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翎朝著說話的人看過去,凌厲的視線盯的對方不敢對視,低下了頭。
「我知道永州的,你們的親朋都被埋在廢墟中,你們心急,我理解。」
「但是,現在大家救援的動作亂七八糟,根本沒有效率。」
「現在你們只需要按照我說的做,違抗命令者斬。」
不是蘇鳳翎暴戾,而是非常時刻當用非常之法,若是不狠一點,這些人就有可能會亂來,到時候亂子更多。
「馬刺史,你贊同麼?」
馬博遠現在一切以蘇鳳翎馬首是瞻,當即站出來支持。
「現在蘇將軍就是這裡的最高統帥,所有都必須按照她說的做,亂來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當家刺史都這麼說了,底下的人哪還敢說什麼,蘇鳳翎快刀斬亂麻地解決了爭議。
「報數,從一到二十,二十以後,繼續從一開始報數,以此類推。」
一聲令下,所有人開始報數,很快就報完。
「屬於一個階段一到二十的人自動分做一組,按小組作業。」
「一會讓譚副將選出每個組的小組長,以百夫長千夫長為優先。」
「各個小組分配區域,只負責自己區域的救援。」
「稍晚點,會有生命探測儀送過來,每小隊派兩人留下學習,其餘人聽譚副將和馬刺史指揮。」
說完,各個小組商量著各派出兩個人過來學習。
生命探測儀的使用方法已經發了過來,大家都沒見過這麼神奇的東西。
「這一台是紅外生命探測儀,先用這個儀器,探測廢墟下面有沒有埋著人。」
「它是探測溫度的,人的溫度高於這些倒塌的建築,溫度越高顏色越紅,就是生命體,這個大家都能看得懂吧?」
雖然不知道這儀器怎麼能做到隔著物體探測的,但大家都點了點頭,有用就行。
「在用紅外發現生命體之後,就用這台儀器的長管子找到縫隙伸進去,就能看到裡面的人的狀況了。」
蘇家軍的士兵們還好,能成像的設備多多少少都見過,永州城的可就懵了。
「還能這樣呢?那不是跟鏡子一樣,能隔空照的鏡子?」
「別多話了,好好學,以後跟著蘇家軍,不就都知道了麼。」
想的遠的,已經在盤算怎麼跟著蘇家軍了。
教學結束,姜楠那邊的物資也到齊了,等東西拿到手的時候,大家才感嘆,原來剛才看的教學視頻不是做夢,真有這種東西。
每個小組的人領到探測儀就出發去自己的區域了,而擔架、鏟子等救援用具,則有專門的人開車送過去。
分配完救援隊,蘇鳳翎又把幾個大夫叫來。
「這些有顏色的繩子是神明送過來的,他說了,先讓大致了解受傷情況的救援兵將救出來的人分好類。」
「輕症系藍色的繩子,重症系紅色的繩子,送到你們這兒來的,得先治療重症的,懂了麼?」
「是。」
幾個大夫都感嘆,神明就是神明啊,一下子就解決了他們治療混亂的情況。
此時一名永州城倖存的大夫問道:「那些兵又不懂看,萬一他們分錯了怎麼辦?」
阿月得意地開口:「我們蘇家軍的將士們,全都接受過基礎醫療知識培訓,他們不僅會區分,還會做簡單的包紮。」
這一點也多虧了神明,他真是太有遠見了。
每個軍營里雖然都有軍醫,可人數很少,真打起仗來,哪看的過來。
如果戰場上的將士們,都能學會自己給自己或彼此互相包紮,那至少能更大程度地保命。
尤其是很多士兵都死於失血過多,包紮可是能救命的。
於是,在神明的建議下,整個蘇家軍都進行了培訓,哪些人看上去傷的不重其實已經很嚴重了,哪些人看上去傷的很重其實不重,他們都知道。
當初,每一個人包括蘇鳳翎可都是考過試的。
學的時候軍營怨聲載道,現在能派上用場,知道學對了。
這讓永州的那名大夫佩服不已:「好方法啊,太明智了。」
「別廢話了,一大堆人等著我們治呢,我跟你說,你不會打針輸液縫合,可得和我們好好學一學。」
阿月招招手,帶著這個大夫離開了,這丫頭聰明,學東西快,胃口又大。
滄州城的大夫聚在一起學習神明教授的醫術的時候,一上來就是重口味的解剖學。
一幫老大夫,那是哇哇吐啊,因為好奇在一邊圍觀的李良李虎都被逗笑了。
「這就吐了啊,那戰場上,斷胳膊斷腿,斷腦袋的都有,還有被燒焦的。」
「你們要是這個都看不了,那以後怎麼治病啊?」
老大夫不服氣,反駁道:「我們城中百姓又不會受這樣的傷。」
只有阿月和軍醫看的眼睛都不眨,不停地記筆記。
「神明說了,這個什麼解剖學,是他老人家那邊神之醫術的起點,只有好好掌握解剖學,才能學好他那邊的醫術。」
李良將姜楠的話轉達:「剛開始看不了,沒事,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看看阿月,人家一姑娘都能學。」
吐的最厲害的老大夫氣得吹鬍子瞪眼,阿月那能是普通姑娘麼!
心裡吐槽完,還是繼續學,沒辦法,誰叫神明那邊的醫學更發達了。
這幾個大夫是學了吐,吐乾淨再學,大部分終於都適應了,可最老的大夫膽汁都快吐出來了,也沒能適應。
蘇鳳翎只好跟問神明,姜楠又搞來了現代中醫的教材,中醫是很了不起的學科,但得用科學的方法去學才行。
老大夫拿著新教材,更氣了,用這種好東西不早拿出來,非得等他吐完了才給麼。
不過大家學習現代醫學的時間都還不長,且缺少實操的機會,大手術更是一個都做不了,畢竟沒有心電監護,也沒有麻醉劑。
但是一些止血縫合的技術他們還是掌握了一些的,這次更是個練習的好機會。
整個永州城,在蘇鳳翎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展開了搜救工作。
至於說好了回北都傳消息的劉總管,難得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快馬加鞭地往北都趕,他心裡又有了一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