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呂布真不愧是并州出身,對於上黨郡的地形險要等皆很是清楚,以致於在其率軍於上黨郡現身之時,那上黨太守張揚竟完全沒有察覺到,輕易就被呂布端了老巢。
不過張揚畢竟在上黨郡經營多年,自然不會像成廉那般輕易身死,其眼看此城已然守不住,便趁呂布與郡兵廝殺之時,策馬出逃,潛入進那黑山之中。
呂布之意乃是占據上黨郡,以上黨作為跳板,進則可以南攻冀州,退則可以吞占并州,對於小小一個張揚的死活去向,並不關心。
就在呂布於上黨郡廳堂之上穩坐之時,其之軍師陳宮則是說道:「將軍,如今上黨已然攻下,不知下一步,將軍意欲何為?」
呂布聽得陳宮此問,則是說道:「某本意先占據了并州再言其他,可那公孫瓚日前卻又發派大軍南下征戰,如今冀州鄴城屬於空城之時。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此時不殺那公孫瓚一個措手不及,等到其將兵馬調撥回來,再想收割公孫瓚的項上人頭可就難了。」
陳宮聞言,點了點頭,道:「若是如此,在下明白了。」
隨後,陳宮則便行將下去,及至軍中查看損傷,同時又在城內張貼告示,不許軍士擾亂百姓。
待得第二日,呂布留下部分兵馬與陳宮,自己則又親率大軍,一路南下而去。
與此同時,冀州鄴城之內,公孫瓚已經很久沒有親自領兵上陣過了,難得腹地跑進來一隻老鼠,公孫瓚實在很想親自出征,再與那呂布會上一會。
可無奈,如今公孫瓚不但身為燕王,其之子嗣公孫寰更是最有資格繼承大統的下一任帝王。
鑑於公孫寰年歲尚小,且公孫瓚還健在,那些文臣們便提議,由公孫瓚先領大統,為公孫寰指點江山。
此般消息一出,當即便得到冀州軍民的一致叫好,畢竟對於漢室江山,他們早都失望透了,可若是這江山之主是燕王公孫瓚的話,那對他們這些百姓來說,實在是太好的一件事了,因為公孫瓚為百姓所做種種,這些年來他們是有目共睹的。
他們渴望也相信,他們的燕王是一定能夠管理好這個江山的。
不止是公孫瓚麾下文臣與治下百姓,就連那在學院教書的蔡邕與盧植等人,聞知此訊也紛紛跑來向公孫瓚道喜。
這兩人雖然一個是公孫瓚的岳丈,一個是公孫瓚的授業恩師,可此二人卻又肩負大漢儒學名家的盛名,像這般更換帝王之事,二人是很有權利過問的。
此時公孫瓚見到這二老前來,心中多少還是有些許忐忑的,可是沒想到二老剛一開口,便是稱讚道賀之詞。
聽此二老這般言語,公孫瓚心中那懸浮著的石頭也是終於落了地。
也正因公孫瓚可以名正言順地代替公孫寰管理江山,也註定公孫瓚不可輕易出征,畢竟眼下百事待興,而那呂布又是虎狼之輩,若公孫瓚當真遇到了什麼危險,對於整個天下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可,公孫瓚不去尋呂布麻煩,卻並不意味呂布不會來尋公孫瓚麻煩。
就在公孫瓚於鄴城之中籌備忙碌之時,呂布及其麾下西涼軍的身影,卻是現身在了冀州邊界。
這自然瞞不過錦衣衛的眼睛,幾乎就在呂布南下的同時,當地錦衣衛便已經將之動向用飛鴿傳書傳回了鄴城。
此時只見賈詡匆匆行上殿前,與公孫瓚說道:「主公,呂布正朝著此間趕來,是否需調回前線兵馬回援?」
公孫瓚聞言,卻是搖了搖頭,緩緩說道:「自然不可,那呂布之所以會冒著被圍剿的風險自兗州潛行而來,為的就是讓我軍出現動亂,若我此時調撥前線兵馬回援,那袁術與曹操又怎會輕易放過,到時必將大有損傷,就中了呂布曹操之計了。」
「可,若是如此,如今我冀州已無兵馬可與呂布對敵了,若是不與之戰鬥,則就要關閉城門了。到得那時,豈不是放任呂布一行在冀州作亂。」
聽到賈詡此言,公孫瓚則微微笑道:「誰說我要關閉城門,只能堅守。又是誰說冀州無兵可與呂布交鋒?」
公孫瓚話音剛落,便見大殿一旁行出兩道壯碩身影來,賈詡回頭望去,只見此二人乃是公孫瓚之隨身親衛典韋,以及號稱守城無敵的陷陣營之主將高順。
待得典韋高順二人來至身前之後,公孫瓚則是得意笑道:「有此典韋高順二人在,這鄴城,那呂布是攻不下的。再說了,我們的援軍,不是也就快抵達了嘛。」
正如公孫瓚所言,因為早已判斷到,呂布的最終目標是穩坐於冀州鄴城的公孫瓚,所以即使得到了呂布北上侵襲并州的消息,徐晃也並未理會,只將大軍一路向冀州開赴過去。
或許是因為被任命為先鋒的職責所在,又或許是因為對呂布這個名字實在記得太過深刻,以致張遼竟早早脫離了大軍,引領本部兵馬先行趕到了冀州邊界。
卻恰巧在此與那呂布所率之軍相遇。
再次見到那熟悉的身影,張遼當即喝喊道:「逆賊呂布,還不受死!」
呂布剛引領兵馬抵達此間,正想著指點一番,大軍該如何行動,卻忽而聽到遠處傳來這一聲暴喝,卻是實在讓呂布大吃一驚。
不過當其回過頭來,看到只有張遼一人率軍前來之後,臉上的驚訝卻轉眼化為了譏笑。
只聽呂布冷哼道:「文遠許久不見,不想竟如此托大,難不成還想以一人之力戰勝某之全軍不成?」
韓德聽得呂布之言,則發問道:「主公,末將願為先鋒,為主公斬殺此僚。」
呂布聞言卻是搖了搖頭,只留下了一句「你不是他的對手」後,便親舞方天畫戟迎上前去,在下一刻與那衝殺過來的張遼戰至一處。
「呂布!你先殺舊主丁原,跟隨董卓作惡多端,如今更還弒殺大漢天子,你之罪行如滔天洪水,今日某定要將你斬殺,以正國法!」
張遼與呂布交戰之時,亦咬牙切齒發狠道,對面呂布聽了,卻是有些不明其意,弒殺丁原,跟隨董卓,這些事呂布全都知曉,也坦然接受,可是最後一條,弒殺大漢天子,卻是從何而來。
雖然呂布並不在乎外人的看法,可若是旁人想將什麼帽子都扣到自己頭上,那呂布可就不願意了,自己雖然卑鄙了一些,可也不是什麼髒水都可以潑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