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茹穿戴整齊,便隨著王府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碼頭,幽王妃內的所有人都緊張的要死。
她雖是孕婦,但在交州的地位可不低。
而且,她背後代表著的不只是幽王府,更是趙王府。
她與李昭同時出現,便意味著交州學院和幽王府對這些人才的足夠重視。
現在全天下都知道李昭有多寵趙靜茹,也知道趙靜茹在交州的地位有多高。
甚至外界都流傳出,幽王妃趙靜茹如果親自出來迎接,那一定就是交州最高規格的禮儀,沒有之一。
按理說,這批人是來交州學院就職的,自然是當不起這樣的規格。
但別忘了,趙靜茹對李昭的事業是萬分支持的。
因為她比誰都清楚,李昭做這些有多麼不容易,就光是請這些人出動,李昭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去年還在京師的時候,李昭就已經開始走關係了。
可以說,去年除了在京師搞風搞雨,搞走無數大家族的糧食外,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悄然出動,請這些大人物們出山。
如果李昭是正常請,肯定請不動。
其次,如果他正常請,一定會有很多人給他製造麻煩和波折。
李昭為了請動這些人出山,費了不少的力氣。
如果沒有趙靜茹幫襯,這裡面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不會答應李昭。
有本事的人都很清高的,特別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
司農監的大人還好,被李昭威逼利誘一番也就答應了。
理學院的人才空有一身本事,也往往得不到施展,最終的命運無外乎就是進入戶部或者是下放在各個地方做一個主管糧食、財政這些基本的活兒小官。
他們一輩子的命運大概也就是如此。
但戶部又豈是那麼好進的?
武國絕大多數的理科官員只有不到兩成是可以進入戶部的,其餘的上都沒機會。
這並不是說武國的政策有問題,而這個社會便是如此。
朝堂的講究太多,人情來往也太多。
每一任皇帝都是拼出來的皇位,位置自然是要給有功之臣。
戶部便不可避免的塞人進去。
憑著自己本事考上理科的人,其身份背景絕大部分都是不如有背景的人。
這般情況下,他們如何競爭得過?
如果不是真的才能很強大,或者是被上級所喜歡,又有幾個人能順順利利的進入六部?
進入六部便意味著騰飛,這種好機會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會留給自己的族人。
這便是血淋淋的現實。
很多人都是不受重用的。
可即便如此,依舊有人願意死守,願意堅持。
理學人才武國也有,甚至還不在少數,抑鬱不得志的更是數都數不過來。
但李昭要的人也並不是很多,他是經過收集信息,最後才從一批人中挑選的。
他要的是雙向奔赴。
如果名單上的人不答應,或者清高,或者是單純的覺得他李昭不成事。
那沒關係,不要就是了。
如果說,對自己的本事還有對他李昭這個人一點都不了解,就敢跟著他莽的,他李昭也絕對不會讓這個人輸。
碼頭。
風景依舊,人來人往。
李昭和趙靜茹一同出現,還是引得不少人觀望。
誰都知道這位幽王妃如今可是懷有身孕的。
即便如此,她還是來了,可見今日要接待的人有多重要。
巨大的船隻緩緩而來。
船隻上的人儘管很想矜持一下,但實在是架不住好奇和震驚,就率先從船艙中走了出來。
當他們看到交州這裡真實的模樣後,自然是忍不住欣喜與驚嘆。
童宏厚年約三十五歲,國字臉,眉宇間都帶著一股盎然正氣,膚色有些黝黑。
他在司農監是個干實事的,也是個直性子。
雖然司農監的確都是幹活的,但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不辭辛勞。
因為童宏厚的性格過於樸實,且有些認死理,在司農監內反而是很受排擠。
他的職位屬於被不斷下擼的那種。
好在他本人也不在乎,只想好好的幹活種田。
司農監內也有不同的職位區分,大體是分為五個部門和職責。
其一,便是農業管理;
其二是糧食儲備;
其三是財政收入;
其四是水利工程;
其五便是賑濟救災。
但武國六部其實也有職責與他們是相衝的。
且六部權力地位更高,因此司農監的有些職責部門可謂是異常清閒,幾乎沒多少活兒。
就比如糧食儲備和財政收入,這個職責現在是被戶部牢牢把控的。
通常司農監這兩處官職人員都是要先聽從戶部那邊的安排,然後才好酌情安排。
他們已經沒有實權了。
再比如水利工程,這是工部的事情,現在工部在杜傑的帶領下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向李昭靠攏。
因此,司農監的這個水利工程部看著比雞肋還雞肋。
雖然職責是組織和協調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改善灌溉條件,提高農產,維護水利設施等等,但司農監的人現在就屬於高不成低不就,權利不如工部,本事也不如工部,十分的拉胯。
李昭便是從這些人中挑選一部分來成為農學院的老師,這也是需要勇氣和魄力的。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裡的人除了少部分干實事的外,其餘的都是混子。
更何況,李昭這邊現在多的就是這方面的人才,因此他挑選的人反而不是很多。
其中,童宏厚是主管農業的,而嚴興思乃是賑濟救災,呂永福是糧食儲備,方東是管財政收入,至於水利工程,李昭都瞧不上司農監的人,他決定起用自己的人。
將作監的戴雲,水部的葛永明,這可都是在交州能夠拿得出來實績的人。
交州的這些水利工程器械還有各地域的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這兩大部門負責的。
不誇張的說,這兩個人的能力絕對不比武國工部的某些大員差。
有這群人坐鎮,又充當老師,李昭就不信還餵不出幾個人才來了。
一千九百九十九個學員,哪怕只有五百個學有所成,都能給整個武國的發展添磚加瓦。
五年後,這個學員的數量將會難以估量。
「來了來了!」
「那都是殿下請來的教書先生吧?」
「聽說了不得大人物嘞,咱們以後的孩子,說不定就要成為他們的學生咧。」