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風八萬里> 第一百六十二章 陛下來得正好

第一百六十二章 陛下來得正好

2024-09-29 21:06:09 作者: 紫釵恨
  而劉永錫在這件事卻保持著不急不徐的態度,他回復大清國的使者:「我的條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一個字也不能改,大清國如果有誠意的話就趕緊答應下來,省得到時候所有人都抄家滅族死無葬身之地!」

  大清國這邊實在想不到劉永錫的態度如此強硬,甚至到了「一個字也不能改」,但是他們也知道不管多麼無理的條件大清國都必須答應下來,不然豪格就可能攻入北京城大事報復。

  之前豪格還會說上幾句「身不由已」,但現在手段越來越狠毒,而且殺戮也越來越毫無顧忌,新仇舊怨一併清算。

  他是皇太極的長子,更是大清國皇位理論上的第一繼承人,但是最猖狂的時候整個大清國似乎在刻意針對他,所以豪格報復起來也是毫不留情,一心想把當初遭受的全部鬱悶都發泄出來,所殺者十有八九都是不該殺不應殺的對象。

  豪格現在是沒辦法走回頭路,即使想走回頭路都有無數仇家在等著他。

  過去滿蒙親貴都覺得承天皇帝窮凶極惡,是當之無愧的殺人魔王,但是他們卻越來越覺得承天皇帝有著一片慈心,歷史抓到的清軍俘虜大多都得以保全性命。

  其中有些俘虜被俘之後一直堅貞不屈,不肯與越明軍合作,但依舊活蹦亂跳,反倒是大清國派去的使者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他們才明白形勢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這不可能吧?大清國這麼快要完了?咱們又成了大明朝的臣民?」

  雖然有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與變化,但是很多老人卻站出來勸說大家應當接受這樣的巨大轉折,畢竟在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之前,女真人一直是大明的臣民,現在既然戰事不利,大家也只是回到努爾哈赤起兵前的狀況而已。

  為了這件事大清國可以說是吵翻了天,各方甚至不但當面大打出手而且斗出了人命,唯一能讓大家團結起來的只有肅親王豪格這個殺人狂。

  現在連多鐸都沒想到豪格降明之後居然會喪心病狂到這等地步,更糟的是許多降明的清軍統帥原本還想著跟大清國儘量保持一團和氣,但豪格這麼一位愛新覺羅親王都對承天皇帝如此「忠誠」,這些降明將帥自然也只能照方抓藥大肆報復,因此他只能苦笑一聲:「都說劉永錫是殺人魔王,但現在看下來劉永錫活著咱們女真與八旗才有出路啊!」

  不僅僅是多鐸,在場的八旗親貴都知道「大清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怎麼把幾十年來的勝利果實儘量保存下來,因此有人當即說道:「實際我們也不必把希望寄托在明國天子身上,咱們不進關的時候日子也照樣暢快啊,只要回到關外,咱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何必受這份一字不改的氣!」

  但馬上就有人反駁他:「可承天皇帝不是萬曆、天啟與崇禎這樣不成器的明國皇帝,他是真正的開國皇帝,咱們就算退出關去他照樣會追上來,何況他現在還有這麼一個肅王狗腿子!」

  一說到肅親王豪格,在場的清國權貴都是鴉雀無聲,他們既然是大清國的頂層權貴,過去肯定多多少少得罪過了豪格,而現在豪格已經是睚眥必報,哪怕只有一點小恩小怨也要抄家滅族,以大家過去折騰豪格的勁頭肯定是死路一條。

  大家只恨豪格失勢的時候沒能殺掉豪格留了他一條小命,現在成了大清國的心腹之患,但正因為有豪格在大家才會覺得承天皇帝劉永錫特別可愛:「肅王,你跟承天皇帝打交道最多,最了解承天皇帝,你跟我們說說,這份城下之盟還能改動嗎?承天皇帝劉永錫有沒有足夠的誠意?」


  大清國諸位權貴之前已經提出了一個在他們眼中格外屈辱的城下之盟,那就是參照忠貞營與大西軍故事,在北京設置皇后行營總督北邊軍務,以後承天朝的北邊就交給在場這些八旗權貴來鎮守。

  但是劉永錫卻是毫不客氣地駁回大清國眼中無比屈辱的這份協議並要求大清國在投降之後全面退出關外,而且關外也將是承天朝的地盤,就連盛京都會設官直接治理,只有黑龍江以北的苦寒之地才會完全交給在場的八旗權貴全權鎮守,除此之外漠南與西域則交由八旗蒙古與外藩蒙古鎮守,而承天朝會全力支持諸位女真、蒙古貴族向北與向西擴張。

  對於諸位清國親貴來說,即使是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之前後金占有的地盤都要比這更大,如果不是豪格逼迫太急,大家根本不會考慮這件事有沒有可行性。

  但豪格降明之後,大清國即使退到關外也避免不了犁庭掃穴的命運,所以大家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承天皇帝劉永錫的仁慈上,而多鐸則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承天皇帝陛下言出如山,是好漢子,他之所以讓我們替他北進與西進,是因為極西有羅剎一國,他希望我們替他征服羅剎國!」

  雖然大清國忙於入關,但是這些年俄羅斯人的觸角也慢慢滲入了清國的傳統勢力範圍甚至發生了一些小衝突,所以在場的清國權貴聽多鐸說到羅剎國都不由鎖緊了眉頭:「這件事沒那麼容易吧?聽說羅剎國也是一大國,而且我們為什麼放棄費盡千辛萬苦打下來的地盤,轉身去與什麼羅剎國交鋒!」

  代善也同明國使者溝通了幾次,大致明白承天皇帝劉永錫的想法:「明國的想法是我們起兵反明,總要付出一些代價,大清國打下來的地盤要交回去,但是我們個人得到的一切可以儘量保留下來,即使不能保留下來他也會給出合理的補償!」

  代善這麼一說在場的清國權貴都鬆了一口氣,既然大清國已經快維持不下去,所以大家實際最關心的還是個人的利益得失,既然大家的利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而且這位承天皇帝的信譽一向不錯,大家都覺得可以與明國天子進行合作。

  因此有人就提出了細節問題:「可黑龍江北以及西域都是苦寒之地,越往北越冷,越往西越荒涼,我們拿下來又能有多少好處,而且羅剎人據說都是亡命之徒?」

  還好多鐸已經打聽清楚了:「承天皇帝已經找來了西洋天主教的傳教士,按這些傳教士的說法,並不是越往北越冷,羅剎國實際也是跟關內差不多,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而且氣溫也跟關內差不多!」

  多鐸這話自然有些誇張,現在這個時空的俄羅斯並沒有象關內那麼富饒,而且大部分國土都要經受冬天的無情侵襲,但是多鐸拿出一份西洋傳教士繪製的地圖與具體說明,在場的清國權貴越來越心動,他們繼續探討著細節問題:「承天皇帝要咱們對付羅剎人自然要給足好處,羅剎國可是真正大國,而且聽說西洋火器也相當犀利,難道要我們赤手空拳跟羅剎人交鋒!」

  而劉永錫在這件事已經作出了承諾:「只要諸位將軍願意替大明鎮守九邊並征服羅剎人,朕自然是有求必應!」

  當然「有求必應」的說法太寬泛了一些,所以劉永錫給出了不少具體的承諾,比方說只要開始北征與西征,明軍就會把手上的大部分八旗俘虜與部分包衣都釋放回來,除此之外承天朝還會提供一支用西洋火器武裝起來的精銳協同作戰,西征與北征的軍餉也由承天朝來提供。

  除此之外,劉永錫還給出了一套重建遼東與關外的方案,並準備第一時間恢復商路,在場的清國權貴是越聽越帶勁,都覺得這位承天皇帝提出來的條件雖然異常苛刻甚至到了「一字不改」的地步,實際卻是誠意滿滿,如果真能達成合作的話,一場榮華富貴絕對跑不了。

  大家不由想起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這兩位大清國的開國皇帝,他們在世的時候大清國也是蒸蒸日上,大捷一場接著一場,明軍想要拿下一場戰術勝利都是痴人說夢,大清國之所以入關之後屢戰屢敗,就是自己這邊沒有這樣的天才統帥而劉永錫突然冒出來。

  如果能同劉永錫站在同一個陣營,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自己就是吃飯喝水照樣能享受大國崛起帶來的巨大利益,所以明明大清國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但大家反而是如釋重負甚至變得談笑風生,大家考慮的問題不再是大清國的長遠而是自己最關心的個人利益。

  大家正談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外面傳來了壞消息:「不好了,不好,明國大兵已經打到北京城下了?」

  多鐸當即問道:「來的是承天皇帝劉永錫還是肅逆豪格?」

  報信的牛錄額真給出了明確的答覆:「來的是承天皇帝劉永錫,他帶了至少十萬大兵!」

  在場的清國權貴卻是大笑起來:「陛下來得正好,立即打開城門迎陛下入京!」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