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降俘眾多,封賞難事
郭泰乘騎而逃,然漢騎始終在身後揮之不去。
箭矢的破空聲嗖嗖作響,仿佛那催命的魔音,嚇得郭泰縮緊腦袋,不敢回頭去看。
雲中騎如骨之蛆般追擊不停,從河谷追到沁水東岸,再從東岸涉水至西岸,讓他都無法停下整兵。
見身邊護衛自己的侍從越來越少,郭泰心中暗暗叫苦,他都逃了數十里了,
沒想到雲中騎還在追擊。若不是中途遇見楊奉的亂兵阻擋了下,怕不是自己早死了。
但或許今下怕也走不遠了,畢竟不知從何處殺來一騎,其射術格外精湛,已經射死他不少護衛。
「嗖!」
一枝箭矢破空而來,郭泰僅覺得大腿一陣劇痛,其身子一軟,直接摔倒在地上。
繼而數名漢騎飛馳而來,郭泰自知擺脫不掉,於是抽出長劍,打算臨死拉個一個墊背。
該死的於夫羅,若非他臨陣倒戈,今下被他追殺之人便是張虞了,可惡啊!
他之前可是研究過張虞作戰風格,不管是在雁北期間,還是突襲匈奴,無不是親臨戰場,衝鋒陷陣。但張虞今日用兵卻像小人一般,竟用奸詐的手段取勝,
當真辜負了其名震並代的名聲。
今日之役,張虞無英雄氣,太小人了!
郭泰揮舞憤怒的長劍,然不料漢騎瀟灑躲閃,避開了他的揮砍。
「嗖!」
下一瞬間,郭泰胸口劇痛,鋒利的箭矢射穿他的咽喉,鮮血順著氣管進濺而出,郭泰掙扎了下,重重地摔倒於地上。
什翼在射中郭泰的那一刻,便嫻熟地側身而立馬證,借著馬速緩行,來到郭泰的屍體跟前,抽出腰間的匕首,將郭泰的頭顱斬了下來。
同騎漢卒懊惱自己動作慢了,但卻又很快呼喊,說道:「斬郭泰者,雲中騎烏蘇什翼!」
郭泰的首級很快便被人送於張虞,而張虞今時正在安撫歸降的徐晃。
「晃中途蒙塵,歸降賊寇。今幸蒙將軍不棄,願納某卑鄙之身。」徐晃單膝跪地,懺悔道。
張虞雙手扶起徐晃,安撫說道:「大丈夫終有落難之時,韓信有跨下之辱,
周勃少以治喪為業,但因奮發圖強,縱有封侯拜將之時。公明昔為郡吏,不幸遭掠,無奈為寇,乃受迫於形勢。今有心歸我,我豈會棄之!」
徐晃受扶而起,說道:「稟君侯,沁水河谷中有數萬白波民眾,皆是受賊兵裹挾,君侯若欲濟大事,晃願受命招撫。」
「善!」
張虞滿意而笑,說道:「上黨戶口凋,我正有招降流民之念,今勞公明為我招撫流民。」
「多謝君侯!」
見張虞給自己表現機會,徐晃感激說道,
待徐晃欲退下之際,侍從快馬攜郭泰人頭而來。
「君侯,烏蘇什翼斬殺賊將郭泰!」
侍從將血肉模糊的首級奉上。
得見郭泰怒目的首級,徐晃不禁微嘆一聲,他雖受郭泰裹挾才從賊,但他卻也感謝郭泰饒他性命,並委以兵馬。眼下得見郭泰的首級,徐晃心中曦噓不已。
見徐晃不忍直視,張虞指著頭顱,問道:「公明欲如何待其首?」
徐晃咬了牙,拱手說道:「晃從賊之時,郭泰於我有恩。今他已亡,不知君侯能否葬之。」
「可!」
張虞吩咐說道:「郭泰於流民中多有威望,今將其屍首擇地葬之。」
「諾!」
「多謝君侯!」
徐晃朝張虞作揖而拜,激動的說道。
待徐晃離去,郭圖說道:「徐晃舊從賊,恐不可深信!」
張虞笑道:「郭泰於他有恩,今尚能仗義而言。眼下歸降於我,何愁徐晃不能為我盡心效力!」
徐晃有從賊的背景在漢未卻是為污點,很難讓人信任。歷史上徐晃即便因救漢帝而洗白身份,但在歸降曹操之後,依舊難得曹操大用。唯一大用的時候,便是樊城之戰,但徐晃依舊受趙儼都督。
然對張虞而言,因他有後世的記憶,自然曉得徐晃可用,顧忌從賊身份大可不必,反而他還能因不拘於身份而重用徐晃,而得到徐晃效忠。
見張虞自有審視標準,郭圖倒也不敢多說。在之前張虞或許是他的友人,他尚敢多說什麼。在成為張虞的手下之後,郭圖倒不敢多說,點到為止即可。
少許,於夫羅率親信數騎而來,與張虞會面。
「大王臨陣倒戈,助我官兵破賊,有大功於并州。是役之後,虞當會上表朝廷,冊封大王為單于。」張虞見漢將打扮的於夫羅上前,拱手道於夫羅微微回了下禮,說道:「某非有意與白波賊聯合,今將軍率官兵前來討賊,我部匈奴出手相援,是為舉手之勞。往後將軍與我有姻親之盟,你我兩家當齊心協力。」
張虞心中冷笑了下,若他沒記錯,於夫羅在歷史上反覆多次,先與白波軍聯合,再與袁紹合作討董,後來與袁紹翻臉,再與袁術合作,直到被曹操擊敗,這才短暫歸順曹操。
今他能為了復國,背刺白波軍。日後若他侵犯了於夫羅的利益,估摸於夫羅必叛!
張虞心中忌憚,但臉上卻是笑吟吟,挽著於夫羅的手臂,說道:「我與單于雖為一家人,但還需說明些狀況。我上黨民少,白波數萬百姓,恐不能分於單于!」
聞言,於夫羅臉色不太好看,問道:「那將軍欲以何物分我!」
張虞沉吟了下,說道:「白波軍所遺輻重,我盡數不取,由單于自取。是役之後,單于歸平陽屯兵,我今後每歲會分兩萬石糧草與單于,以為單于養兵之用。」
於夫羅搖了搖頭,獅子大開口說道:「我部有近三千騎,兩萬石糧草不夠。
除非君侯能每歲給予五萬石。」
聞言,張虞嘆息攤手,說道:「單于,上黨百姓僅十餘萬,五萬石糧草,我實在出不起,最多予單于兩萬石。若待我拿下太原、雁門,我不說五萬石糧,縱是七、八萬石糧也能給得起。」
一名成年人一月食二石,一年食用二十四石,兩萬石差不多夠八百人吃一年,五萬石能夠兩千五、六百人吃一年。
於夫羅索要的數目看似不多,但對上黨而言,可以說是不小的負擔,尤其上黨今下糧草不多。張虞之前不打算進行持久戰,便是怕糧草枯竭。
畢竟不考慮馬匹,四、五千兵馬月食近萬石,一年下來便要糧二十四萬石,
故張虞需要儘快發展上黨農業。
於夫羅蓋知張虞難處,沉吟問道:「那敢問君侯多久能為我復國?」
張虞計算了下時間,說道:「早則兩、三年,晚則三、四年,我便能為單于復國!」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於夫羅點頭說道:「你我既為一家人,我無意為難君侯。君侯今歲予我兩萬石糧,另白波賊所遺糧草我盡數取走,而後我便往平陽駐紮。」
「好!」
張虞為何非要讓於夫羅到平陽駐紮,其原因倒也簡單,阻塞關中前往太原的大道。
平陽位於汾水河畔,即後世的臨汾市,出入太原皆需經過平陽。今張虞與於夫羅聯姻,短期內二人會是盟友,讓於夫羅回到平陽屯兵,可防止董卓派人到太原,以來限制他的發展。
至於張虞為何不派人親自駐守平陽,一是兵力不夠,難以跨數百里駐守;二是擔心派兵入河東,會引起董卓的戒備。
與於夫羅約好瓜分戰利品,張虞便派出所有部隊接收沁水河谷里的白波民眾。留守大營的李樂在徐晃的勸降下,率部下及數萬老弱出降。
此番沁水之役,得匈奴兵倒戈相助,白波賊兵萬人幾乎全軍覆沒,漢軍斬首兩千餘級,李樂、徐晃二將歸降,俘降五千多人,僅楊奉、韓遇、胡才三人各率殘部親信出逃。
而匈奴兵本有打算劫掠及虜掠漢婦,但見漢軍步騎這般驍勇,殺得白波軍人頭滾滾,並在於夫羅的叮囑下,其心思也安分下來,除了拿走錢糧外,別無其他動作。
當晚,經連夜清點隨軍的民眾,張虞倒是知道了老弱人數,除歸降的五千多兵馬外,民眾有四萬六千多人,合計約得五萬一千多人,可謂大獲全勝。
深夜,張虞與鍾、郭圖二人在盤點人數,笑聲時不時從帳內傳出。
張虞樂得連喝兩口酒,笑道:「上黨在冊百姓僅十餘萬出頭,而今得民五萬餘眾,有在冊戶籍近半數,是可謂大喜之事啊!」
郭圖笑容滿面,說道:「不論今歲流民湧入上黨數目,今將五萬多百姓編戶齊民,約可得萬餘戶。將上黨荒地分於眾人耕作,明歲便能產出糧草。」
鍾抒須而吟,說道:「君侯,五萬多百姓若能編戶齊民倒好,但我憂以何物賞賜於部下。」
聞言,張虞神情收斂,他已是明白鐘的意思。
因上黨荒田多,凡是非屯田兵的士卒,其實都分到田地,甚至有立功的將土,分到的荒田會更多。
若天下太平,兵將倒是能歸鄉耕作。但今下卻是亂世,許多兵將僅能打理不多的田宅,而多餘的田宅容易荒廢,今需額外的勞動力幫他們耕作。
故鐘的言外之意,已是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