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明:穿越後宮,朱元璋傻眼了> 第147章 男兒立志奪美五十州

第147章 男兒立志奪美五十州

2024-11-03 20:53:56 作者: 沃柑小俠
  第147章 男兒立志奪美五十州

  楊晨淡然微笑,抬眸目光堅定看向一眾人。

  「解決小冰河時期的麻煩一共有三種辦法,自上而下三種策略,只要你們願意聽。

  就是不知道你們想要從哪一策開始?」

  眾人對視,本以為小冰河時期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卻沒想到楊晨一下子就能想出三個辦法,這倒是出乎老朱的意料之外。

  天氣之變可是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這不僅是老朱的認知,楊晨自己也曾親口說過。

  「先聽上策吧,上策吉利一些,不知道父皇意下如何?」朱標先聲奪人開口說道,最後才問自己父親的意見。

  「就依照標兒說的去辦吧,上策吉利,楊晨你快說這解決小冰河問題上策究竟是何辦法?」

  老朱很是罕見的沒直接稱呼楊晨為『混帳小子』。

  足以見得這件事在他心裡邊很重要,極寒天氣,稍微不注意就是影響上千萬百姓的生計。

  朱元璋承認自己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可是他不願意這樣倒霉的事情會記載在他身上!

  當初他作為先鋒大帥,能從一眾梟雄當中脫穎而出,使用的手段本來就不能見光,要是在他稱帝期間,爆發了這樣不隨人願的天災,鬼知道當初那些被他打敗的人會在後邊怎麼編派他。

  「好,既然要我說,那我就提前聲明,免得等會陛下認為我是講空大話。」楊晨點頭回應老朱。

  「無論是上策、中策還是下策,我所說一切都是為了以解決小冰河為主,要是期間有什麼問題會讓諸位誤會,還請你們想想到底是解決問題重要,還是你們內心的困惑重要,不先說到底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須要將能否解決問題擺放在前面。

  問題不能解決,就算考慮到什麼國力,那都是幻想。」

  一干人等都已經習慣楊晨的說辭,稍微想想後便點點頭。

  朱棡看到自己大哥都同意了,他也就沒什麼意見。

  見眾人都答應自己,楊晨便開口說道:

  「首先是上策,辦法十分簡單,也很粗暴。

  大明目前登記在冊的人一共有近乎五千萬,要是所有人都統計起來,肯定會超過五千萬,這樣的人數再過一些年,一定會超過七千萬,到那時候,大明人口便會迎來巔峰。

  這個所謂的巔峰,不是土地容納不下,而是糧食可以供給的巔峰。

  這麼多人,不可能說全部都圈養在中原這一塊地盤。

  地球儀太子跟陛下想必都已經看過了,大明在這個世界上的地盤來說還是相當的小,外邊有很多世界等著大明前往探索。

  未來找到一塊宜居土地,讓朝廷控制一部分人口進行遷移,從今往後,這一塊殖民地就能成為大明中央經歷小冰河時期的最佳後盾。

  我知道你們肯定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是實現的事情,可請你們想一想,當初陛下統一了中原。

  北元離開燕雲十六州,離開漢人文化百年的土地,這些地方的人早就對漢人文化認知不足十之一二。

  經過陛下強行讓南方人遷移北方,不到十年時間,北方不照樣是乖乖回到漢人手中?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找到宜居的陸地,建立一條移民道路,隨著走的人多了,道路就能越發完善,越來越安全。


  無論是行走,還是運送物資,最後肯定能趨向於穩定。

  新土地經過大明文化的滋養,必然會能快速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全新的大明。

  未來小冰河降臨,就能極大程度的去緩解中原所遭受的傷害。」

  「這世界上有這麼好的地方?」朱棡趁著楊晨短暫休息時間,開口詢問。

  大明之外還有別的土地他當然知道,可是就不明白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地盤?

  朱標看了自己弟弟一眼,他這才想起來,地球儀自從被楊晨研究出來,好像一直都沒在眾人面前展示過。

  保存在母后行宮內,讓朱雄英學習關於這世界上的知識。

  『下次要讓幾個手巧的工匠重新復刻楊兄的地球儀,將其贈予我的這些弟弟,否則他們不能對外邊世界有一個清晰認知,未來如何能尋找自己的藩地?』

  心中做出了一個決定,朱標再次抬頭,楊晨也再次開口。

  「當然有,晉王你有所不知,除了大明中原之外,這世界上東南西北都有數不勝數的好土地,如果你願意,我甚至可以保證我能找到一塊新的陸地給你。

  這一塊地方農耕條件比大明好無數倍,一眼望去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陸地中部還有廣袤平原河流以此保證糧食不缺水源。

  總而言之對於農業耕種,這世界上恐怕沒有比這更好的位置了。」

  聰明的人都已經猜測到,楊晨說的這一塊地方正是朱標兩個月以前自掏腰包組建千船商隊從南洋往西方前行找尋的美洲大陸。

  楊晨頓了頓,看著朱棡補充說道:

  「晉王也知道了,上策十分簡單粗暴,幾乎可以說不好分什麼腦力,只需要執行就可以。

  唯一缺點就是過程可能會十分漫長,少則三十年,多則需要花費兩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

  無論是財力還物力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要是一旦成功,這是一件福澤萬代的事情。」

  朱棡比自己哥哥朱樉聰明,他更能考量這其中利弊,只是他仍然有疑問。

  「從未有人踏過的土地確實是一個好地方,按照你所說,也能派遣不少人去這裡開拓新地盤,然而中原文化終究是趨向於故土鄉情,要是這地方太遠,我想很難有人會拋棄故土離開中原,奔赴萬里之外的陌生土地上討生活。」

  楊晨沉吟沒有馬上回答,主觀上來說,中原漢人對故土情節的想念絕對是所有文明裡面絕無僅有的。

  然而中原漢人還有一種出門在外混跡的不好絕對不會回家的想法。

  在新世界開啟的瞬間,各方列強使用各種辦法打通了大清的國界,後來使得不少大清子民看到外面的世界。

  於是他們想著要出人頭地,選擇離開故土,踏上遠洋之外的彼岸,其目的不就是為了能挖金礦賺錢嘛?

  朱棡說的這個例子實際上不成立,也沒有太多說服力。

  不等他開口,朱標就代替他說話。

  「老三,你忽略了人心想要發達的欲望,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旦民間百姓知道遠洋之外有許多良畝田地,這些地盤都是無主之物,誰先去誰就能獲得更加多的土地,我想他們肯定不會願意守在中原的一畝三分地。


  須知道,任何事物都會牽扯到利益,只要利益足夠大,給他們的收穫遠遠超出他們的付出,他們必然會願意選擇離開中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故土情節在良田畝地的誘惑下一文不值!」

  楊晨沒說話,朱標已經把他想要說的意思以另外一種方式給講了出來,朱棡先是一愣,隨後尷尬撓頭。

  「我對人性的把握終究還是沒有大哥深奧,弟弟受教了。」

  「不對,楊晨,咱發現一個問題。」

  很少發表看法的老朱此刻說話。

  「陛下請講。」

  楊晨抬頭看向老朱,好奇問道。

  老朱微微蹙眉,滿臉深思模樣道:

  「大明將來國力昌盛這是必然的,若真如你所說,將部分人遷移到海外,你可有想過,這海外陸地別無他物?

  沒有任何東西只有人那哪行?

  就算一開始咱們派遣一支小船隊伍到海外找尋地盤,且在海邊建立邦國,那也不足以後續發展。

  遷移至新陸地肯定需要開荒,等到能依靠他們在自己的領土獲得糧食,這也需要半年時間。

  還有一件事,大量本土百姓遷移到新陸地,中原自己的土地會不會沒有人耕種?

  本土糧食至關重要,沒有本土糧食的支撐,大明稅收根本就收不上來。」

  朱元璋向來就十分謹慎,他做什麼事別人想一百步,他就能想兩百步。

  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朱標一時間居然也沒從自己父親說的話裡面找到什麼問題。

  新陸地需要人耕種,大明也絕對不可能一次性直接派遣所有人前往。

  起碼要有一部分人真的到新陸地,開始耕種,確定能在此地種植糧食存活下去,剩下的人才會陸陸續續前往。

  一旦一開始就讓所有人蜂擁而至,萬一遭受一場天氣危機,豈不是所有人都全軍覆沒了?

  朱標可不希望大明還沒起步就死於天災,那實在是倒霉透頂,連說理的地方那個都沒有。

  面對老朱的困惑不解,楊晨沒有感到任何意外,微笑著說道:

  「陛下說的有道理,我也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先說後邊的問題吧,大明本土沒人耕種,我認為這件事肯定不需要擔心。

  陛下可以試著想,中原一直以來王朝覆滅的原因基本都是人地矛盾,大量高層階級他們包藏私心,為了自己家族牟利而使用各種辦法進行土地兼併,倒是百姓無地耕種。

  要知道,隨著王朝實力變得強大,民間百姓就願意生孩子,人數就逐漸變得越來越多,可人多就不夠分地。

  最後爆發矛盾,所有生產資料進而重新分配,而未來,大明會抽掉一部分離開本體,到海外拓展新領地。

  本體就會少一大部分人,那些不想要冒險獲取更加多土地的人他們就能得到更加多的領土。

  雖不比遠洋多,可也比曾經的多,一畝地是地,兩畝地就不是地了?

  有了地,他們就能在最短時間生出來,只要土地夠,夜裡丁興旺,不出幾年就人丁興旺了!


  至於那些被兼併走的土地,這件事就看看陛下願不願意割捨,一鼓作氣讓所有人把土地交出來,從今往後無論是百姓還是權貴,只有土地使用權沒有買賣權。

  這裡邊的門道陛下比我清楚的更加多,我就不多聊了。」

  「還有,隨著時代發展,我相信未來幾年時間,我一定能在寧明縣帶領當地百姓發明開創出更加高效的工具出現。

  到時候農業種植會比現在還要方便數倍,歷史發展幾千年,華夏農耕的工具一直在以極快的速度變化。

  部落時期人們使用尖木棒下部綁上短橫木,以便足踏,用於翻地,稱為「耒」

  夏商西周青銅逐漸替代石頭。

  春秋戰國鐵器出現,V字型鐵犁頭減少了耕作的阻力,鐵插增加了翻土的深度。

  秦漢時期產生了犁具,牛耕普遍,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了灌溉技術,隋唐五代時期出現曲轅犁,還有水車的產生,宋元時期更是讓曲轅犁變得更加先進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這是歷史的必然走向,誰也沒辦法阻攔,大明將來走向海上擴張領土的道路,全世界都會成為大明的殖民地,無論是跟外人比,還是跟自己比,大明想要在這個廣闊的世界穩住腳步,前提就是讓自身文明提高一個層次。

  加上還有我在,難道陛下還會擔心大明的科技會越來越差勁嗎?」

  朱元璋略微思忖,也沒有再說什麼反對的意思,反而頷首肯定他的說法。

  事實上,自從楊晨出現以來,老朱就已經能清楚的感受到大明正在以一種日新月異的速度變化。

  這種變化尋常人還沒有覺察到,他相信,未來某一個時期,必然會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光是細鹽的提純方法跟透明玻璃的製造,就已經讓大明在這一兩個月以內增加了以往半年才能達到的稅收。

  某一個晚上他跟馬皇后在後宮算帳,驚訝的發現,隨著這些物品的增加,大明似乎慢慢地變成一個十分富裕的國度,這種富裕速度有望超過宋朝!

  大宋有錢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宋朝依靠江南一年就產生一億兩白銀的經濟,曾經他老朱是怎麼樣想不明白宋朝明明是一個弱朝,是怎麼能造成這般富裕的場面。

  後來他想明白了,是環境原因導致。

  那時候的統治者願意放開百姓,讓百姓外出,如此一來就形成內外比拼,使得宋朝除了軍事之外,剩下的無時無刻都在發展。

  農耕技術,人文故事都在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變化。

  要不是宋朝被滅,指不定中原能突破以往局限性,從未以另外一種形式突破自我,最後也不至於落下滅亡的下場。

  老朱現如今就相當於站在楊晨雙手舉托的世界看透歷史造成的蒙陰烏雲。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