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咗、嘿咗!」馮素蓮下車,傻傻看著勞動場面,這就是一營?
個個臉上脫皮,黑一塊白一塊的,身上灰撲撲、髒兮兮的。
有的往河邊拖木頭,有的在木垛那邊拉大鋸。
「嘿,小馮,你們回來啦?」有戰士朝他們打招呼。
馮素蓮仔細一看,是幾個熟悉的戰士,「是啊!你們怎麼曬成這樣?」
不就分開二十幾日嗎?一個個都變了模樣,快認不出來了。
「別笑我們,你們也沒好多少!」戰士們哈哈大笑。
馮素蓮他們臉上也脫皮,上高原的第二道關,過了高反,便是高原紫外線暴曬。
那個年代沒有防曬霜,連香脂這種最簡單的護膚品都是奢侈品。
從車上抱下紙箱子,戰士們都圍上來,「哎喲,上哪兒搞的,這麼多?」
前面留下的醫藥箱裡的阿司匹林都吃完了。
「總醫院,路上被打劫走了好些!」馮素蓮笑道。
「誰啊?敢搶我們一營的東西!」老兵們一聽,擼起袖子不幹了。
「團部!還有一支深入無人區的孤軍!要去找他們?」馮素蓮玩笑道。
「那、算了!」老兵訕訕,這高原上啥都缺,連空氣都缺!這麼多藥不被打劫才怪!
「回來啦?」身後響起熟悉的聲音。
馮素蓮轉身,是陸遠平,臉上脫皮,嘴唇乾裂,深深的裂紋。
「報告營長,張發財同志已安全送到總醫院,目前已轉危為安,已由新單位接收,他家人到醫院探望!任務圓滿完成!」馮素蓮敬禮道。
「好!完成得不錯!」陸遠平眼中帶笑。
「我們已向團部為你請功,你敏銳警覺,採用正確手段救死扶傷,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
「啊?」馮素蓮愣住,「營長,我、我是衛生員,應該的!」
沒想過這也能立功。
「好啦!能不能評功,團部會認定的!」陸遠平好笑。
這個小馮有時很聰慧,有時又顯得笨笨的。
「嗯嗯!」馮素蓮小雞啄米般點頭,「營長,看!」
「嚯,遇到大財主啦?搞到這麼多!」陸遠平看著地上七八個紙箱子,裝得滿滿的,全是好藥。
「嘿嘿,總醫院化的緣,院長批的!」馮素蓮得意道,一臉的求表揚。
「厲害啊,小馮同志!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回去一趟,就薅來這麼多好東西!」陸遠平很給力的表揚道。
翻撿了一番,全是感冒發燒、化痰止咳常用感冒藥,甚至還有一箱裝了維生素。
「呵呵,運氣好,遇到總醫院的黃院長,他來了解心肺復甦法,讓小趙、小羅給他演示一遍,找他開了些藥。」馮素蓮樂呵呵道。
「你倒是機靈,一個心肺復甦法,賺這麼多藥回來!」陸遠平被逗笑。
這小馮挺會做生意嘛,順著杆子爬,薅來這麼多藥品。
這裡確實急需藥品,每日都有戰士受傷,還有些勞累過度,加上缺氧,身體嚴重不適,藥很快用完。
「木頭堆好,別垮了!」陸遠平沖堆碼的戰士吼。
「營長,咱們拖這麼多木頭做啥?」馮素蓮好奇。
「這裡是朗薩河,河兩岸居民通行不便,架一座橋。」陸遠平指著對岸道。
兩岸居民要過河,必須繞到下游的渡口坐船,通行很不方便。
「咱們會修橋?」馮素蓮眼睛瞪得老大。
「這十幾萬大軍哪一個會修路?會架橋?可是你一路走來也看到了,這些都是他們修建的!」陸遠平道。
「軍人沒有什麼不能的!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軍人上!」
陸遠平自己都沒想到,他們上雪域高原接的第一個任務居然是架橋!還以為是修路。
「不是,營長,這麼寬的河面,不是架一座小橋那麼簡單,河水那麼深,咱們從來沒修過,能行嗎?」馮素蓮擔憂。
十幾二十米的小橋就不說了,這可是百多、二百米的河面,單是河裡打樁就是個難題。
「放心好啦,我們負責按圖紙施工,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監督、指導。」陸遠平撓撓頭。
這種專業性很強的工程,他們提不出啥建設性意見,只能按照技術人員的要求施工。
「團部在哪裡?」馮素蓮四處張望,岸邊除了木頭,就是一片帳篷。
「在修進朗薩的公路!你們碰到一起啦?」陸遠平問。
「嗯,出發時在總醫院碰到白同志,我們路上一起的,後來遇到塌方,有同志被埋在裡面,我和小趙、小羅留下參加搶救就分開了!」
「人救回來了嗎?」陸遠平關心道。
馮素蓮搖搖頭,「被巨石砸中,泥石掩埋,挖出來時頭部與車頂鑲嵌在一起,手死死抓著方向盤…」
陸遠平拍了拍馮素蓮肩頭,沒說話,他理解那種心情,眼睜睜看著戰友犧牲在眼前,卻什麼都做不了的無力感。
「害怕嗎?」
「不怕!我只恨自己什麼都幫不了!」馮素蓮難過道。
「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心肺復甦能救活多少人?功德無量!又帶了這些藥上來!」陸遠平寬慰道。
「你的手怎麼樣了,還疼嗎?」
「好的差不多了!」馮素蓮舉著手道。
從挎包里掏出手電筒,「對了,你的手電筒,謝謝!」
「你拿去用吧!」陸遠平沒接。
「你晚上巡夜要用!我可不能影響營長的工作!」馮素蓮將手電筒塞給陸遠平。
「喲,小馮,回來啦?」教導員伍三思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身鋸木屑。
「是,教導員!衛生員馮素蓮歸隊!」馮素蓮敬禮道。
「嗯,張發財人還好吧?妥善安置了?」伍三思拍打著身上渣子。
「報告教導員,張發財同志轉危為安,住在總醫院,新單位手續也辦好了。」馮素蓮回道。
「陸營長,材料準備得差不多了,明天可以施工了,先打木樁!」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拿著圖紙跑來。
說是圖紙,不過一張大白紙上畫的草圖,標註了許多數據。
每遇到河流、溝壑,都是現場測量數據,根據實地情況制定方案,然後伐木造橋。
不可能一板一眼的擬定可行性報告,預估造價,審批…
要那樣,一兩年都動不了工。
這是五十年代的雪域高原,十幾萬大軍徒步上高原築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很多時候連這種草稿圖紙都沒有,實地勘察,一陣討論後,邊施工邊調整。
中間還要剿匪、抵禦敵對勢力的侵襲、騷擾,四年時間,即將打通這條雪域高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