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帶張虞拜見袁紹,與後世拜堂口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九城幾乎是聚集了全天下各方有名有姓旳王公大族,祁縣王氏在并州雖是望族,但放眼天下之中,王氏僅僅是中等水平的大族。
王允在豫州或有人給幾分面子,但在六九城中地位、名望比王允高者不知有多少,更別說當下權傾朝野的十常侍及其門下鷹犬。
而今拜見袁紹,不是說張虞就此成為袁紹門人,而是與袁紹認識下,混個眼緣,往後在雒陽城中走動,也會更便利些。
袁紹在開頭與張虞聊了幾句,之後便當著張虞的面,與逢紀、許攸三人聊著朝野上的事。
袁紹神情不忿,說道:「今日朝議,宦官竟以朱儁久圍宛城不克為由,言其才疏學淺,欲將其罷黜。若非張司空(張溫)以白起伐長平,樂毅下齊國為例子,言語力勸陛下,恐朱儁將軍需被免職歸雒!」
「宦官亂政,插手軍政。」逢紀蹙眉說道:「今下河北軍事之所以曠日持久,多因宦人進獻讒言,令陛下罷免盧子干,而後以董卓更替。若是延用盧子干,今時恐早已掃平河北蛾賊!」
許攸捋須而思,問道:「大將軍無~」
說著,許攸看了眼張虞,這就停止了說話。
袁紹笑了笑,說道:「濟安雖與我初識,但其非閹黨之輩,子遠但說無妨。」
張虞的身世背景,袁紹已有所耳聞,其依靠祁縣王氏得以幸進。而祁縣王氏的王宏、王允二人都是反宦官主義者,張虞註定無法與宦官合流。這種情況下,袁紹並不擔心張虞會胡亂說話。
許攸繼續問道:「大將軍無反正撥亂之意?」
袁紹沉吟少許,說道:「大將軍上任不久,縱有意謀劃,但亦無力為之。」
聞言,憑藉對歷史的了解,以及入中原以來的了解,張虞對朝廷局勢有幾分瞭然。
黃巾之亂前頭,經歷兩輪的打擊,士族力量被壓制嚴重,朝廷上十常侍把持朝政。
黃巾之亂時期,為了確保士人不倒向黃巾軍,黨錮被解除,大量士人隨之入仕,而作為外戚力量的何進被漢靈帝任用。
在這種情況下,雒陽政壇上出現了三股政治力量,黨人因為長期受到宦官打壓,為了理想、權利以及復仇,肯定會向宦官發起進攻。而何進雖為大將軍,但肯定不甘心自己手上無權,必然會採取動作。
宦官作為舊秩序的受益者,必然不會放棄權利。而且他們也非常清楚,一旦政治鬥爭失敗,依照前車之鑑,他們註定走向死亡。
雖然袁紹還在上面交談,但張虞腦中已是旋轉。他基本明白這場黃巾之亂所帶來的影響,他不單單是地方勢力坐大抬頭的前奏,更是為數年後那場知名的宮廷政變拉開序幕。
如果從這一角度來看,漢靈帝之前一直維持單一派系治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畢竟宦官能為他搞錢,維持朝堂政局的穩定。
但是漢靈帝估計沒想過他親手扶持的宦官集團,如何在地方剝削百姓,搞得民怨四起,更不知宦官集體竟與張角存在瓜葛。
有小智而無大慧,用來形容漢靈帝非常恰當!
在張虞思索間,袁氏僕人趨步而來,拱手道:「稟主君,何公已至屋外!」
「何公來了?」
袁紹欣喜了下,遂準備出迎。
見袁紹另有客人,王晨起身告辭,說道:「今天色已晚,晨與濟安先行回府了。」
袁紹挽留了下,客套道:「不如留下一同用膳?」
張虞聽出趕人之意,說道:「虞需籌備歲舉,不敢久留,多謝袁君好意。」
「善!」
待張虞、王晨離開袁紹府邸後,張虞見袁紹出迎一位中年男子,手挽著手入府,二人關係甚是親密,頓生好奇。
張虞問道:「那何公是為何人?」
王晨挽著韁繩,說道:「何公其名為何顒,字伯求。其才學斐然,多與名士相交,後因宦官誣陷,身陷黨錮之禍,不得不逃亡汝南郡。本初兄與其關係甚密,常與之謀事。」
「今黃巾亂起,黨人恢復官職,故何公被張司空所徵辟。自何公入職以來,因所獻謀略出眾,深受三公重用,屬吏皆以其為長。」
說著,王晨笑了笑,說道:「今後濟安如若與何公有所交集,倒是可求他為你點評一番。」
「點評?」
「我在潁川時,曾聞許劭所為之月旦評。」張虞說道。
王晨搖頭而笑,說道:「月旦評,每月旦日點評士人,如此荒唐可笑,豈能令眾士人信服,此語不足以信。何公遊歷中原,為各族坐上賓,今又為三公門前客,許氏兄弟安能勝過何公?」
張虞倒是受曹操向許劭求評語影響,以為『月旦評』在漢末屬於頂級欄目。殊不知曹操求評語時,那時曹操還是微弱身份。在曹操入仕之後,為了更上一層樓,向橋玄、何顒二位名士求評語。
許靖能混到出任蜀漢太傅,除了自身積攢的名氣外,更多是因許靖活得夠長,將許多名氣比他高的人熬死,以及與蜀漢位於西南有關。
若將許劭兄弟點評的月旦評與何顒點評進行對比,月旦評類似為點評界裡的初級,而何顒評語屬於點評界中的中高級水準。
初有了解士人點評風氣,張虞不得不感慨古人在輿論宣傳上挺會玩的,利用名望做背書,將點評搞成生意,甚至還能因評語而揚名,像極了後世藝術圈為了利益,互相勾結,壟斷話語權。
畢竟藝術與才學水平難以具象化,缺少統一的評價標準,外界人無法了解圈子內的情況,則以崇拜權威為主。故誰掌握了圈子裡的話語權,誰就擁有了生殺大權。
走馬而行,得見一座比袁紹更豪華的府邸坐落在同一條街上,張虞心生好奇。
指著府邸,張虞問道:「此宅為何人所用,竟比袁君更氣派!」
王晨瞧了眼府邸,說道:「此乃河南尹袁公路府宅,為與袁本初爭名,故將府宅選在此處!」
張虞心中頓生無語,他沒想到袁術為了證明自己比袁紹更強,竟主動將宅院安置在袁紹府宅不遠處,這種鬥氣似乎太過兒戲。
思慮少許,張虞說道:「內兄先行回府,容我拜會袁公路。」
「拜會袁公路?」
王晨皺了皺眉,說道:「今你初拜本初兄,今再去拜會袁公路,恐不妥當。且無人引薦,不知袁公路是否會接見!」
張虞笑了笑,說道:「袁公路與袁本初爭先邀名,莪求見拜會,而袁公路不納,豈不徒有虛名。」
今日見過袁紹,張虞對與袁紹爭名的袁術產生了興趣。
說了幾句,王晨拗不過張虞,只得同意張虞前去拜會袁術,而他先行一步回府。
張虞趨步行至府門,拱手說道:「孝廉張虞聞袁君之名,特來拜會,勞煩通稟。」
「名刺在此!」
門人態度和善,收下名刺之後,伸手笑道:「張君可至府內暫候。」
一門人引張虞而入,一門人為袁術稟告。
少頃,又有一人引張虞入苑,卻見一男子正在挽弓習射,其相貌雖不及袁紹,但自身貴氣逼人,腰掛玉帶,身著錦衣,頗有種貴公子氣魄。
「嗖!」
一箭射完,袁術轉身看向張虞,目光遊動上下打量張虞挺拔的身形。
「張濟安?」
袁術念叨了下,笑道:「若我沒記錯,你剛剛應該是去拜會過袁本初了吧!」
顯然袁術有派人在袁紹府外盯梢,得知張虞先見過袁紹之事。
「然也!」
張虞不卑不亢,說道:「仆聞二袁為雒陽之望,今不敢不來拜會袁君!」
「那你為何先求拜會那袁本初,而不先來見我?」袁術有意刁難,問道。
張虞嘴角淡笑,說道:「外人見主,當知尊卑順序!」
袁術愣了愣,反應過來張虞所說之意,大笑幾聲,說道:「懂得說話,論及尊卑,袁本初豈能與我相比!」
袁術心情好了起來,隨意坐在走廊上,問道:「你會些什麼?」
張虞指了下弓,說道:「虞出自雲中,少小騎射,尤善射!」
袁術饒有興趣,問道:「水平何如?」
張虞沉吟少許,用手指向最遠的那個靶子,說道:「左右開弓,皆能一箭中心!」
「若袁君不信,虞可試之。」
袁術看著張虞不似作假的樣子,笑道:「濟安敢這般言語,術不敢不信。」
張虞看了靶上的箭矢,說道:「袁君射術亦非凡人,想來亦是操練多年。」
袁術略有小得,笑道:「閒暇娛樂,與濟安相比,不值一提!」
「難得!」
張虞順著袁術的話,吹捧說道:「我因少小習射,且與胡人常征伐,故射術精湛。若君能費虞所費心血,射術當勝過某。」
袁術開心笑了幾下,遂與張虞展開關於箭術方面的討論。
聊了幾句,袁朮忽然問道:「濟安既見過袁本初,又得見過我,不知雒陽二袁誰更勝一籌?」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如實而言,二君各有所長,實不愧為三公之族,虞深感敬佩。然二君長我多歲,而仆又出身微弱,以小見大,故不敢輕易點評二君!」
袁術頷首而笑,對張虞言行甚是滿意。他與袁紹斗歸斗,但也不是張虞這種出身能夠輕易點評。
見袁術神情這般,張虞心中吐了口濁氣,幸虧沒掉入袁術的語言陷阱,而是跳出圈子回答,否則估計袁術不知又會問什麼奇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