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朕詔敕,命太子即刻回城

第一百九十六章 傳朕詔敕,命太子即刻回城

2024-11-13 06:56:53 作者: 執筆見春秋
  第196章 傳朕詔敕,命太子即刻回城

  政治上的事情,哪有什麼忠誠可言。

  對於世家來說,只要是忠君就行了。

  這個範圍就比較寬闊了,太子,魏王,陛下,都是一家子人,忠誰都是忠君。

  只要日後站隊沒問題,那就是忠臣。

  忠臣這個概念,本來就比較模糊。

  成王敗寇,輸的人,那才是奸臣。

  太子都造反了,那能叫背叛嗎,這得叫撥亂反正。

  若追隨太子成功了呢,這就是從龍之功了。

  崔盛玉在糾結著,其實心裡已經是偏向太子了。

  哪怕是從起兵的局面上來看,太子並沒有優勢,但加上自己送過去的五千鐵騎。

  一萬鐵騎,只要不是瞎搞,割據地方自保應該不是多大問題吧。

  陛下難道一定要殺死太子嗎。

  撐個兩三年,還真有迴轉的機會。

  想到這裡,崔盛玉就下定了決心。

  魏王李泰自然沒察覺到崔盛玉的想法,或者說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崔盛玉。

  畢竟崔盛玉自從到長安來,也就只有上次,被太子強行抓走過一次而已。

  誰會想到,僅僅一次見面,崔盛玉就背叛了。

  要是誰跟太子見一面就背叛,那魏王還奪什麼嫡,老老實實洗洗睡吧。

  況且這長安上下誰不知道,清河崔氏是魏王黨的最大支持者。

  懷疑誰也懷疑不到崔盛玉的頭上來。

  「一定要做好防備,不能給太子可趁之機。」李泰再次囑咐道。

  但他是不敢留在軍營的,待了沒有多久,把事情說透後,就選擇離開。

  李泰是謹慎的,離開前,還特意排了探馬去探路。

  生怕是被太子的人趁機給截胡了。

  畢竟父皇當初的前車之鑑,尚在眼前。

  如今除太子起兵造反外,如果他跟普王都被太子殺了,父皇那邊要怎麼選擇。

  這不是走當年父皇的老路嗎。

  父皇都把這條路給走通了,太子再走一次,就不能通了?

  父皇會不會跟當年祖父那樣呢。

  李泰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當父皇到了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這也就意味著他跟晉王的小命已經沒了。

  考慮這些,已經沒有意義。

  李泰可不覺得太子會對自己手下留情,去年刺殺案還歷歷在目呢。

  只要給太子機會,恐怕會毫不遲疑的下手。

  這麼一想,李泰都有些杯弓蛇影了。

  走的時候,讓崔盛玉安排了三百騎護衛。

  「請魏王放心,必不叫太子得逞。」

  崔盛玉拱手作揖送別魏王,然而看到魏王這番有些緊張,害怕的樣子,知道是怕太子下暗手,心裡起了別樣的心思,

  送五千騎給太子,已經是潑天功勞了,可為什麼不再進一步,把魏王也送給太子呢。


  如果太子起兵造反,幹掉魏王,那就只剩下一個晉王了。

  有機會把晉王也幹掉的話。

  太子還怎麼輸?

  這麼想著,回營後,崔盛玉給太子寫信。

  太子殿下:

  敬啟。臣崔盛玉,前蒙殿下召見,方知殿下雄才偉略,實乃天命所歸。臣雖暫為魏王之屬,然自與殿下一會,心向殿下。

  殿下若起兵,臣自當率魏王兵馬來投。

  臣冒昧,若殿下有意,臣願為殿下再盡綿薄之力,或可引魏王至殿下處。

  臣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崔盛玉敬上。

  寫完後,崔盛玉用火漆封住。

  叫來自己的心腹堂弟,低聲吩咐道:

  「快馬加鞭,把這封信,送到灞橋驛,太子左內率陳雲超手中。」

  堂弟聞言,面色一變,但沒有多問。

  接過信後,便翻身上馬離開。

  對於自己這個堂弟,崔盛玉還是很放心的,除開從小一起長大,關鍵其性子沉穩,忠心可靠。

  崔盛玉並不擔心堂弟會私自查看內容。

  對於世家大族而言,先有家,再有國。世家子首先是忠於家族,再是君王。

  灞橋驛。

  陳雲超正在派人不斷打探情報。

  監察可能發生的情況。

  畢竟長安若有動靜,灞橋驛最快能得到消息。

  長安消息的往來傳遞,也是通過灞橋驛這邊。

  不多時,陳雲超就知曉了,魏王前往軍營,並且已經離開的消息。

  魏王在這個時候去軍營,莫非是有所防備?

  心裡這麼想著,陳雲超便決定把這個事情匯報給太子。

  最好暗中查探一番魏王軍營。

  按照計劃,太子起兵後,是要先行對魏王軍營發動襲擊,將五千騎納入囊中,壯大實力。

  正準備叫人傳信,就有手下來報。

  「將軍,有一人想要面見將軍,說有重要事情。」」

  陳雲超不知是誰,但見一面是沒問題的。

  「讓他進來。」

  帶著信件的崔氏族人,進屋後作揖:「我有重要消息呈報,還請將軍屏退左右。」

  陳雲超微微皺眉,短暫遲疑後揮了揮後。

  屋內將士盡皆退出門外。

  「說吧,你想要報什麼消息。」

  崔氏族人作揖:「受家兄崔盛玉所託,特將此信交給太子。」

  「還請將軍儘快轉交太子。」

  說完,便從懷中把信拿了出來。

  聽到崔盛玉給太子寫信,陳雲超眉頭一挑。

  他並不知道太子跟崔盛玉之間的合作關係,但知道崔盛玉那次到了東宮後,

  似乎跟太子相談正歡。

  在這個時候,崔盛玉送信過來,是什麼意思?


  他可是魏王軍營的都護啊。

  整個魏王五千騎,可都是世家子。

  想到這裡,陳雲超深深吸口氣。

  接過信件後,沉聲道:「好,我知曉了。」

  崔氏族人送完信後,就離開了。

  陳雲超這邊知道事態緊急,當下也顧不得太多,找了匹快馬,吩咐屬下看好這邊。

  帶著十餘緹騎,i立即前往軍營。

  當陳雲超抵達軍營的時候,已經快到日落時分了。

  夕陽的餘光灑在軍營中,染上一層淡淡的金色。

  李承乾正在查看火藥。

  這是他現在最大的底牌。

  兩萬斤的火藥,任何城池在他的面前,就跟是脫光了衣服的少女那樣,完全不設防。

  對於內侍文忠,把向可一起送過來,李承乾感覺到很滿意。

  向可也讓他很滿意。

  把五雷堂用來配比火藥的木筒,也一併帶了過來。

  為了更好的保密,李承乾第一時間就把木筒毀了。

  這是只有他知道的黑火藥最佳配比,即便是其他人短時間內,研究出黑火藥,也絕對達不到他現在所用的火藥威力。

  「殿下,陳將軍回來了,正在求見殿下。」

  聽到親衛的匯報,李承乾點點頭,前往軍帳。

  大帳內,陳雲超正有些焦急的等候著。

  因為知道這份信的含義,在沒有看到太子前,有些焦躁不安的來回步。

  李承乾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這一幕。

  「有什麼事讓你也沉不住氣了。」

  李承乾笑著問道,不過內心也有些緊張。

  陳雲超這樣的感覺,好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難道是長安城內,終於生出變故了嗎。

  「殿下,是崔盛玉,清河崔氏長公子,他讓人送了一封信過來。」

  李承乾面色不變,心下卻鬆了口氣。

  溫和道:「拿給我看看。」

  陳雲超連忙把信拿了出來,李承乾接過信,撕開信封看了起來。

  只是短暫的掃了一眼後,就把信件折了起來,放入袖內收好。

  「殿下,他這是?」陳雲超有些遲疑的問道。

  李承乾呵呵一笑:「他是孤的人。」

  陳雲超聞言大喜,這就意味著一旦起兵,魏王軍營的五千騎,已經是囊中之物了。

  「好了,不要太激動,崔盛玉能在此時看清形勢,也是個人才。」

  「不過暫且來說,這件事還需保密,除孤之外,你不用對其他人說。」

  聽到太子囑咐,陳雲超作揖回道:「是,殿下。」

  李承乾對此還是有些高興的,畢竟起兵造反,崔盛玉會不會跟隨,這也是面臨很大的一個選擇。

  先前李承乾並沒有去聯繫過崔盛玉,其實在心裡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不過現在看來,崔盛玉還是很有眼力勁的。


  且從這封信來看,魏王對於自己這邊的情況,應該是有些猜測了。

  這是在進行準備,或許連自己起兵會首先襲營這等事,都已經猜到了。

  也許是房玄齡告訴他的,也許是魔下謀士推測出來。

  這些都不重要。

  這個天下,從來不缺乏聰明人呢,也不缺乏有眼光的人才。

  自己的動向被人推測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對於李承乾來說,魏王軍營,就是放在嘴邊的肉啊。

  李承乾嘆了口氣,現在就看陛下那邊,會如何擇決了。

  本身來說,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李承乾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起兵造反的,或者說先前是沒有打算過起兵這個事情。

  一旦起兵,就相當於徹底跟二鳳決裂了。

  內鬥之下,動盪的是整個大唐。

  後世的安史之亂,香積寺之戰,不也是跟現在的情況有些相似嗎。

  幾乎把大唐精銳,全部都葬送了進去。

  現在自己吞了魏王的五千騎後,也等於是跟二鳳有了分庭抗禮的本錢。

  大戰若起,又得是多少大唐精銳,死在這場內鬥之中。

  李承乾是不肯認輸的,可二鳳,他會認輸嗎。

  不管最後誰贏了,當今的繁榮盛世,必然會付之一炬。

  真可謂是一夜回到解放。

  整個大唐,又得休養生息,從頭再來。

  而如果持續的時間長了,高麗,突厥,乃至於吐蕃,西域等國,會不會趁機侵入中原?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皇位之戰,比之將軍,還要來得更加殘酷。

  太極宮中。

  李世民可沒這麼多的憂愁跟想法。

  他現在正在誇獎賞賜晉王李治。

  李治是個懂事的,這些年李世民其實是對他有些忽視了。

  過多的寵溺偏愛魏王,差點都把自己這個最小的嫡子給忘記了。

  李治也是他跟長孫皇后的孩子啊。

  嫡長的太子,過繼後回來的魏王,晉王好像一直很安靜。

  「做得不錯,朕也沒想到,金吾衛在你的治理下,能有這般成績。」

  「再過幾天,你大兄跟你四哥,就要去東征高麗了。」

  「這長安城的治安,朕就交到你手中了。」

  「在這段時間裡,你也一併兼領左金吾衛大將軍職吧,把整個長安,都好好整頓一番。」

  左金吾衛大將軍要跟隨前往征戰高麗,這個職位就暫時空缺。

  李世民對於李治現在的成績很是滿意,於是讓其一同管理。

  「謝父皇。」

  「定不叫父皇失望。」

  李治有些高興的回道。

  統領金吾左右衛,相當於整個長安城的兵權,都在他的掌控中。

  即便是太子跟魏王,都沒有過這般權力。


  當然,李世民之所以這樣,並不是拿晉王來跟太子和魏王爭。

  只是在太子跟魏王離開後,李治也就成了身邊唯一的嫡子。

  所以難免要多幾分寵愛。

  從兩儀殿離開後,李治卻並沒有直接出宮。

  反而是熟門熟路的走到一處僻靜的庭院裡。

  「門口守著。」李治交代了一句後,就匆匆的走了進去。

  庭院裡等候著的,正是武。

  兩人幽會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熟稔得很。

  不過就目前來說,還是止乎於禮,並未有越的舉動。

  武吸引李治的地方,美色只是很小一部分,關鍵在於交流。

  這種靈魂上的契合,讓李治很是迷戀,

  在很多事情的見解上,兩人都有些幾乎相同的思想和觀念。

  就是這種得見知音的感覺,讓李治迷戀。

  雖然知道這樣頻繁見面並不好,可李治卻捨不得斷開。

  「晉王該離開了。」

  不知過了多久,武開口說道。

  「還想再待一會。」

  李治有些不舍。

  「晉王請自重。」

  武輕輕搖頭。

  李治嘆息一聲,而後走了出去。

  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讓李治深感惋惜。

  顯然在欲擒故縱這塊,對於武來說,幾乎是天生的本領。

  她又何嘗不想跟李治更多交流,但她更知道,如果晉王在宮廷逗留的時間長了,肯定會引發她人懷疑。

  現在這般,正是剛剛好。

  次日。

  太極宮中。

  李世民有些疑惑問道:「太子還在軍營?」

  明天就是祭祀了,太子今天就應該要回東宮籌備了。

  雖然儀式簡單,可也不能輕視。

  「太子還未回來。」張阿難回道。

  李世民眉頭微皺:「傳朕詔敕,命太子即刻返回。」

  ps:今天可能就一更了,白天開車一天,太累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