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十虎
劉絳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非常細緻的觀察了淮南右營的訓練。
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需要注意和改進的也告知了周達。
對於劉絳來說,周達就相當於他最親信的大將和可以信任的大哥,差不多就相當曹魏陣營夏侯驚的角色。
他甚至都不需要周達有多能打,但需要他幫忙控制軍隊,留守後路,查缺補漏。
兩人的關係不同於其他人,劉絳殺魏家叔侄那晚上周達等於是幫了忙的,隨後又幫著拉來了趙夜叉和魏蘭因。
『老兄,這支隊伍都是流民後代,北伐的積極性比咱們鐘山軍的老隊伍和江左兵馬要強得多,
所以這支隊伍是將來北伐的主力,淮南這地方民風彪悍,這的兵練出來,比江左的隊伍強,你多上心,我將來的功業,可都放在你老兄手裡了。」
周達聞言十分鄭重的點了點頭:「大紅你這麼說,我就懂了,放心,交給我,差不了事。」
劉絳也點點頭,但隨後又命人將幾個軍主和幾個軍副都叫到了一起,吃酒,談話。
有些打算不能光讓周達一個人知道,營里主要帶兵的這些軍頭都得清楚,有些東西劉絳必須親自給他們灌輸進去,讓他們知道他對這支隊伍有多重視,期望有多高!這也是一種鞭策。
淮南右營有三個軍主,桓修仁,高智秀,王咸。
六個軍副,王昌、王良,郭敬則,諸葛穆之,張破胡,黃瑕。
眾人來歷各不相同。什麼出身都有。
桓修仁是楚國的宗室,但特別是遠,祖上是桓溫的侄子桓石虔。基本上也就沒能沾到什麼宗室的光。祖父那輩跟著昭武帝南下,混了大半輩子也就是校尉。
自幼喪父,被母親帶大。李如願進了建鄴之後,因為家裡吃不上飯了,因此加入了李如願的大軍,因此得以和母親、弟弟桓修業一起從那場建鄴之亂之中活了下來。
桓修仁身長八尺,形容俊偉,作戰的時候特別勇猛,也因此得到了提拔。在建鄴之戰後他拿到了賞賜之後,是久久無語。這桓家宗室的身份沒給他帶去半分好處,反而是加入「叛軍」能以保全家人,還在軍中當了下級軍官。
這對於他的衝擊是很大的。
李如願征討合州之後,桓修仁被分到了劉絳魔下任職,成為周達手下的隊正,討滅荊州燕王集團之後,升任校尉。
因為是宗室出身,所以他的籍貫是譙都龍亢人,就在淮北,距離鍾離很近。
高智秀,都不知道自己家祖上在哪,但是一口中原一帶的口音,跟周達和趙夜叉的淵源很深,
混過天師道,事敗之後賣私鹽去了,周達混起來之後他帶著幾十個夥計來投奔舊交,做了隊正,跟桓修仁一批升任的校尉,北伐之後升任軍主。
王咸,比起上面兩個同仁算是出身不錯的,是懷遠縣的豪強。劉絳來鍾離後,和兄弟王昌,王良,帶著族人部曲投軍,劉絳當時就直接給他兄弟三人全都封了校尉。
兄弟三人皆驍勇善戰之輩,北伐的時候斬獲不少。北伐之後,王咸升了軍主,王昌和王良兩個都封了軍副。
郭敬則,自號太原郭氏,本來在中原當流寇,劉絳在譙郡諸軍的時候投奔過來的。擅騎射,有勇力。
諸葛穆之,琅琊人氏,諸葛憑之的弟弟,雖然是姓諸葛,但驍勇不輸其兄,從戰赭丘,有功。
張破胡,跟郭敬則一樣,中原流寇,原名叫張善,後改名破胡,跟郭敬則一起投奔過來的,涿郡人氏,善騎射,馬。
黃瑕,鍾離豪強,兗州東平人,祖父南下避亂,在鍾離郡定遠縣站住了腳跟,成為該縣強宗本人也是勇力過人,帶著宗族部曲三百人投軍,也算帶資進組,起步校尉,北伐之後封了軍副。
九個統軍的將領出身各異,出身最好的可能算是諸葛穆之,畢竟人家琅琊諸葛氏是士族。
李如願入建郵的時候,守城的諸葛巽是諸葛穆之的叔父。
但也沒落了。
而這些人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年輕,二是善戰。年紀最大的也就是郭敬則,三十歲。
都是少壯派,渴望建功立業,
因此他們對劉絳這個屢立戰功的上官基本都是佩服加敬畏。
誠然劉絳上位過程之中機緣巧合,貴人提攜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但誰也沒法否認,人家那也是正在戰場上玩命殺出來。硬仗可沒少打。
青塘、東郊、桑落洲、夏口、夷陵、秭歸、西陵峽、譙縣、赭丘。
不論是從攻還是獨領一軍,一路下來沒打過敗仗。二十歲就身居高位,坐鎮一方。
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少年英雄?
這麼年輕身居高位,一定出身不凡吧?可咱劉刺史最慘的時候都混到家奴的份上了。
所以一眾出身經歷非常複雜的武人,對於這樣一位經歷許多,驍勇善戰,且出身低微的上官自然是佩服加敬畏。
眾將雖然不是第一次跟劉絳喝酒,但這種場合下還是第一次,不過都是武人,都有豪邁之氣,
一碗酒下了肚就都放開了。
其中桓修仁比較沉默寡言,只是喝酒。王氏兄弟就比較開朗,諸葛穆的酒量不愧是青州的,很有後世齊魯大漢的風範。也不對,準確的說,齊魯大漢有諸葛穆之的風範,畢竟在座的全都是後世的祖宗輩...
混熟了之後,黃瑕的俏皮話不少,郭敬則和張破胡作為場上僅有的兩個黃河以北籍貫的人,一派邊地武人作風,一個勁抱怨酒不夠烈。
劉絳卻笑道:「等咱們將來北伐到了你們二人的家鄉,一定讓我嘗嘗河東和幽州的烈酒!」
郭敬則道:「使君此言壯哉,蒙使君收留,等北伐之日,太原郭敬則,願為先鋒前部,九死不悔!」
張破胡也高聲道:「郭兄所言,也是破胡之意。」
王氏兄弟之中的老二王昌道:「郭劉兩位仁兄有此豪言,我王氏兄弟,願為使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黃瑕也急忙表態道:「黃某不才,卻不甘人後!願為使君驅馳!」
桓修仁和諸葛穆之見到這情況,也都舉起酒碗作出表態,劉絳則連忙擺手讓眾人入座。
「都坐都坐。坐下說話。」
「你們所言,劉某都聽在心中,能與諸位豪傑共事,也是我劉絳之幸也...這杯酒,敬諸位的膽氣和豪烈。」
說罷,劉絳一飲而盡,而後繼續道:「說到北伐,這淮河兩岸的離家之人誰人不想回歸故土?
但若想北伐成功,須有一支紀律嚴明,善戰敢死的精銳!今日叫諸位前來,我正是要說此事,淮南右營,是我募兵建號,而諸位,則是骨幹!雖然是新軍,我卻把它視作北伐的中堅!至於能夠讓這支隊伍變成我劉絳所想的那支中堅精銳,在我,更在諸位!」
「你們十人,就是十頭猛虎!」
「望諸位齊心協力,用心任事,給我劉絳練出一支精兵來!非得叫俘虜聞風喪膽!」
周達端起酒碗一飲而盡,然後摔碗於地,抱拳道:「末將領命。」
九人也紛紛效仿,抱拳高聲應答:「末將領命。」
淮河右營的首任統軍,周達。三個軍主,桓修仁、高智秀、王咸,六個軍副王昌、王良、諸葛穆之、郭敬則、張破胡、黃瑕共十人。
此十人並列,劉絳之言也被廣為流傳,軍之皆號之為:「淮右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