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李盡忠十月份病逝。」
「但也還有孫萬榮接管。」
「同時,這邊的敗績,也傳到了武則天耳中。」
「武則天大怒,下令,讓天下囚犯,及士庶家奴驍勇者充軍。」
「讓建安王武攸宜為右武威衛大將軍,右拾遺陳子昂為總管府參謀,率部征討契丹。」
「之後,契丹軍在打平州的時候,被武攸宜重兵所阻,偷襲檀州的部隊也被擊敗。」
「李盡忠死後,孫萬榮繼續苟在山裡,尋找契機再戰。」
「結果,就在這時候,投降的默啜,一邊認武則天當媽,完事後又率領著部下征討契丹。」
「還別說,默啜來的恰到好處。」
「趁著李盡忠發喪之時,偷襲松漠,將李盡忠與孫萬榮的妻子都給擄走。」
「雖然妻子被擄,孫萬榮也沒投降,迅速收攏部眾,繼續打,猛攻冀州,攻下冀州後,殺了刺史,又屠殺官吏平民上千人。」
「然後,繼續向瀛州挺進。」
「河北震動。」
「直到這時候,武則天才想起了王孝傑,讓王孝傑官復原職,又帶著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率領十八萬大軍,討伐契丹,當然,也有說是七萬的(舊唐書記載),也有說是十七萬的,具體人數其實也不重要。」
「這一戰,嗯……」
「蘇宏暉畏賊眾,棄甲而遁。」
「王孝傑因為後方沒有援軍,孤軍深入,寡不敵眾,墜崖身亡。」
「這時候,張說就在其中。」
「張說返回後,將情況跟武則天一說。」
「武則天當場就下令斬了蘇宏暉。」
「結果,等到了地方之後發現,蘇宏暉竟率軍擊退了契丹南下主力,又得了軍功,這才免於一死。」
「孫萬榮大舉南下,被蘇宏暉等人所阻。」
「本來想拉攏默啜的,結果,默啜偷襲了契丹大後方的新城。」
「至此,孫萬榮所部軍心渙散,軍隊渙散,投降的投降,潰逃的潰逃。」
「孫萬榮最後也被斬首,首級被送入洛陽。」
「至此,契丹反叛,算是被平了。」
「當然,默啜這邊的事情還沒完。」
「默啜因功,被受封『立功報國可汗』,這時候,默啜又飄了,請求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武則天的兒子,打算與大唐綁定的更深一點。」
「結果,武則天竟派遣自家侄兒武延秀前往突厥納默啜之女為妾。」
「默啜大怒,他想的是,把自家女兒嫁給李顯或者李旦,結果,來了個武延秀?」
「你武延秀是個什麼東西?你武家是個什麼東西?真把自己當成皇親國戚了?」
「還別說,甭管是突厥,還是吐蕃,他們始終還是認為大唐是大唐。」
「認為武則天是太后,而不是皇帝。」
「於是乎,默啜就把武延秀給綁了,然後,派兵圍困趙州。」
「武則天也怒了,讓李顯招兵,狄仁傑率兵出征討伐突厥。」
「默啜也知道大唐的強盛,也只能退。」
「狄仁傑追擊,但還是追不上,默啜已經跑回漠北。」
「701年,默啜再次犯邊,武則天又讓李旦為主帥,結果,還不等大軍出發呢,默啜又跑了。」
「703年,默啜又來了,但這次,是派遣使者,這次,默啜又降輩分了,打算把自己女兒嫁給皇太子之子為妻!」
「這次,武則天准許了。」
「至於具體是嫁給哪一個,就不清楚了,史書就沒後續的記載。」
「以上就是對後突厥的軍事行動。」
「然後就是室韋了。」
「694年,正月,室韋發生叛亂,武則天派遣李多祚將其擊敗。」
「696年,就是契丹反叛的事。」
「到了699年,才徹底平定契丹餘黨!」
「而針對這邊,史書上也稱其為營州之亂。」
「以上,就是武則天在位期間的軍事行動。」
「針對東、西、西南、北,四個方向,突厥,吐蕃,室韋,契丹,除了契丹那邊造成了較大的傷亡戰敗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算是大勝仗。」
「其中,針對契丹這邊的情況,在平亂過程中,武則天派遣了許多武氏子弟。」
「但不管是武懿宗、武攸宜還是武三思,在這一戰中,都沒有什麼功勞可言。」
「高光時刻在默啜那邊,甚至,蘇宏暉還擋住了孫萬榮南下大軍,因功免死。」
「誰都比武家這些人亮眼。」
「本來,武則天見識到了唐軍在吐蕃、突厥那邊的大勝,覺得打仗輕鬆,就想讓武家人鍍點金,好建功立業,結果,他們的表現,是真的一言難盡。」
「武家的智商、氣運、能力,好像全都匯聚在了武則天一人身上一樣。」
「別人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武家是,一人稱帝,全家祭天!」
「獻祭全族,一人稱帝。」
「總之,這一仗,也充分表明了,武家那些子弟的平庸,實在是難以託付後事。」
「當然,武家是一方面……」
「針對丟失領土這方面,也的確是個問題。」
「而丟失的領土,主要也是兩個方面。」
「全都是營州之亂造成的影響。」
「首先就是突厥了,突厥地區,是安北都護府,也就是以前的東突厥,現在的後突厥地區。」
「但安北都護府到底是不是武則天丟的,還有待商榷!」
「骨咄祿建立後突厥政權的時候,是在永淳元年,也就是682年。」
「那時候,還是高宗時期。」
「但也有人說,那時候,高宗已經是傀儡,朝中大小事基本上都是武則天在掌控。」
「嗯……」
「實際上,這些突厥人想反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從630年開始,唐朝不斷壓榨突厥人,這就讓突厥的那些上層逐漸萌生了復國思想。」
「直到679年的時候,當時的酋長才開始反叛。」
「等到骨咄祿反叛,建立後突厥,這其實都算是撿現成的了。」
「所謂的攻陷漠北,說白了,還是突厥人一呼百應,紛紛來投。」
「不過,在武則天在位期間,沒有重新收復安北都護府,也是事實。」
「武則天沒有主觀意願丟失安北都護府,但也有客觀因素,導致她在位期間,這部分領土確實處於丟失狀態。」
「然後就是遼東地區了!」
「一場營州之亂,不僅牽扯突厥與契丹,還有靺鞨。」
「粟末靺鞨,為靺鞨人的一支,粟末靺鞨的首領追隨李盡忠反叛。」
「李盡忠與孫萬榮死後,這些粟末靺鞨人,在首領的帶領下,不斷東逃。」
「本來可以殲滅,卻因為突厥切斷唐朝東進的道路,沒辦法追擊,最終導致粟末靺鞨人在遼東地區稱王建國,是為大震國,也就是後來的渤海國!」
「其疆域南接新羅,北鄰黑水靺鞨,西連契丹、突厥,所屬人民囊括了靺鞨、高句麗、契丹、奚、室韋等諸多民族,有戶10餘萬,勝兵數萬,地方五千里。」
「總之,以上,就是武則天在位期間的軍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