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減皇族爵位的旨意很快就傳遍了天下,這件事對於普通人,甚至是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都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對於皇族來說,卻是關乎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所以當接到這個消息後,留在大明的皇族也一下子炸鍋了。
比如以蜀王朱椿為代表,紛紛上書朱允熥強烈反對,甚至還有人叫囂著要進京找朱允熥討一個說法。
不過這些親王皇族們雖然叫囂的很兇,但老朱早就立下了規矩,他們根本不敢輕易的離開封地,所以朱允熥乾脆就當沒看見,反正政令已經頒布了,而且皇族的冊封也需要經過宗人府,現在宗人府完全把持在朱允熥手中,所以他也不敢這些皇族能鬧出個什麼。
說起來這些親王也挺倒霉的,實力最強、野心最大的一批已經出海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想要安心過日子的,結果朱允熥還給他們來了這麼一手,現在他們人單力薄,手中的兵權也早就交出去了,根本沒有和朱允熥討價還價的籌碼。
另外這次的事也只關乎到皇族的利益,對民間和朝堂上來說根本沒什麼影響,甚至對於官員來說,限制皇族的爵位反而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地方上有太多的皇族,對當地官員的管理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許多官員對這件事反而十分歡迎。
再加上現在皇族的數量還不算太多,要知道後世時,光是萬曆年間,皇族的數量就達到了驚人的十五萬出頭,到了明末雖然沒有統計,但數量肯定更加驚人,當然歷史上的明朝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也儘量縮減了一部分,但皇族的數量依然給大明的財政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內部的皇族鬧騰歸鬧騰,卻沒有什麼實質的效果,最後只能無奈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類似上面這樣的改革,這段時間幾乎一直在上演,在排除掉藩王這些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後,朱允熥也終於可以對國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當然這也是因為大明的變化太大,如果朝廷不主動進行改革,恐怕社會的變動會倒逼上層改革,到時引發的動盪只會更大。
這天一早,李節又被朱允熥召到宮中,他本以為又是商議哪方面的改革事宜,卻沒想到朱允熥笑呵呵的將一份情報遞給他道:「你看看吧,有燉和笛兒在大洋洲那邊表現的還真是出人意料!」
李節接過情報打開,結果只見上面詳細的記錄著朱有燉他們抵達大洋洲的所有行動。
對於這種情況,李節早就見怪不怪了,朱允熥雖然支持各個親王出海,但卻也會在他們身邊安插一些細作,倒不是朱允熥有什麼壞心思,而是一種必然的準備,畢竟這些親王出海時有兵有糧,萬一他們出海後不安心在海外發展,反而想殺回大明怎麼辦?
所以從最初的朱棣,到最後的朱有燉,他們身邊都被錦衣衛安插了細作,對於這點朱棣等人也是心知肚明,不過只要他們沒有異心,這些細作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算是一種雙方的默契吧。
李節把這份情報詳細的看了一遍,上面記錄著朱有燉他們在登陸點建造港口,而且還記錄了其中的困難,比如著重提到的就是人手不足的問題,事實上這一點李節也早就預料到了,畢竟南洋去了那麼多親王,全都需要人手建造港口和城市,當然會人力緊張。
朱有燉在位置偏遠的大洋洲,人手不足的問題只會更嚴重,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終於窮則思變,開始派出船隊四處劫掠土人為奴。
本來在南洋一帶,搶掠土人這種事也有許多人在做,只不過主要是以一些商人為主,而朱有燉則是第一個親自下場的皇族。
而且相比於那些商人,朱有燉顯然更有辦法,他很少親自帶人捕捉土人,而是讓人挑撥土人之間的內鬥,事實上土人的部落與部落之間也是矛盾重重,許多都是世仇,所以只要稍有矛盾,雙方立刻就會爆發衝突。
有了衝突就會打仗,而打仗就會有俘虜,朱有燉就會從雙方手中收購這些戰俘,只需要付出一些布匹或瓷器,那些土人就會歡天喜地的把戰俘送過去。
「好辦法,若是他連這個問題都無法解決的話,那還不如早點回來!」李節看完這份情報後,也是笑著點頭道。
對於那些南洋的土人,他可沒有半點同情,特別是靠近大洋洲那邊,後世的幾場大屠殺,李節可都記在心裡,現在不過是替後人收點利息罷了。
「有燉看著斯斯文文的一個人,竟然被逼著去做了人販子,我現在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朱允熥這時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道。
「人都是會變的,更何況在海外無依無靠,只能靠他自己,另外我懷疑這個主意可能是笛兒幫他出的。」李節卻是再次開口道,正所謂長兄如父,笛兒更是他看著長大的,所以他對笛兒的性情也再清楚不過了。
「笛兒?她一介女流能做出這樣的事?」朱允熥聽到李節的話也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在他的印象中,笛兒也就是個貪吃的小丫頭,雖然後來跟著李節學了不少東西,但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陛下可不要小看女子,而且你可別忘了,笛兒還是位母親,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早點把大洋洲建造好一個據點,好把子堪接過去一家團聚,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她做出什麼事來都不奇怪。」李節再次回答道。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理解笛兒了,畢竟上次文圻跟你去登州時,皇后可是提心弔膽,一直等到你們回來才放下心。」朱允熥聞言也再次笑道。
其實朱允熥也知道,出海之後,無論是朱允熥還是朱棣等人,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朱棣現在囚禁了朱橚與朱權,強奪了兩人的兵權,這件事傳到大明時,許多人也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