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這就是證明
周偉說話的聲調的都變了,直愣愣的看著那位負責通知的工作人員,那位工作人員趕緊把剛剛收到的電報遞給周偉。
電報上的內容很簡單:「新型鋁合金海水耐腐蝕問題似以解決,以酌人帶樣品趕往局裡,做進一步驗證!」
雖然字數不多,但涉及到的事情卻十分巨大,更意義非常,以至於周偉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要知道半年多前,兵工系統的專家組在進行109魚雷的技術鑑定時,漓東廠製造的魚雷新型鋁合金外殼在第一階段就遭遇了失敗,導致整個項目被專家組判定為不合格,回爐重造。
雖然當時大傢伙都沒說什麼,但西南兵工局上下心裡卻很清楚,這109魚雷的新型鋁合金外殼就算不撲街,最終也會變得半死不活,從此成為眾多被瓶頸卡死的項目之一。
因為他們這些內行人都清楚,這種涉及到材料性能研究,工藝規劃匹配,製造技術創新的東西,別說是漓東機械廠,就算是西南兵工局也無力承擔。
要知道,那可是需要砸大把大把資金都未必能見成效的東西,更何況西南兵工局手裡還沒錢。
等到前不久,西南兵工局從兵工系統方面得知,作為109魚雷仿製的母型號,某國的A—244型「白頭」輕型電動反潛魚雷的實際生產工藝與公開資料上記載的工藝大相逕庭,屬於獲得專利保護的內部版本後,西南兵工局上下更是對109魚雷項目的前景一致看空。
倒不是說西南兵工局不想在這個項目上在堅持堅持,而是從改開到現在,類似109魚雷這樣剛開始前景一片大好,後來就無疾而終的例子太多了。
畢竟西南兵工局下屬可不止漓東機械廠這麼一家,而是整個西南地區大大小小百餘家大三線、小三線企業。
起初西南兵工局也是寸土不讓,跟上級擺事實、講道理、哭訴過去十多年三線建設的不容易,可隨著平均一年近30個項目被無情的砍掉,到得如今,西南兵工局也有些麻木了。
正因為如此,這一年來西南兵工局將重點放在幾個關乎國計民生的大項目上,類似109魚雷這樣的項目,能保則保,保不下來也就不在刻意強求。
相較於此,西南兵工局更在意的還是下屬企業的轉型和營收能力。
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那麼多前途不錯的項目,西南兵工局是自己想放棄的嗎?實際上他們一個都不想放棄,上級也允許西南兵工局去嘗試,但所需的費用西南兵工局要自己負擔。
如此一來,西南兵工局不想放棄也得放棄,因為他們根本就拿不出那麼多錢去支持相關的技術研發和技術疊代,也就沒辦法堅持自己的想法。
這便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最後西南兵工局不得不向現實妥協,收起不切實際的理想,推動下屬的大三線和小三線廠積極轉型,增強營收能力,從而擴充西南兵工局的腰包,如此才能保留更多的好項目。
漓東機械廠預計的轉型改革便是西南兵工廠此輪自我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結果卻遭到廠長杜衛國的激烈反對。
其實不止是杜衛國,換做任何一個廠的廠長都會跳著腳的不同意。
留在軍工系統,有國家給托底,干好干壞工資、福利都不缺,可以說年年旱澇保收,誰不想過這樣的日子?
一旦被推向市場,缺了國家的托底,就等於斷了奶的娃子,干好了倒也罷了,萬一沒幹好怎麼辦?
自己的前途毀了不說,還得被全廠上下戳著脊梁骨罵上一輩子。
是以,沒人願意撇開舒適的安樂窩去直面凌冽且毫無預料的寒風。
基於此,西南兵工局對109魚雷項目實際上非常曖昧,即希望這個項目能推進下去,直至成功,因為等於填補國內空白,算是給西南兵工局長臉。
同時也覺得要是推進不下也無所謂,因為這就等於堵住漓東機械廠拖延改革的最後藉口,倒逼漓東機械廠不得不進行民用化轉型,從而邁出西南兵工局內部改革的堅實一步。
正因為如此,西南兵工局對杜衛國這次西南兵工局之行的態度就是能幫就幫,實在幫不了就只能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
而從情況的發展來看,早已超出西南兵工局的能力範圍,不想愛莫能助都不行。
所以這次周偉跟杜衛國的見面,除了告知其109魚雷項目事實上的終結之外,還肩負著向其傳達局裡領導的意見,那便是趕緊回到漓東廠,安安心心搞民用化轉型。
本來周偉已經懷著沉痛的心情將噩耗說完,正準備換一副威嚴的面孔將局領導的意思轉達給杜衛國,卻在這個當口受到來自漓東廠技術突破的電報。
一時間就跟被水流憋脹的橡膠管兒,老臉一陣的通紅,最後只能將手裡的電報交給身旁的杜衛國:「老杜,這是你們廠剛發來的電報,你是廠長,覺得可信性有多大?」
周偉剛才的吃驚,與看電報時的失態,可是半點兒不差的落到杜衛國和溫林的眼睛裡,雖然兩人也很吃驚,但面上卻沒有表現出來。
原因很簡單,他們兩人心裡也在打鼓,連西南兵工局都很難辦到的事兒,廠里怎麼解決的?畢竟在這裡沒人比他們兩個更了解漓東機械廠了。
不過心裡打鼓歸打鼓,杜衛國從周偉接電報的氣勢卻一點兒也不弱,旋即掃了一眼電報,消瘦的面龐扯出一絲欣慰的笑,一邊把電報遞給身旁的溫林,一邊衝著周偉說道:「我還在西南兵工局工作的時候就說了,不要小看下面的基層單位,實踐證明我當初的這句話是對的,漓東廠雖然在西南兵工局系統內不是最突出的,卻也是有些藏龍臥虎的能人!」
說著指了指溫林手上的那封電報:「這就是證明!」
話音未落,溫林便將杜廠長的話頭兒給接了過去:「沒錯,雖然我們漓東廠整體實力並不強,但在技術方面還是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的,就比如我們的技術科長秦意斌同志,就是十個經驗豐富的老專家;還有以張明莉為代表的幾名新進廠的大學生,也已經成為我們廠的技術骨幹,很明顯他們在這次技術問題的解決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頓了一下,溫林緩了一口氣:「所以,這樣的成績完全符合預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