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種子與水稻技術在大明推廣
大明洪武十三年夏五月,皇莊內,朱標看著那沃野數千畝的金黃稻穗,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心情。
因為今天上午已經割了數十畝田,而根據反饋,平均畝產約有9石。
朱雲峰跟他說過,明代一石等於現代180斤,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畝產達到了1620斤左右。
而在他們這邊成熟可以收割的時候,現代那邊已經到了陽曆六月,同樣已經到了收割的季節,比他們還提前幾天收。
根據朱雲峰的說法,他在鎮上的五千畝地,畝產基本維持在1400-1500斤之間。
這大大出乎了朱標的意料。
畢竟朱雲峰一開始可是跟他們說,常規水稻一季度畝產也就800斤左右,但現在不僅翻倍,甚至比後世產量還高,著實令人意外。
不過如今朱標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了,在與朱雲峰的交談當中,也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原因。
之前在朱雲峰之所以說畝產800斤,是他在網上查詢到的資料。
但後來才曉得,這是不科學的結果。
真正從事種田行業的農業大戶,在不用雜交水稻,而是高產常規水稻的情況下,基本上能達到畝產1200-1300斤。
而很多畝產800斤的情況,是因為農民用的種子都是自留種,農藥和化肥使用也不科學,甚至乾脆就不怎麼用農藥,耕作手段也非常原始,造成產量相對低下。
那些農業大戶則完全不同。
朱雲峰後來在B站上搜過,有一些種田大戶UP主進行過科普。
基本上只要進行科學管理,合理地進行農藥化肥使用,買高產的水稻種子,
規劃田間管理,一季度畝產1100-1300斤之間還是輕輕鬆鬆。
而朱雲峰則是找了專業團隊,不僅買了高產常規水稻,優選良種,並且農藥、化肥以及田間管理都是嚴格按照科學標準進行,產量自然比那些B站種田大戶門的有所提升。
那為什麼一樣的操作,大明這邊的畝產要比現代那邊高呢?
原因也很簡單。
朱標開墾的地是秦淮河邊的沖積扇平原地,河邊有不少淤泥修建的田畝。
加之這邊的氣候和生長條件優於山里,
古代化肥又沒有濫用現象,地力沒有被透支,以及古代害蟲對現代農藥沒有抗性,一觸就死等等因素。
自然造成同樣的操作,山里常年用化肥的田產量比不上河邊淤泥地不用化肥的產量。
所以朱標也明白。
基本上可能也就前面幾次產出會這麼高,而且由於現代化肥不能供應全大明,因而這五千畝只能算是特例。
等到將來推廣到全大明的時候,沒有了現代化肥,單獨依靠土法煉製的農家肥,產量想要達到這個程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朱標也已經十分滿意了。
畢竟在此之前,大明的單季度畝產最高也就500多斤,平均畝產往往在300-
400斤左右。
現在提升了4-5倍。
哪怕後面降產量,從1620斤降到每畝800斤,那也比現在的大明高了一倍產出。
以後再在北方推廣紅薯、土豆、玉米等應急糧食,還有其餘蔬菜、辣椒、瓜果等產物,何愁大明的糧食不能豐沛起來?
「你們覺得如何?」
朱標站在田頭,負手而立,身後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更遠的地方則烏壓壓有無數農民打扮的漢子。
這些農民就是朱元璋從蘇州、常州、湖州等太湖流域傳統農業區找來的農業代表,一般是各鄉里長、甲首。
他們每個人再帶幾個人當作見證,過來的開支由朝廷負擔,親眼看看稻田的產量。
此刻很多農民都站在田埂邊,激動地摸索著那飽滿的稻穗。
站在朱標身邊的老人在古代稱為鄉老,現在也是一個個目瞪口呆,激動不已「殿下,這這這..
「畝產9石.....畝產9石,老天爺啊,草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盛世。」
「以前倒也偶爾有過上好的田地畝產6-7石,但這畝產9石,而且還是那麼多田全都畝產9石。」
「殿下,我們那邊的田也能如此嗎?」
周邊鄉老很多都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因為畝產9石,在他們眼中已經是神跡。
朱標笑道:「這畝產9石已經是難得的事情,但你們若是好好耕種,畝產6-7
石應當還是可以。
,
「殿下,為何只能產6-7石?」
一個鄉老忙問。
朱標解釋道:「因這田地是朝廷精心照料所致,你們想達到這點,相當不容易。不過好好按朝廷的旨意做,高產當無礙。」
說罷他又道:「這些產出的種子,都會送往江浙,之後由農莊的田戶們指導你們做。朝廷也會在那邊開設肥料站,用於製作專門的肥料,由當地典農衛統一進行管理。」
這是朱標考慮好的事情,下半年這些二代自留種要全部在太湖流域種植,現代化肥肯定無法大規模運輸,那就只能自己自己做土法堆肥。
不過農藥倒是可以運不少來,因為農藥是可以進行稀釋的,以現代農藥的威力,對付古代害蟲輕輕鬆鬆。
他打算在那邊設立專門的典農衛進行管理。
那些在皇莊培養好的有經驗田戶一律都授予典農衛小旗的職務,讓他們帶領當地農民進行規範化種植。
這樣目前產的5000畝水稻就能迅速在太湖流域生長壯大。
等到三年左右,種了五六代,種子開始退化的時候,再讓朱雲峰那邊運種子過來就行。
如此長期下來,有了太湖流域的先進經驗,自然也就能在整個南方推廣水稻種植技術,大大提高糧食產量。
「好好好。」
周圍鄉老們聽了連連點頭,欣喜不已。
這事對於大地主們來說或許不是好事,但對於中小地主以及普通自耕農來說,那就是天大的喜訊。
畢竟大地主需要的是土地兼併,而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是沒有資本大量進行兼併的,糧食產出越多對他們越有利,因此親眼看到這盛況,沒有人不會欣喜。
至於大地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會不會搞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搞事老老實實聽話最好,要是搞事的話。
朱標眼眸閃爍過一縷寒芒。
他爹可是朱元璋!
當下,朱標下令,將這些水稻盡數收割。
由皇莊農戶重新進行篩選優質稻種,然後用麻袋裝車,押赴蘇州、常州、湖州等地,準備今年下半年種植。
下午朱標回到了乾清宮。
朱元璋正在書房辦公,他現在批閱奏摺,都是用水性筆,比毛筆方便很多,
批閱速度也快。
聽到腳步聲,朱元璋抬起頭,平靜中壓抑了一抹激動道:「收割了?」
「收割了。」
「一畝多少?」
「九石,比雲峰那邊還多一石左右。」
朱標笑逐顏開道:「父親,我大明的田,能畝產九石了。」
朱元璋的筆尖一抖,差點刺在奏摺上,
好在水性筆不會滴墨,不然肯定要壞了這本奏摺。
「嗯,我知道了。」
朱元璋臉上依舊保持著雲淡風輕道:「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些鄉民看了怎麼說?」
「一個個都很高興,下半年都願意在蘇湖地區種植。」
「嗯,這件事是重中之重,關乎到我大明將來的立國之本,你要放在心上。
正好發布詔書,傳告天下,告訴大家這個喜訊,內容由你來寫吧。」
「是。」
朱標從書架上找來御折,寫上詔書,隨後按了玉璽,說道:「父親,詔書寫好了,我馬上去發往通政司。」
大明的通政司負責收發文書,以前都是通政司把文書送到中書省,中書省批閱後再交由皇帝,皇帝看了覺得沒問題,再發至通政司來實施。
如今沒有了中書省,直接做決定的人就是皇帝了,基本上蓋上了玉璽,詔書就可以發送出去。
而現在的大明朝,也就只有兩個人可以代替朱元璋發詔書。
一個是馬皇后,一個是朱標。
只是馬皇后輕易不會動用這個權力,甚至基本不會動用,要想達成她要做的事,只會以勸誡的方式讓朱元璋幫忙。
朱標以前則是沒有這個權力,現在則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老朱對大朱的認可。
「嗯,去吧。」
朱元璋點點頭。
朱標就往通政司去了。
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自己的兒子長大了呀,做出了成績,
心裡想著,他又看向書桌上朱標給他的那個筆記本。
裡面的內容就是朱標新政的內容。
說句實話,朱元璋看完之後,並沒有多大反感。
因為這個新政沒有推翻他的所有政策,只是進行了大幅度修改和補充,以防止出現紕漏。
即便以後要取消裡面某些政策,那也是很多年後的事情。
當然。
除了朝廷不供給藩王這一條讓朱元璋頗有微詞以外。
畢竟兒子們都是他的心頭肉。
他這個做大哥的,怎麼能如此薄待弟弟們?
不過考慮到朱雲峰說過,朝廷供應藩王的後遺症太大,讓國庫支出無度,最終也就只能妥協。
反正國庫支出是一回事,他私人賞賜又是另外一回事。
朝廷不供應,他自己供應就是了。
因而對於朱標的努力,朱元璋都看在眼裡,對他的能力也是愈發地認可。
或許,也確實要給他治理天下的權力了。
老朱心想著。
下午時分,通政司接到了詔書,隨即迅速傳遍天下。
當然。
所謂的天下其實就是發到各布政司衙門,由布政司衙門再通傳至各府、縣,
在府城、縣城以及各交通要道張貼榜文。
明初時期識字率不高,加之南方地區宗族力量強大,想讓皇權下鄉難度還是太大了點。
但老朱通過黃冊、魚鱗冊以及在鄉間任命里長、甲首等制度,對於控制鄉村、監視地方還是很有幫助。
一旦有外鄉人經過,就會被這些里長、甲首監視。
如果沒有路引就完蛋了,會被抓起來。
只是這樣做造成了村子封閉,里長、甲首以及地方士紳權力很大。
也算是加深了地方的排外性。
很快。
數日後,江浙地區各府、縣迅速張貼榜文。
湖州府,歸安縣,作為湖州府城之一,歸安縣與烏程縣被運河分割。
府城東西南北,河流眾多,城內城外,俱是河流與湖泊。
但也正是得益於水系發達,加上城外平原無數,造就了湖州沃野千里,也誕生了「蘇湖熟,天下足」的美名。
此刻城中府衙告示牌,以及各交通要道,衙役們紛紛貼上了榜文。
愛看熱鬧的民眾迅速圍了上來。
江南地區讀書風氣甚重,識字率高,立即就有人念道:「朝廷新制稻米優種,制育田肥料,畝產9石,昭告天下。不日將稻種運至江浙,廣為推行。種植方法及稻種、肥料由典農軍教導使用,各地百姓當悉心聽從朝廷典農衛授學,以提高畝產。」
「畝產9石?真的假的?」
「朝廷都有公告了,想來應該是真的,而且我聽說前段時間朝廷召很多鄉里里長、甲首前往金陵觀稻。」
「我們村的甲首回來了,他們說這是真的,親眼看到那沃野千里的皇莊,一畝多則10石,少則8石,大多都在9石左右。」
「蒼天保佑,若是能畝產9石,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得趕緊回去問問我們村的里長,朝廷的種子什麼時候撥下來,這要是種了今年就不用愁了。」
鄉民們一時間有的震驚,有的狂喜,還有的連忙跑回去,要馬上回村里去詢問新的種子和肥料什麼時候運過來。
因為如今已經是五月底,正所謂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江南地區水稻種植採取的是兩季稻,春夏一季,秋冬一季,眼下剛剛收了春糧,馬上就要種秋糧,一刻都不能耽誤。
當下消息迅速廣為傳播。
到了六月初,朝廷把新收割的糧食重新進行了優質篩選,將大批種子運往江南。
要知道畝產1600斤,5000畝,光種子就有800萬斤。
而通過專家技術團隊的操作,每畝要用種子約4斤,也就是5000畝產出,能種200萬畝地。
當然。
肯定要優選優種,把個大飽滿的稻種挑出來留作種子,小一點的稻種就吃掉,並且打亂種植,不能同一畝地的種子留下來再種一畝,以此交替繁衍。
最後經過篩選,留了一半種子發往江南。
但即便如此也是狼多肉少。
宋代開始,太湖地區就已經開發出了上千萬畝土地,到明朝時期土地更多。
這裡水系發達,澆灌不缺水,以至於糧食產量豐厚。
現有的種子只能滿足100萬畝。
朝廷典農衛隨即於六月份勘探土地,最終確定在無錫、吳縣、宜興、長興、
歸安、吳江等太湖沿岸縣城選出優質田地進行耕種。
同時他們在這裡建立化肥站,由吳王殿下成立的化肥商行經營,在當地收購糞便、腐葉、骨粉、石灰進行土法堆肥,產出的肥料用麻袋裝著送往各地種植的新田。
一時間蘇湖地區熱火朝天,在畝產1600斤的刺激下,到了七月份,大量水稻開始種植,從育種開始,這些都是以前農民們從未接觸到的新知識。
唯一的問題就是悶苗沒法進行。
因為悶苗需要大量的塑料薄膜,大明皇莊五千畝朱雲峰還能提供,但這100萬畝就實在沒辦法了,因而只能省去這個步驟。
但即便如此,多了其餘步驟以及各類田間管理,也能大大提升產量,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