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趙。
皇上最近的心情非常美妙,因為驚喜連連,事事順心。
還被一眾小國的使臣們給拍馬屁拍的很舒服,給他一種大趙已經成了天朝上國的美妙感覺。
他,九五至尊,天下共主,財富美人盡歸他所有,被他支配(都是錯覺)。
先說說讓皇上驚喜的事情,那就是六皇子那邊研究火藥有了質的進展,已經能做出來威力可以開山鑿洞的火藥。
只是,火藥的穩定性很差,使用起來很危險。鑿的洞,嗯,也不大。
可這依舊讓人驚喜,因為這意味著葉青芷說的那些話都有了實現的可能性。
就憑這一點,皇上也激動的紅光滿面,走路發飄,看誰都順眼。
哪怕一言不合都要賞,誰再說兩句好聽的,那就是賞賞賞。
在研究火藥的過程中,六皇子還有其他人連帶著也開發了不少煙花新品種,正好用於太子冊封大典後的晚宴。
放一波煙花,讓外國使臣們開開眼,想想他們到時候震撼的表情,驚艷的眼神,皇上就覺得心情很好。
此外,之前投入了不少的銀子在改善武器上,現在也有了重大的進展,箭矢的造價降低了,可是穿透性還有準頭,以及飛行距離都有提升。
太子冊封大典的前兩天,他們有計劃給各國使臣們安排各種活動的,讓他們直觀感受一下大趙的強大。
除了需要隱瞞火藥這種大殺器,其餘的軍器比如改良的弓箭,改進的戰車,雲梯,攻城車等等,都可以展示。
更要藉此展露他們士兵的精悍,以達到威懾的地步。
另外一個驚喜便是今年夏秋風調雨順,全國範圍內沒有大的乾旱或是洪水,各地的糧食收成不錯。
隨著各地的稅收糧食徵收結束,通過漕運,各地的糧食部分陸續運送來京城,一部分入國庫,一部分入京城周邊的官倉。
當然,還有大部分徵收的糧食被送往邊關的軍隊駐地,補給軍隊的糧食。
國庫之前收了很多禮盒,堆滿了好幾間屋子,因為還在持續不斷地收,雖然也出了不少,但是,禮盒仍然占了不少地方,因此,徵收上來的糧食,又在京郊加蓋了不少官倉才放下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今年徵收上來的糧食,在減輕了稅收的前提下,還比去年多了近三分之一!
為何會多出這麼多?!
一是打擊了青州和前太子的勢力,滅了陳家這個大氏族,同時也滅了不少的小氏族,把土地分給了當地百姓,從源頭上就增加了稅收。
第二,地方官場貪污腐敗的現象大大改善。
皇上這一年時間,從京城到地方,斬殺了不少官員,起到了震懾作用,讓貪官不敢輕易再朝稅收伸手,因此稅收自然就增加了。
國庫有糧有錢,皇上不高興才怪呢!
除了這些國家大事外,還有一些生活小事情,也讓皇上挺開心的。
首先,就是在葉太傅的提議下,御膳房研究出了不少用白糖,雞蛋,牛奶,麵粉為原材料做的糕點,香甜軟糯,比之前的那些甜點好吃的很。
皇上也是第一次吃這麼香甜的糕點,心情很愉悅。
然而,葉太傅建議他不要多吃,因為她說太甜了,吃多了對他身體不好。
皇上只能克制一下,他還是很注重養生的。
這類糕點,在莊園也特別受歡迎,尤其是那些貴女貴婦們還有小孩子們特別喜歡,還有那些小國使臣也很喜歡,甚至可以說痴迷。
就算價格比普通糕點貴上三倍的價錢,他們也是趨之若鶩,根本供不應求。
用這些糕點,就輕鬆地拿捏了不少人,勾地他們往莊園去,只要去了莊園,有的是花樣讓你花銀子。
其次,小六用蒸餾之術提純的純露還有精油,用來做按摩非常不錯,每次按摩完,他的身體都覺得輕鬆不少,讓他的睡眠也跟著改善了不少。
這個法子,自然也是葉太傅提議的。
皇上不得不說,在享受一事上,葉太傅之能,和她的識人之能不相上下。
除了這些大驚喜和小驚喜,再說事事順心,就不得不說肅王遣散後院的事情了。
那些賤籍的侍妾不必多說,給了銀子打發了就是,想要嫁人的,又想要王府幫忙的,肅王府的管家也可以幫著安排合適的人選。
可是,側妃還有庶妃,就要多用心安排了。
皇上原本還以為此事會引起唐側妃和於側妃的巨大反應,甚至覺得受辱而尋死,然而並沒有。
等柔妃和賢妃分別給她們和她們家裡人談過之後,她們都非常願意離開王府再嫁。
畢竟肅王給的條件也非常寬厚,她們不再嫁就是傻子。
怨,那也沒什麼好怨的,早就怨過了,能有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還可以被皇上賜婚,能風光出嫁,能當正房娘子,能有機會養育孩子,她們是感激的。
所以,兩位側妃的事,就順順噹噹的解決了。
只是,離王府,選夫婿,賜婚再嫁人等等後續的事情,都要放在太子冊封大典之後了,也就十來天的事。
她們完全等得起。
也因此,肅王遣散後宅女人的事,也沒有向外散出風聲去,暫時只有皇室的人知道這個消息。
那三位庶妃,因為她們的娘家都在邊關,她們更喜歡京城的繁華和舒適,也不想回邊關,也不願意再嫁人,只想陪著女兒,看她們出嫁。
所以,肅王就讓她們繼續留在王府了,沒有逼迫她們一定要離開。
她們也都不是蠢的,知道王爺老了後,她們的女兒以後在娘家的臉面,依靠的還是王妃生下的世子。
所以,她們也不會做出傷害王妃和世子的蠢事來。
而且,這三位庶妃和穆念秋接觸了幾次,聽她講了幾次佛經後,也開始對佛法,禮佛感興趣了。
一下子,穆念秋就多了三個一起禮佛的搭子。
白日裡,肅王去軍營,穆念秋她們就一起禮佛,然後再帶著府里的五個孩子們去院子裡轉轉。
日子過得也多了一些趣味。
三個女兒雖然是庶出,可也是自己的女兒,她們能和小世子小郡主打好關係,肅王也樂見其成,便也默許了。
-
肅王后院的事情,能圓滿順利的解決,也去了皇上一大心思,甚至還讓皇上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反思。
只要身邊的人寬容,給女子選擇的餘地,她們對自個的貞潔,似乎也沒那麼在意,對改嫁也沒那麼排斥啊。
對男人從一而終,守貞守潔,似乎只是男人對女人的要求。
皇上又不由想到女帝,嗯……當年她入宮為後,鐵定是被迫的,那當上女帝後,她是不是也有面首了?
換位思考,女帝有面首太正常了,沒有才不正常呢,畢竟一些公主也會養面首,哪怕駙馬還在的時候。
可是,皇上想到這個問題,心裡還是鬱悶的。
也因此皇上美妙的心情,有了一點點瑕疵了。
但是,皇上這點鬱悶,又很快被那些小國使臣們的吹捧給治癒了。
一連幾天,皇上都在接見這些小國的使臣,心情也變的越來越愉悅。
因為像東夷國,西域其他國家這種小國,就是來朝貢的。
他們帶著微薄的賀禮過來,面聖時,態度都是卑微且討好的,用蹩腳的大趙官話將皇上捧上天,期待著能收穫更多的好東西回去。
有點類似來打秋風的窮親戚。
當然,就算是窮親戚,那也是分等級的。
像東夷國這種,國土面積可能不大,可各種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因為隔著海,大趙建國時間還短呢,兩國之間往來不算多,雖然海域一帶也有東夷國的倭寇出沒擾民,強搶糧食等,但也是正常的摩擦。
為了這事兒,你就要出兵去打東夷國,就有點吃飽了撐得了。
對大趙來說,那裡國土狹小,資源貧瘠,費勁扒拉地打下來,讓百姓們放棄土地,離鄉背井地去當漁民嗎?
即便打下來,也不好守住,付出和收入太不對等了。
所以,謝晉也把東夷國和海域那邊的國家放在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或者是更遠的計劃內,不急著拿下。
話重新說回來,各國使臣,人數一多,又都住在會館裡,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各國的禮儀風俗還不一樣,甚至有自己獨特的忌諱,必然會起摩擦的。
吵吵鬧鬧,陰陽怪氣兩句,那是輕的,甚至還有兩國人直接動起手來的,下手重了,傷殘甚至侍衛死亡都有的。
這種涉及外臣的鬥毆案子,在大趙這邊也需要多個部門協調處理,還要有能鎮住場子的皇室人。
剛開始鬧的時候,都是上報皇上的,讓皇上來處置。
皇上聽了心煩,又覺得事情不大,就丟給太子了,讓能幹的太子處理此事。
謝晉接手過來後,就組建了專門的臨時公關小組。
這負責鎮場子的皇家人,以端王為首,以大趙另外三個剛上崗的皇室宗親子弟為輔。
還有三皇子尉遲永寧當老六,在其中挖坑攪和,擾亂視聽。
而審案,查驗傷情,給出判決,則是由顧崢帶領大理寺的一干官員負責。
畢竟顧崢的能力強,斷案一絕,又素有鐵面無私的名聲。
讓他當主審官,外國使臣也覺得公正嚴明,就算心裡還是不服,面子上也得服氣。
誰讓顧崢連三代獨苗苗的小舅子都能斬了,還把自己的妻子給逼死了,這種狠人,誰打聽誰服氣!
碰上使團們有摩擦,出了事的,甚至死了人的,顧崢該怎麼審就怎麼審。
來了大趙,就要按照大趙的律法來,判決後,怎麼關押也是大趙說了算。
這也是因為大趙已經顯露強國姿態,對一般的小國而言,弱國沒外交,他們必須聽從安排。
而強國如大燕這邊,因為七皇子這個大燕皇室代表已經完全上了謝晉的賊船,成了徹底親趙一派。
一旦大燕這邊與人起了衝突,七皇子就表現的完全以大趙律法為尊,聽大趙的判決,還主動約束手下。
至於楚國,呵呵,何必與他們客氣,反正早晚都要再起戰爭,更要滅了你,楚國使臣抗議也沒用,直接用強的。
兩次下來,楚國使臣一個個都老實了,甚至擔心自己可能死在大趙,各種心酸痛苦說不盡。
而古蘭國,那就不用說了,現在和大趙是一家親。
三皇子就差以大趙人自居了,一口一個太子表弟,端王弟弟,叫的不要太親熱了。
可是,如此過了四五天,顧崢能頂得住,負責鎮場子,當和事佬的端王可就有些頂不住了啊。
你讓他玩附庸風雅的那套他行,你讓他給各路使團們講解古玩字畫,史書典籍,他也行。
可是,要是碰上那些聽不懂人話的,到底要讓他咋辦啊?
秀才遇上兵,有理講不清啊。
尤其是那些小國的皇室人,他們真是又蠻橫無理,又自命不凡,有時候彼此碰到了,因為一點小事,就一個個化身鬥雞,非得啄對方一口不可。
端王自從接手皇家莊園以來,第一次萌生了想躲起來,好好休息幾天的念頭,工作熱情一度降到冰點。
-
皇家莊園內。
端王剛處理完一場小紛爭,坐下來喝口茶,喘口氣,就聽到內侍匆匆來報,
「王爺,不好了,又出事了!」
「……又出什麼事了?」
端王手中的茶盞也沒放下,眼皮子都沒掀,死皮耷拉臉,有氣無力又十分厭惡地問道。
「王爺,是三皇子和西域烏孫國的人打起來了,然後東夷國的人也上前幫著三皇子打烏孫國的人,場面直接失控!」
「啊啊啊,反了天了!氣死本王了!本王真是對他們太客氣了!都那麼想找死,本王成全他們!」
端王氣得拍案而起,袖子一甩,怒氣沖沖地往外走,同時問傳信的內侍,
「到底怎麼鬧起來的?」
「起因是東夷國的藤原親王,還有烏孫國的小昆彌(類似親王)都看中了一個歌女,非要對方陪自己飲酒,就吵了起來。
三皇子上前勸說,可那烏孫國的小昆彌可能和三皇子有舊仇,幾兩烈酒下肚就上頭了,不僅不聽勸,還一拳打在三皇子的臉上。
三皇子就怒了,直接打回去,還吆喝著東夷國的人和他一起打,喊法不責眾……」
「……」端王。
尉遲永寧,你個攪事精!
端王跑到出事的地方,看到裡面打成一團的眾人,還有一眾東倒西歪的桌椅,滿地的瓷器碎渣,頓時氣血翻湧,沖還打的上頭的眾人吼道,
「都給本王住手!誰再打,本王就把他送去大理寺關起來!」
沒用,眾人繼續打。
「誰再動手,皇家莊園就禁止誰再入內,不能再享用莊園的一切,這絕不是本王的決定,本王會上稟太子和父皇……」
下一瞬,領頭的三皇子等人全都停手了,還呵斥自己的手下不准再打了。
端王,……
娘的!終於找到這群事逼的命門了。
一向自詡文雅人的端王,也沒忍住罵了句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