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困局

2024-08-06 16:42:42 作者: 月流塵
  第5章 困局

  正所謂家事連著國事,畢氏說的沒錯,當林家在為欠俸發愁時,內閣首輔劉慶元也在為欠俸發愁。

  此時已然戌時三刻,普通百姓早早就進入了夢鄉,而紫禁城中的集義殿內卻依然火藥味十足。

  白日裡近百個官員因欠俸到午門口靜坐,雖經內閣苦苦勸阻,總算給攔了下來,但內閣首輔劉慶元也十分清楚,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擺上檯面的時候。

  吏部尚書葉銓已然年近六旬,剛剛經歷了一輪爭辯,他稍微喘了口氣,繼續說道:「京中大小官員欠俸已然超過半年,今日他們到午門口靜坐,說不準明日便要鬧上皇極殿了!劉閣老,您兼領著戶部,可得想想辦法!」

  作為皇帝的老師,葉銓說的話自然有分量,劉慶元將要說的話在腹中擬了一遍,正要答話,禮部左侍郎錢敏中開口說道:「北境戰事未歇,關內還有上萬流民,國事艱難如斯,平日裡這些人忠君愛國都掛在嘴邊,這時候卻為了些許銀錢,一個個的來逼迫皇上,朝廷養這些人又有何用!都不知道他們的官是怎麼當的!」

  這話等於是直斥吏部選官有問題,說的毫不客氣,葉銓一張老臉漲的通紅。

  「錢大人說的輕巧,這一百多號人半年不見一厘俸祿,家中都要揭不開鍋了,如此下去,我大衍的六部可就要癱瘓,那個時候,動搖的可是社稷根本!」

  聽內閣在集義殿內爭吵了一個多時辰,皇帝一臉陰沉,他急匆匆的將內閣召來商議對策,如今內閣依然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案。

  他知道,他若是不出面,便是議到明天早上怕也不會有任何的進展。

  「劉慶元,你來說說吧」,皇帝終於忍不住開口了,「這困局到底該如何解?」

  「國庫里本來還有些銀子,但去年京師、潞原、關內大旱,又因平江決堤,江南發了水災,朝廷為了賑災,把糧食借給了災民,治河又花費了不少銀錢。為今之計,只能是先停掉工部的幾個治河工程,再設法將去年借出去的糧食給收回來,待夏稅收齊之後,便可周轉開來。」

  「如今正值青黃不接,收回了糧食你讓災民如何吃什麼?逼他們造反嗎?說話間今年的汛期又到了,停掉治河工程?哼,等著今年繼續賑災嗎?」

  皇帝一臉怒氣的瞪著劉慶元,這個劉慶元,做了這幾年的太平宰相,竟然還是如此不長進!

  見皇帝動怒,劉慶元慌忙應道:「皇上息怒,請容臣多說幾句。河東、山南去年未曾遭災,兩省的倉庫中應該還有不少存糧,臣這便行文徵調,以解燃眉之急。」

  他見皇帝臉色稍緩,又道:「江南巡鹽御史年老不堪大用,內閣明日便責令吏部、督察院另擇能員南下巡鹽,清查近幾年漏繳的鹽稅,務必在三月之內湊夠一百萬兩做工部治河之用。」

  皇帝微微頷首,手指漫不經心的在御案上輕叩了幾下,說道:「這才是謀國之言。」

  劉慶元如釋重負,伸手用袖子揩了一下額頭的汗水,抬頭便看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守禮面無表情的立在皇帝身側,忽然想起一事,心下一橫,朝著曹守禮說道:「曹公公,稅收一事雖由戶部牽頭,其間有些為難的地方,需煩勞司禮監照拂一二。」

  今晚內閣議事,曹守禮未發一言,聽劉慶元提到他,臉色頓時冷了下來,「劉閣老有何吩咐?但說無妨。」

  自大衍立國後,在內廷中設立司禮監,不僅總管內廷宦官事務,而且職涉外廷朝政,負責審核內閣的奏章決議,整理後傳達給皇帝。同時司禮監又掌著東廠的事務,可不經三法司,隨意監督緝拿臣民。

  平日裡劉慶元不願得罪曹守禮,但如今皇帝把擔子壓在了自己身上,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往年裡各地的礦上富裕,每年光從礦上也能收取四百萬兩以上的稅銀,這幾年許是礦上的生意不好,去年連二百萬的銀子也沒收齊,煩請曹公公催一下各地的礦監,也好解朝廷目前的困局。」

  曹守禮如何聽不出劉慶元話中有話,當下冷笑一聲道:「銀子的事兒,本不必如此麻煩,既然閣老發話了,那老奴自當竭力去辦。」

  官員的欠俸雖有了著落,但曹守禮一臉陰冷的表情卻讓劉慶元惴惴不安。劉慶元再無心議事,與內閣議了些細節,便各自告退。

  子時已近,皇帝毫無睡意,獨坐在御案前,眸色深沉。

  大衍立國百餘年,已經歷了八世,其間發生了諸多變故,因英宗寵信奸佞,各地藩王紛紛自立,最後差點亡國,多虧睿宗天縱英才,繼位後內誅權臣,外平諸王,這才有了幾十年的太平盛世。


  仗著睿宗留下來的基業,自己的祖父和父親都輕鬆了不少,祖父光宗皇帝多次遊歷江南,給戲文里留下了無數的曲目。

  而父親理宗皇帝則自詡風雅,直接把朝政交給了內閣和司禮監打理,每日裡不是在後宮與后妃們討論琴棋書畫,便是去翰林院與翰林們考究詩詞歌賦。

  到了自己手裡,每日裡朝乾夕惕,不可謂不用心。但登基已然十年有餘,司禮監尾大不掉,內閣朝臣拉幫結派,武將們又自矝軍功,沒想到時至今日,竟然連朝臣的俸祿都發不下來了!

  看來自己遠不如睿宗啊,皇帝心中不由得有些沮喪。

  在起居太監的再三請求下,皇帝懷著沉重的心情沉沉睡了過去,然而在第二日的早朝上,發生的事情讓他心情更加沉重。

  「稟皇上!奴婢昨晚奉命查抄了永定伯府和左僉都御史府,查明貪贓枉法等諸般罪行,共得黃金一萬六千兩,白銀三十二萬九千五百兩,珠寶、字畫、田契還在清查之中!」

  早朝一開始,東廠提督太監魏秉忠便給了滿朝文武一個大大的「驚喜」。

  一個二品軍侯,一個四品大員,曹守禮事先沒有任何請示便給抄家了,哪有半點奴才的本分!

  皇帝勉強從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對身邊的曹守禮說道:「守禮,你能為君分憂,朕心甚慰,下面的人辛苦了一夜,接下來的差事,就交給刑部和大理寺去辦吧。」

  「回皇上,經提刑司連夜審訊,已然證供確鑿,奴婢把詳細的呈報也帶了過來,請皇上過目。」魏秉忠說著從袖中取出呈報,躬身呈了上來。

  皇帝強忍住暴跳的衝動,揮了揮手,魏秉忠看在眼裡,又轉頭看了曹守禮,只聽曹守禮沉聲道:「退下吧,這裡沒你的事了。」

  魏秉忠退出了皇極門,內閣諸臣個個脊背發涼,不敢多說一句。昨晚劉慶元剛把礦監貪墨的情況捅到了皇帝那裡,司禮監一大早的來這一出,分明是在警告內閣,那依著曹守禮的性子,會不會就此罷手呢?

  與內閣的噤若寒蟬不同,威遠侯方欒心中熊熊怒火被曹守禮勾了出來。

  自先帝起,那永定伯一直隨他南征北戰,因軍功封了爵位,如今還領著中軍都督府的差事,曹守禮居然直接就抄家了,根本就不把自己這個五軍大都督放在眼裡!

  方欒本就不是忍讓之人,多年來又因總攬軍權飛揚跋扈,哪能咽下這口氣,當下出列朝皇帝行了一禮,說道:「皇上,曹守禮縱容屬下,目無王法,誣陷朝廷命官,臣請皇上徹查此事,還百官一個公道!」

  皇帝在心中嘆了口氣,他施的是仁政,一向對臣子們寬容有加,似這等雷厲風行的定罪還從未有過。

  曹守禮敢如此逾矩,正是算準了國庫空虛,算準了自己這個皇帝不會因此發難,這才將此事做成了鐵案,讓內閣根本就沒有翻案的機會。

  看來內閣和司禮監這一局,又是司禮監勝出了。

  此事雖已成定局,皇帝對威遠侯的態度還是相當滿意,起碼威遠侯不像內閣那樣只顧著自保,還能站出來對抗一下曹守禮。

  「威遠侯忠心耿耿,朕自然知曉。不過守禮辦事一向可靠,今日之事已然證供確鑿,就交刑部定罪罷」,皇帝安撫了方欒幾句,又道:「朕有些乏了,守禮,今日的批紅你和內閣斟酌就是,無需再向我奏報了。」

  方欒有些不甘心,還想再申辯幾句,卻見皇帝已然起身離了丹陛,再沒有給眾臣任何說話的機會。

  皇帝離了皇極殿去了文華殿,吩咐貼身伺候的太監不見任何人,靠在文華殿的龍椅上閉目養神起來。

  曹守禮私自查抄京中大員,雖讓他有些不舒服,但心底又有些痛快。

  為了官員欠俸的事情,朝臣們上了無數個摺子,可沒有一個人能解決國庫缺錢這個根本問題!內閣昨日議了大半夜,沒想到司禮監一夜之間就給解決了。

  痛快之餘,皇帝面色卻越來越不好了。

  他自認處事寬仁,不曾苛待過臣下,可這幫朝臣,平日裡朝堂上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只顧著大道理,何曾體諒過自己的難處,今日裡曹守禮如此膽大妄為,卻沒人敢站出來說句話!

  睿宗臨去之時,曾與當時還是太子的祖父留下遺言,司禮監不可不用,更不可重用。皇帝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自他登基以來,凡事親力親為,政事上不給司禮監任何擅權的機會。

  可惜呀!祖父和父親不懂睿宗的深意,只圖一時之輕鬆,給司禮監的權力太大,如今東廠橫行無忌,兩大京營神樞營、振武營又全由司禮監節制,他想貿然收回是不可能了。

  好在已經有了些布置,皇帝暗暗握了握拳頭,再有五年的時間應該就差不多了。

  若是少了司禮監和內閣的牽掣,由著自己選賢人、施仁政,那自己必然成為一代明主,海晏河清,國泰民安,日後史書中自然少不了對自己豐功偉業的頌讚。

  想到這裡,皇帝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微笑。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