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執魏> 第八十九章 星亮?

第八十九章 星亮?

2024-09-30 07:38:02 作者: 沛土
  第400章 星亮?

  星空中,一顆星辰時隱時現。

  「哦?有趣!」秦無殤見星心喜,慢慢觀察起來。

  劉盛聞言,神色微動,他不懂得星象,也不懂得觀星,但他知道秦無殤懂,回顧其身,問道:「無殤又看出甚麼來了?」

  「啊?」聽聞此言,正觀星入神的秦無殤不由得愣了下。

  他感覺自己有點精神恍惚了,郎主一向不信這天象之說,可他方才好像聽到郎主問他看出甚麼來?

  這怎麼可能?

  這肯定是幻覺。

  念著,秦無殤朝劉盛眨了眨眼:「郎主說甚?」

  劉盛沒察覺到秦無殤的異樣,他朝天空指了指:「你又瞧出個甚麼星象來?」

  秦無殤聞言,為之一怔,眼眸瞪得老大,隨後不自然的朝天上看了看,不確定的說道:「郎主是問.天象?」

  劉盛笑了笑:「方才你言之有趣,不知是何趣啊?」

  秦無殤大喜,雙手一頓,遂即伸手指向那顆明滅不定的星辰,對其說道:「郎主且看,此星時隱時現,隱時如無物,現時如明珠,此乃大世之人將出未出之象啊,若郎主能尋得此人,此星定可長明或轉文曲之象,且輔郎主之紫薇也。」

  「哦?」劉盛聞言,不由得抬頭細看,那時明時暗的星辰,就好像小朋友在玩燈的開關,一按,啪嗒,燈亮了,再一按,啪嗒,燈滅了。

  「一啄一飲皆有定數?」

  聽著秦無殤的話,劉盛心有所感。

  「或許,這天象有可取之處。」

  這是劉盛頭一次覺得天象是有幾分道理的,因為他想到了高允。

  高允是甚麼情況吶?

  史載少年喪父,大器『早』成,但在劉盛看來,這個早字應該是說高允的文采,而非職位。

  因其在少年的時候就氣度非凡,崔宏崔玄伯和其父敘舊的時候見到他還言「高子黃中內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我只擔心自己不能親眼見到。」

  以崔宏的見識能說出這麼一番話,足矣見得高允不凡。

  但可惜的是,在高允自十來歲的時候其父故去,其祖父高泰便帶著他奔喪還歸渤海郡。

  到了渤海祭拜過父親後,高允許是悲傷過度,又或是一時間有點接受不了父親死去的現實,恍恍惚惚間就如看破紅塵的得道高僧一般,將一切身外之物都看得不那麼真切了。

  於是,心灰意冷的他將家中的財產都讓給了兩個弟弟,一溜煙的遁入空門當了和尚,還起了個法號叫法淨。

  恩,因為這法號比較符合他當時的心境,淨,這感覺就很好。

  可是吧,看破紅塵這件事畢竟不是涉世未深的少年能真正領悟的,那是活了一大把年紀啥都經歷過的老年人才能幹得出來的。

  老者:我還想多活幾年,顏?恩還不錯,年少的時候一定XXX,腿?恩,也還行,年少的時候XXXX,臀?呃年少總之,一句話,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出家吧。

  嗯,這是真正的看破紅塵。

  正所謂不染一身灰塵,又怎能看破紅塵?


  高允年紀不大,正是大好年華,還未經歷紅塵,就更不用說看破紅塵了。

  和尚廟裡的生活和他幻想的生活有很大的差異,這裡的人三教九流各不同,他們或是躲避戰爭、災難,或是賦稅了,這是一個養老的好去處。

  年輕氣盛之人是受不了的,這不,等他接受了老爹死亡的事實後,他就還俗了,或許這期間他領悟了甚麼哲學道理吧,讓本身就喜好文學的他更喜歡了。

  就有了後來的擔笈負書,千里求學之行。

  自此高允也就開始博通經史、天文、術數,這其中最愛讀的便是《春秋公羊傳》。

  這本書說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其實,也就和咱們現在看的資治通鑑二十四(五)史差不多,他是一本記錄了春秋一段歷史的書籍。

  這也是很多古代大才喜歡讀,或者說必讀的一本書。

  為嘛?

  因為古人也懂得讀史使人明智,古人也懂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按規矩來,讀了那麼多書,怎麼著也得開始大展宏圖,在官途上一展雄風了,高允也是這麼做的。

  於是,三十歲的他,受其父蔭而舉孝廉,事跡傳入郡守耳中,便得到了郡守的賞識召為功曹。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博通經史、天文、術數的大才,一直到四十多歲,都429年了,他還是一個功曹,也就是430年,他才被遷為從事中郎,在北魏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四十歲之前,功曹伴隨,四十歲之後才嶄露頭角,足足五年的功曹,可以說,他既是大器早成的人,也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假如秦無殤所言星象無誤,那麼劉盛覺得,這一定是在指他高允高伯恭,也在指他劉盛。

  星明則高允出仕朔州,會被劉盛任為朔州別駕從事史,自後為劉盛盡心盡力,且早於六年開始展露屬於他高允的鋒芒。

  而星滅則是回絕劉盛,繼續如明珠蒙塵一般靜待五年,直到等到拓跋燾的召喚,可這,將會是劉盛最大的損失。

  行軍打仗,劉盛有秦江秦無殤,雖然不是甚麼特別出名的人物,甚至歷史上都沒有記載,但劉盛覺得,秦無殤或許比不了南北第一謀崔浩,但怎麼著也是能獨擋一面的人物了。

  畢竟,所謂的歷史名將,若非出身家臣,還不一定留有名字吶。

  像是三國中的魏之夏侯,東吳之程普、韓當、祖茂、黃蓋,如果不是東吳的家臣,指不定會在哪個疙瘩和泥把吶。

  這些人強嗎?

  很多人說他們是三國的二流武將、三流武將甚麼的。

  可在劉盛看來,這也不過都是一個個敢打敢拼的人出生在一個好地方罷了,換個體格和他們一樣的人,能不能獲得如此成就?

  能,太能了。

  畢竟武將,又不是卒子,勝敗大多數還是得看謀略以及士卒。

  謀略上,劉盛自人秦江不弱他人,而士卒,他已著手漢人入軍,屆時,他的部曲將是胡漢混雜,可收百族之人為兵,不會再因胡漢問題而只能從部落中擇兵,他已再無掣肘,這將是他最大的一個兵源優勢。

  兄弟們,不好意思,二胎耽擱太久了,真的太久了,我都忘了前面咋寫的了,後面我儘量按大綱完本,如果沒對上號,希望大家多擔待,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