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錦衣衛遍布全國
洪武十四年春,新年剛過,老朱就做了一些政治改革。
首先是學永樂朝改制,把文官集團進行分化,給予內閣行政權,又改御史台為督察院,將戶部調為三司,並設立錦衣衛。
他在永樂朝待了一天,能夠很清楚地看到朱棣在用了朱雲峰給的那套五權分立後,他的掌控力究竟有多強。
可以說除了他給的法理以外,朱棣在用了這套制度之後,皇權已經達到了封建時代的頂峰水準。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與清朝的控制力比擬,但清朝本身就是特殊情況,是由漢、滿、蒙三個民族互相制衡、扶持、約束的產物。
明朝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這套對文官集團的極致分權,已經是相對不錯。
副作用他自然也知道。
皇權過度集中強大,遇到厲害的君王還好,遇到愚蠢的君王那對於國家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但朱元璋認為,現在需要的就是加強集權,集中精力辦大事。皇帝要求什麼,下面就能立馬去辦,而且辦得好,沒有推和阻礙。
而且他也不認為在自己與朱標手裡,兩代君王能對國家造成災難,即便以後可能出現問題,那也等以後再說。
至少在他和長子掌權的這幾十年裡,他必須要讓皇權達到頂峰,以此推行各種制度和發展。
其次是徵調民夫,規劃一些國家級大工程。
比如開挖運河、興建水利設施、疏通各地堵塞河道,加固運河堤壩,建水泥廠、磚石廠、高爐煉鐵,同時正式在河北武安縣建立一家鋼鐵廠。
這些其實都是朱標之前做的規劃布置,此次由老朱正式實施。
包括這個鋼鐵廠的成立以及選址,
年初的時候雲峰集團就在山東一家高端儀器製造廠訂購了幾台汽輪發電機組功率為一萬千瓦。
說實話,這個功率在水力發電當中算大的,但在火力發電中不算大。
因為我國的大型火力發電廠,一台發電機要是沒有個30萬千瓦功率,都不好意思叫大型火力發電廠。
而這樣的30萬千瓦功率,甚至50萬,100萬功率的機器,大型火力發電廠往往都有好幾台,甚至十多台,每小時能發幾千萬度電。
所以一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至少在我國屬於小打小鬧,很多縣城的火力發電廠都比這個多。
但在大明就已經很了不起。
畢竟目前大明的發電全靠朱雲峰搞來的小型水力發電機。
那發電機去年下半年搞了2台,年底的時候又弄了4台,每台功率才200千瓦,
加起來都不到1000千瓦。
而如果有台火力發電機機組,用煤炭作為動力,每小時能發一萬度電。
朱雲峰採購的電弧爐都是小型電弧爐,重量也就兩噸多重,一爐能產鋼五到八噸左右,煉鋼周期為兩小時,一次煉鋼耗電約240到300度,每小時120到150
度。
這意味著光這一台火力發電機機組就能供應六七十台小型電弧爐同時開工,
每小時能產鋼一百五十到三百多噸,一天近六千噸的產能。
當然。
朱雲峰也沒採購到那麼多電弧爐,因為小型電弧爐雖然不貴,就幾萬塊錢一台。
但這玩意兒並不是拿來煉普通鋼鐵的,而是用於合成鋼。
普通鋼鐵都是那種幾十噸,乃至數百噸重的超大型電弧爐,一次性就能產鋼幾百上千噸,根本不會有人用小型電弧爐煉普通鋼鐵。
這次朱雲峰是搞了合法手續批下來,打算在雪峰山里開煉鋼廠,才買了幾台大型電弧爐,再在其中夾雜了十多台小型電弧爐,以此掩人耳目,瞞天過海。
所以火力發電機組雖然訂購了幾台,但只會送一台到大明,加上十多台小型電弧爐,勉強能組成一個火力發電廠以及電弧爐煉鋼廠。
一天產電一萬度,產鋼一千噸,還有多餘的電量用於城市照明,再加上皇莊的那點水力發電,就是大明目前所有的工業。
至於為什麼選武安也簡單。
眾所周知,我國鋼鐵產量,河北是毫無爭議的老大。
而河北兩大產鋼市,分別為唐山市,邯鄲市。
唐山市主要由其代管縣級市遷安市,邯鄲市則由其代管縣級市武安市。
因此我國鋼鐵產量其實就是看遷安與武安。
光這兩個縣級市,2023年一個產鋼3766萬噸,一個3224萬噸。
與之相比,同年安徽在全國鋼鐵產量排名第六,廣西排名第七,加起來產量差不多是這倆縣級市的總和。
優質的煤炭與鐵礦相鄰得非常近,並且儲量巨大,就是遷安與武安的巨大優勢。
但此時遷安正處於北元和大明邊境,
雖然大明已經對北元呈現出壓倒性的武力優勢,可邊境不穩怎麼發展工業?
所以武安是最好的選擇。
從開春到洪武十四年三月份,季赫就累得跟孫子一樣。
這段時間他得一個人負責用叉車把火力發電機機組跟電弧爐送到大明,雖然都是未組裝的零部件,但也累得夠嗆。
之後還得把送過去的零部件,教那些工匠如何組裝。
也幸好現在大明的工匠已經學會了用各種工具,而且還有完整的圖紙,不然的話也是個麻煩。
組裝好發電機組以及電弧爐後,再運送到武安去。
而且不止是這些,火力發電除了發電機組不止是汽輪發電機,還有過濾系統、水汽系統、燃燒系統,最後才是發電系統。
需要傳送帶、儲存倉、打碎機、管道、筒倉、鍋爐、控制閥門、冷凝器等等設備。
雖然朱雲峰買的是一套小型器械,每個單獨的設備都不算大,但全部組裝到一起還是非常麻煩。
季赫折騰了足足兩個多月,才總算是在武安把這家火電廠與鋼鐵廠弄了起來。
此時朱雲峰和朱標朱棣依舊在現代。
他們去了南京,也去了北京,之後還坐了飛機去過東北,去了內蒙草原,看遍了祖國大好河山,差不多馬上就要回來。
而就在季赫跟朱雲峰打了電話,得知朱標與朱棣馬上就要回來的時候,錦衣衛們,也開始遍布全國。
歷史上洪武年間的錦衣衛只在南京城活動,因為老朱只是想用錦衣衛來做屠刀,以搞定四大案,因而沒有推廣到全國的意思,人數也只有幾千人,並不算多。
錦衣衛真正擴張是在朱棣篡位以後,
為了鞏固權力,朱棣恢復錦衣衛職能,並且擴大錦衣衛勢力,將其遍布全國,在重要州府設立千戶所,普通州府設立百戶所,以監視地方,人數也擴張到十餘萬之眾。
如今朱元璋乾脆一步到位,下令在全國各地駐紮衛所抽調精銳,人數為9萬8
千人,組成錦衣衛,穿飛魚服,跨繡春刀,於全國各州府設立千戶與百戶所,各縣則駐紮一小旗,由州府千戶所或百戶所統領。
並且御史台改為督察院後,於全國各州府設立監察、巡查御史,又令錦衣衛成立暗衛,用於穿便服尋訪當地,調查風土人情,以及是否有貪官污吏。
如此督察院、錦衣衛,分明暗四波人,來往於各州府、縣探聽情報,監視百姓、士紳、官員,加強對基層的管理。
便在這個時候。
嚴州府遂安縣,萬年鄉霞頭山腳胡家宅邸,胡永康翹著二郎腿,坐在門前的大樹下乘涼。
已經是三月份,南方的天氣略顯炎熱,遠處他家的佃戶在田裡幹活,他則喝著冰鎮酸梅湯,悠閒地坐在那看著佃戶們甩開膀子賣力氣。
旁邊還有幾個奴僕伺候。
管家小心翼翼地說道:「老爹,聽說縣裡來了撥當差的,駐紮在那了,好像叫什麼錦衣衛,不知道會不會壞事。」
胡永康笑道:「怕甚麼,有我兄弟在衙門裡當差,就算是知縣大人,那也拿不著我。天門上的事,皇爺爺(明朝民間對皇帝的稱呼)說了算,這山溝溝里,
我說了算。」
「是。」
管家應了一聲。
就在這個時候,數十個鄉民鬧哄哄地走了過來。
見此情形,管家連忙衝進宅子裡,了幾聲,呼啦啦衝出來二十多個奴僕打手。
雖然鄉民的人數更多,但胡永康卻是一點不慌,反而好整以暇地坐在那。
不一會兒有鄉民過來說道:「里長,該給說法了,為什麼不讓我們種縣裡給的種子?不讓我們種,你們自己卻種上了。」
「對啊,你之前說這種子不好,那肥也不能用,結果我們還是跟往常一樣種,你們卻種得那麼好,那不是在瞞我等嗎?」
「東頭的那塊地你也一直霸占著,該還給我家了吧。縣裡現在來了錦衣衛,
再不還給我,我就去縣裡告你去。」
鄉民們紛紛。
胡永康冷笑一聲道:「吵什麼。」
他說完後,從椅子上站起來。
見他起身,原本還氣勢洶洶的鄉民頓時就啞火。
胡永康其實算不上什麼大地主,縣城裡做生意的富戶有不少比他有錢得多。
其餘鄉也不是沒有地主。
但誰都知道他哥哥在縣衙刑房當典吏,手底下有一群差役,負責緝拿縣裡的罪犯。
所以即便是比他有錢的富戶也往往不敢招惹他。
畢竟這年頭,流水的縣官可沒有他這樣的地頭蛇說話管用。
就看到胡永康冷聲道:「鄉親們一年收成就指望著這地能出糧食,這種子是好是壞,誰能知道?若是不好,種下去沒收成,那就要餓肚子。我為了大家著想,先試種一番,有何不可啊?」
見此大家面面相靚,
今年縣裡發了種子,要求全縣百姓都種新種,並且去縣裡的典農衛所領取各家所需的足額肥料,用於為新種施肥。
然而他們鄉的種子與肥料發下來,卻全被胡永康截胡,一粒種子都沒有下去。
胡永康平日裡在鄉間橫行霸道,毆打鄉鄰,欺壓良善,甚至到了災荒年月,
對鄉民的土地強買強賣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鄉民敢怒不敢言。
但眼看著新種子種下後長勢喜人,同樣都是水稻,新種子稻苗緊密,稻杆高長,顯然產量豐厚。
一時間鄉民們不樂意了,才想上來討個說法。
可胡永康一番歪理邪說,卻是讓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反駁。畢竟鄉民們見識淺、認知低,地主士紳說什麼他們只能信什麼,哪有別的想法?
然而其中有個鄉民卻怒聲道:「那你霸占俺家地怎麼說,地是縣裡分發下來的,地契都被俺藏著,你卻看中那地是良田,非要奪去。」
「呵呵。」
胡永康面容更加冷厲,冷笑道:「還記得我爹跟你說過嗎?沒用!你就是告上一輩子都沒用,這塊地,做夢都不會還給你。」
說著他抬起頭看向天空,指了指上面,人卻伸頭對著那鄉民笑道:「我跟你說,它就算是皇爺爺批下來的,批到最後,還是要批到我這個當里長的手裡,
到了我手裡,那就是我說了算,明白了嗎?」
那鄉民雙拳握緊,壓抑著怒氣,眼眸當中淚光閃爍。
旁邊連忙有別的鄉民拉住他。
「都散了吧。」
胡永康掃視了一圈,笑嘻嘻地說道:「怎麼,你們要造反是吧?那更好了,
我把你們抓起來,送到縣衙里砍了頭,你們的地,就都是我的了,還記得王五六是怎麼死的了嗎?」
「走吧。」
鄉民們一個個垂頭喪氣,拉著那被奪走土地的鄉民的手,失魂落魄的離開。
朝廷建立後,皇爺爺給天下百姓分發土地。
十四年前,村裡的王五六父子給分了十多畝田,王五六的娘死的早,他爹還未等他娶到媳婦也病逝了。
本來王五六剛滿二十歲,有了這十多畝田地,就能夠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可幾年前,胡永康看中了這些地,找了縣衙的差役尋個由頭把他抓了起來,
到現在還活不見人死不見戶。
村里人都知道王五六可能早就死了。
但誰也沒有辦法。
只能怪王五六他爹沒兄弟,王五六自己也沒兄弟,兩代單傳沒有親人撐腰,
被胡永康吃了絕戶。
如今提起王五六的事情,鄉民們心中害怕,最終也只能走了。
看到他們來勢洶洶,卻頹然離開,管家笑道:「這群泥腿子,也敢找老爹要說法了。」
「這新種子產量是高啊,要是讓他們種了,那以後不家家都有餘糧,家家都富裕起來了嗎?那我還怎麼買他們的地呢?」
胡永康搖頭晃腦,滿臉笑容道:「要不是怕吃相太難看,名聲搞臭了,讓周圍鄉紳怕,聯合起來把我兄弟弄下去,他們的地早就是我的了,不過也要不了多久,要是今年老天爺幫幫忙,來次旱災,他們顆粒無收,我們卻五穀豐登,就有正當理由把他們的地都買過來。」
管家想了想道:「那不如把他們的水源斷了。』
「好主意。」
胡永康眼晴一亮,興奮地連點頭道:「好主意啊。」
鄉民的地沒有水,水稻肯定要旱死,他們沒吃的,最後那地還不是得賣給他嗎?
然而胡永康不知道是,在數十個鄉民身後,兩個陌生面孔裝做看熱鬧的鄉民,混跡在其中,冷眼旁觀著事情的經過。
很快。
下午時分,這裡發生的事情就上報到了嚴州府錦衣衛百戶所。
而百戶所也迅速把情況上報到南京。
不止是遂安縣。
全國各地已經正式建成的錦衣衛衛所,都已經開展工作,匯報進駐地方後,
調查到的一切情報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