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唐,我妻武則天> 第212章 高安公主的請求

第212章 高安公主的請求

2025-01-07 10:19:02 作者: 左百戶
  第212章 高安公主的請求

  薰風殿地理位置極佳。

  北面是一座假山,冬日裡擋住了寒冷的北風,南邊則是一片桂花林,春秋時節,桂花香味飄散入殿,讓人心醉神怡。

  眼下正是冬春交接之時。

  李治在薰風殿用過早膳後,從桂花林經過,見桂花已發芽,再過一個多月,就能聞到細膩如絲的桂花香了。

  一月末,太極宮便不那麼冷了,李治走了幾步,感覺微微有些燥熱,脫了披風。

  回到甘露殿後,便開始處理桌上的奏書。

  一名內侍悄悄進入甘露殿,在王伏勝耳邊低語了幾句。

  王伏勝點點頭,趁著李治處理完一份奏書的間隙,低聲道:「陛下,吳王請旨入宮。」

  李治微微一愣,抬頭道:「他不是有入宮權限,還請什麼旨?」

  「回陛下,吳王是為賀蘭敏之請旨。」

  聽到賀蘭敏之的名字,李治眉頭下意識一皺。

  「吳王為何替賀蘭敏之請旨?」

  「臣也不知。」

  李治揮手道:「召吳王覲見。」

  小半個時辰後,李治剛處理完最後一份奏書,吳王李吉便來到了甘露殿。

  敘禮畢,李治朝他問道:「小吉,你最近和賀蘭敏之走的很近嗎?」

  李吉趕忙道:「回陛下,臣與他很少來往。只不過,他前幾日來臣府中,向臣致歉,才說上幾句話。」

  「致歉?」

  王伏勝提醒道:「陛下,當年賀蘭敏之入宮時,與吳王發生衝突,應該是為當年的事致。」

  李治「嗯」了一聲,當年的事發生後,他便下旨不准賀蘭敏之入宮。

  看來這小子大了幾歲,也算懂了些禮儀,知道為當年的事賠罪了。

  「既然只是說過幾句話,你為何幫他請旨?」李治心中對賀蘭敏之的印象依然很差。

  李吉忙道:「回陛下,他昨日來臣府邸,說想進宮向高安公主致歉,臣看他頗有誠意,才同意幫他請旨入宮。」

  李治摸了摸下巴,心道:「也許是媚娘讓賀蘭敏之請的旨,她既有意與高安緩和關係,倒也不是壞事。」

  「罷了,那就准他入宮吧,你給我盯好他,不准他單獨與高安相處。」

  「臣遵旨。」李吉拱手告退。

  李治離開外殿,回到寢殿休息,不一會,孫思和甄廣舟一起來了。

  孫思邈入宮之後,便幫李治新增了一種針藥療法,先喝藥再施針,每五天一次。

  孫思雖是藥王,針法卻稍遜於甄廣舟的祖傳手藝,所以由他和孫思邈配合。

  李治接受二人治療後,已臨近正午,正準備傳膳時,兵部尚書蕭嗣業求見,說有燕然都護府的軍情。

  燕然都護府的都護依然是薛仁貴,不過他兼任了松州都督,被李治調到了劍南道,正在積極練兵,隨時準備攻打吐蕃。

  如今燕然都護府由副都護周智度統領。

  李治心想該不是鐵勒人又在搞事吧,揮手道:「讓他在偏殿等候。」


  起身來到外殿,傳蕭嗣業覲見。

  蕭嗣業很快進入大殿,朝李治見禮:

  「臣蕭嗣業拜見陛下。」

  「不必多禮,可是燕然都護府出什麼事了?」

  蕭嗣業忙道:「回陛下,燕然都護府並非出事,只是有不少部落,請求遷移至漠北。」

  「遷移?奏章呈上來瞧瞧。」

  王伏勝接過奏章,遞給了李治。

  李治看完後陷入了思索。

  原來自從薛仁貴大敗鐵勒後,鐵勒九姓的大部分部落,都向西遷移,只留下一些小部落。

  草原上空出很大一部分水草,正常來說,過個幾十年,這些小部落又會繁衍出強大的部落。

  然而草原其他部落們,卻都盯上了這片肥美的水草。

  西邊的西突厥,東邊的東突厥,還有契丹、室韋、勒、斡亦剌、蒙兀等,都希望遷移到漠北放牧,壯大族群。

  漠北由燕然都護府負責,這些部落派出大量使節,帶上禮物,討好周智度,希望燕然都護府允許他們遷移到漠北。

  周智度一開始沒有搭理。

  後來請求的部落實在太多,他這才向朝廷上奏,將情況說明。

  蕭嗣業也不敢自己做決定,這才拿著公文,過來面聖。

  李治拿著奏章在手心拍了拍,沉吟不語。

  倘若不准他們遷移的話,漠北應該能夠獲得幾十年和平,然而幾十年後,肯定還會產生強大的部落。

  這就和當初匈奴西遷,鮮卑崛起,鮮卑之後是柔然汗國,接著突厥興盛,這是無法斷絕的。

  唐人可以去草原上挖礦做生意,不可能真的定居下來,那裡氣候也並不適合耕種,很難治理。

  李治抬頭看向蕭嗣業,道:「蕭尚書怎麼看待此事?」

  蕭嗣業道:「臣以為不可將強盛的部落遷移過去,否則將來會對大唐產生威脅,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則鐵勒人強大之後,肯定又會對抗大唐。」

  李治道:「接著說。」

  蕭嗣業道:「臣以為可以將弱小的室韋、、斡亦剌、蒙兀遷移過去,讓他們與鐵勒人相互制衡,如此一來,便可防止一家獨大,威脅到我大唐。」

  李治沉默了一會,道:「蕭卿,那你有沒有想過,他們都過去的話,就會連年征戰?」

  蕭嗣業愣道:「這不是很好嗎?」

  李治搖頭道:「他們連年征戰,遲早會出現一個最強大的部落,統一漠北,到時出現的這個敵人,將比突厥更強大,很可能威脅到我大唐!」

  蕭嗣業微微一驚,道:

  :「陛下說的是,是臣考慮不周。

  李治想了想,道:「就讓鐵勒人待在漠北,傳旨周智度,善待他們,再用大唐律法約束草原,

  禁止相互征伐,讓鐵勒子民享受到安穩的生活。」

  蕭嗣業道:「陛下如此善待他們,將來鐵勒人一定歸心我大唐。」

  李治道:「能歸心最好,不能歸心也無妨,用安逸消磨他們的意志,到時對我大唐也不會產生太大威脅。」


  蕭嗣業笑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臣會轉達給周將軍。「

  進入二月之後,因為科舉的到來,長安城又熱鬧起來,

  往年考場都是臨時借用吏部和禮部的屋舍。

  李治準備再次提高科舉人數,故而傳旨吏部,讓他們專門在皇城中設置一片常用考場,名為「貢院」。

  二月初的朔望朝,李治便提出將科舉招募的人數再次增加。

  這已經形成常勢,增加的人數也不多,群臣便沒有阻止。

  同時,李治再次調整了科舉結構,原本是前兩榜進士授官,最後一榜授吏,這次只有第一榜進士授官,後兩榜授吏。

  群臣此時也瞧出來,皇帝更傾向於讓進士們從吏員做起,積累經驗,將來再升品。

  此時官吏的界限已經幾乎不存在,所以其實影響並不大。

  只是相當於把原來進士的起點,降低了些,更看重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

  比如那些善於高談闊論,能夠在科舉中取得好名次的人,就無法再輕易獲得高位。

  那些老實本分,扎紮實實幹實事的人,反而有可能後來居上,升遷至高品。

  當然了,無論哪種情況,門蔭入仕這條路,都受到嚴重擠壓。

  除科舉之外,田制改革的議論也越來越廣了。

  官員們各抒己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皇帝,不少人甚至還提到稅制改革。

  這也正常,田制和稅制掛鉤,田制修改之後,稅制自然也要更改。

  眼下的租庸調製,原本就過於複雜,不少官員很早就瞧出弊端,只是人微言輕,不敢上奏。

  此時借著這股大勢,借勢上奏,希望能獲得皇帝認同。

  李治的計劃是一步步來,每一步都踏實了,再進行下一步,免得造成局面混亂。

  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將田制改革推廣到民間,讓百姓們都能夠接受。

  稅制改革不必著急。

  隨著官員們不斷上奏,越來越多的改制方法呈到李治面前,

  各種千奇百怪的法子都有。

  每份奏章都非常詳細周全,顯然是官員們耗費大量心力想出來的,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不過李治最中意的還是戶部尚書盧承慶與戶部侍郎杜正倫的聯名上奏。

  二人是戶部官員,提出的建議非常接地氣,在李治看來,他們對百姓的需求了解的很深刻,操作性最高。

  他們的第一個建議,就讓李治非常贊同,

  均田制依然是均田制,不修改名目。

  原因很簡單,租田制中的「租」字,容易引起百姓們的牴觸。

  第二點,原本李治的想法是先沒收所有田契,收歸國有,再重新下發。

  他們的建議是不沒收田契,而是讓百姓自己去官府,加蓋一道印章。

  有印章的田契,將受到官府保護,任何人都無法強行收購其田契。

  以這一點作為宣傳,鼓勵百姓去官府蓋章,

  最後再告誡他們,蓋章之後,田契不能再交易,違者嚴懲,同時告訴他們,這麼做是為了保護他們田產不被人侵占。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盧承慶等人提議更改田制時,循序漸進,先從最容易的關中地區開始。

  百姓都有從眾心理,他們見關中所有百姓都改了田契,又沒有大的問題,接受度就會大幅提高。

  關中之後是河南、河東、山南、淮南諸道再接著是江南、劍南、隴右,最後是河北和嶺南。

  兩日後的常朝,李治以此道奏章為基礎,又與群臣商議了一些細節,終於通過了這份田制改革。

  盧承慶等人見皇帝採用了自己的方案,都感到十分振奮,回到戶部後,又開了一個小會。

  此時戶部整傷吏治的效果也出來了。

  之前尸位素餐的官員大多被清除,現在的戶部官員都是從各州縣戶曹、司戶中擇優擴充進來,

  皆是有能力、也想有一番作為之人。

  如今諸事已經議定,只剩下執行了,每個人都打起精神,一絲不苟的推進這份田制改革。

  李治從開年忙碌到現在,終於能長鬆了一口氣。

  下朝之後,他原本想在寢殿閉目休息一會,不知不覺卻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他感覺胸口有些沉重,睜眼一瞧,便看到一雙烏溜溜的大眼晴,正笑吟吟的望著自己。

  李治這才看清,原來是高安公主蜷縮著身子,趴在自己胸口上,仰著小腦袋,望著自己。

  李治愣道:「高安,你這是在做什麼?」

  高安公主扭了扭小身子,笑道:「父親,您覺得暖不緩和?」

  李治不僅覺得暖和,甚至出了很多汗,高安公主就像個小火球一樣貼在自己身上。

  「呢,很暖和。」他無奈的說道:「高安,你趕緊起來吧。」

  高安公主趕忙爬起來,又扶著李治坐起來,一副特別殷勤的模樣。

  「鄭姨娘總說我像個小火爐,所以我剛才就躺在父親身上,給父親當火爐用。」她一臉討好的道。

  李治哭笑不得,摸了摸她腦袋,道:「那可多謝你了。」

  高安公主抱著他手臂,道:「父親,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

  李治就知道她有事相求,道:「說吧。」

  高安公主道:「您以前對我和阿姊說,等我們長大後,就能去見阿娘了,我們如今已經長大了,您能不能讓我們見見阿娘?」

  李治皺了皺眉,沒有說話高安公主眼圈兒一紅,搖著他手臂,道:「父親,求求您了。」

  李治沉默半響,想到蕭淑妃舉報蕭氏謀逆,也算立了功勞,自己當年也確實說過讓她們見面的話。

  「那好吧,明日朕准你們出宮,去見見你們生母。」

  高安公主大喜,撲到李治懷裡,哽咽道:「多謝父親!」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