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蘊藏著很深的智慧,絕對不只是網上流行的段子。
始皇帝的功績之一——秦直道,就是一條全長700餘千米的軍事交通要道。
雖然修建這條道,耗費了大量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和體力,乃至生命。
但這條路作為軍事交通線和後勤補給線,為秦朝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福澤後人千年,一直沿用至隋唐時期。
而且它不長雜草,用的是一種叫做『熟土』的建築材料,也就是把土蒸熟、炒熟到焦黑狀,然後加入鹽鹼和石灰。
如此,便能做到寸草不生,甚至一直延續到現代後世,仍有部分地段的秦直道不長草。
李徹不準備修建奉國版的秦直道,那東西雖然不錯,但製作工藝太繁瑣。
而且說到底還是土路,不夠結實。
李徹心中的道路,要能走人,還能跑馬,能走馬車,甚至......能跑汽車!
汽車聽起來很高科技,實際上當工業化的浪潮到來之時,製作起來並不複雜。
修路是功在千秋的事,既然決定要做,那就直接做到最好。
瀝青路不好弄,石板路又不易維修,青磚路、土路更是沒有考慮的必要,留給李徹的選擇不多了。
想來想去,唯有水泥路,才能滿足李徹的全部要求!
「我知道一物,你們工正所要試著做一做。」李徹看向王崇簡,「此物名為水泥,需要粘土、生石灰、熟石膏三種材料。」
「三種材料碾碎成粉末,摻和在一起,使用時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攪拌,凝固後便能堅如鐵石,馬踏人行皆不會損壞。」
李徹見王崇簡等工正所官員認真地傾聽,沒有絲毫意外之色,頓時有些詫異:「不是......我說這東西,你們不覺得震驚嗎?」
工部眾臣迷茫地抬起頭,看向李徹,又搖了搖頭。
「不震驚啊,這不就是水化反應嗎?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膏的化學成分是高嶺石,此外還含有鐵、鉀等元素。」
「雖然具體的方程式不清楚,但殿下既然有如此詳細的配方,自然是肯定能成的。」
看著李徹越來越呆滯的目光,王崇簡頓時縮了縮脖子:
「殿下,您怎麼了,這不都是《化學》一書上的內容嗎?我們每日研讀,這些知識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啊。」
李徹這才想起來,自己從帝都帶來的班底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的古人了。
他們也是經過義務教育薰陶,有了基本的初中文化,是【初中】境界強者了。
這些人可都是沒學過科學理論,就能成為當世各個學科的頂尖學者,吃上一口皇糧的頂尖學霸。
如今學了《物理》、《地理》、《化學》,舉一反三之下,沒準都成了【高中】境界的大學者!
恐怖如斯!
李徹擺了擺手,頓時覺得有些無趣:「既然都知道了,那就去找這幾種原料吧,這水泥還要多次實驗,務必找出最合適的比例。」
王崇簡皺了皺眉頭,開口道:「粘土還好,磚頭、陶瓷、陶土器中都有。」
「生石灰嘛,春秋時期就有了,那些老道經常煉丹用,石灰石煅燒即可。」
「只是這熟石膏,需要找到石膏礦才行。」
李徹回想了一下前世的記憶,遼寧省內就有,主要分布在瀋陽、大連、丹東等地。
但具體的位置實在是想不起來了,還是要派王六他們走一趟。
李徹說道:「也無妨,熟石膏只是用來加速凝固的,先用粘土和石灰石做實驗即可。」
粘土和生石灰燒制出的就是最簡單的水泥,也就是所謂的土法水泥。
這東西肯定是不如現代工業水泥的,但奉國又沒有什麼重型大卡車,修出的水泥路只要平穩、結實就行了,至少比土路、磚路強得多。
而且水泥也不只是可以修路,加上點糯米,用來修建城牆也是極好的。
反正水泥的製法大同小異,日後有了條件,再改良便是。
王崇簡躬身道:「臣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李徹的話,在奉國那就是國策。
官員們立刻行動起來,從倉庫中尋找這兩種材料,然後熱火朝天地開始分組實驗。
李徹去偷偷看了一眼,嘴角輕輕抽搐,隨後默默退走了。
自己已經沒什麼可指點的了,這幫古代學霸真是變態啊。
把變量、對照組、實驗組什麼的操作得明明白白,就是前世的【大學】境界的研究團隊來了,也就只能做到這種程度。
天才就是天才,自己奮鬥十幾年達到的學識,人家半年就掌握得差不多了。
但李徹也沒太失落,這一世自己才是領導,至少手下的科研團隊已經初見規模了。
回到王府,王六已經接到命令,從礦場那邊趕了回來。
這幾個月的勘礦生活,讓他消瘦不少,皮膚也變得黝黑、粗糙了。
不過人卻是更有精神了,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像是在亮著光。
「參見殿下。」王六見面二話不說,納頭便拜。
「起來,你小子少給我來這套。」李徹笑罵道,「最近怎麼樣,在礦場待夠了吧?可想出去溜達一圈?」
王六大喜,連忙道:「屬下聽殿下的吩咐,隨時可以出發。」
「嗯。」李徹點了點頭,「書讀的怎麼樣?」
「看了大半了,就是有些字不認識,俺就纏著駐軍的政委給俺講。」王六回道。
李徹滿意地笑了,是個肯上進的,沒浪費自己的一番苦心。
「我要讓你去找三種東西。」
「殿下您說。」
「石膏礦、煤礦、銅礦!」
王六小眼睛一翻,將李徹所說認真記在心底。
「此三者,優先尋找石膏礦,近日就要用;煤礦次之,這個要等到冬天用;銅礦再次之。」
石膏不僅是常見的工業材料,而且還是一味藥材,用途多多。
煤礦更不用多說,在東北發展最大的難關就是那長達半年的冬季,若是沒有煤礦,百姓怕是會凍死大半。
至於銅礦,李徹則是準備用來鑄幣,順便研究一下火炮和子彈。
「此次我不能給你具體位置,只能給你一個大致範圍,你要自行去找。」
李徹走到輿圖旁,伸手在幾個地方圈了個幾個圈。
「就在這幾個區域,誤差不會太大,但石膏礦主要以地下開採為主,可能需要挖深洞勘探。」
王六表情嚴肅起來:「這石膏礦,殿下何時需要?」
「半個月之內吧。」李徹回道。
水泥需要熱量凝固,冬天就不好用了,所以要趁著夏秋兩季多修幾段路。
「屬下,必定全力以赴!」王六拱手道。
王六沒有停留,下午便帶著手下團隊出發,去尋找石膏礦了。
戰事已經結束,工正所在忙著實驗水泥,其他事務也有霍端孝和諸葛哲處理,李徹竟然有了一段難得的空閒時間。
趁著難得的休閒時光,李徹白天跟著越雲學習槍術,晚上則開始翻閱前朝世家收藏的史書典籍。
原身當皇子那段時間,接觸的都是儒家經典,對這個世界的歷史了解甚少,所以李徹也沒有相關的記憶。
如今有了時間,正好讀一下史書,確定一下自己究竟處於什麼年代。
夏商周,春秋戰國,這段時間和前世沒有任何區別。
歷史的轉折點發生在秦朝,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李徹並沒有在史書上找到嬴政的名字。
沒有了祖龍,秦國滅六國的時間也往後推遲了幾十年。
秦朝依然是短壽王朝,但由於延後了幾十年,漢朝也未曾出現。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混亂的歷史,內有中原各國戰亂不休,外有各族蠻夷入侵。
用禮崩樂壞來形容都算是輕的,簡直就是昏天暗地,人間煉獄。
這段混亂的歷史差點將華夏文明斷絕!
甚至如今都找不全那段歷史的史料記載,也沒人能準確說出這場大混亂究竟持續了多久。
學者們多有爭議,大多認為是二百年左右。
史學家稱這段時間為——斷史之年!
不過,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中國人骨子裡帶著一統天下的使命感,最終還是促成了天下歸一。
隨後,便是各個王朝你方唱罷我登場。
等到慶帝建立慶國,已經是第五個大一統王朝了。
李徹粗略計算了一下時間,若是斷史之年的持續時間是二百年,那麼現在的年月正好對應著前世的宋元之間。
南宋啊,那就不奇怪了。
世人皆知道滿清龍興於東北,但卻忘了宋朝並非大一統國家,而是和位於東北的遼國、金國對峙了二百年的割據王朝。
宋朝雖然總被嘲笑為大慫,但其實還是有實力的,畢竟是當時的世界GDP第一強國。
而遼、金能和它長期對峙,遼國甚至一度自稱華夏正統,就說明了這兩國並非單純的蠻族部落,而是同等的國家。
遼國在一定程度上,對東北進行了初步開發,而非單純的遊牧、漁獵。
這也對應了歷史的溫度周期,宋元之時正是人類經歷的第四次溫暖期,東北在這個時期還算是宜居之地。
若是自己穿越到明朝的小冰河時期,那可就遭老罪嘍,別說在關外稱王稱霸了,能不凍死已經是祖先保佑了。
李徹搞清了情況後,頓時振奮起來。
按照前世的歷史軌跡,這段溫暖期從公元1200持續到公元1300,總共一百年!
也就是說,奉國至少有幾十年的發展時間,迎接下一次的冰河期到來。
而這次,不會再有清軍入關,也不會再有八國聯軍,更不會再有侵華戰爭。
歷史這座戰車依然在前行,而駕馭方向的御者,是自己!
在此之前,李徹會解決掉這些問題的。
問題要是解決不掉,那就解決掉帶來問題的人......或民族。
你說是吧?喜歡拿姨媽巾當國旗的某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