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風起晉陽
他對周倉和甘心漢面授機宜,讓周倉繼續在雲中山秘密駐紮,不要再去劫掠,保持低調暗中行事。
繼續吸納流民中的青壯年,將其整編成軍,自己會派人送來糧食。同時又把甘興漢留下來,協助周倉整肅軍紀,編練新軍。
剔除了一些老弱病殘,從山寨中挑選出了五百青壯,作為這支偏師的起家隊伍,讓甘興漢整訓一段時間,等自己從晉陽返回的時候會再來把他接走。
讓李世民比較意外的是,在山寨後面居然發現了大量鐵礦,看樣子儲量很大,品質也不錯。李世民讓周倉繼續組織開採,同時把流民中有一些會打鐵的匠人一起喊來,一邊煉鐵,一邊打造兵甲軍械。
李世民在周倉的山寨中停歇了幾日,把這邊的事情也安排妥當。
眼看一個月的時間也不多了,趕忙馬不停蹄的朝著晉陽而去。到了晉陽,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租下一座客棧,把自己二十多個護衛安頓下來。然後一個人孤身前往刺史府,拜見張懿。
刺史府位於晉陽的核心位置,看上去有上百畝,雕廊畫棟,氣勢宏偉。李世民投上拜帖後,恭恭敬敬地在門後等候,沒過多久,衙役前來把他請進了正堂,等候張懿的接見。
張懿確實很忙,李世民在大堂足足等了半個時辰,還沒見張懿的影子。不過他不急不躁,就這麼耐心地等著,沒有一絲絲不耐煩。
其實張懿已經到了一會了,他一直在屏風後面觀察著李世民,像是在欣賞一件藝術品。
張懿看到李世民神態恭敬,並沒有因為久等而不滿,滿意地點了點頭。光看他的背影,就覺得此人淵亭岳池,猶如利劍出鞘,氣度非凡。
伴隨著輕咳一聲,張懿從幕後走了進來。李世民聽到動靜,連忙轉過身來,看到一前一後兩人朝他走來。
前面的中年長者面容清瘦,目光銳利,似能看透人心,舉手投足之間氣質威嚴。後面跟著的赫然就是上次打過交道的令狐楚,李世民來不及細想,趕忙行禮。
「下官馬邑縣令李世民,見過刺史大人、長史大人。」李世民不卑不亢地說道。
只見那令狐長史笑著介紹道:「刺史大人,此人就是您一直想要見的馬邑縣令李世民。」
張懿只是微微頷首,看不出喜怒,算是打過招呼了。
他一直在暗暗打量李世民,見此人俊朗清雅,目蘊精光,氣度卓絕,渾身上下靈氣逼人,似有一種讓人高不可攀的氣質。
這讓閱人無數的張懿甚為驚訝,「此子絕非凡人!」對這李世民是大為滿意。
張懿突然開口問道:「聽說你祖籍并州晉陽,年幼父母雙亡?」
見張懿開口問他籍貫,李世民也不知道這張刺史葫蘆里賣的什麼藥。小心答道:「回刺史大人,下官的確是祖籍并州晉陽,自幼被家師收養,不過也偶然間聽師傅說,我是李牧的後人,只是我也不得而知是否屬實。」
「哦,你居然戰國四大將李牧的後人?」張刺史一聽也來了興致。「不過還真有可能,這李世民的氣質定然出身名門,如果是寒門子弟怎會如此灼灼清華。」這張懿自己先開始聯想起來了。
當然,李世民這麼說其實也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方便以後行事。在這漢唐時期,門閥世家依然是高居雲端,他們與生俱來擁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如果能成為他們的一員,那自己行事必定事半功倍。
而且李世民還不怕他們去查,李牧那麼多子孫,有那麼一兩個失蹤也很正常,況且自己本身也是貨真價實嘛。
果然聽到李世民這麼說,張懿的態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開始熱絡起來。
聊了一會閒篇,這張懿開始進入正題。
很快,張懿便直入主題說道:「這次馬邑之戰,世民居功至偉,大大了滅了胡人威風,揚我大漢雄風,很是不錯!」
見張懿提起馬邑之戰,李世民便感覺,接下來的對話還是圍繞胡人展開的。
果不其然,張懿繼續說道:「我們這一仗讓胡人損失慘重,短時間內他們不會再打并州注意,長遠來看威脅還是十分巨大。」
「另外,并州現在內外交困。內部亂民漸起,頗有燎原之勢,如果外部蠻夷在應對不當,則并州危亡矣,我等便是大漢的罪人。」
聽到此番話,李世民心裡對張懿也是由衷的敬佩,此人果然對大漢忠心耿耿,一心想的還是如何保境安民,重整河山,殊為難得。
張懿看著李世民問道:「世民,對於并州外患以及如何抵禦胡人,說說你的看法。」
李世民對此早有腹案,侃侃而談道:「回稟刺史大人,在下以為應該重點經營馬邑。眼下我們與鮮卑敵我態勢,已處於明顯劣勢,雲中、定襄、朔方、五原郡實際上已經在鮮卑人的控制之下,我漢軍已經退守在雁門一線,若馬邑有失則雁門難保,若雁門再失,則并州危矣。」
「哦?接著說下去」張懿對此看法也是耳目一新,讓李世民繼續。
馬邑位於管涔山和洪濤山之間,兩山相隔甚遠,雖無天然地利,但也是進入雁門郡的必經之地。而且馬邑還是樓煩關和雁門關的前哨,三者又呈品字形,如果加強馬邑防守力量,則三地能夠互為奧援,守望相助,則雁門無憂,并州無憂。李世民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此番見解,獨具慧眼,世民高見,稱得上麒麟之才。」張懿也是越聽越心驚,更加覺得這建議十分可行。
其實之所以把李世民請來晉陽,是從他身上看到了對抗胡人的希望,張懿的想法是穩固并州和胡人的邊境,不奢求把胡人逐馬而北,但至少要把胡人入侵的勢頭遏制住。
李世民很好地把握了張刺史的心思,張刺史想的肯定不是如何收復被胡人實際控制的雲中等郡,現在顯然已經不現實了,他要的是相對的一個平穩安定的邊境。
攘外必先安內,這樣他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并州內部愈演愈烈的匪患。所以他急需要一個人幫他出謀劃策,甚至說直接把守雁門。畢竟皇甫節已經老了,也幹不了太久,目前真的是後繼無人啊。
見李世民很好地領會了自己的意圖,張懿也十分欣慰,又繼續追問道:「既然馬邑如此重要,馬邑比鄰胡人,他們虎視眈眈,你要如何守住馬邑呢?」
李世民也不藏著掖著,繼續說道:「刺史大人,下官以為有以下幾條。」
「說來聽聽」張懿也是十分期待。
「全民皆兵,閒時為農,戰時為兵,將城中青壯全部徵集起來,從中選出2000左右常備兵,剩餘的皆為在冊的縣兵,平時全部參加軍事訓練,苦練殺敵本領,這樣兵源就源源不絕。而且大家為了保護自己的田產,參軍的積極性又很高。」李世民說出了自己的第一條。
其實說白了,他這是照搬了唐朝的府兵制度,張懿聽得是津津有味,時長被李世民的話帶入思考中。
李世民又緊接著說出第二條:「胡人犯邊是因為什麼?不就是羨慕大漢的錦繡生活。他們物產匱乏,自己又不事生產,只能出來搶劫了。不過搶劫的成本很大,就像這次馬邑之戰,胡人也是損失不起的」「如果我們加強和胡人的貿易,組織官方的大規模邊境雙方貿易,我們購買胡人的牛羊等商品,把他們急需的一些生活用品以及精美的漢朝絲織品買給他們,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雙方互惠互利,就算胡人頭領野心勃勃,手下的百姓有幾個願意再去幹這賠本的買賣?」
「妙啊,這一招是從根子上減少了胡人的入侵。」張懿聽的也是老懷甚為。
這也更加堅定了張懿想把李世民收為己用的心思,不過在此之前,還必須要把他的身份搞清楚。一個身分不明的人,張懿也是不敢重用的,如果真是李氏族人,那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經過這一番交流,張懿對李世民也是推崇備至,好感倍增,讓他在晉陽多待幾天,說過幾天還會在召見他。
李世民確實是李牧的後代,這也是李世民認可的,所以作者這麼說也合情合理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