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不革命> 第375章 順國能不能投降?

第375章 順國能不能投降?

2024-12-11 12:53:14 作者: 王子虛
  第375章 順國能不能投降?

  順國人想要投降,但是卻很快就發現,在目前的情況下,投降都是一件頗為困難的事情。

  大明的飛機時不時的出現在天空,發現下方有人群就有可能發動攻擊。

  而且印度內陸瘟疫肆虐,派人出門都很難保證安全。

  但是李乾光等人卻也非常清楚,自己不能因為難以接觸就繼續煎熬,那樣就是真正的等死。

  大明現在就是要讓順國人慢慢的死掉。

  自己不主動出去請降,大明人是不會進來接觸自己的。

  必須冒險出去才有一線生機。

  所以經過一輪激烈的討論,順國的高層貴族和官員們制定了一個投降方案。

  各家各戶分別派出幾個親信家丁或者死士,匯合之後再分成十組,都帶著相同的請降書和白旗。

  並用足夠大的布幔,寫上儘可能大的請降兩字,希望天上的飛機能看到。

  然後讓他們分頭出發,分別前往前線求和。

  他們的做法可以說是基本正確的,十組家丁離開德里之後沒多久,就被大明的巡邏飛機發現了。

  巡邏飛機沒有直接跟順國人接觸,但是卻一邊見識一邊把消息送回了作戰指揮部。

  大明印度戰區總督劉彪,得知順國可能要求和的消息卻並不高興。

  劉彪現在其實並不希望順國這麼快就投降。

  劉彪本來想要在印度耗幾年,把大部分印度人耗死,正好也讓自己的作戰速度慢一點,最後在幾個將領中間不會太顯眼。

  你們投降的也太快了點,不會顯得我太厲害了嗎,不會讓我的威望增加嗎?

  本來自己已經基本成功了,楊遇春最先滅了俄國,擒獲了俄國沙皇一家,印度戰場的進度已經排在最後了。

  結果到最後出了岔子,楊遇春那傢伙搞了俄國皇后,把他自己變成了罪臣。

  同時劉彪也有點不敢接受順國的投降。

  這邊剛剛給印度半島上下滿了瘟,至少得關起門來觀察幾年。

  等得了瘟的印度人死光了,瘟疫自然消退之後,才能派大軍進去接管這個半島。

  在這期間,也不能讓印度人隨意從半島內部出來。

  萬一把瘟帶到了外面就麻煩了。

  不過劉彪出身吳國軍隊,是最早一批直屬於朱簡烜的臣子,跟朱簡烜直接接觸的次數和時間都很長。

  劉彪比其他將領更加了解自己家大王的喜好。

  再加上當初老上司曹振東的提醒,劉彪遇事不決就習慣於請示朱簡烜。

  不過請示之前,自己得把事情完全弄清楚,匯報的不清不楚的話,自己家大王也不會高興。

  至於說明知道對方打出了請降的旗號,還假裝看不到,故意派出飛機把這麼炸死。

  這種計劃確實沒有什麼難度,都司也很容易暴露,那大王大概率會動怒。

  動怒不是因為死幾個印度人,而是因為自己作為臣子不聽話,不經他知曉和批准就自行其是。

  即便是不宜公開說的事情,他也不允許臣子揣測他的心思自己去做。


  就算是臣子替他背黑鍋,他也不會高興。

  日本戰役的時候,田意明和自己一起提議,以大明皇帝的名義,召日本藩國大名前往順天府朝拜。

  然後安排海軍的船隻,在路上將大名們乘坐的船擊沉,直接殺死這些大名。

  這種陰毒計策都因為上報而得到鼓勵和獎賞。

  雖然計策最終沒有被批准執行,但這種獎賞說明了朱簡烜對待類似事情的態度。

  臣子想要幹壞事的事情,必須要讓他知道怎麼回事。

  劉彪給空軍下令,安排飛機引導順國的使者到前線來,在隔離區清理乾淨觀察幾天,同時問清楚他們的情況。

  朱簡烜有前世的經驗,自然知道怎麼控制瘟疫,怎麼隔離和處理污染物。

  關鍵是處理這些事情的經驗和注意事項,這是前世歷代醫務工作者和生物學家們用人命積攢出來的。

  這些經驗都被直接傳達給參與相關工作的工匠和士兵了。

  印度戰區要搞瘟疫戰,就不可能完全不接觸可能被污染的人和物,自然也要做好隔離和清理的準備。

  所以所有的軍營和作戰前線區域都有專門的隔離區。

  負責控制污染物,清理消洗需要帶出去的東西,以及不相信接觸過的人。

  順國派出的十組使者,陸續被印度戰區空軍巡邏飛機找到了,也被陸續指引著來到了這些隔離區。

  並被暫時關押在了隔離區最邊角的污染管理及通訊區域。

  通過錄音、錄像、廣播系統詢問情況。

  這些使者沒有任何的保留,馬上把順國朝廷的情況說明白。

  說明堅持抵抗的李策凌已經死了,現在是大王子和勛貴與老臣們維持秩序。

  王子、勛貴、老臣們都不想也不敢與大明為敵。

  都是李策凌剛愎自用,為了他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一意孤行的對抗大明天朝,害苦了順國的臣民百姓。

  現在他們都願意向大明投降的,自己的家主就想要活命,別的什麼條件都沒有。

  詢問的結果很快就被整理出來,送到了劉彪面前。

  劉彪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原來李策凌這個老東西終於死了,難怪死硬到這種程度的順國終於要投降了。」

  不過並沒有任何的驚喜,反而有些遺憾和懊惱:

  「李策凌這老東西怎麼不多活幾年?熬到印度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再不更好嗎?

  「關鍵是你們這些人是什麼意思,投降怎麼能不要條件呢?

  「你們不要條件,這事兒就很容易成了啊。」

  劉彪的最後一絲幻想,就是這些順國人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條件,那樣自己家大王肯定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

  那樣印度的局勢就會保持現狀,自己就得繼續在這裡看著手下給印度下瘟。

  現在這情況,肯定沒辦法繼續了。

  劉彪無奈,但也是沒有辦法,熟悉朱簡烜喜好的他,也不敢和楊遇春那樣主動搞事情。

  只能老老實實的把情況寫成報告,同時特別附上了自己的建議,是不是可以直接殺了這幫使者,假裝他們從來沒有來過。


  然後用處理軍情的加密電報系統發往順天府。

  朱簡烜看到這份報告的時候也不是很高興,朱簡烜自己也不希望順國就這麼投降了。

  朱簡烜個人內心之中的請降和劉彪類似,也希望印度就這樣繼續硬抗幾年,等印度本地的人形生物死的差不多再去接管。

  但現在也不能假裝不知道了,劉彪的建議確實可以用,但卻並不值得。

  大明對印度用瘟疫戰術,可以算是對順國搞堅壁清野,關鍵是用屍體污染水源行為的報復。

  但堅持抵抗的李策凌已經死了,剩下的順國臣民已經願意無條件投降了,自己再繼續這樣做下去就是屠殺了。

  朱簡烜始終讓大明朝廷儘可能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

  這種看似沒有什麼用的道德立場,對於一個組織機構乃至國家而言,其實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精神加持。

  相信自己處於正義和高尚立場的人,他們做事自然更加大膽和自信。

  組織的成員在辦事的時候,都保持這樣的心態和原則的話,那組織的運轉效率自然就能有所提高。

  一個組織始終保持這種姿態,也能吸引品格相對高尚的人,加入進來繼續維持和強化這種心態和風氣,形成良性循環。

  一旦沒有道德加持了,一旦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脈關係,要通過利益交換和妥協來辦事。

  那這個組織的總體運轉效率自然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

  但單純的精神加持無法持久,普通人都要衣食足才能知榮辱,所以組織還要為這些人提供較為豐富的生活保障。

  其實在歷史上的革命年代,那支工農軍隊的士兵實際到手的福利待遇,其實比反對派的士兵還要高。

  反動派強征的壯丁只能在溫飽線上掙扎,而他們的對手是則是在獲得了溫飽的基礎上,還有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加持。

  雙方的士兵站在一起,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狀態上對比,都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自然也相差甚遠了。

  朱簡烜作為一個君主,與那些人的政治理念沒辦法完全一樣,但做事的思路卻可以儘可能的貼合。

  自己屬下的官員和士兵們,在物資和精神層面,都要處於優越狀態。

  朱簡烜現在稍微做了一下評估,就覺得不值得為了多清理一點印度的人形生物,而破壞大明官軍的正面精神狀態。

  這和朱簡烜不能放任楊遇春自污的邏輯是類似的。

  朱簡烜給劉彪寫了一封回信。

  既然順國已經願意臣服,那大明的作戰行動也要逐步停止了。

  現在開始按照工匠們的建議和指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跟順國的王室、貴族、官員們接觸,開始辦理納降的事宜。

  空軍停止對順國內陸的補充性轟炸,但對印度半島內陸的出入管控卻要加強。

  至少未來三年內仍然不能讓普通人隨意出入印度半島,以免半島上尚未消退的瘟疫通過人員和物資傳播出來。

  不過可以在工匠的指導下,緩慢小心仔細的擴大占領區。

  接管一塊區域並清理一塊區域,觀察一段時間確認當前區域已經安全了,再繼續前進並處理新的區域。


  我們雖然不需要再主動殺傷印度人,但也不能為了拯救印度人而讓大明人犧牲。

  他們以前故意對抗大明,就要承擔這樣的不可控後果。

  大明天兵去印度,是為了追繳闖賊流寇餘孽,是為了懲戒抗拒不服的順國,而不是去扶貧救命的。

  所以印度人具體能活下來多少,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劉彪的收到電報之後,就覺得這種回應肯定自己家大王親自寫的,其中蘊含著某種始終不變的原則和邏輯。

  大明朝廷不能做主動壞事,但也不需要為了外族而去做好事,一切以大明人的利益為最優先。

  雖然劉彪作為一個粗人,並不能簡單直白的描述出來,但心中確能完全理解。

  只要自己按照這個原則做事,就不會讓自己家大王不高興。

  劉彪無奈而又安心,吐了口氣然後去辦事。

  劉彪親自到廣播室,用廣播系統對順國的十組使者們講話,轉達了大明皇帝允許他們投降的意志。

  讓分出一半的人,回去通知李乾光等人,可以安排人來辦理投降手續了。

  他們不需要再騎馬回去了,劉彪安排了幾輛越野車,帶上油罐車一起出發,送他們返回德里。

  使者團返回德里,李乾光為首的順國王族、勛貴、官員們高層馬上集合起來。

  忙懷著忐忑和激動的心情,仔細聽使者轉達大明方面的回應。

  自己家的僕人說完情況之後,這些人全都長長的鬆了口氣,只要大明能接受投降就行。

  這說明大明並不是真的要把印度這片土地上的人形生物趕盡殺絕。

  他們最怕的事情是大明不接受投降,甚至於直接殺了這些使者,就能完全沒見過他們。

  李乾光毫不猶豫的決定,親自去前線主持投降儀式。

  德里這個死氣瀰漫的地方,乃至是印度這片瘟疫肆虐的地方,他是真的一刻都不想再待了。

  現在他們還勉強算是健康,但也隨時都可能會發病。

  他們這群人其實已經經歷過一輪瘟疫,他們以前的同伴們已經死了一大批了,他們已經是倖存者了。

  李乾光想跑,其他的順國王族、勛貴、官員也不想留下。

  沒有人想要留下來,自然也不需要仔細討論什麼了,確定能投降之後就各自回去收拾東西了。

  帶上家人和金銀細軟,用最快的準備好,啟程前往邊界地區投降。

  他們理所當然的想想,就是直接穿過封鎖線,到大明控制的安全的地方去生活。

  但大明卻不可能允許他們那麼干,這幫人現在都可能是瘟疫之源。

  特別是有朱簡烜的提醒,有些人自己雖然不會發病,但身上卻有瘟疫的種子,其他人與他們接觸,就有可能被傳染。

  所以李乾光一下,所有順國高層到了前線之後,理所當然的被堵在了封鎖線後面。

  他們這麼一大群人出德里的時候,劉彪就已經通過偵察機知道了,所以安排人員在封鎖線內部圈出了一塊區域。

  在裡面搭建了臨時的帳篷,準備好消洗和檢查設施。


  這幫人到了之後,就被直接送進了這塊臨時隔離區,要求他們在這裡辦理投降的手續,然後就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

  按照大明工匠們的要求,丟下所有的東西並消毒,換上大明提供的簡單衣服,並定期接受檢查。

  大明的工匠通過電喇叭不斷講話,跟他們講述瘟疫的內在邏輯。

  告訴他們現在這樣做是為了殺死細菌和病毒,避免細菌和病毒潛伏存活並繼續向外散播。

  他們要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確保他們不會再次發病,才能被允許自由活動。

  同時也告訴他們,這種隔離圈裡面是瘟疫爆發環境中最安全的地方。

  李乾光等人當然不想被關在這種隔離圈裡面,但他們決定投降的時候已經做好了被軟禁的準備。

  只要能活著,只要能脫離瘟疫的威脅,其他的事情都已經無所謂了。

  況且大明的槍口就在跟前,隔離圈周圍都架著機槍,他們就算不想接受也沒有用,最終都只能乖乖的服從安排。

  大明至少不是要殺了他們,而是為了避免瘟疫傳播,才把他們拘禁在這裡的。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