國,只需要封鎖新野宛城,將魏軍逼在房陵出不來就行。」
「魏國現在國力,已經完全耗不過我們,夏侯尚的軍糧即使能勉強支撐過冬,來年也肯定不濟,遲早會將上庸拱手讓給我們。」
「到時候丞相去攻打漢中,你在房陵牽制,魏軍除非就地變出十萬精兵,不然只能被拖死在漢中。」
「至於襄陽那邊的關平,雖然我不覺得他會背刺,但多少防備下,也是好的。」
陸遜連忙領命,離開去調集兵士物資去了,袁熙則是在劉曄等人的陪同下,大略了解了壽春的政略,便出聲道:「這兩年諸位在壽春做的很好,今日爾等都去協助陸都督徵調物資,等其發兵,我再召集諸位議事。」
眾人知道袁熙想要了解政壽春這幾年的情況,去找大喬夫人反而是最快的,當下皆是領命而去,袁熙則是離開官邸,一路去往壽春的府邸。
彼時大喬聽聞袁熙到了,連忙引著幼子出來,對正在下車的袁熙說道:「袁謙正在府衙處理文書,還未及趕回。」
袁熙聽了,拉著大喬的手道:「無妨,讓他先做正事,倒是夫人你這兩年辛苦了。」
大喬搖了搖頭,出聲道:「陛下來了,比什麼都好。」
袁熙蹲下身來,將孩子抱了起來,逗他道:「策兒,還認得阿父嗎?」
出於某種惡趣味,袁熙給自己和大喬生的這個兒子取名袁策,大喬雖然知道其中一些緣故,倒也不以為意,畢竟當初孫策名震江東,自家孩子若能有孫策的本事,已經是相當高的期望了。
袁策此時已經有五六歲,便出聲道:「孩兒當然認得阿父。」
「不過兩年前阿父離開的時候,鬍子和鬢髮還沒有白這麼多呢。」
袁熙摸了摸鬍子,笑道:「北地風霜,確實是有些催人老。」
大喬心疼道:「天子守國門極為辛苦,妾卻不能一直跟隨,反而是壽春這邊氣候適宜,讓妾實在心有不安。」
袁熙拉著大喬的手便往裡走去,「我知道這兩年你照料謙兒,確實受苦不少,他也快長大了,也是該成家獨當一面的時候了。」
大喬聽了,心中一喜,袁熙這是準備帶自己回去?
她出聲道:「但是季漢漢南國這邊並未向陛下臣服,若是妾離開」
袁熙說道:「時機差不多了,就交給文臣武將好了,總不能讓你一個女子一直頂在前面。」
「這次劉禪稱帝,倒是頗有膽識,我自然會讓他們知道,我也是有底線的。」
「所以我臨時改了主意,殺雞儆猴,先拿魏國開刀。」
「謙兒已經過了十四歲,到了成親的年紀,我過幾日便封其王號,將來就是他代替我坐鎮江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