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拉扯
都督荊揚交三州?打的倒是好算盤,本來他們就是為了削弱徐忠對地方的掌控,可結果這麼一搞不是更加嚴重了嗎?
如今鎮南將軍朱春本來就和徐家親近,基本上是言聽計從,儼然一副抱緊大粗腿的樣子。
之前敦煌韓孝起兵造反要調兵也是絲毫不含糊,抽出了最精銳的三千丹陽兵,還派自己的親信帶領,誠意十足。
雖然最終還沒對上就被徐元的西北軍以及徐旻的幽州郡聯手剿滅了。
所以一旦天下有變,朱春肯定也是秒投降的,想都不用想。
王莽掌權後也一直再向其示好,這種層次的人哪有什麼絕對忠誠,手裡有兵到任何陣營都是一號人物!何必在歪脖子樹上吊死。
只可惜,現在的長安中央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籌碼,朱春和徐忠很像,雖然渴望更進一步,但不想挪窩。
自己在淮南堪稱土皇帝,幹嘛要來長安受這個鳥氣呢?直接從一把手變成了十名開外,不值得,除非能把交州或者是荊州讓給他。
那朱春倒是很樂意跳反。
可惜荊州交州都是徐家的囊中之物。
交州刺史早年就是江夏太守,外調後依然聽從車騎將軍府號令,自己是掛著祭酒的職務。
很難拉攏過來,這要是再給總督荊揚交三州的權力那還得了?名正言順的擁兵自重!到時候驃騎將軍府又下一個鎮軍都督府。
變得和徐元那傢伙一樣難纏,難以反制。
「這恐怕不妥吧,徐司徒,這輔政大臣留守地方確實有先例,地方叛亂屬於突發情況,陛下和太后想必也能接受。」
「但再都督三州軍政就不太合適了吧,更何況常年在前線征戰,怎麼可能還有有足夠的經歷處理政務呢?」
「依照吾所見,還是遣一忠臣干臣前去荊州輔政的好,到時候徐驃騎安心出路京城的奏疏,至於地方瑣碎小事,大可交給這位能臣,相信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的。」
王莽也是見招拆招,既然你不想走,那我就派一個人過去分你的權,而且你不是要平叛嗎,那就將地方的理政權交出來吧。
至於都督三州軍政這件事他肯定不能同意,這樣搞和當年的南越趙佗有什麼區別嗎?不,甚至更為可怕,當年趙佗也就一個嶺南。
他猜測徐華這傢伙也沒指望朝廷同意,因為只要有點腦子都不可能做這種自掘墳墓的事,一個徐元已經夠難纏,難不成還要再創造一個更厲害的嗎。
所以,他主要還是想趁機逼迫朝廷讓步,允許徐忠留守荊州,同時輔政大臣的職權還不能丟。
也是有點既要又要了。
徐華搖了搖頭:「王司馬此言差矣,當年大司馬驃騎將軍徐南就曾經在交州遙領國政,換句話說這是有先河的。」
「國家也並沒有因此而混亂,讓徐忠分制南方軍政顯然是最優解的。」
「臣希望太后能慎重考慮。」
他還想再堅持一下,如果真能爭取到南方,那徐家的勢力無疑會再次迎來膨脹!
如此一來,王莽再怎麼搞都無法撼動劉氏的根基,雖說外輕內重是取亂之道吧,如果徐忠野心膨脹,也起了問鼎中原的心,那無疑也是一場浩劫。
就好像靖難之役造成的破壞要遠遠超過玄武門之變一般,內戰對國家的創傷永遠都比政變來的大!
徐忠若是要反,那麼雍涼的鎮軍都督徐元也會起兵相應,南陽隴西兩個方向的叛軍起發中原,以現在長安的兵力其實是很難抵擋的。
為什麼徐華不擔心?倒不是絕對相信自己弟弟,人是會改變的,跟何況權力是最可怕的迷魂藥!很少有人能保證初心。
地上確實沒有人能監管他,可天上呢?徐華始終相信,如果家族有人誤入歧途,老祖宗會幫忙清理門戶的!當年太尉徐昭力挽狂瀾肯定也有老祖宗徐貞在其中相助!
畢竟趙王劉如意有著足足幾十萬之眾,漢軍卻只有幾千,根據史料記載,士兵是突然變得非常曉勇,以一當百,將叛軍攆著跑。
之前無法理解只能歸類於文帝天命加身,可現在看來是老祖宗出手了。
事實上徐貞是無法干涉陽間事物的,要不然徐家早就立於不敗之地了,甚至連自家人也不能影響,只能託夢,或者使用道具相助子嗣。
「徐司徒,吾自然知道徐氏世世代代皆是忠臣,主要人物基本上沒有出現一個逆臣,始終為劉氏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可是人心難測啊,我大漢逐漸衰微,保不齊會生出些……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當然,徐忠驃騎肯定不會,但誰能說得准他手下人不會推著做呢?有多少是被自己的親信給推進墳墓的啊,有人有糧有錢有地,還無人限制……真的很威脅吶。」
沉默許久的王政君總算開口了,這也是她對抗徐家的初衷,徐家的勢頭太猛了,多年來無人能對抗!
這顯然並不好,因為這代表他們生出反心也將無人阻擋,實在在人這個東西很難弄清楚,所以相較於外姓,王政君更願意用自己的人,至少知根知底不是嗎。
雖然說後面篡位的就是王莽吧,但誰都沒有上帝時間,這種時候,大司馬王莽就是徹頭徹尾的忠臣!誰相信他會造反?
「王莽謙卑未篡時」這句話相當正確。
所以她只能隱晦的說出來,明著表示你會造反,那顯然不好,無疑會讓忠臣寒心,更何況這還是一名託孤大臣了。
所以至少也要委婉一點,大家都是聰明人,也不用什麼都說那麼清楚。
徐華看了她一眼,沉默片刻,說道:「太后舍弟在荊州任職多年,相信官員使用肯定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就算他在長沙平叛,日常事務應該也是不影響的。」
「所以也就無需派人相助,這可能會起到反效果也說不定,臣以為就暫時讓驃騎將軍徐忠留守荊州便可。」
「您的顧慮也並非沒有道理。」
最終,徐華還是讓步了,這番話已經說的很明白,朝廷不會允許某個人壟斷地方,雍涼情況特殊,再加上需要長安供給錢糧,所以才能做到獨立於
如果荊揚交這三州落到某一個人手上,恐怕太皇太后睡覺都睡不安穩,生怕對方起兵造反。
一個敦煌的韓孝就已經相當危險了,若是南方再叛變,大漢必然動搖國本!
更何況徐家得到的好處也不少,雖然說好的負責大漢南部一切軍政事物泡湯了,但也不虧的,至少晉位成了驃騎將軍。
其實徐忠現在的揚州牧就是個掛職而已,真正負責揚州的人是鎮南將軍朱春,本來是實職的,但代價就是必須回歸朝廷理政!要不然就依然只能接觸荊州而已。
情況超乎了王莽的構想,他原本就是想誘惑徐忠回朝,然後再慢慢滲透架空的,可結果對方根本不遲這一套,還想來個既要又要。
即留在地方,還要荊揚交軍政事物,哪有那麼好的事?
所以,維持現狀就很不錯了,荊州涼州幽州這三個州捏在手裡,朝中的王家勢力就要掂量掂量!
王政君也不打算再繼續爭取,一口答應:「嗯…既然徐司徒沒有異議那這件事就這麼著吧。」
接著,她看向了王莽:「巨君你上次在奏摺上說的拯救天下之道可以提出來了,吾會酌情考慮。」
王莽這才出列說道:「太后臣以為可以很多的任用儒生,如今天下人已經受夠了繁瑣嚴苛的律法,我們需要的是足夠優秀的品行來指引百姓。」
「而非是法律嚴格限制,臣以為要更多的用儒生。」
為了提升自己的地方,當然必須拉攏到更多的人來支持自己,而王莽選擇的就是儒生群體!依靠這些遍布朝堂的學者來充盈自己的影響力。
其實大漢自從武帝以後,政治格局都是儒法之爭的延續,本質上都是儒生法士推舉出來的代表人,只不過是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比如說法家一直將寶壓在徐家身上,始終沒變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徐家給他們的回報也是不菲,地方絕大多數官員都或多或少有法家背景,儒家的押寶幾乎沒成功過,為了保證自己不徹底出局,每次都是留了一手。
儒家之前支持的對象其實是王鳳王根,但儒學院上層博士們卻又瞧不上王家。
所以,儒生們自王嗣以後已經許久沒有真正支持過某一個人了,至少上層擁有批紅權的博士們始終都沒有。
這次他們終於找到目標了!那就是當代的儒臣之首,首席博士王莽!
「不可,光提升儒生的比重而不提升法士比重,那豈不是在公認違背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嗎?」
「儒法並用這條國策我大漢已經用了上百年,它的優越性已經完美展現了出來,始終保持著國家的安穩,若是輕易改變無疑是會鬧出大亂子的。」
還沒等王政君回答,徐華就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他再清楚不過王莽的意思。
無法就是想趁機提升自己的勢力嘛,看來那群老頑固也是親自下場了。
徐華在心中思考著,如果沒有得到儒學院的集體支持,王莽便不會費那麼心思,記得之前基層儒生也是支持王鳳的。
但王鳳即使大權在握的時候都沒有做過提升儒家這個整體地位的事,他拉攏的不過是某一個勢力某一個派系而已。
並非這個整體,反正那種大儒看不上他,而且自視甚高,認為自己品德高尚,與貪官污吏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既然如此那何必熱臉貼冷屁股呢?
但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儒家已經認可了王莽,儒生官員也有意向王莽靠攏,像是大儒孔光更是如此。
雖然還沒有明確表態,但有意無意的也是在向其靠攏。
「唉…徐司徒也變得這麼迂腐了嗎,當年的分封制度亦是祖宗之法,但高帝不照樣是給廢除了嗎?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郡縣制要比封國制更加優越!」
「所以高帝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我們面對這道岔路口也同樣要做出選擇,歷史會證明,儒家才是最適合大漢國家的治國方法。」
王莽同樣寸步不讓,開始與之反駁,也不完全是為了爭取儒生。
他真的認為儒家制度更加優越,遠比法家的法律有用,昔日的秦朝已經證明嚴苛律法並不適用了。
若是早早的聽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大漢可能就不會落得如此田地了,因此嘗試是必須的,至於是否會成功,那就要等以後了。
「呵呵…王司馬這治國要穩紮穩打,稍微一賭,那就是整個國家的傾覆!這並非下棋,出錯了可以復盤重來甚至是直接悔棋,沒有下一次!國運一失就需要十年甚至百年的時間挽回。」
「昔日孝武皇帝的失誤還不夠清晰嗎?敗光了國庫,一直用了康帝宣帝兩代人的時間才彌補了回來。」
身為根正苗紅的徐氏子,徐華當然更加認可老祖宗需恭,外法內儒,才是最好的,甚至說這也並不好,有相當大的缺陷。
據說曾經老祖宗徐恭的想法是取百家之精髓,合眾思想之所長,創立一個新的治國方法!
諸子百家都不是完美的,但都有自己優越的地方,所以每一家截取一點才是最好的。
可惜受限於現實因素的限制只能作罷,國家沒有精力和資源培養那麼多的人才,所以只能挑出兩個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出來了。
王莽接著搖頭:「徐司徒情況不一樣了,你何不試試呢?如果真的不行,那再及時叫停也不遲。」
「不可不可,巨石一旦開始滾落,哪有那麼容易停止!必須從一開始就不錯。」
徐華還是不肯讓步,這不單單是治國的問題,自己這邊大多是法家官員,屁股決定腦袋,他身處的位置就代表了立場!
之前徐家是絕對中立的,可現在不同了,開始有了自己的陣營。
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重回正規啊,親自下場廝殺實在太累太危險,還是藏在幕後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