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舉漢> 第30章 陶觀

第30章 陶觀

2024-08-06 20:28:46 作者: 反聽
  第30章 陶觀

  劉景從市中歸來,沒有回家,直接前往從兄劉蟠的住處,地址是之前李吏告訴他的。

  劉蟠平日工作的地方和居住的吏舍就隔了一道土牆,上下職比劉景方便多了,劉景到來時,他已經在家等候已久。

  劉蟠一邊邀劉景入屋,一邊取來水果、小食。小食即點心,以蜜、棗、荸薺等物混合稻米做成餅狀,稱之為糗精,水果則有棗子和梨子。

  劉蟠是不進廚室的,他在臨湘有一座別府,早晚兩餐全部由奴僕送至官曹,平日吏舍中只備一些水果、小食之類,用於招待客人或晚上宵夜。

  漢代以一日二餐為主,可若睡得晚了,也會吃一些東西,是以晚上八、九點又被稱為「夜食」。《論語》有「不時不食」之語,大儒鄭玄註解:「不時,非朝、夕、日中不食。」指出一日三次進餐時間。

  劉景中午吃過胡餅,此時並不太餓,僅象徵性吃了幾顆棗子,和劉蟠閒聊今天在市樓的所見所聞以及吏舍瑣事。

  劉景和劉蟠雖是同輩,年齡卻相差十餘歲,加上後者為人素有清譽,性格嚴謹,與他相處,總有束手束腳之感。

  劉景面對諸葛亮可以做到滔滔不絕,和劉蟠談話卻要絞盡腦汁,所以很快就告辭而去。

  一路回到家,劉景點燃灶台,開始籌備晚餐,他今晚只準備做一道菜,在食材中選來選去,最終選了蘑菇、竹筍和脂肉,做成蘑菇芛肉湯,簡簡單單,又營養豐富。

  相比現代,當下可供選擇的蔬菜還是少了一些。

  劉景感慨到一半,猛地想起一物,漢代尚未出現,卻極易得到的蔬菜——豆芽。

  只需將大豆放入水中浸泡一天,然後裝入容器蒙起來,四五天後就能吃上鮮嫩可口的豆芽。

  他前世少年時代生活艱難,自己沒少在家發豆芽。

  吃完晚飯,劉景立刻取出大豆,洗乾淨放入陶罐中,置於陰涼處。

  才忙完沒一會,便有客臨門,來訪者劉景並不陌生,乃是和他有過一面之緣的桓彝。

  桓彝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十五六歲時就受到了時任長沙太守孫堅的看重,今年也才二十三歲而已。

  他的身量比其兄桓階略高一些,白面短髭,眉分八字,雙目炯炯有神,任誰看到他,都會認為他是一名正人君子。

  桓彝、桓階兩兄弟性格差別很大,桓階為人既有原則,亦知變通,可謂剛柔並濟;桓彝則性格方正,寧折不彎。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桓階未來取得更高成就也就順理成章了。

  桓彝道:「在下昨日休沐,剛好與足下錯開,今日歸來,才聽說足下與我成為同第鄰居,這可真是令我喜出望外。」

  劉景頷首道:「原來如此,難怪足下家門緊鎖。請坐。」

  說起來兩人工作還有些關聯,桓彝乃是金曹掾,公府金曹主要負責貨幣鹽鐵事,而郡府金曹,不管鹽鐵,只管錢布。

  有一句話叫做「倉曹收民租」、「金曹收市租」,金曹掾和監市掾職能略有重合。

  當然,桓彝只能管收市租的市嗇夫,卻管不到他的頭上。

  兩人關係遠談不上熟絡,不好交淺言深,桓彝坐了一會就離開了,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如果雙方有心結交,總會成為朋友。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劉景點燃油燈,翻開漢書,這次他沒有延續昨天的進度,而是直接跳到《諸葛豐傳》,並仔仔細細讀了三遍,只要能夠拉近和諸葛亮的關係,任何方法他都願意嘗試。

  書讀累了,劉景便稍微歇息片刻,而後緩緩研墨,執筆練字。如今他以顏體楷書、行書為主,其他書體全部放棄,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然要懂得取捨之道。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

  劉景所寫的正是《孫子兵法》,這部由孫武所著,不過寥寥數千言的兵書,堪稱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最為璀璨的瑰寶,輻射覆蓋整個東亞地區,在全世界亦有極大的影響力。

  《孫子兵法》中的名句非常多,不管是誰都能說上兩句,但真正讀過《孫子兵法》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劉景也不例外。

  身處亂世,不能不讀《孫子兵法》,所謂「眼看千遍,不如手寫一遍」,劉景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也是這麼做的。

  一入「人定」,劉景立即結束練字讀書,這是他給自己訂立的規矩,夜間看書最傷視力,萬一成了一個「目茫茫」的近視患者,到時候再悔恨也已經晚了。

  第二天,劉景滿懷期待的前往市樓,可惜等了整整一個上午,仍然沒有等來諸葛亮的身影,心裡不免有些失望。

  其實他心裡也清楚,諸葛亮不可能每天都來市中買藥,三五天能來一次就不錯了,可他就是忍不住報以幻想。

  到了中午,劉景再度來到矮奴的餅攤買餅果腹。

  矮奴見到他,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口稱「劉君」。

  原來昨天劉景和諸葛亮兄弟的對話被他聽個正著,得知眼前之人就是最近長沙上下屢屢談到的「德行劉君」。

  劉景笑著點點頭,和昨天一樣要了四張胡餅,左右無事,便和矮奴閒聊了兩句,意外發現這個外表滑稽可笑的侏儒居然談吐不俗,舉止亦十分有禮,心中大為詫異,他忍不住直言相問:「觀足下言行舉止,並非粗鄙之人,足下莫非讀過經書?」

  「劉君一語中的,」矮奴如實說道:「小人生來便與常人不同,因家境貧寒,年幼時被賣給途經長沙的洛陽大商賈為奴。小人雖然身體孱弱,頭腦還算有幾分聰明,主人便讓我做了少主的小史,少主蒙學時,小人作為陪讀,慢慢也就開始識字了……」

  「難怪他會製作胡餅,原來是在洛陽生活過。」劉景心下不由恍然。

  眾所周知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喜歡所有與胡人相關的新奇事物,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京都貴戚爭相效仿,致使洛陽風尚為之一變。

  劉景又好奇問道:「那足下又為何回到長沙販餅?」

  「當年董卓遷都長安,缺乏軍資,便任由麾下部曲、羌胡劫掠,家主人乃是洛陽大戶,賊虜沖入府邸,將主人全家老小盡數殺死,奴婢亦未能倖免。小人身軀矮小,鑽狗洞才得以苟活下來,前年才輾轉回到家鄉。」

  縱然過去了五年之久,可每當提起這段往事,矮奴依舊會熱淚盈眶。

  「小人失態,請劉君勿怪。」矮奴匆忙擦了擦眼角。

  沒想到一個販餅的侏儒背後竟有著這樣曲折的故事。劉景心中感慨,不禁嘆道:「五年過去了,足下始終對舊主念念不忘,可知是一個重情之人,誰又能忍心責怪呢。」

  又鄭重道:「聊這麼久了,在下尚不知足下高姓大名,失禮了。」

  矮奴怔怔地看著劉景,一時茫然,名字?自己叫什麼名字?

  似乎從他有記憶開始,每個人都直呼他「矮奴」,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沒人在意他有沒有名字。

  父母雖然沒給他取名字,但其實他是有名字的,在識字後,他為自己取名觀,觀者,容貌儀觀也,表字則是子儀。這是他埋藏在心底最深處,渴望卻永遠也無法得到的東西。

  矮奴剛剛止住的淚水再次奪眶而出:「小人姓陶,名觀,字子儀……」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