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方官的政績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方官的政績

2024-09-30 16:08:51 作者: 漢風雄烈
  五月時候天氣已經見熱了。

  趙亮離開京城返回老家去。

  四九城內不搞事實在沒什麼好玩的,八大胡同他早去過了,圓明園他想進又進不去,除了搞了一次市井調查,再跟著和珅結識了一大批官員,其他的毛事兒也沒幹!

  所以,趁早回老家歇著去。

  因為大姑父從嶺南回來了,一同帶回來的就有幾個他讓起點找的人,還有朱渥。

  後者是朱濆的胞弟,朱濆為船幫幫主脫不開身,就把自己兄弟派來見趙亮了。

  至於豫西南和沂蒙山,依舊很『平靜』!

  除了烏三娘稍微的顯的有些暴躁,在過去的半年裡,幾次往衙門裡撂炸彈,還組織人手伏擊滿清外出的官員,從而登上了滿清的必殺黑名單。

  聲名也大大的響亮了來,成為了清水教中僅次王倫的『巨頭』,跟孟燦、王經隆、樊偉等人齊名了。

  風塵僕僕的趕回龍路口,趙亮看到的就是老爺子和趙爹趙二叔他們滿是歡喜的笑臉。

  這是咋回事?

  「大哥,咱家上地方志了!」趙輝興奮的叫嗥著。哪怕只是淮寧縣誌,而不是陳州府志,可這對趙家言也是一項殊榮了。

  趙亮有些發懵,縣誌!?

  那東西他當然聽說過,地方志麼。可他從來沒有將其與趙家聯繫在一處過,驟然聽到消息後,人還真是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清代方志編修多能依循六十年一纂的則例,定期續修。可這制度針對的是省一級的通志,至於省以下的府、廳、州、縣、鎮志,就靈活多了。

  清代基層單位修志極其頻繁,府、州、縣皆設有立志局、志館極其普遍,而成書之眾,數倍於以往歷代。

  而陳州府,自從乾隆十二年修了一回府志之後,修地方志已經偃旗息鼓三十年也。

  如今淮寧知縣忽的挑起了這個頭來,極快的就贏得了地方士紳們的支持。

  中國最好臉面,如果能留名地方志,那都不知道是多少士紳賢達們做夢才能夢到的美事。

  畢竟這地方志雖然是官府出面主持修撰的,可修書的人卻往往又是本地長官和名望紳士,這些人難免要矜誇鄉里,虛譽人物,尤其是後者。

  述地理,則必列八景勝跡,陳州府的七景八台就是這麼來的。列鄉賢,常愛及親朋故友。

  所以,這每一次修撰地方志,對於地方上的士紳賢達們來說都是好事。

  結果這次卻不料江哲主動提及了趙家,並且非常明了的表示慈善會事宜應當大書特書。

  此事乍然一看是江哲在巴結趙家,就跟蘇和泰的態度轉變了一樣,和珅現如今風光無限,趙家也跟著收益非凡啊。

  可事實上江哲事前事後都跟趙家沒甚大聯繫,等趙爹親自上門拜謝的時候,人家也說的很明了——乃實事求是而已。

  趙亮聽到這兒就笑了,實事求是?見鬼的實事求是。什麼時候地方志編撰的時候實事求是了?

  雖然他對地方志了解不多,可也知道上次編撰地方志時陳州府鬧出的一次笑話。

  某縣某人,嫡支六人,盡入志書者,又以其母入孝婦,祖母入賢婦,因被譏為「某氏家乘」。

  這些奇聞趣談一般的老百姓接觸不到,可如趙家如現今的趙亮人等,那是想不知道都難。

  他跟何志輝等人組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某縣某人早就被他們笑爛了說爛了。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趙亮眯著眼睛道。

  江哲自從上次去了技校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動靜,趙亮都要把他忘記了。

  沒想到卻在縣誌編撰上給趙家送上了一份大禮。

  趙家收下了這份禮,那就必須要回報一二。

  如果這人真的很像樣子的話,那趙家未嘗就不能加深一二與之的聯繫。

  趙輝何志輝他們還都為時尚早,這江哲卻已經是知縣老爺了。

  「爺爺,爹!你們覺得咱們在陳州府城再設第二座紡織廠如何?」

  所謂的紡織廠就是集織布、紡紗、軋棉於一體的大型工廠,在趙亮帶著珍妮機上京的這段日子裡,老家這邊已經著手開始準備了。

  從紡紗用的一台台珍妮機到染紗用的染池,再到軋棉用的木棉攪車,那都準備了很多。還有場地和工人!


  只是叫人始料不及的是,龍路口『缺人』了。

  場地器械很容易搞定,工人數量至今還缺少了上百人。

  畢竟無論是珍妮機還是染紗還是木棉攪車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來操弄,但龍路口裡先是有趙家的酒樓在,然後是民團,再接著是紡織工坊,現在趙亮大姑父經營的車馬行和小姑父著手鋪展的商行,也開始搶奪起了人手,龍路口裡就是渾身是鐵,又能捻出幾根釘?

  人力資源不足已經成為了趙氏產業發展的一大限制了。

  趙亮提議把紡織廠開去陳州府城,那肯定是把『主力軍』轉移到府城去,龍路口這邊反而是個小頭,這樣也就能緩解人力緊張的壓力了。

  「府城有東西蔡河環繞,連通沙潁河,運輸交通也是方便。而且府城及四關丁口眾多,只要咱們把錢給夠了,何愁招攬不來足夠多的人?」

  作為密集勞動力的紡織行業,哪怕是到了9012年,那都離不了人。現在就更是如此了。

  不然就別說織布紡紗和染紗了,只一個軋棉都能把人愁死。

  棉花紡織需要經過軋棉、彈棉、紡紗、漿紗、繞紗、走紗、染紗、織布等繁瑣工序。

  其第一步的軋棉,早期時候就只能用手剝去棉籽,純手工技術。比如一百年前的歐洲和印度,那就是如此。

  別看印度的紡織工業歷史悠久,工藝也挺厲害的,可那地方知道18世紀才出現了木輥絞花車,以後被引入歐洲後逐步發展成為皮輥軋花機。

  中國這邊則是早在南宋時候,在棉花才傳入中國不久的時候,就出現了用鐵筋或鐵杖趕搓棉花去除棉籽的技藝。然後就有發展出了攪車或軋車以及木棉彈弓等半自動技術。

  元朝時候的王禎在《農書》中首次繪出了木棉攪車,是棉花初加工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大大地提高了軋棉的生產效率。明代又出現了四足攪車,由一人手足並用地操作,更適合於小農經濟一家一戶的獨立生產。

  然後至今一二百年裡都再沒什麼發展了。

  趙家準備的木棉攪車就是四足攪車,而且趙家已經發出懸賞了,誰要能改進工藝,重金相酬。但那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何況知縣老爺為咱家遞來了一份大禮,我們不管怎樣都要回饋一二啊。」

  不管是哪一個時代,地方官都希望自家轄區的百姓能安穩富足,這樣麻煩事就會少很多,治安會變好,市井會繁榮,稅收會水漲船高。這些就都是地方官們的政績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