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李世民:太子要搞一國兩政?
按照正常的行政劃分,高麗是要被切割成遼東道,平壤道兩大塊。
但李承乾上書的奏表里,卻是把整個高麗,都劃分成了遼東道。
在這方面,其實就已經體現出了李承乾的野心了。
這是要把整個高麗,都獨占歸於自己麾下。
而李世民之所以會同意,首先是因為太子已經實際上掌控了這些地方。
全面掃蕩所有高麗貴族,這樣的狠事,是李世民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畢竟李家本身也是世家的一份子,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亦是聯合世家。
中原的環境,也不存在說聯合百姓掃蕩世家這樣的做法。
這就是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的來源。
可偏偏是李承乾這麼做了。
這跟高麗貴族本來就站在大唐對立面有所關係,可尋常人哪裡會想這麼做,地方治理,不應該還是要靠貴族嗎。
這樣的行為,打破了千年以來,人們的認知。
李世民是有些心動的。
他忍受世家已久,皇帝的權力被分割,曾經不可一世的李世民,在對臣權方面妥協很多。
看到太子這般行事,心中暗爽。
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動作,這使得李世民想要借太子之手,來對五姓七望形成徹底的壓制。
在李世民的設想里,太子跟世家之間,應該是不分伯仲,兩敗俱傷,最後是他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加強中央集權,最後懲戒太子一番,大唐皇帝的位置,還是讓自己這個嫡長子來干。
這是多麼完美的事情。
可偏偏,太子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計。
長安,太極宮後殿。
君臣議事。
房玄齡匯報著關於五姓七望的情況。
「太子於遼東道實行新政,該地方縣城三分,增設州府都察院,司刑寺,依照六部制度,劃分文武法三權。」
「三官之間,互不統帥,往上聽神武宮太子教令。」
「按照太子的吩咐,縣尉只聽從最高刑部調令,縣丞只聽從大理寺調令,包括官員升遷事宜皆是如此。」
「縣城之中,又增設數十官職,分管各項事務,對原本縣令所管轄之事進行拆分。」
「由於大量官職新設,使得官員需求增大,如今新羅受太子所管轄,人員倍增,但凡前往遼東之學子,幾乎九成皆可入仕途。」
說到這裡,房玄齡微微一頓。
一句太子新政,讓這個事情,變得上升到了政治博弈的層面。
一國兩政,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太子野心,昭然若揭。
使得李世民不得不慎重對待了。
他是想讓太子繼承皇位,可想的是繼承,不是讓太子給奪走了。
太子這麼做,有沒有把他這個老子放在心裡?
長孫無忌疑惑道:「太子增設如此之多的官員,豈非是每年俸祿都是個大數目,這般下去,如舊長久?」
官員俸祿可不是個小數,大唐官員七千餘,對於朝廷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負擔了。
房玄齡聞言,看了眼魏徵,而後道:「太子消減了六品往上官員的俸祿,尤其是田產賞賜,幾乎盡皆消減,所有田產,盡歸於神武宮,只是加大了米錢供給。」
「譬如縣令原有之俸祿,幾乎減半,然門房之俸祿,卻又歸於公廨支出。」
縣令的門房,這就跟後世的秘書差不多,在此前,門房的俸祿開支,都是縣令這邊自己給的。
但是現在,太子不僅把門房包含在內,包括公廨的食堂廚子,都全部納入公廨,不再由縣令獨自承擔。
看似縣令的俸祿被削減,實則縣令只要管自己跟家人,其他的開支全部都算在了公廨上。
這麼算下來,俸祿也不能說低了。
加上權力被分走後,真正要管轄的政務也大大減少,也沒有之前那麼累了。
簡單來說,曾經的縣令如果不貪,很難過上好日子。
當個清官,只能是兩袖清風。
現在的縣令不貪,卻可以自給自足。
魏徵的眉頭皺了皺,又舒展開,又皺了皺。
褚遂良有些坐立不安之感,總覺得太子這塊,有些針對他的意思。
李世民手持文書,認真的看著。
這文書上的內容,就是關於太子對官員的改制增設,包含官員俸祿具體的各方面章程,規制。
是李道宗送來的。
李世民看得很認真,他也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政治制度這塊,有著深厚的見解,否則也不會大力精簡大唐官員,把大唐初發展成歷朝歷代官員最少的朝代。
從李世民的角度來看,是精簡官員,一切簡單處理,減少朝廷負擔的同時,也讓所有的政務責任變得簡單清晰。
哪方面出了錯,都可以很輕鬆的找到責任人。
但是太子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大量增設官職,分化權力,這是跟李世民完全不同的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啊。
李世民的眉頭,下意識的緊皺一起。
房玄齡那邊還在繼續說著:「如今天下學子聞風而動,不通過科舉便能輕易踏入仕途,引得大量讀書人前往遼東謀取官職,使得遼東官員良莠不齊,然而太子那邊,對此不聞不問。」
「尤其是世家子弟,更是紛紛成群結隊的前往,長久如此,怕是易生事端。」
這件事,房玄齡本來是不想聊的,但現在不得不聊。
因為已經牽扯到了五姓七望的根本。
夫人的枕頭風,還有自身這邊跟世家的牽扯,讓房玄齡也沒有辦法,只能把這件事拿出來說。
五姓七望是七個龐大的世家,這其中不僅是嫡系,更多的是旁支庶出。
在先前,旁支庶出想要當官,也是個很難的事情,首先是學問上要出眾,還要有名聲,再受到族內舉薦。
因為李世民打壓七大望族,這讓從官的機會變得更少。
七大家也沒有辦法,只能是先由著嫡系子弟,再是到旁支庶出。
先前這樣也是正常,可現在卻因為太子的關係。
有些看不到機會,本身學問不算太高的旁支庶出,不顧及太子跟魏王的爭端,跑到遼東毛遂自薦為官。
原以為太子那邊會有所排斥,誰知太子完全不在乎,只要有學問跟基礎的功名,管你是哪家來的,直接任命。
這等消息傳回中原之後,眾多旁支庶出的子弟看到了出路,也不顧及主家了,紛紛往遼東跑。
世家的根基在於嫡系沒錯,可旁支庶出,亦是這棵大樹枝繁葉茂的關鍵。
要是枝葉都凋零了,跑光了,這棵大樹,還能看嗎。
五姓七望原本以為,太子是會想在高麗哪樣,對所有世家不分大小,進行審判。
誰沒想到,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讓五姓七望感覺到了危機。
對於家族的傳統來說,嫡庶主次,是很關鍵的問題。
嫡系若不能壓制庶出,反而是庶出高於嫡出,那怎麼去區分嫡庶,家族豈非是要一團糟了。
要是庶出太過強勢,指不定還要分家自立,再開族譜。
一兩人,那叫家族榮耀。
若成了現狀,主次不分,家族又怎麼能團結傳承。
這不僅是五姓七望,還有其他望族,也是如此。
俗話說得好,族望留原籍,家貧走四方。
現在都往外跑,家族如何能興旺。
所以大世家都急了。
五姓七望,都顧不得魏王那邊的事宜,只能通過各方面的人脈關係,推動朝廷這邊,形成對太子的限制。
在這個事情,其實讀書人並不多。
譬如大唐科舉,每年參加進士科考試的學子,大約在千人以上,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這都已經很是說明,李世民注重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了。
可到了太子這裡,只要有資格參加進士科的學子,去到遼東直接任命為官。
一招就是一兩萬人,等於是把大唐未來十餘年學子參加科舉的人數都給包圓了。
站在學子的角度,參加大唐科舉,百人選一,十年苦讀,最後大概率當不上官。
可到太子那邊,直接跳過科舉入仕。
傻子都應該知道,要怎麼選吧。
即便是對自身有學問抱負的學子來說,太子那邊百廢待興,各級官員空缺,上等官員更是能憑藉本事上位。
只要有能力,連勝三級輕而易舉。
這跟大唐不同,大唐這裡勛貴貴胄太多,就算是幹得好,當上面全是人,想上也得等別人下。
不是每個人都會盯著宰相這個位置的,即便是科舉入仕的狀元,同樣還不是要熬資歷。
曾經的大唐科舉第一位狀元孫伏伽,現在也才走到大理寺卿這個官職,從三品,距離宰相遙遙無期。
反觀太子那邊呢,據說去年還是九品的,今年已經升到七品了。
這才一年不到的時間呀,也就幾個月,連升三品。
你說權力變小了。
可對於學子們來說,不入仕途,連官籍都不是,什麼權力大小又有什麼關係,能當官,有權,施展心中抱負,那不就行了。
哪怕是有狀元及第之才的學子,現在都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在大唐,進士及第,可不是說就能當大官。
一般來說,只會被授予從九品上的官職。
孫伏伽名氣這麼大,還是在大唐初官位缺乏的時候,也才是從五品上的刑部郎中。
後邊進士及第的,一批批更小了。
相比起來,自然是更願意去太子那邊。
現在正是機會,錯過了這次,以後等到太子那邊官職不缺,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就是風口,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所以,莫說是旁支庶出了,嫡系都在心動。
可若是家族中的青年派都跑到太子那邊去了,五姓七望這邊,還談什麼去跟太子較量。
當然,嫡系也不是很想去,本身也糾結。
因為他們過去,是沒有優待的,等於是跟旁支庶出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所以有些難為情。
這個事情搞來搞去,最後就鬧到朝廷這邊來了。
「諸卿有何想法?」
李世民也有些糾結,拿捏不准。
他樂意看到五姓七望吃癟,可又不願意太子那邊過於坐大。
按照現在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太子那邊以官職誘惑天下學子,長久以往,不出幾年時間,豈非太子那邊的學子比大唐還要多了。
天下讀書人都跑到遼東去了,大唐還要如何發展。
別的不說,單單是今年大唐科舉,就是個問題。
會不會出現參加參加科舉的學子過少的現象。
以為都是上千人參加科考,今年會不會出現,連一百個學子都難湊出的可能。
先前為了支持太子在遼東的教化,大唐這邊最高學府的六學二館。
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還有弘文館跟崇文館,大量的學子被派了過去。
尤其是崇文館,這個隸屬於東宮系統的學府,現在已經成了空架子。
面對陛下發問,幾個大臣相互對視一番,最後是褚遂良作揖回道:「陛下,此事斷不可放任自流。遼東之地,如今被太子這般施為,看似熱鬧,實則隱患無窮。大量學子未經嚴苛科舉篩選,僅憑一腔熱血便湧入遼東為官,長此以往,官場風氣必亂。」
微頓,褚遂良神色凝重繼續講述:「我大唐科舉,制度森嚴,層層選拔,為的就是能讓德才兼備之人入朝為官,匡扶社稷。如今太子大開方便之門,那些資質平庸、只圖官位的人混入其中,政務處理怎會得力?恐會生出諸多敷衍塞責、貪贓枉法之事,壞了我大唐根基。」
李世民微微頷首,示意他接著說。褚遂良清了清嗓子,又道:「再者,五姓七望之所以能綿延數百年,家族勢力盤根錯節,正是因其對族中子弟入仕把控嚴格。如今太子此舉,引得其旁支庶出紛紛背離家族傳統,長幼尊卑秩序大亂,極易造成世家內部裂隙加深,到時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世家體系動盪,朝堂也難安穩。」
長孫無忌聞言,打斷道:「只是如今太子勢頭正盛,那些奔赴遼東的學子也嘗到了甜頭,貿然阻攔,恐怕激起不滿。」
褚遂良冷哼一聲:「長孫司徒,此事關乎大唐百年國運,怎能因怕一時不滿就畏縮不前?當速下詔書,斥責太子此舉不妥,令其即刻整改,召回那些未經正規選拔的官員,重新梳理遼東官場。再嚴令各世家管束子弟,不得隨意前往遼東謀職,違令者嚴懲不貸。」
魏徵略微遲疑後,還是站在了太子這邊:「此舉怕是不妥。太子在遼東推行新政,本意也是為了教化地方、充實治理,若強行召回官員,一則失信於天下學子,二則遼東剛剛起步的政務怕是要陷入癱瘓,於邊疆穩定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