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201章 八議之律

第201章 八議之律

2024-10-13 07:50:56 作者: 李一振
  順著華歆的話語,曹睿也一併看向了旁邊的三人。

  蔣濟被點了揚州刺史之後,中護軍之職乃是由桓范來進行負責的。

  任何臣子都不是完美的,蔣濟如此,桓范也是如此。

  桓范當年同劉劭、王象一同編纂《皇覽》,很明顯桓范的才學,是與劉劭、王象二人差了一層的。

  但桓范任事負責、且出身於譙郡龍亢,從根子上算是曹氏的老鄉!

  中軍之所以為中軍,就在這個『中』字。

  曹真、曹洪、夏侯獻等人,都是諸夏侯曹宗親。許褚等人自不必說,也是曹操的鐵桿老臣。

  職位稍遜一層的人,比如監察五校尉營的五營校督文欽,就是譙縣之人。同樣出身譙郡的桓范任職中護軍,也是情理之中。

  就連皇帝都離不開任用老鄉的。

  此前曹睿用蔣濟,也多半是給他個官職、在南征幕府之中以備諮詢罷了。一回朝中,就立馬將蔣濟調往外任。

  曹睿開口笑著問道:「桓卿,想做中護軍還是想去修律?」

  皇帝如此直白的問向自己,桓范倒是一時間被問懵了。

  問我?我也納悶呢!

  不過是幾年前一同參與編纂《皇覽》罷了,又莫名其妙的被司空司馬懿推薦了。我這中護軍做的好好的呢!

  桓范聞言立即站了起來,但在站起身後卻遲疑了幾瞬,方才拱手說道:「回陛下,臣、臣剛剛赴任中軍不過一月,暫時還未有想要調任的念頭。」

  曹睿點了點頭,知曉了桓范的意思。隨即又看向劉劭和盧毓二人。

  劉劭的才學,曹睿當初在陳留巡視的時候,就已經知曉了。而劉劭入洛陽之後,第一站就去了華歆家中,這件事曹睿也一併知曉。

  換句話說,用劉劭此人來修律,定然是沒有問題的,那麼現在該問的人就是盧毓了。

  曹睿看向盧毓:「盧卿,你是否願意為朝廷負責此項修律之事?」

  盧毓也連忙起身,拱手說道:「臣當然願意為陛下、為朝廷分憂,但用不用臣並不在臣本身,而在陛下和朝廷的分派。」

  曹睿說道:「道理倒是這個道理。若要用你修律,你會如何做呢?」

  盧毓拱手說道:「若依臣的想法,此番修律要做的事情,也只有兩條罷了。」

  只有兩條?華歆、劉劭、桓范的目光一併看了過來,曹睿也盯著盧毓的臉。

  盧毓不急不慢的說道:「其一,臣以為漢律的錯綜複雜,在於數百年架床迭屋的堆積、也在於不同時代不同大臣的見解不同。」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理清修律的根本義理。究竟如何修律?以什麼原則修律?」

  曹睿微微眯眼。盧毓的話其實是說,要先統一思想和認識,搞明白一個整體的綱領,再接下來去執行修律這件差事。

  「第二條呢?」華歆在一旁問道。

  盧毓說道:「其二,臣以為律令的條目文字雖然可以很多,但天下臣民百姓能夠觸犯的事情卻是固定的。」

  「因此,臣認為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對於同一罪名,只能有一種定罪和判罰的解釋,而不能有兩種。」

  「臣認為,這也就是陛下所說『刪繁就簡』的道理所在吧!」

  曹睿深吸一口氣,不由得微微搖頭感慨。

  在這天下之中,當真是有人驚才絕艷、比其他人更為聰明智慧的。

  顯然,盧毓就是這樣的人。

  盧毓方才的意思其實就是,先由皇帝和重臣討論出指導思想,我們這些負責執行幹活的人,再把每一種罪名對應搞一個律條出來。

  邏輯上就是這麼簡單。

  其實在曹睿的此前的意識中,修律這件事本質上就是一個文字工作。

  將漢朝四百年累積下來的章句,刪繁就簡做個精簡版,大約就成了。具體條目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再由朝廷和州郡官員依照現狀校對一遍,也就差不多可以發布了。

  但如何去做這個文字工作,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路。

  盧毓一句話就解決了。

  曹睿又看向劉劭,不知劉劭此人又將如何作答。

  曹睿問道:「劉卿,你會如何去做?」


  劉劭信手拈來般的說道:「稟陛下,方才盧太守所言都是正理。臣也是有幾件事需要補充罷了。」

  曹睿點了點頭:「試言之。」

  劉劭拱手說道:「對於大理和各地州郡,面對繁瑣的章句,如何在判罰時找到最適合的條目、是當下最大的問題。」

  「臣認為,第一件事就是將《具律》置於篇首。」

  「在漢《九章律》中,帶有總則性質的《具律》處於第六篇,既不在首也不在尾,無法起到其統領律令之意。」

  曹睿明白,劉劭是說搞一個總綱和目錄性質的東西,放在新律的最前面。這估計也是劉劭在修《皇覽》這個大部頭的書時,積攢下來的些許經驗。

  劉劭繼續說道:「臣認為第二件事,是將律、令分開。因此無論朝中或者州郡之中,皆能得到便利。」

  曹睿聞言輕輕頷首。劉劭方才的大概意思,若是拿後世來做個比較的話,大約就是將法律和具體執行的法規分開。

  劉劭頓了一頓,稍微清了清嗓子。

  「稟陛下,臣還要說第三件事。」

  曹睿抬眼看向劉劭:「劉卿但說無妨。」

  劉劭拱手道:「臣認為,應該將《周禮》中的八議納入新律之中。」

  八議?

  曹睿皺眉:「劉卿仔細說來。」

  劉劭答道:「回陛下,《曲禮》雲,刑不上大夫。」

  「周禮之中,對於八類人的犯法行為,須經特別審議、不能由大理直接定罪。而且可以減免刑罰。」

  「所謂八議,就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曹睿深吸一口氣,開始思考起來。

  其實自古以來,特權階級的特權一直都在,只是在每個時代的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比如漢武帝時期,若是官員貴族犯了法,很簡單、交錢就行,就可以免罪。

  若是從後世的觀點看來,若觸犯法律能拿錢買平安的話,那法律還有什麼嚴肅性呢?豈不是玩笑?

  但所謂法律,也只是維護統治的工具罷了。皇帝能給大臣封爵,能將平民百姓升為貴族,這是最大的特權。而高官顯貴,也是要有些小特權的

  就拿素愛刑名的武帝曹操來說,許多臣子或者將領犯法,都看在曾經的戰功或者苦勞上免罪、或者只是懲戒罷了。

  這時候怎麼不論法律了呢?廢話,還是要留著人打天下的。人心散了,隊伍又如何帶呢?

  劉劭剛剛的提議,也只是從周禮中搬出章句作為依據,要寫在新律的條文裡罷了。

  曹睿大略一想,覺得此事可行,於是看向華歆的方向:「太尉以為此事如何?八議放在新律中,行得通嗎?」

  華歆倒沒立刻回話。而是沉默了半晌之後,方才謹慎說道:「陛下,以往朝中面對這種情況,都是由皇帝開口、或者大臣求情,從而減免犯罪臣子的罪名。」

  「臣以為,此事有好處也有壞處。」

  曹睿繼續問道:「什麼好處,什麼壞處?」

  華歆道:「陛下,好處就在於其執行時,都歸於有司所議論,而非都是由皇帝所平叛。這樣可以議多一些、也可以議少一些。其責出自法、而不是出自上,這樣犯罪之人就不會對皇帝有太多怨言。」

  「壞處呢?」曹睿追問。

  「壞處就是,權貴重臣們知道八議的存在,則有可能會故意犯法、或者輕視律法。反正有八議在,有減罪的可能,就更加有恃無恐了。」

  曹睿聽完華歆所說,輕輕點頭。

  凡事有利也有弊,八議也是同樣如此。

  曹睿微微皺眉說道:「方才劉卿所提的八議一事,朕已經知曉了。若將八議納入新律之中,朕估計這將是最大的變動之一。」

  「這個條目暫不急著加進去,朕再好好想想,你們也再想想。」

  劉劭拱手:「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曹睿看向四人:「修新律一事,朕大略有了想法。以華太尉為首,劉劭、盧毓兩名兩千石佐之。你們三人可有異議?」

  華歆也一同從坐位上起來,與劉劭、盧毓一併行禮道:「臣沒有異議。」

  見這三人都已經站了起來,桓范也不自在的站了起來。

  但皇帝沒有理會桓范的動作,而是打了個手勢召喚鍾毓過來。

  曹睿看向鍾毓:「鍾毓,你去西閣和東閣去仔細問一下,把朕剛剛的初步安排說與四位大臣聽,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意見。」

  鍾毓得了旨意,轉身欲走,卻又被皇帝叫住了。

  曹睿道:「告訴他們勿要顧忌!替朕查漏補缺才是。」

  鍾毓表示聽明白了。

  從書房去西閣和東閣,來回一遍可是費不了多少時間。

  片刻後,鍾毓回來稟告說,曹真、董昭、司馬懿、衛臻四人都表示贊同。

  曹睿說道:「幾位大臣也都沒有意見,那朕就命中書去擬詔了。」

  「此事就辛苦太尉了!」曹睿笑著看向華歆,又轉頭看向劉劭和盧毓:「劉卿和盧卿也是如此!」

  華歆、劉劭、盧毓紛紛謝恩表態。

  而曹睿同樣也沒忘了一旁的桓范:「桓卿就安心在中軍任職!朕留你是有大用的!」

  桓范也連忙行禮。(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