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朝皇帝張循踏上由西域通往波斯州首府埃克巴坦那的征途之際,又一個好消息傳來。
華朝南海艦隊與南方軍區攜手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阿拉伯半島,相繼征服了馬乾、格拉、貝都因等諸多阿拉伯國家與部落。這些曾經各自為政阿拉伯人,在華朝海陸聯軍的雙重打擊下,紛紛歸順,標誌著整個阿拉伯半島正式納入了華朝的版圖,成為帝國疆域中的一員。
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性勝利,並有效管理這片廣袤的新領土,華朝朝廷根據皇帝張循的旨意設立了阿拉伯州任命了兼具文韜武略、深諳治國之道的闞澤為阿拉伯州的首任州長。
將阿拉伯州地方城防和吏治交給闞澤後,華朝南方軍區繼續踏上征途,猶如一股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以堅不可摧的意志和雷霆萬鈞之勢,從陸路向西奈半島及地中海東岸(後世巴勒斯坦與黎巴嫩等地區)挺進。
與此同時,波斯州的西部軍區也如同猛虎下山,從北方對地中海東岸的羅馬帝國領土形成了強大的威逼之勢。
兩支鐵軍,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猶如兩把鋒利的劍刃,直指羅馬帝國的地中海東岸領土。他們的兩路夾擊,讓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至於南海艦隊,則在紅海之上持續不斷地對西奈半島及尼羅河下游那肥沃的三角洲區域構成沉重威脅。他們的艦船在碧波萬頃中穿梭,艦炮的轟鳴與海浪的咆哮交織成一首激昂的戰歌,宣告著華朝對羅馬帝國地中海南岸領土的威懾。
而在這一過程中,羅馬帝國布置在紅海的少量艦船,已經如同秋風掃落葉般被華朝海軍以壓倒性的優勢一一消滅或俘虜。華朝海軍以壓倒性的武器裝備、戰艦噸位、船隻數量,將羅馬帝國的海上力量從紅海徹底清除,不留一絲痕跡。
隨著羅馬艦船的沉沒與消失,羅馬帝國的紅海沿海領土也如同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倒下,基本上已被華朝全面占領。紅海西岸曾經屬於羅馬的領土,如今已換上了華朝的旗幟,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在帕提亞帝國與阿拉伯半島相繼被華朝的鐵蹄征服,盡數歸入華朝版圖之後,那支之前長期在波斯灣與阿拉伯海守護著華朝陸軍的印度洋艦隊,終於迎來了難得的空閒時機。
帕提亞帝國被征服,阿拉伯地區被納入管轄後,波斯灣已經成了華朝的內海,印度洋艦隊在這裡已經沒有了敵人。
就在這時,皇帝張循的命令傳來,讓他們準備參與到對羅馬帝國的偉大征戰之中。艦隊上下,聞令即動,迅速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他們補充了充足的燃料,以確保遠航無憂;裝載了滿滿的彈藥,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激烈海戰;更儲備了豐富的食品,以保障將士們的體力與士氣。
一切準備就緒後,這支雄壯的艦隊便如同離弦之箭,離開阿拉伯海,前往非洲東海岸,然後沿海破浪南下,穿越赤道,繞過那神秘莫測的非洲好望角,駛向大西洋。
這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航程,但華朝海軍的勇士們卻無所畏懼,他們的心中只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他們將從直布羅陀海峽的入口進入地中海,與羅馬帝國的海上艦隊進行對決。華朝海軍印度洋艦隊的任務很明確,那就是要擊垮羅馬帝國的海上力量,從地中海對羅馬帝國構成致命的威脅,進而為華朝的海陸聯合進攻鋪平道路。
屆時,華朝的陸上鐵軍與海上雄師將攜手並進,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磅礴之勢,共同向羅馬帝國發起最後的衝刺。這將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海陸聯合進攻,一場關乎羅馬帝國命運的大決戰。
當南海艦隊在紅海海域威懾羅馬帝國地中海南岸領土,印度洋艦隊穿越重洋正向大西洋挺進,南方軍區與西部軍區亦在陸地上磨刀霍霍,各自整裝待發,準備從四面八方對羅馬帝國發起全面進攻之時,裏海北方的南西西伯利亞平原上,同樣上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軍事追逐。
張郃已經根據皇帝張循推演出來的敵軍大致位置,迅速鎖定了奄蔡部落首領拔都爾所率領的三萬騎兵主力。這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他們騎術精湛,善於游擊,如不將其剿滅,張郃還真不敢率軍離開。
好在,在皇帝張循的系統外掛推演以及張郃的緊追不捨之下,這支奄蔡騎兵最終還是落入了華軍的陷阱之中。
張郃率領北方軍區三萬大軍,趁夜悄無聲息地逼近了拔都爾所部的藏身之處——一處險峻的峽谷。峽谷兩側峭壁林立,易守難攻,但張郃卻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優勢,將奄蔡騎兵從峽谷兩側圍困。等拔都爾的人發現不妙,想要衝出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包圍戰中,張郃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冷靜的判斷力,他不僅成功地切斷了奄蔡騎兵的退路,還巧妙地布置了重重防線,確保了包圍圈的穩固與嚴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困境,拔都爾所部的奄蔡騎兵雖然勇猛無比,卻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境。他們試圖突圍,但每一次嘗試都被張郃所部的華朝軍隊以猛烈的炮兵火力與精準的步槍射擊所擊退。峽谷之內,戰馬嘶鳴,刀光劍影,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正在悄然上演。
拔都爾面對華軍的兩面圍困,並未選擇束手就擒,而是展現出了他非凡的勇氣與決心。
第二天早上,讓士兵們吃飽喝足後,他振臂一呼,親自率領著騎兵主力猶如一股不可阻擋的狂風,向華軍發起了猛烈而決絕的衝鋒。
他們的馬蹄聲如雷貫耳,戰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企圖以騎兵那雷霆萬鈞的衝擊力,一舉衝垮華軍的堅固陣型,從而開闢出一條逃出生天的血路。
然而,華軍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他們不僅擁有大炮、步槍、手榴彈,更有著機槍這一令人生畏的大殺器。機槍的火力網密如織網,交織成一片死亡的海洋。等待著拔都爾及其部下的,是一場幾乎無法逃脫的厄運。
無論拔都爾率領的騎兵部隊人數有多麼眾多,他們的盔甲有多麼堅固,他們的勇氣有多麼可嘉,但在機槍那無情而持續的掃射之下,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力。機槍的子彈如同密集的雨點,無情地穿透著騎兵們的身體與盔甲,將他們一個個從戰馬上擊落,化作戰場上的悲壯犧牲。
在這場殘酷的較量中,拔都爾和他的騎兵們雖然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與堅韌,但終究無法抵擋華軍那現代化武器裝備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他們衝鋒的身影逐漸消散在硝煙與火光之中,留下的只有戰場上那觸目驚心的屍體與斑駁的血跡,以及華軍那堅不可摧的陣地。
最終,在這場堪稱自殺式的衝鋒中,連拔都爾這位奄蔡部落的首領也未能倖免於難,他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在衝鋒的路上劃出了最後一道悲壯的軌跡,被機槍子彈掃中,然後黯然隕落。
他的倒下,如同一面旗幟的折斷,讓奄蔡騎兵部隊士氣大挫,戰鬥力銳減。原本勇猛無比的騎兵們,在失去了首領的引領和鼓舞后,面對華軍那密不透風的火力網,終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絕望。
在這場殘酷的自殺式衝鋒中,奄蔡騎兵部隊損失慘重,幾近半數英勇戰死。剩下的騎兵們,目睹著首領的陣亡和同伴們的犧牲,心中的信念與勇氣瞬間崩潰,他們被嚇怕了,崩潰了。
他們知道,繼續抵抗下去只會帶來更多的傷亡與痛苦,於是,在失去首領的絕望與無奈中,他們選擇了放下武器,向華軍投降,以求一線生機。
首領拔都爾及其率領的奄蔡騎兵主力的覆滅,如同一場強烈的地震,震撼了整個奄蔡部落。那些原本還妄圖憑藉地勢與人數優勢負隅頑抗的小部落,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紛紛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們深知,自己根本無法與華軍那強大的戰鬥力與現代化的武器裝備相抗衡,繼續抵抗只會重蹈拔都爾及其部下的覆轍。
於是,這些小部落紛紛選擇了明智之舉,他們或主動投降,或遣使求和,表達了歸附華朝的意願。在華軍的威嚴與恩威並施之下,奄蔡所有部落終於徹底臣服,成為了華朝版圖中的一部分。
至此,曾經輝煌一時的奄蔡部落,在歷史的洪流中走向了終結。雖然其地域遼闊,坐擁裏海北部與南西西伯利亞草原廣袤無垠的土地,但無奈人口稀薄,難以支撐起一個獨立的州治。
因此,華朝並未被賜予奄蔡一個州的地位,而是降格為一個郡——奄蔡郡,被納入康居州的管轄之下,成為華朝廣袤版圖中一個新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