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
張歐提出一點,自己的政治資源全部交出來,交給司馬相如,換自己兩個小兒子的仕途。
這個結果傳回去後,霍海親自承諾,推薦張歐的兩個小兒子,成為太子伴讀。
前提是張歐從此以後不要跟自己的兒子提及此事。
張歐直接答應等他兩個小兒子懂事,自己立刻回住上張說的河東老家。
雖然這個過程沒有寫出來寫在紙上。
但是劉徹一看到霍海推薦張歐的兩個兒子成為伴讀,而張歐寫信推薦司馬相如任御史大夫,一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這份推薦信都不是現在用的,而是幾年後。
幾年後張歐的兒子能懂事兒了,去給太子當小跟班。
而幾年後司馬相如從九卿級別往三公提,推薦信就能拿出來用了。
劉徹還是擺頭。
張歐啊張歐是真的老狐狸啊!
推薦誰不行?推薦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五十九了,萬一幾年後死球了呢?
但就因為他這種小家子氣,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所以當初劉徹才提拔的張歐上來做御使大夫。
處理結果公布後,一群大臣面面相覷。
李蔡是個識相的:「既然被害方的樊家,都認定毒人一事不可能,那確實應該不可能。畢竟,那毒藥味道大到狗都不吃,比屎味兒還重,正經投毒怎麼會這麼下毒,分明就是故意嚇唬人。」
「這個判案有理有據,可以。」
「但是有個問題,呂步舒這個人……」
從雙方的視角來看,呂步舒那都是個棋子。
特別是呂步舒還抓了章添的家人,威脅章添下毒毒他自己的生父。
雖然這事情最終隱瞞了下來沒有公布,但是這手段太下賤太骯髒了。
當然,這也是不能公布的內容。
但有內容可以公布啊。
呂步舒一開始手握把柄,是威脅章添不能晉升做官。
這讀書人能不能做官,那是皇帝的權利,你呂步舒雖然是五經博士,但你也配利用這個做文章?
這是逆鱗啊!
就連石慶,也忍不住擺頭:「呂步舒,應該流放。」
劉徹合上奏疏:「既然石愛卿都說流放,那就流放,把他流放到蜀郡去戴罪立功,如果沒立功,以後這輩子都別回來了。」
李蔡震驚:「陛下,成都這麼好的地方,這也算流放?這不讓這個狗東西撿便宜了嗎?!」
劉徹:「想得到美,還成都?呂步舒要去蜀郡最南邊的南蠻。」
李蔡:「這我就放心了……差點讓他嘗到甜頭。」
劉徹:「這個張歐雖然只是嚇唬人,但是畢竟辦了錯事兒,罰金……也要多罰點,罰九成家產。」
這下張歐不用找藉口了,真要去經商了,否則全家真要挨餓了。
劉徹:「就這麼辦去吧,散會。帶蘇武來。」
幾人其實也知道這件事情裡面的各種門道,只是沒想到最終辦了錯事兒的都得到了懲罰,而且都是重罰。
但對輿論,卻沒什麼大影響。
唯一沒當朝受罰的是孔安國,孔安國已經被大侄兒孔家家主孔延年逼的提前辭官了,他要復起,有點難。
等人都走了,劉徹才思索了起來。
張歐的鬥爭,來勢洶洶,極度兇險,結果泡都沒冒一個,就被摁下去了。
與此同時,霍海還在這個事情中提拔了兩個人。
一個是王賀,一個是司馬相如。
這種政治能力真的是丞相之才。
但劉徹一開始的計劃是幹掉相權……
「讓他當宰相麼?」
不過劉徹往回頭一想,就算自己給他任命,他也不見得願意……
白想。
此時,蘇武氣喘吁吁的上殿了。
劉徹疑惑:「你幹什麼了?你從成都跑來的?」
蘇武跪下認罪:「陛下,臣在草原農家樂聽說書,忘了時間,耽擱了覲見,死罪,請罰!」
劉徹擺手:「也沒耽擱什麼。」
「西遊記剛發行第三天朝會,不少大臣熬夜看書,當天朝會四十多個人沒來。」
蘇武震驚!
四十多個沒來,按照咱陛下的脾氣,沒有全擼了?
劉徹咳嗽:「朕也連夜看書,也沒起來……」
作為文藝愛好者,劉徹怎麼可能錯過第一時間追新?
只是劉徹也沒想到,小說這東西,這麼上頭,讓人廢寢忘食!
豈止如此。
當天因為皇帝沒來,來朝會的三百多個大臣,其中很大一票乾脆找地方偷覺。
日上三竿時,半個朝廷的官員都在朝堂上呼呼大睡……
所以,劉徹能因為這個事兒懲罰蘇武嗎?
蘇武:「啊?」
「哦!」
「陛下看西遊記忘了朝會,肯定是被書中對天竺的描繪所吸引,思索經略天竺之事,徹夜難眠,陛下要注意身體啊陛下,大漢萬民都指著陛下呢!」
劉徹哈哈大笑:「蘇武,去了一趟外面,接觸了那些山野部落的人,學聰明了,知道拍馬屁了。」
蘇武大囧臉紅。
劉徹嚴肅起來:「說說成都的情況吧。」
「雖然一直有書信報告,但我還是相信你們親口說的情況。」
劉徹感嘆:「天下日新月異,有時候,書信已經趕不上趟了。」
「就算是你,離開這麼久,也許成都那邊已經又變了模樣也不好說。」
「可惜世上沒有一種一日之內就能傳遞消息的方法。」
劉徹感嘆著,就想起了霍海。
隨後又擺了擺頭。
霍海也不是萬能的,一日之內消息從成都傳遞到西安的技術要是發明出來,那就不是簡單的技術了。
難道成批量的訓鷹不成?
如果一日之內真的能讓長安和成都消息互傳,那就沒有封國的必要了。
就真正的可以在天下十三州部實行郡縣制了。
劉徹也只是想了一下,就不敢想這麼離譜的事情了。
……
霍海鬆了一口氣。
這都二月底了,總算是把《西遊記》下半部分也印刷出來了。
檢閱一下沒問題,就可以發布了。
劉細君一邊對照,一邊擺頭:「這孫猴子還真是的……」
霍海:「孫猴子怎麼了?」
劉細君:「你看他路上遇到困難時,管人家觀音菩薩叫做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南海觀世音……全名尊稱是一字不差。你再看看等他到了西天,取經成功,管觀音叫做勞什子觀音,就差叫他禿驢了。「
霍海哈哈大笑。
原文最後叫的是什麼,霍海也記不清了,但霍海記得後面叫的很隨意。
這不是很正常?
霍海:「這觀音就好比廷尉,這孫悟空一開始就是個廷尉丞,當然得恭恭敬敬,現在立了大功,孫悟空都封丞相了,對你廷尉恭恭敬敬,你廷尉受得起麼?」
劉細君一想,突然覺得很有道理,覺得這些的很真實。
雖然有一種小人得志的額感覺,但認真一想,這好像是人生真諦。
劉細君繼續檢閱文章:「哎,霍海,這個地方,佛祖問阿難迦葉傳給了唐僧多少經文,寫的是各部中檢出五千零四十八卷。」
「我記得一開始的如來說的原話是……」劉細君和東方朔一樣,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
「霍海,是不是你記錯了,應該按照原文寫。」
霍海嘴角上翹笑了笑:「寫錯?沒寫錯,就是這樣的。」
劉細君:「難道……如來不想把所有經書都傳給唐朝,他搞出這取經之事,不就是想要傳教?如今又不傳完,是什麼道理……或者,他只是想要擴大教眾數量?並不是真心傳教?」
廢話,西遊記和後世網文不一樣,西遊記中,境界和戰鬥力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有人把如來的經文學完了,除了戰鬥力之外,他和如來有什麼區別?
天上一百零八個佛,誰不想當佛祖?要是有人和如來懂得一樣多,有朝一日如來一翻車,這位置……豈不是歸唐三藏了?
這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不過霍海並不這麼說。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如來。」霍海:「書已經寫在這兒了,愛怎麼理解怎麼理解,都行。」
「東西創作出來之前,由我全權負責,東西寫出來之後,就跟我沒關係了。」
「怎麼能沒關係呢?」劉細君:「這是你寫的書,又不是別人寫的書?」
霍海瞪大了眼睛:「可千萬不能有關係!」
「要是有人腦子有問題,學孫猴子打上凌霄寶殿,那豈不是判我死刑?」
劉細君噗呲一笑。
霍海:「沒問題就發出去吧,這些人,天天找我催,催命!」
劉細君:「其實以你的才華,一個半月前就該寫完了,一直拖到現在……如果你勤快一點,現在第二本如《西遊記》一般的書,都應該寫完了。」
霍海:「什麼?第二本?這本寫完了,我就宣布退出文壇了。」
開玩笑,短的文章霍海還有那麼幾篇可以對付一下的,這小說,霍海可不記得剩下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了。
再說了,這三玩意兒能寫嗎?
三國寫漢末群雄造反,漢室崩塌?找死?
《水滸傳》就不漢末了,直接造反。
《紅樓夢》……前面兩本霍海還隱約記得一點故事框架,這《紅樓夢》霍海是前面忘了,中間忘了,後面忘了,就記得『魯智深倒拔林黛玉,高太尉暗會劉姥姥』了。
霍海是真沒有什麼可以寫的了。
就這樣吧,擺一本範文,擺在這兒,他們去學去。
再說了,霍海寫小說,又不是為了寫小說本身,而是為了給幾萬來長安的讀書人找點事兒做。
聽霍海說《西遊記》下冊可以上市了,門外的項緒走了進來:「公子,馬上開售嗎?」
霍海點頭。
劉細君看兩人要談事情,自己就退出去了。
項緒才開口:「剛剛王賀已經到皇宮報告了宣平侯張歐一案的結果,群臣應該是都接受了這種結果了。」
霍海點了點頭。
這事情王賀辦的漂亮。
他沒有火急火燎的隨便找個時機把這個案子結了,就是聰明人。
一直等到現在這個機會,才結案,說明他很有耐心。
間諜這一行霍海不專業,但是這一行霍海比這時代的人專業,畢竟諜戰片看了沒有二十部也有三十部了。
雖然具體實行起來,有多黑暗有多少手段,霍海不清楚,但一些關鍵的素質,霍海還是很清楚的。
王賀這個人,有這個培養價值。
不過王賀也只是比較合適而已,並不是天選之子。
畢竟他等的時機,是霍海製造的時機,而不是他自己製造的時機。
這事情就是霍海考驗他,才留給他處理的,要是霍海自己,早就在發西遊記後,自己去公布案子調查結果了。
順手的事兒。
不過那種天選之人,哪有那麼容易出現,這個王賀已經不錯了。
目前對外的諜報經營必須開始啟動了,無論是南,還是北,都要推進。
霍海思索了一下:「等他過來的時候帶他來見我。」
除了這個事情項緒還有話說:「還有件事情,蘇武到長安了,目前進宮去了。」
霍海;「蘇武,其實成都那邊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完了,要是張騫蘇武做不了,那就換個人做就是了,這個事情我們不用管。」
項緒:「那要是蘇武想要見公子的話……」
霍海:「他要見我,就見,他不來就算了。」
「就算見,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最多請他吃個銅鍋涮羊肉。」
項緒:「那公子,售房部那邊的報告,您也不看?」
霍海只想躺著:「看什麼看,有什麼好看的,難道還能虧?」
項緒:這就是藝術家的從容嗎?
……
劉徹聽完蘇武的報告,非常認可。
目前無論是南滇方向,還是青藏高原方向,都穩步推進。
去年張騫在兩個方向都受阻,走不出去一步。
今年,兩邊都走通了。
青藏高原這邊,張騫已經說服了一部分羌族效忠大漢,已經登上了高原。
南滇那邊,依靠錢的厲害,也走出去了很遠。
不過,有關煤鋼的事情,劉徹還是擺了擺頭:「鹽鐵賺的錢,不要用來開煤礦和鋼廠。」
蘇武有點無奈。
陛下拒絕了這個提議,自己又沒法長期待在長安,看來這事兒黃了。
劉徹:「開煤廠鋼廠,朕會另外撥錢。鹽鐵的收入,全面砸進南進計劃上!」
劉徹知道天竺有一種樹能生產比杜仲膠更適合做車輪胎的材料後,比誰都想要快點拿下天竺。
劉徹算帳厲害,早就算過帳了,目前來說,無論是煤礦還是鋼廠還是水泥廠,生產產品,其實根本沒多大的花費,一本萬利。
成本幾乎全花在運輸上了。
從煤礦運煤到洗煤的地方,再出廠,運送到用煤的地方,或者轉運的地方,然後再送到千家萬戶。
要不是霍海製作的新式馬車,煤廠的收益其實不高。
可如果有了新的輪胎,製造出更厲害的車,那利潤還能進一步加大。
還有,很多東西,從其他地方運送到長安,是不賺錢的。
都是運輸消耗太大導致的。
如果運輸成本近一步,壓縮,那很多處在運到長安賺與不賺臨界值的產物,就會變成賺錢的,這樣一來,長安的物產豐富程度還會繼續進步。
而繼續進步的物產豐富程度,就會推動商業繼續發展。
商業繼續發展,收的稅就越多。
收的稅越多,修的路越多,運輸越好,進一步正向循環。
這事情劉徹早就搞清楚了。
所以現在劉徹對於天竺,非常看重。
蘇武本來以為事情黃了,沒想到……事情不但沒黃,而且,追加投資了!
「陛下,這鹽鐵的錢拿來專用,那得花多少錢才能搞定鋼廠和煤廠啊?」
劉徹:「這個你不急,最近半個月,不少成都還有蜀郡其他地方的富商和貴族趕到長安要做生意。」
「他們,都用自己在成都的錢,和朕在長安的錢對換。」
「就包括你們製鹽制鐵的邛崍的卓家。」
「所以,朕現在在成都也有幾千萬資產,開煤礦鋼廠還有建材廠綽綽有餘。」
聽到劉徹這麼說,蘇武鬆了一口氣,隨即興奮:「臣明白了!」
劉徹點頭:「回去好好干,只要能拿下南滇,朕給你封侯,如果拿下南滇後還能往南邊推進五百公里,封兩千戶,推進到海邊,四千戶。」
「你要是有本事從南滇路線直接進了天竺,封萬戶侯!」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依照蘇武現有的資源,要是讓他進了天竺,那跟大漢白撿了三倍的領土有什麼區別?那別說萬戶侯了,兩萬戶侯甚至封個王都不過分。
但這是不可能的,劉徹畫個餅在這兒,是跟如來學的。
看了半本西遊記後,劉徹發現,畫餅是很好用的。
甚至有時候不需要真的畫餅,暗示一下自己有個餅,甚至都不用故意暗示,就讓奮鬥逼看到別人吃餅,就有數不盡的人會願意來辦事兒。
蘇武激動:「是,陛下!臣一定拼盡全力為大漢效力!」
劉徹點頭:「朕之前剛好通知了明日中等朝會,既然你回來,那就參加一下吧,群臣應該對天竺的事情很有興趣。」
蘇武又想起了張騫的囑託,又說起了成都現在的定位問題。
蜀郡的情況有點特殊,這還跟歷史上的遺留問題有關。
當初,秦並蜀,從此得到了對楚的戰略優勢,同時也整理出了天府糧倉,獲得了兼併天下的資本。
後來秦末亂世,大家約定,先入關中的為關中王。
結果,最終進關中的卻不是項羽,而是劉邦。
大家就尬住了。
最終項羽想了個辦法,項羽說這蜀中漢中其實也是關中,畢竟老秦人嘛,就給劉邦封了漢中王。
然後給劉邦的地盤是蜀。
這個時候,項羽就對蜀有明確的認知了。
蜀這個地方,進去了就不出來。
當初劉邦已經要往蜀去了,甚至於以腦子好使著稱的張良等人都差點上當進蜀,只要進去,漢朝就沒了。
結果最後被韓信勸住了。
於是,利用蜀這個糧倉,漢中王劉邦也再度席捲天下,建立了大漢。
可想而知,涼州加關中加蜀,那就是兼併天下,沒有失敗的例子。
但,那是分裂狀態。
大一統狀態呢?這就很尷尬了。
首先,武都大地震之後,蜀地的糧食沒法運到長安了,換句話說,找不到辦法把糧食用了,就得在成都直接消耗掉。
其次,蜀這個地方,無論是將領還是貴族,只要一進去,那忠誠度就狂降。
把人派去蜀郡,就好像跟人說:「咱們北邊太擠了,我城西南有套別墅,好山好水好別墅,院牆也高,別說小偷,江洋大盜都翻不進去,裡面吃的喝的什麼都不缺,美女還多,你去吧。」
等人過去了之後,有吃有喝有的玩兒,還天然和城北隔絕。
誰還忠心?
賊進不去,房子的原主人,他也進不來了。
所以,漢初以來,蜀地,就沒有派人進去。
但是蜀有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青天大老爺。
文翁,可是漢書好官排行榜名列天下第一的人物。
關鍵他還長壽,他在蜀地坐鎮,蜀地那經濟飛速狂飆。
然後文翁也遇到了個問題。
成都產糧本來就多,又沒法運去長安,只能自己花了。
怎麼花?
文翁的選擇是,建立文翁石室,搞教育。
這一搞,可就有些年頭了。
之前長安太學招生,成都一共就來了十來號人,個個都入選了,其他地方根本打不過他們。
這些年頭過去,成都的局面已經有點誇張了。
要錢有錢,要地有地,風調雨順,要人有人,讀書人數量還巨大,並且質量還優秀。
這種局面如果一直是個好帶頭大哥還好。
萬一來個野心家,或者壞大哥。
那可是要出事的!
前兩年,張騫來到蜀郡,經營南下戰略,才頂替了文翁,文翁半退休了,但還活著。
但張騫有個顧慮。
文翁畢竟年紀一大把了,萬一哪天,他死了,怎麼辦?
一個地方,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地處戰略高地,水軍南下一日千里,讀書人又多,社會穩定,並且相對封閉。
這個地方要是出問題怎麼辦?
而且,這個地方還有個BUG。
漢初以來,一直利用陵邑制度遷徙豪族來修巨大的皇帝陵墓,來消耗豪族。
但成都不在此列。
因為那邊富的很平均,雖然合起來富的驚人。
但是單個拆開看,根本沒法承擔修築陵墓的重任。
因為每個人的錢單獨往長安運,等送到了,就什麼也不剩了。
這個問題,無解。
如果要解決,那就一個辦法,派一個宗親過去。
但問題是,往蜀地派一個宗親,封什麼王?
漢中王????
劉徹把二兒子派去蜀地,封個漢中王,留在長安的太子能安心?
天下誰不知道高祖當初是漢中王?
張騫把這個問題放在首位,讓蘇武一定要跟劉徹報告。
因為一旦成都開始發展,也就意味著這個地方必定變富,變富了之後更難控制了。
劉徹聽完後沉思了起來。
這個問題,霍海肯定有解決辦法,但是劉徹有另外的解決辦法。
不過,這個解決辦法暫時還不能跟蘇武說。
正要對付一下呢,王內侍站在門口:「陛下!」
劉徹不悅;「朕不是說了,跟蘇卿聊的時候,不要打擾嗎?」
王內侍低頭:「可是陛下,當初陛下下令說《西遊記》下半部發布時,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無論陛下在做什麼。」
劉徹大喜:「西遊記下半部分發布了?!」
王內侍端著盤子往前走,上面放的就是《西遊記下冊》。
劉徹:「哈哈哈,拿來看看!」
「蘇武,張騫的上書朕知道了,這個答覆不久之後給你。」
其實,答案和《西遊記》有關係。
當然了,也只是有一點關係。
蘇武拱手:「陛下,臣告退?」
劉徹擺了擺手:「休息去吧,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我給你哥放個假。」
等蘇武走了,劉徹才翻看起了《西遊記》。
不只是劉徹,長安城的大人物,都第一時間的到了《西遊記下冊》。
雖然霍海在發布之前,沒人敢透露下冊的內容,但發布出來開售,其他人還在排隊,該拿到書的人,就都拿到了。
「書中說如來有眾生相,如來有沒有眾生相朕不知道,這西遊記,有眾生相。」
劉徹的智力很高,看西遊記上半部分,沒看多少就確定一件事情,西遊記並不簡單只是個故事,不同的人看西遊記,能收穫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劉徹在上半部分中,隱約察覺了一些東西,需要看全本,去領悟其中的奧妙。
這一看,就是半夜。
深夜,宮女見劉徹看書時皺起眉頭,似乎對光線強度不悅,於是又移來了一盞燈。
劉徹眉頭才舒展,繼續看了起來。
一邊看一邊思考:「原來是這樣。」
「西遊記中,神器仙器一大堆,光怪陸離。但真正厲害的卻是三件。」
「降雨之法,長生之法,不死之法。」
劉徹看書看了不久,就發現了降雨對於這本書的不同一般的意義。
龍王,因為下雨,點數不對,直接就死了。
一個君王,不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去胡亂殺人,那樣會引得其他人不安心。
除非這個理由非常的正當。
既然是這樣,那點數不對,似乎是天大的壞事。
看到鳳仙郡,劉徹明白了。
降雨之法,是控制平民的超級法寶。
只要不下雨,平民就得死。
所以,為了雨,平民必須指著玉帝。
這個雨,可以是雨,但也可以是田,可以是地,可以是鹽鐵,可以是煤鋼。而現在最適合做這個雨的,是錢。
降雨之法,關係到命數,但關係到的是平民的命。
而長生之法,關係到命數,但卻不是生命,而是政治生命。
站在劉徹的角度,很容易就把位列仙班理解為了入朝為官。
既然如此,那蟠桃,其實就是位列仙班後的政治生命的延續。
如果拿不到蟠桃,那就是政治生命結束了。
書中說的很明白了,上等蟠桃,中等蟠桃,下等蟠桃。
分明是說,每隔幾百年,就把官員分成上中下三等,如果連下等蟠桃都拿不到,說明你不該當官了。
這降雨之法,事關生命,長生之法,事關政治生命。
不死之術,就弱很多了。
雖然聽起來,閻王派遣牛頭馬面索命,是很嚴重的事情,十八層地獄也非常嚇人,但是,劉徹很快就從現象中看到了本質。
牛頭馬面是可以索命,但是如果有了長生術,牛頭馬面就不能索命了!
十八層地獄很嚇人,但如果來人不做惡事,那就不會進十八層地獄!
劉徹馬上醒悟了。
這降雨之法和長生之法,屬於玉帝,是真正的驚天大法寶,是玉帝掌控三界的根本原因。
而地府,屬於佛家。
佛家……就是相權。
看似很厲害,實際上只能用來恐嚇屬於偽裝的頂級權力。
他並不能和前兩種權力並駕齊驅,只是看起來是一樣的厲害罷了。
有兩條辦法可以躲開相權,一是位列仙班,就算相權能欺負你,但卻不能真的去了你的長生,因為你已經跳出平民之上了,你的命屬於玉帝,不屬於其他任何人。
第二個辦法就是,循規蹈矩不做十八層地獄限制的壞事,這樣牛頭馬面小鬼鬼差就拿不到你!
劉徹一直以來都在想辦法消減相權,現在想來,自己不該消減相權,而應該給相權以限制。
「如果不讓丞相去任命官員?應該誰去任命?建立一個新官職?」
還有,這十八層地獄的規矩,應該怎麼定?
這是劉徹要研究的事情。
此時,張歐已經收拾好準備離開長安了。
看完下版本《西遊記》,張歐閉上了眼睛。
自己一開始怎麼會想到和這個人鬥爭?
找死……
這怎麼斗得過?
書中隨便拿出來一個小角色,手段的精妙都在自己之上,寫出這種書的人又是該擁有多少權謀之術。
「他只是,不屑於用罷了……」
此時李廣看了大半也是擺頭。
「同樣都姓李,李二郎李二郎,這二郎神比我聰明多了。」
當日天庭降下懲罰,要殺光花果山群猴。
二郎神拿下花果山後,卻沒有殺光群猴,而是留了一半。
後來九頭蟲一事,孫悟空再見到二郎神,那是上去就喊哥哥。
什麼聽調不聽宣,看起來囂張跋扈的將軍,其實是個人精,早就看穿了一切。
……
御史府。
一名御史徹夜掌燈看書。
每一次看到孫悟空的進步,都驚為天人。
這就叫天賦嗎?這種天賦怪,真的是人能學的嗎?
此時,御史中丞胡遷急匆匆進來:「小張。」
「新苑的花費核算出來沒有?」
被叫做小張的御史本來要順口說算出來了。
但是低頭看到手中書,書中正翻在真假美猴王這一回。
小張陷入沉思。
他唐僧,就是個關係戶,如來弟子,要上位佛的果位,怕人說閒話,搞了個蘿蔔坑差事。
什麼本事都沒有。
孫悟空才是有本事的人。
如今孫悟空也看了出來。
什麼真假美猴王六耳獼猴,分明是孫悟空撂挑子了,求待遇呢。
若不是如來許諾或許有佛的果位,孫悟空能配合?
但是,此事孫悟空辦的還真是漂亮,別的人都看不出來,只有佛祖看出來了。
最終抓出六耳獼猴,還顯得佛祖有本事。
小張笑了笑:「中丞大人,算的差不多了,但是有個地方有點問題,一直沒搞明白,是不是發給諸位上官都看一看。」
中丞胡遷思索:「哦?那你辦吧。」
等人走了,小張拿出紙筆,重新寫了一份核算。
他篤定,現在御史大夫張歐老大人不幹了,辭官回家後,其他人,沒有一個人算得出來這份預算。
小張算清楚了每一項,唯獨從蜀地運輸巨木到長安需要多少,他算不出來。
但他寫了一條,根據以往經驗推算,也許XX大錢能辦到。
這個數據手填上去後,算出來的總預算,就跟上面批的錢數量差不多了,只要照著這個做,就能把新苑建出來。
但問題是,誰敢拿預估的而不是算清楚了的預算做事兒。
萬一其他項目的預算扣掉後,剩下的錢沒把巨木送到長安來怎麼辦?
沒有巨木,怎麼修建高聳入雲的宮殿??
預算遞出去後,整個御史府衙的其他人都沒辦法。
御史中丞胡遷看著整個項目的預算,笑了:「這是在求官嗎?」
胡遷知道,小張肯定已經把運輸巨木的具體預算算出來了。
自己給他許諾官職,他就會拿出核算的方法,到時候自己就可以批改預算,然後下發給其他所有官員看了。
御史衙門所有人,都會以為是自己這個中丞算的:「有點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