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瘋狂疊代(加更)
送獅子山農業大學的老師們去高鐵站後。
江淼又叫來了商務秘書劉德明,讓他聯繫誠一集團的董事長陽和軍,預定對方下個星期見面。
由於是月底,他又看了一下各個部門的工作簡報。
他重點關注的方向,主要是財務、人事。
其中財務方面,十一月份公司的收入再創新高,各個產業的合計營收8.1405億元。
其中鰻魚苗4.0137億元、鰻魚肉製品2257萬元、
番茄264萬元、人參果352萬元,白松露2136萬元、草莓418萬元、油茶籽9325萬元。
埃及塘虱4號飼料2427萬元、鰻魚飼料1.7025億元、粗魚油1571萬元、魚丸魚肉活魚4253萬元、餐飲899萬元、珠寶金銀飾品351萬元。
除去生產成本,毛利潤為5.2531億元。
對於這個營收和毛利,江淼並沒有感到意外,畢竟隨著各項項目逐漸投產,公司營收肯定會跟著暴漲。
不過他看向成本方面,主要支出還是在採購埃及塘虱上,一共支出了1.8億左右,其他成本的支出加起來,才1億出頭。
但是採購埃及塘虱之後的衍生產品,產生的利潤還可以,營收了2.51億元左右,利潤差不多有五千萬。
而且減少了養殖場的鰻魚餵養成本。
不過這些收入,並沒有讓公司的整體財務產生太多盈利。
主要是海陸豐公司的產業擴張速度太快了,很多資金被用在了擴張上。
比如5萬多畝榴槤種植園的改造工程,投資建設贛南油茶種植基地、廬陵油茶種植基地,投資紅草鎮草莓種植基地和竹仔山水電綜合項目等。
不過由於竹仔山項目、新鄉總部大樓項目、新鄉東田員工小區項目是貸款項目,每個月給汕美農商行還款幾千萬就可以。
其他項目的支出分攤到每個月,也變得可以接受起來。
江淼看了一下,這個月公司的淨利潤仍然還有2.7億元左右。
在投資了這麼多項目之後,海陸豐公司資金儲備仍然高達8.4億,根本沒有任何流動資金周轉困難的跡象。
這讓他明年北上漠南的底氣越發充足。
錢是英雄膽。
手上拿著如此龐大的現金,加上每個月的營收,哪怕在漠南投資失敗,海陸豐公司也可以承受得起。
他要在漠南投資大型農場,一方面是現在國際環境不太妙,同時又因為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導致大宗農產品價格節節攀升。
以大豆為例,目前到岸價普遍在每噸4300~4500元左右,去年這個時候的價格還在每噸3800~3900元左右。
或許有人會認為,大豆不就是壓榨大豆油的,接下來海陸豐公司的油茶大面積推廣,不是可以取代很大一部分大豆油嗎?還需要擔心大豆價格上漲嗎?
然而大豆油並不是單純的油料作物,而是偏向於飼料的大宗商品,其壓榨之後的豆粕,關係到國內的生豬、雞鴨鵝和一部分水產品養殖的成本。
本質上,大豆價格決定了國內的肉價。
因此海陸豐公司有必要給國內增加籌碼。
由於大豆、小麥、玉米、水稻之類的糧油作物品種申請相對困難和嚴格,海陸豐公司如果要快速推廣,只能自己先干出成績來。
不然你拿著一個沒有經過驗證的大豆品種,就想要求官方配合你推廣,怕不是想太多了。
江淼估計海陸豐公司至少要一次性種植幾十萬畝,才可以體現出品種的優越性。
幾十萬畝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土地,在南方是不要想了,華北平原也很困難,可以選擇的地方只剩下東北平原、漠南草原和沙地、西域。
考慮到用水量,只能在東北和漠南東部挑選。
畢竟再耐旱的大豆,也要求當地有一定的降水量,類似於西域那種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幾十毫米,而且蒸發量非常恐怖的地方,除非靠近河流還有水庫,不然根本種不了大豆。
而靠近河流和水庫的地方,早就被當地農戶、企業、生產兵團捷足先登了。
因此西域地區可以排除。
反倒是漠南東部的科爾沁沙地,非常適合海陸豐公司投資。
江淼研究出來的新品種大豆,目前有三種,都可以適應科爾沁沙地的沙地環境。
沒有錯,他研究的新品種是可以直接種在沙地上的,只要將土地平整好,就可以直接播種,然後澆水一次,大概10天左右,這些大豆種子就生根發芽。
只要這些大豆生根發芽,生根發芽後的第一個星期,再澆水兩次,之後就不需要澆水了,因為它們可以根系基因突變出了特殊的儲水結構,葉片也突變出可以在晚上收集露水的能力,那兩次澆水儲存下來的水,加上夜晚葉片吸收的露水,足以讓它們在之後的生長周期之中,完全不需要澆水。
當然,如果增加水供應量,這些大豆的畝產是會提高很多的。
這也是江淼選擇科爾沁沙地的原因之一,當地的大豆一般是五月份開始種植,而科爾沁沙地六七八月份剛好會有降水,哪怕是比較乾旱的沙地北部,這幾個月的降水量仍然可以達到210~320毫米。
按照江淼的估算,這三個品種的大豆,如果在完全不降水的地方種植,僅憑兩次澆水和夜間露水,畝產量只能達到150公斤左右。
然而如果種植期間,有50毫米的降水量,畝產就會達到200公斤左右;如果有200毫米降水量,畝產則會繼續攀升到250公斤左右;如果有400毫米降水量,畝產會達到300公斤左右。
降水量超過400毫米,對於這三個品種的大豆增產效應會直線下降,最大畝產只能達到339公斤左右,這是江淼在自己實驗田測試出來的結果。
雖然有靠天吃飯的情況。
但是這三個品種的大豆,在面對極端天氣的時候,有一個保底的畝產150公斤,這一點非常關鍵。
江淼為了研究這三個品種,從去年九月份開始,到今年十一月份為止,在10畝實驗田之中,一共疊代了5代。
第一代通過誘導基因突變產生種子,然後挑選出幾十個比較好的品種,進行種植和雜交,收穫了大批雜交大豆種子。
第二代,重複之前的步驟,誘導突變、挑選良種、種植雜交。
這樣重複了五代。
直到十一月份,他終於確定了三個全新的品種。
這三個品種的大豆分別是:
仙豆1號:小顆粒,均衡耐重度鹽鹼型,平均生長周期為102天,耐旱,有儲水根球和吸露水葉片,可以在無降水地區種植,畝產150~320公斤,50毫米降水213公斤,200毫米降水264公斤,降水400毫米302公斤,極限為320公斤;大豆平均含油率26.7%,大豆蛋白質平均含量45.2%。
仙豆2號:中顆粒,高油型,平均生長周期為98天,耐旱,有儲水根球和吸露水葉片,可以在無降水地區種植,畝產142~303公斤,50毫米降水188公斤,200毫米降水231公斤,降水400毫米289公斤,極限為303公斤;大豆平均含油率29.3%,大豆蛋白質平均含量40.1%,其油質之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比達到44.2%。
仙豆3號:大顆粒,高蛋白型,平均生長周期為105天,耐旱,有儲水根球和吸露水葉片,可以在無降水地區種植,畝產173~339公斤,50毫米降水224公斤,200毫米降水276公斤,降水400毫米321公斤,極限為339公斤;大豆平均含油率15.2%,大豆蛋白質平均含量52.7%。
目前每一個品種,各收穫了1噸左右的種子。
為了接下來在漠南大規模種植,江淼已經決定利用馬宮鎮和紅草鎮冬季閒置的稻田,種植兩茬大豆
畢竟1噸大豆種子,只能種植150~200畝地,如果不加緊時間種多一茬,到時候肯定湊不齊幾十萬畝的豆種。
現在差不多到十二月份了,種植下去,明年二月底可以收穫一茬;明年三月初再種植一茬,明年六月初再收一茬。
差不多就足夠種植幾十萬畝了。
雖然收穫之後,科爾沁沙地的農場只能在六月份種植,會比當地的大豆農時晚一點。
但是沒有關係,反正科爾沁沙地一年也只能種植一茬,九月中旬收割也不晚。
而且在科爾沁沙地種植,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這幾年漠南地區的夏季降水量在穩步上升,如果運氣好一點,說不定可以遇到局部降水超400毫米的情況。
這有利於提升整體產量。
因此剛剛從公平鎮處理好農場和榴槤加工廠選址問題的呂偉斌,一回到了公司,就被江淼叫到了辦公室。
「老呂,有一個任務交給你。」江淼一邊說著話,一邊給他倒茶。
「老闆,又是什麼任務?」呂偉斌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和原子筆。
江淼放下茶壺,給他解釋了一下:「我要你找馬宮鎮和紅草鎮的農戶,讓他們將冬季閒置的稻田利用起來,給我們做大豆種苗基地使用,每畝補貼他們500塊錢,大豆種子種出來之後,每公斤按4.5元收購。」
「什麼時候開始?」
「馬上開始,公司明年六月份要在漠南開闢大型農場,可能需要幾千噸大豆種子。」
「這麼急?」
「嗯,而且必須種兩茬,才可以湊夠種子。」
呂偉斌眉頭緊皺:「明年六月份之前?也就是說滿打滿算只剩下六個月?這來得及嗎?」
「來得及,新品種大豆生長周期在98~105天左右,二月底收割之後,要提前準備好農田,馬上種多一次茬,差不多在六月初就可以收割。」
「這樣嗎?那我儘快安排,第一批多少畝?」
「大概600畝左右。」
「好。」呂偉斌喝了一口茶,就拿著江淼給的資料,帶著種植事業部的幾個同事,來到了還有農田的鹽町村。
他沒有拖拖拉拉,直接打電話給鹽町村村長林泰忠。
不一會。
林泰忠就帶著幾個村幹部急匆匆趕到了村委會辦公樓。
「呼…呂經理,有什麼事情嗎?」
呂偉斌開門見山:「林村長,有一件事要你們幫忙。」
「請說,只要我們力所能及,一定幫呂經理解決。」林泰忠趕緊表態,畢竟海陸豐公司可是鹽町村的財神爺,他可不敢得罪對方。
「不是什麼大事情,就是我們公司要實驗一種新品種大豆,但是南湖那邊已經沒有農田了,我想請鹽町村的村民種植,每畝補貼500塊錢,種植出來大豆每公斤4.5元收購。」
「真的?」林泰忠沒有想到還有這種好事。
「我們會和農戶簽合同。」
聽到這個保證,林泰忠立刻問道:「呂經理,你們需要多少畝?」
「至少200畝。」
「給我一天時間,我馬上籌齊。」
「那就麻煩林村長了。」
「舉手之勞,這種好事情,村民肯定搶著要。」林泰忠並不覺得這種事情有什麼難度。
畢竟鹽町村的稻田冬季是不種地的,直到明年三月份才會種植水稻。
不過他還是詢問了一下細節:「呂經理,這大豆我們這邊沒有種過,我擔心村民管理不好,還有明年三月份要種水稻,會不會趕不上?」
「放心,我們的大豆種植周期只有98~105天,而且管理非常粗放,一畝只需要下8公斤複合肥就可以,具體如何管理,我們公司會派農技術員過來指導。」在過來的路上,呂偉斌已經看過了三個大豆品種的詳細資料。
「一百天左右?」林泰忠捏了捏手指:「剛好二月底就可以收割?」
「是的。」
「那沒有問題,我儘快幫你們找。」
「如果湊齊了,直接打我助理電話即可。」
呂偉斌的助理趕緊將名片給林泰忠。
看著風風火火離開的呂偉斌,林泰忠拍了拍會計老張的肩膀:「老張,你家裡面不是有6分田嗎?要不要種?」
「種,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給我一份,我村頭還8分田。」
不一會,他們六七個村幹部就籌出4畝地,緊接著通過電話和微信,開始找比較親近的親戚。
三個多小時後,200畝種植額度就被鹽町村村民瓜分一空。
林泰忠趕緊叫這些人過來確認份額。
鹽町村的村委會裡,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幾十個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聲討論著這件事。
「老叔,江老闆真的一畝補貼500塊錢?」林永強一邊問,一邊給堂叔林泰忠派了一根芙蓉王。
「當然是真的,江老闆騙我們幹什麼?」林泰忠接過煙,別在了耳朵上:「不過你們家的稻田不是挖了魚塘嗎?」
林永強露出一口大白牙:「我家在北坡還有一塊菜地,反正這幾年也是在種番薯,我明天就去借拖拉機翻地。」
「哦?北坡?那地方澆水比較麻煩呀!」
「沒關係,我前天買了一台抽水機。」
「那好吧!那片菜地多大?」
「8分地。」
林泰忠拿出小本子,將林永強的名字寫上,然後在他名字後面標註了北坡8分地。
而另一邊的呂偉斌,並沒有忘記江淼老家新鄉,他以同樣的方式,將200畝種植份額給了新鄉。
最後才是呂偉斌自己的老家金町村。
衣錦還鄉的呂偉斌,看著眼前前倨後恭的村長王建新等人,心裏面暗爽。
「建新哥,你儘快安排吧!」
「沒問題,偉斌你照顧村裡面,我們一定將這件事給你辦得漂漂亮亮。」王建新拍著胸口保證著。
「那你弄好了,直接打電話給我助理。」
「沒問題。」
「我有事,先走了。」
「沒事沒事,你忙吧!」
呂偉斌將600畝種植份額分配好,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五點,他急匆匆帶著幾個同事開車回公司,回到公司的時候,剛剛好可以打卡下班。
一行人來實驗區的餐廳準備吃晚飯。
恰好遇到了江淼和蔣海波也在吃晚飯。
他拿了一盒盒飯,來到了江淼隔壁桌:「老闆,600畝種植大豆的土地已經安排好了,我安排給了鹽町村、新鄉和金町村,明天應該可以搞定。」
「辛苦了。」江淼對於他的效率比較滿意。
「應該的。」呂偉斌可沒有得意忘形,他可以如此順利搞定這件事,那不是他的功勞,而是借了海陸豐公司和江淼的虎皮,緊接著他又問道:
「老闆,如果按照你的安排,第二茬大豆的田要提前準備好,我認為可以安排在紅草鎮草莓種植基地附近的南汾村和西河村,那邊剛好有一大片旱地,不過那邊應該不夠。」呂偉斌非常熟悉周邊的情況。
他想了一下,再次補充道:「如果將埔邊村、南洋村、五雅村、梧圍村、霞雅村、雅卿村包括在內,應該可以籌齊6000畝旱地。」
江淼搖了搖頭:「還不夠,第一茬的600畝,差不多可以收18萬公斤,差不多可以種3.6萬畝左右。」
對此,呂偉斌苦思冥想了一會,發現城區附近並沒有如此大面積的旱地,他只能建議:「如果這樣,只能去陸豐了,那邊才有大片的旱地。」
江淼提醒道:「也只能如此了,那邊距離城區比較遠,你們種植事業部在那邊設立一個臨時辦公室,這幾萬畝大豆關係到我們公司接下來的戰略,不能馬虎大意。」
「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