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襄陽?南京?

2024-11-01 03:51:22 作者: 烏有大仙
  第420章 襄陽?南京?

  丹初入城後,下榻於總督衙門。知府衙門並非武昌城內最恢宏的建築,好在受戰事摧殘較小,保存比較完整,被丹初徵用為元帥行轅。

  才到下馬坊,便有上百名縉紳夾道迎接,跪迎於地,街道兩旁另外擺有數十幅字畫、古玩。

  古時軍隊每次破城,縉紳百姓都要簞食壺漿迎接。當然,大部分情況下,百姓迎接征服者都是出於被迫和畏懼。武昌城內缺糧已久,殘存的縉紳們也拿不出糧食酒肉,只好供奉出了收藏的字畫古玩。

  為首一名縉紳,據說還是天啟年間的進士,做過明朝工部侍郎,被眾人公推上來,對丹初說道:「韃虜暴虐,禍害四方。國主上膺天命,下慰黎民,驅除韃虜,救濟斯民,中華恢復有望,天下澄清可期矣!」

  丹初笑笑,說道:「諸位父老鄉親,請起請起。赤軍克城晚了,讓大家吃了許多苦。武昌乃江漢名珠,今後重建家園,恢復秩序,還得倚仗各位幫忙。」

  「學生義不容辭,一定盡心盡力。」

  寒暄過後,丹初便在眾將簇擁下來到知府衙門。府衙位於武昌城西隅,依黃鵠山而建,已經整修清掃完畢。

  「剛才那群縉紳先生,說話倒是相當誠懇,實心歡迎國主入城。」錢秉鐙在旁說道。

  「那是,我軍弔民伐罪,為他們恢復家園。城內上至縉紳先生,下至黃口小兒,誰不說國主的好?誰不歡迎國主入城?」馬寶附和道。

  丹初笑笑,說道:「民心在我,則無所不可。走,先進去議事吧。」

  眾人登上黃鵠山,在望江樓上坐下。入城式舉行得很簡單,也很成功,既展示了軍威,又振奮了士氣。城內百姓夾道歡迎,形勢對赤軍相當有利。

  前程可期,岑丹初心情不錯,招呼眾人坐下,說道:「武昌這一仗,打得相當漂亮。鰲拜妄圖死守孤城,被我軍團團圍住,主力皆被殲滅。放眼長江中游,韃子已經所剩無幾了。」

  「國主廟算無遺,戰無不勝。赤軍驍勇善戰,故能成此大功。」

  「接下來,兵馬略一休整,便可順江而下,直取金陵了!」

  眾人紛紛附和,席間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

  遙望西方,但見大江東流,船帆如雪,赤軍旗幟點綴期間,令人不勝感慨。

  右參軍楊玉祁指著一幅簡易地圖,介紹起當下局勢:武昌城破後,滿清定南將軍阿爾津從岳州回撤,意圖保守荊州;江寧總管札喀吶領兵防守九江、湖口,防止赤軍東下;另有一支三萬人左右的生力軍,由遏必隆率領,南下湖廣。

  由於長江下游防禦空虛,遏必隆中途分兵,主力南下趨武昌,偏師東向趨南京。

  「近年來,綠營屢屢投降,韃子對綠營大不放心。遏必隆這支三萬人馬的生力軍,便以八旗兵為主,幾乎沒有攜帶綠營。」

  情報局長馮加禮說道:「韃子檄令綠營分汛駐守,輕易不肯調用綠營。不過,我們在北直隸、河南綠營中布有眼線,聽說他們已經收到遏必隆的軍令,將趕往襄陽聽調。」

  「韃子猜忌綠營,不願信任綠營。但八旗兵力緊缺,又不得不倚重綠營。」

  「武昌一破,遏必隆便停止行軍,開始折向西進,似乎打算堅守襄陽。」

  「古人云,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襄陽者,乃天下之腰膂、四顧之地,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遏必隆趨襄陽不趨南京,值得我們沉思。」


  錢秉鐙的話,引起了眾人的興趣。赤軍相繼奪下武昌、南昌,長江中游形勢一變,奪取了戰略主動權。接下來,赤軍可向兩個方向發展。

  一是從武昌渡江至漢江,溯漢江至襄陽。從襄陽繼續溯漢江向西北,可以入陝西,折斷京師臂膀。從襄陽折向東北,溯白河、滾河,可以入河南,直搗滿清腹心。

  二是從武昌順江而下,直撲南京。只要奪下南京,南直隸、浙江有望望風而降。長江以南盡歸赤軍所有,南北對峙之勢已成。

  「打襄陽,是直搗腹心的打法;打南京,是傷敵元氣的打法。不過,南直隸天下富庶,打下了南京,餉糧問題迎刃而解。」

  「襄陽為天下重心,若打下了襄陽,則可進一步威脅畿輔。赤軍百戰百勝,連殲巨寇,破竹之勢已成。若是進軍襄陽,北方響應,韃子的江山就坐不穩了。」

  「不妥,不妥。賜姓覬覦南京已久,我軍全師攻襄陽,韃子便傾天下之兵來爭。到時候,很可能會演變了赤清之間的總決戰。到時候,天下精兵集中於襄陽,倒便宜了吳三桂和朱成功。」

  「是啊!吳三桂首鼠兩端,朱成功亦不清不明。不解決掉二人,如何能夠放心北伐。」

  「自古南方立國,或定都於南京,或定都於杭州。除此之外,再無更合適的都城。如今南京、杭州皆不在我手,如何奢談進取襄陽?」

  ……

  每當有大的決策,岑丹初總是習慣聽取大家的意見,讓大家自由發表意見,最後集思廣益,確定最終的方略。決斷之前,每個人都能各抒己見,決斷之後,就得堅決服從,決不許陽奉陰違。

  丹初聽過眾人意見,心中已有主意,笑道:「大家把問題想複雜了!其實,弄明白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很容易做出正確的決策。」

  「右參軍,赤軍如今編制多少兵馬?」

  楊玉祁不假思索,答道:「戰兵有一鎮虎賁親軍、五鎮步兵、一支南洋艦隊,合計約三十五萬五千人。守兵有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四個守備鎮,合計約八萬人。全軍統共四十三萬五千人。」

  「軍隊欠餉多少?」

  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就連統兵大將也諱莫如深,也不清楚部下到底積欠多少軍餉。丹初向楊玉祁點點頭,示意他如實回答。

  「全軍欠餉實無準確的統計,據後勤局的估計,全軍積年欠餉至少有三百萬兩白銀。」

  「這僅是軍隊欠餉一項,還有工廠、工匠、官吏,基本都有欠餉,合計不下六百萬兩。若不是赤軍接連取勝,若不是有振興銀行打了白條,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許多欠餉。」

  眾人悅服,丹初繼續說道:「韃子要保襄陽,我偏要攻南京。大軍抓緊休整,十日之後大舉東下。也不必非要克復九江,不妨直接越過九江、湖口,往攻南直隸。」

  丹初手上有虎賁鎮、第二鎮、第四鎮三鎮戰兵,作戰更加遊刃有餘,對南京志在必得。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